设计感觉:兴奋与淡定
设计心理学(完整版)

28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设计、心理、设计心理 • 设计——《现代汉语词典》:设计是在做某项工作之前,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的方法、图样。 • 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理现象。
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伴随、交织在一起。 • 客观现实引发心理活动;
精选2021版课件
• 诺曼在很多公司和教育机构担任董事和理事,包括芝加哥设计学院。 尼而森 - 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咨询公司的创办人之 一,这是一家帮助企业设计制造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务咨询 公司。他还曾任苹果计算机公司先进技术部副总裁。
• 在所著《设计心理学》中,诺曼使人理解这一点:设计一个有效的界 面,不论是计算机或门把手,都必须始于分析一个人想要做什么,而 不是始于有关屏幕应该显示什么的一个隐喻或者一种观念。诺曼的目 标不仅是帮助企业制造出满足人们的理性需求,更要满足情感需求的 产品。他认为,一个良好开发的完整产品,能够同时增强心灵和思想 的感受,能够使用户拥有愉悦的感觉去欣赏,使用和拥有它。
1、赫伯特.A.西蒙(《人工科学》)着眼于 主体思维活动,他认为设计可以“作为一 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 ,将设计(广义 设计)当作“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设计思维的角度)
精选2021版课件
32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麻省理工学院(MIT)获电子工程 学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 州立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数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 设计作品侧重在能够被顾客使用;艺术作品被读者、观众 所欣赏。
•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考虑市场定位、功能结构,外观形 象、工艺流程等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思维过程)。
情感化设计有感

情感化设计有感第一篇:情感化设计有感《情感化设计》是Norman的力作,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且不做设计的民工,应该先去看看Norman的《设计心理学》。
估计看完后者再看前者,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1.“美观的物品更好用”这是一句不那么好理解的大白话——一眼看过去好像没有办法反驳,但是一下子又想不清楚为什么。
Norman用了一章来解读。
“正面的情绪对学习、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都很关键。
”“人在焦虑时,思路变窄,仅集中于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方面,甚至会重复操作。
美观的物品使人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是相互影响的,上面的两句话这应该是心理学领域一个很直白的观点吧,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新鲜的发现。
“负面情绪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细节方面。
正面情绪更容易让人注意整体而非局部。
”这个结论很有用。
不过,反之是否也成立?多注意整体而不是拘泥于细节是否更容易产生正面情绪?想起前几天看的一篇文章:幸运是一种很容易习得的技能,个性测验揭示不幸的人通常比幸运的人紧张,研究已经表明,焦虑会分散人们注意意外事情的能力,其实跟Norman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另一个角度想,容易紧张的人会不会更加喜欢美观的东西或更注重审美?因为这是他们减轻焦虑的一个好方法。
喜欢美观的东西--减少焦虑--更富创造力--审美能力提高--喜欢美观的东西……这似乎是一个正循环。
很多艺术家都有mental problem,是不是也跟这个有关?2.对产品和设计的启发扯了半天,回到产品和设计上来。
产品设计的易用、视觉设计的美观,肯定都是对用户的体验有很大帮助的。
如果是一个复杂的界面,广告、文字链满天乱飞,导航入口到处都是,只能让人在注意力支离破碎之余,产生焦虑和负面情绪,让本来就不佳的体验雪上加霜。
并不是说应该把功能和内容隐藏起来,而是在没有十足把握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因为“过犹不及”,想一口塞成胖子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没吃进去,活活饿死。
设计中的感性和理性

美术大观ˉ艺术与设计ˉ134提到感性和理性,首先我们要从认知开始说起。
设计师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设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担负不同的责任,共同支撑着设计。
二者是人类的两种思维方式,在进行设计这一活动时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感性是设计的原动力,赋予设计师创作灵感,使设计作品具有美的形式;理性对设计进行深入的思考,对设计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行设计的逻辑推导,使设计活动有章可遵,有法可循。
一、关于感性感性,在《汉语大词典》里这样解释:“外界事物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作用而产生的人对事物持有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是相对于‘理性’的。
感性是作家写作时泉涌的思维构想,是艺术工作者创作的不竭动力,是科学家发现探索的奇思妙想。
感性是人之本性,与生俱来,并随人的不断成长成熟而发展。
”1.感性认识《新华词典》里解释认识,“是认得,相识;懂得,理解;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感性认识,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对外部环境和周围的人等周围事物的感受,它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表面的感受、对常见现象的理解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所形成的一种性情。
感性是人类对外部事物带有某种感情的、长期形成的一种感知。
席勒大师用人格和状态来比喻感性和理性,他认为感性是实在的,而理性只是形式的。
感性的实在体现在它是人类实实在在的感受,是一种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理性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经过逻辑思考后得到的,对外部存在事物的形式,进行提炼后,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形式。
2.设计师的感性认识“苹果落地”瞬间在牛顿脑海里闪现的灵感,成为了著名的理论学说地心引力诞生的导火索;女作家乔安娜·凯瑟琳·罗琳在火车上对同一节车厢内的小男孩的形象的联想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产生了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
不难发现,灵感在脑海中瞬间的闪现,是产生创造动力的源泉。
正如著名英国文艺评论家卡菜尔所讲,“匠意的作品是有意识的、机械的,而天赋的作品则是无意识的、有生气的”。
设计艺术心理学资料

思维等心理现象都是由人体中的一种 物质所控制的,即灵魂。十七世纪生物 学和心理学逐步走向科学的过程中,对 于心理活动产生的根源的认识出现了 根本的变革。 4.名词解释:
第三个部分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 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 素,并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 和稳定性。
第四个部分是心理过程,普通心理 学将其划分为知(原本指“感知”,但 后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拓展到整 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包括了感 知,记忆,表象,思维等结合密切。难 以分割的心理现象),情(情感和情绪),
(2)设计艺术心理学是一门具有 特殊性的交叉学科,它具有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贡布里希将 人文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根本 差异归结为人文科学的“知识整体”性, 他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是一种基于 问题与求解的活动,而人文科学的研究 则基于现存的事实;自然科学家应该在 相对较为狭窄的前沿领域做出发现,而 不在于知识的累积和拓宽,人文科学研 究的目的则是累积和传播被称为“文 化”的知识、文化不应根据系科生硬地 被割裂开。
第二、帮助设计中的主体加深对于 设计的评价、理解、鉴赏能力,从更深 的层面来理解每件设计作品的本质和 意义;
第三、通过对用户心理的研究,设 计师能更好地迎接跨文化、多样性市场 需要的挑战,针对目标市场设计出更加
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更适当的宣传、 推广和促销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 力;
第四、设计是典型的创造性工作, 通过关于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有可能帮助设汁者拓宽思路,增强设计 思维能力;
1.简述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定义 (1)设计艺术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 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应用心理 学的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组 成部分; (2)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 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 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 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2.简述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可分 为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其研究主要 涉及的层面有:(1)如何 使设计易于使 用,最大限度的实现它的目的性; (2) 如 何 使 设 计 在 商 业 营 销 中 获 得 成 功,这个层次的设计艺术心理学主要针 对用户“情感体验”的问题; (3)设计师心理,即研究设计师在设计 过程中,围绕设计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心 理现象(设计思维)及其影响要素,以 及如何帮助设计师提高其“创造力”的 问题。 3.简述影响行为主体心理活动的因素
设计消费心理学

摩羯座——思维深沉。大智若 愚,深有城府,胸怀大志。 沉默寡言,内敛实干,沉稳 冷静,坚韧不拔。生来单纯 ,本性善良。温顺老实,极 富野心,沉重庞杂。
背景——高文安于1943年在上海出生,其父经营酒 楼,属连锁集团,为高家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O型血型——单纯明快。朝着目标前进、干劲 十足、奋战不懈,喜欢照料别人,深具领导气 质,对追随自己的人,会不遗余力地照顾,凡 事想处于第一。
旗下品牌有“MY COFFEE”(高文
安·咖啡馆)、“MY NOODLE”( 高文安·面馆)、“MY GYM”(高 文安·健身中心)
高文安设计风格
珍视传统文化 ,巧于改善空 间,重视真实 生活
第二页,共11页
高文安设,令高文安设计有限公司全身 投入国内室内设计业,目前在内地各省市都纷纷见到高文安的 风格,一九七六年创办於香港,在短短三十年间发展成为一家 拥有超过两百人,且在香港极负盛名的室内设计公司。获得外 界及媒体的一致好评。
大学毕业于澳洲墨尔本大学,获取建筑系一级 荣誉毕业,并荣获建筑系学士之设计优异奖; 1970在潘愆寿顾问工程事务所任职建筑师,参 与多项建筑及设计工程;1974 就任于利安工 程公司,任职工程部经理;1976创办高文安设 计有限公司,专注从事室内设计工作至今,完 成超逾一千项工程;1990 分别在新加坡、台 湾及泰国等地增设分公司
4、按照要求完成作业的任务
室内作业效 果图:某咖 啡室
设计过程中存在 的缺点和失误:
1、市场调研不够充分 2、主题未能够准确的表达
3、效果图制作的技术还不 够纯熟,软件操作有待加 强
第八页,共11页
结合大师的设计理念后得出的 改进之处
1、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前期的调研工作 2、注意设计主题的吻合
设计形容词知识点

设计形容词知识点设计形容词是用来形容物体、场景、人物等具有设计特点与特色的形容词。
它们能够精准地描述设计的风格、特征以及所传达出的感觉和情绪。
设计形容词的正确运用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让观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设计。
1. 简洁的设计形容词简洁的设计形容词通常用于描述现代、简约、清晰且线条简单的设计风格。
例如,"简约"、"简洁"、"干净"、"利落"、"清晰"等词语,用于描述具有简约风格的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或产品设计。
这些形容词强调了设计中去除多余元素、注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特点。
2. 豪华的设计形容词豪华的设计形容词通常用于描述奢华、富丽堂皇的设计风格。
例如,"华丽"、"奢华"、"尊贵"、"金碧辉煌"等词语,可以形容宫廷风格的室内设计、华丽的服装设计或高端产品的设计。
这些形容词通过描述设计中的繁复元素、高质材料与精湛工艺突出设计的奢华与高贵感。
3. 温馨的设计形容词温馨的设计形容词通常用于描述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和欢迎的设计风格。
例如,"温馨"、"舒适"、"亲切"、"和谐"等词语,可以形容家居设计、餐厅设计或商业空间的氛围。
这些形容词强调设计中的柔和色彩、舒适布局、友好氛围等元素,营造出温馨宜人的感受。
4. 创新的设计形容词创新的设计形容词通常用于描述新颖、独特和前卫的设计风格。
例如,"前卫"、"独特"、"创新"、"未来感"等词语,可以形容科技产品的设计、时尚服装的设计或前卫建筑设计。
这些形容词强调设计中的独特创新元素、新颖的材质与形式,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设计心理学目录5.1 情感肌肤5.2 情感的设计策略5.2.1 快乐或高兴5.2.2 痛苦5.2.3 悲伤或悲哀5.2.4 愤怒或生气5.2.5 恐惧或害怕5.2.6 惊讶或惊奇5.2.7 厌恶或厌烦5.3 设计情感的表达5.3.1 点5.3.2 线5.3.3 面和体5.3.4 结构5.3.5 色彩5.3.6 材质和肌理5.1 情感肌肤情感是艺术设计区别一般设计的最本质要素。
现代设计师的职能:其一是让物品具有情感的张力,通过适当的语言让人们或喜欢、或好奇、或惊讶、或厌恶人造物品;其二则是通过“情感肌肤”让用户忽略“盒子”的内部规律和法则,凭借外在表达理解和判断物品。
5.2 情感的设计策略设计师通过设计之物使人产生或兴奋或悲伤,或愉悦或恐惧的各种体验,依此发挥情绪的驱动、监察等作用,从而干预人的认知、行为和判断。
基本情感基本情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包括8-11种,分别为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悲伤、恐惧以及害羞、轻蔑和自罪感,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理特征,即不同的外显表情、内部体验和生理神经机制和不同的适应功能。
复合情感1、由2-3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如敌意、焦虑;2、基本情绪与内驱力以及身体感觉混合而成的,如痛觉,灼烧感;3、感情-认知结构与基本情绪的混合,如道德感,理智感等。
5.2.1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快乐或高兴1.定义快乐是指现实生活中,期盼的目的达到之后,对紧张解除的情绪体验。
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程度,依次包括满意,愉快,狂喜等;一般而言,愿望越迫切,目的的达到越出乎意料,快乐的程度也就越高。
2.分类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国内学者孟昭兰在《人类情绪》中提出四类:(1)感觉愉快:来自感觉上的满足的愉快;(2)驱力愉快: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产生的快感,例如饥渴等到缓解等;(3)玩笑中的愉快:来自会意和意义的解读,往往是在超出必然逻辑的的变式和类比,能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4)自我满足的愉快:这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快乐,来自人类通过活动获得成功,增强自信,达到理想和愿望,以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高层级的需要的满足。
淡定从容是人生最好的修养

淡定从容是人生最好的修养从容淡定,是人生成熟的一种程度,是人生修养的一种状态,是人生达到的一种层次,是人生实现的一种境界。
因为从容淡定,所以才会洗去身上的浮华,成熟为沉积的睿智;因为淡定,所以才会剔除心中的浮躁,成就为心灵的安宁。
所以说,人生的真正成熟是活得从容淡定。
这也是我们应该追寻的境界。
古人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人人都羡慕从容淡定,人人都向往从容淡定,人人都追求从容淡定,人人都争取从容淡定。
从容淡定是一种为人勇气,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人生一种成熟标志。
我们只要具备了这种素质,生活之中就会泰然自若,宠辱不惊。
人生路上就能沉稳从容,轻松行走。
任何时候都能怀着一种阳光的心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潇洒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能有自己的主见,遇事镇定、沉静、果断、坦荡,胜不骄,败不馁,任何时候都不会因为得意而忘乎所以,任何时候也不会因为失意而悲伤,气绥,萎靡,自弃。
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过往,经历各异,追求不同,三观不一致,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看法不一样。
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所不同,人生观价值观自然千差万别,心灵情绪变化也会千姿百态。
意外收获背后的思考,成功喜悦背后的沉静,敢为人先背后的专注,遭遇挫折背后的定力,面对变故背后的沉着,伤心无奈背后的坚强,这些都归于从容淡定的表现。
但是,从容淡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如果说,从容淡定是一种对情绪和感情的理性控制,那么从容所要包含的范围比淡定要广,淡定一般讲对事物的反应的一种理智表现。
而从容更加有难度,从容不仅指心理活动也包括表现一致与统一,是一种避开有心为之的心态品格。
从容一般也有一层“不过分在乎外界的看法,我做我认为对的事情”。
区别于义无反顾地情绪塘塞形态。
什么是从容淡定?古往今来,圣贤先哲、仁人志士的思想品行为从容淡定作出了诠释。
屈原“九死不悔”,孟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诸葛亮“躬耕南阳,不求闻达”,陶渊明“归去来兮”,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