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程控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与意义程控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作为一种将电话交换机自动化的方法,使得通信服务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程控交换技术的原理、体系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于通信领域技术发展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理解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掌握典型的程控交换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 能够进行程控交换的基本设计和调试;- 熟悉程控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程控交换技术概述- 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 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程控交换技术与其他交换技术的比较2.2 程控交换系统的体系结构- 程控交换系统的总体框架- 程控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模块- 程控交换系统的接入方式和通信模式2.3 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的传输与调制技术- 交换技术与信令传输- 码流的处理和传输2.4 程控交换技术的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在电话交换系统中的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5 程控交换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调试- 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设计与调试- 程控交换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3.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将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2 评估方式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方面。
其中,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将占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将占总评成绩的50%。
四、参考教材与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1. 《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 《数字交换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1. ITU-T 技术标准文档2. 学术期刊论文以上是《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本课程将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在程控交换技术领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交换技术 第三章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

由振铃继电器控制振铃的原理如图3.5所示。
a
用户线 b
R
R
振铃开关 截铃
R
振铃控制
图3.5 振铃控制
第三章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
S (Supervision)监视
为完成电话呼叫,交换机必须能够正确判断出用户线上的以下3种情况。 用户话机的摘挂机状态。 用户话机(号盘)发出的拨号脉冲。 投币、磁卡等话机的输入信号。
后予以登记,并通过人机命令赋予该用户线使用该项业务的权利。以 下为常用的补充业务:
① 缩位拨号② 热线服务③ 呼出限制④ 闹钟服务⑤ 免打扰服务 ⑥ 转移呼叫⑦ 呼叫等待⑧ 遇忙回叫⑨ 缺席用户服务
第三章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
3.2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组成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组成如图3.1所示,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 件系统由话路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
步进制交换机有电路技术简单,人员培训容易等优点,但由于在 步进制交换机中接续过程是机械动作,也存在着噪声大,易磨损,话 音质量欠佳,维护工作量大,呼叫接线速度慢,故障率高等缺点。
第三章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
2.机电式电话交换
(2)纵横制交换机(crossbarsystem)。 纵横制交换机有两个特点:
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

接口技术
1
接口技术用于程控交换机与其他通信设备之间的 连接和通信。
2
接口技术需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如 RS232、RS485、E1、以太网等,以满足不同设 备和网络的需求。
3
接口技术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接口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与 其他设备进行无缝连接。
作状态。
常见故障处理
硬件故障
如电源故障、线路故障 等,需要检查设备硬件 连接是否正常,电源是
否稳定。
软件故障
如系统崩溃、软件错误 等,需要重新启动设备
或更新软件版本。
通信故障
如呼叫阻塞、通话中断 等,需要检查网络连接 和通信协议是否正常。
日常维护保养
清洁保养
定期对程控交换设备进行清洁保养,保持设备 外观整洁。
01
02
03
用户电路
提供用户接口,实现用户 线与交换网络的连接。
交换网络
实现不同用户电路之间的 信号交换。
控制设备
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 ,用于控制交换设备的运 行。
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
01
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系统级服务。
数据库系统
02
存储交换设备的配置信息和运行数据。
呼叫处理软件
03
实现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等功能。
检查运行状态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各部件的工作 情况和系统性能等。
更新软件版本
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以修复可能存在的漏洞或 提高系统性能。
05
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大规模集成与高可靠性
01
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 展为程控交换设备的集 成度和可靠性提供了有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3章PPT课件

• 本章学习内容:
– 介绍了单个交换节点(交换设备)的内部构成和工作 原理。 – 章节目录略
第3章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
第3章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分
• 3.1 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 本节问题:
1.数字交换机包含了哪些基本模块? 2.用户级如何跟选组级相连? 3.用户级包括哪些模块?用户电路有哪些功能? 用户模块有哪些功能?PCM编译码是在哪个 模块中实现的? 4.数字中继器有哪些功能?
第3章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
4)监视S(Supervision) 通过监视用户直流电流来监视用户线回 路的通/断状态。可检测出:
a) 用户话机的摘挂机状态
b) 号盘话机发出的拨号脉冲
c) 投币话机的输入信号 d) 用户通话时的话路状态(话终挂机监视)
第3章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
监视电路与馈电电路合在一起
现低阻抗。
●
因为馈电电流影响送话器工作特性,所以为了使电话 机送话特性达到最佳,馈电电路应能把馈电电流限制 在20~50mA之间,既保证用户通话质量,又尽量降 低线路上的损耗。 一般公用交换机要求包括话机电阻在内的环路电阻小
●
于2000Ω,对少数远距离用户的馈电也可采取提高馈
电电压的做法,即在b线串接+24V升压电池。
四、帧定位
帧定位是使输入的码流相位和局内的时钟相位同步。 帧定位原理图:
利用一个弹性存储器作为缓冲器,使输入的PCM码流在 存储器内延迟(暂存)一下,以完成帧调整功能。 为了保证一帧中每一时隙的内容正确地写到规定的存储 器内,弹性存储器的写入受输入PCM码流的帧同步信号 控制,读出则受本交换机的帧同步信号控制。
• 3.2 用户模块的组成
– 问题:用户模块有哪些功能?用户电路有哪些功能?PCM编译
程控交换技术概述PPT文档80页

程控交换技术概述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程控交换技术3呼叫处理剖析

上述呼叫处理过程分为
输入处理、分析处理和
输出处理三部份
6
输入处理
➢1.用户线扫描监视-监视用户状态变化 ➢2.中继线线路信号扫描 -监视中继器的线路信号 ➢3.接收数字信号-包括拨号脉冲和双音多频信号等 ➢4.接收公共信道信号方式的电话信号,接收操作台的
各种信号。
分析处理 (内部处理)
➢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 ,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状态分析。
19
➢① 号码类型:市内号、特服号、长途号 或国际号等。 ➢② 应收位数。 ➢③ 局号。 ➢④ 计费方式。 ➢⑤ 电话簿号码。 ➢⑥ 用户业务的业务号:缩位拨号、呼叫 转移、叫醒、热线及缺席等服务业务的登 记和撤销。
20
➢2.分析过程
❖第一步:预译处理
✓对拨号的前几位进行分析处理。
❖第二步:对号码分析处理
✓LSCN,扫描存储器
✓LM,用户存储器,存储用户状态的前次扫描结果
12
用户扫描程序框图
13
➢2.用户挂机识别
❖用户挂机识别与摘机识别的原理差不多, 只 是 将 逻 辑 运 算 改 成 LSCN∧LM=1 即 可 。 识别出“1”就是挂机用户。
14
第三章 呼叫处理基本原理
3.1 呼叫处理过程 3.2 用户线扫描及呼叫识别(输入) 3.3 分析处理(内部) 3.4 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输出)
4
➢4.号码分析 ❖在预处理中分析号首,决定呼叫类别(本局、出局、长途、特服)、 该收几位号; ❖检查该呼叫是否允许接通(是否限制用户等); ❖检查被叫用户是否空闲,若不空闲,示忙。
➢5.接通被叫 ❖测试并预占空闲路由:
✓向主叫用户送铃音路由 ✓向被叫送铃流回路(也可直接控制用户电路振铃,不用另找路由) ✓主被叫用户通话路由(预占)
程控交换技术知识整理

第一章1、实现通信必须要有的三个要素:终端、传输和交换2、交换节点的接续类型:○1本局接续:本局用户线之间的接续;○2出局接续:在用户线和出中继线之间的接续;○3入局接续:在入中继线和用户之间的接续;○4转接接续:在入中继线和出中继线之间的接续。
3、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1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2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3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4能控制连接的建立;○5能按照所收到的信号拆除连接。
4、交换技术的分类:(1)按照传输信号分:模拟交换和数字交换;(2)按照接续控制方式分:布控交换和程控交换;(3)按照传输信道的占用方式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4)按照传输带宽分配方式分:窄带交换和宽带交换。
5、模拟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随着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
6、数字信号:是指信号幅度并不随时间连续的变化,而是取有限个离散值的信号。
7模拟通信:以模拟信号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方式称为模拟传输,而以模拟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模拟通信。
缺点:抗干扰能力弱、保密性差、设备不易大规模集成以及不适应计算机通信飞速发展的需要等。
8、数字通信:以数字信号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传输,而以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
优点: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设备易于集成化,以及便于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等。
缺点:所用的信道频带比模拟通信所用频带宽的多,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9、模拟交换:以模拟信号为交换对象称为模拟交换,传输和交换的信号是模拟信号的交换机称为模拟交换机。
10、数字交换:以数字信号为交换对象称为数字交换,传输和交换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交换机称为数字交换机。
11、布控:布控就是布线逻辑控制,布控交换是利用逻辑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
12、程控:程控就是存储程序控制,程控交换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即存储程序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
程控交换技术.ppt

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 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 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 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
①报文交换不需要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专用线路,因此不存在连接 建立时延。
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 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 具有路径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 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 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 进行通信; 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 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 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 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 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第二阶段:步进制电话交换机
步进制电话交换机是由选择器和 继电器组成的一种自动电话交换机。它 以机械动作代替人工电话交换机话务员 的接线动作。
当用户拨号时,交换机内相应的 选择器就随着拨号时发出的脉冲电流一 步一步地改变接续位置,将主叫和被叫 用户间的电话线路自动接通。
第三阶段:纵横制电话交换机
面向连接(在通信前要通过呼叫在主叫和被叫用 户之间建立一条物理连接),不会出现信息拥塞。
交换中心根据信令建立连接,连 接一旦建立,不论通信的双方是 否有信息传递,通信链路及有关 的系统资源都一直被通信双方占 用,不会出现拥塞。
实时交换,时延较小。
因为在通信前先建立了连接, 在通信过程中独占一个信道, 所以这种交换方式的信息传 送时延非常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辅助控制单元模块ACE
辅助控制单元不含终端电路,只有控制单元,主要 完成软件控制功能。 根据所装软件的不同,ACE有多 种类型:
四.数字交换网络
1. 数字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 数字交换网是S1240交换机的核心,各个模块通过DSN 相连。DSN是一个多级多平面网络,最多可装4级,4 个平面。级数可根据系统容量确定,平面数量是由话 务量决定的。 2.数字交换单元DSE的组成和功能 每个交换单元DSE就是一块印刷电路板,一个DSE 有16个交换端口,端口编号为0-15,每个交换端口都 为双交换端口,包括一个接收端口Rx,一个发送端口 Tx。 每个DSE可以完成任一接收端口上接收信道至任一 发送端口上发送信道的信息交换。由于每个PCM链路 上有32个时隙,所以DSE相当于是一个512×512的全 利用度接线器。
3-1-3 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
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 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交换系统 中可有一个或多个交换模块(SM)。
二.交换模块
交换模块主要完成交换和控制功能,提供用 户线和局间中继线的接口电路。根据SM所处 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本地(局端)交换模块和 远端交换模块。 交换模块(SM)是交换机中最主要、最基 本的组成部分,交换机中大部分的呼叫处理功 能和电路维护功能由交换模块完成。在交换模 块包括接口单元、模块交换网络和交换模块控 制单元三部分。
2. 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控制存贮器CM,以及 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SM和CM都包含若干个存储器单元,其数量等于复用 线的复用度。 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也可以用来存贮用户的数据 信息,以及信号音设备提供的数字化的信号音等。由于 SM是用来存放话音信号的PCM编码的,所以每个单元的 位元数至少为8位。 控制存贮器CM的作用是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 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 存储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 度为j,则应满足2i≥j。
3-1 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硬件的几 种基本结构
1.程控交换机基本组成
数字交换网络 用户模块 远端用户模源自 数字中继模块 模拟中继模块 信令设备
话路部分
控制部分完成对话路设备的控制功能,由各种计算 机系统组成,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方式。
2.程控交换机的几种硬件结构方式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 分为 分级控制方式 全分散控制方式 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控制方式。
3.PCM30/32系统的几个主要参数为:
每秒传送8000帧,每帧32个时隙,每个时隙8比特串行码 传送码率为8比特/时隙×32时隙/帧×8000帧/秒=2048 kb/s
每一路信号的速率为64kb/s
3-2-2 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和 两种基本的接线器
将A用户的话音从 一、 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 上行通路的HWlTS2 1. 在程控数字交换机中两个用户通话连接示意图 经过数字交换网络 后传送到交换网络 A 下行通路HW3TS31后 传送给B用户
S1240交换机中主要的模块 (1)模拟用户模块ASM (2)数字中继模块DTM (3)ISDN用户模块ISM (4)ISDN中继模块ITM (5)服务电路模块SCM (6)ISDN远端用户单元接口模块IRIM (7)高性能公共信道信令模块HCCM。 (8)外设与装载模块P&L (9)时钟与信号音模块CTM
输出复用线的某个时隙就依次读出话音存储器SM相 应单元的内容,
控制方式都是相对于话音存贮器SM而言的,而控 制存贮器CM只有一种控制方式――控制写入,顺序读 出方式。
例1
T接线器的输入(输出)复用线的复 用度为512,将输入TS5的内容A交换到输 出的TS511,将输入TS10的内容B交换到输 出的TS8,画出交换原理图(分别按两种 方式画)
3-1-1 采用分级控制方式的交换机的硬件的基本结构
二.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采用分级控制的交换机的硬件由用户模块,远端用 户模块、数字中继器、模拟中继器、数字交换网络、 信令设备和控制系统组成。 二.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1.用户模块 2.远端用户模块 3.中继模块 4.数字交换网络 5.信令设备 6.控制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由处理器、存贮器和输入/输 出设备组成,通过执行预定的程序和数据,来完成规 定的话音通路接续、维护和管理的功能逻辑。
第三章 程控交换技术
一 本章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硬件的三种基本结构。 2.掌握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 3.掌握T接线器的功能,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S接线器的功能、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5.掌握T-S-T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6.掌握用户模块的基本功能。 7.掌握模拟用户电路的基本功能。 8. 掌握数字中继器的基本功能。 9.掌握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 10. 掌握数据驱动程序的特点及数据驱动程序的结构。 11. 掌握有限状态机FSM和有限消息机FFM的概念。
二. 空间(S)接线器 1.S接线器的基本功能 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在不 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内容的交换 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 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
2. S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2
S 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 n 条输入复用线和 n 条 输出复用线的n×n的电子接点矩阵,控制存贮 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控制存储器共有n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 储单元数等于复用线的复用度。 第j组控制存储器的第I个单元用来存放在 时隙I时第j条输入(输出)复用线应接通的输 出(输入)线的线号。 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S接线器的输入 (输出)线的数目为n,则控制存储器的位元 数应满足以下关系:2i≥n。
3.两种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1)输出控制方式 在输出控制方式下,控制存储器是为输出线配置 的。对于有n条线的S接线器来说,配备有n组控制存 储器CM1——CMn。 设输出线的复用度为m,则每组控制存储器都有m 个存储单元。 CM1用来控制第1条输出线的连接,在CM1的第I 个存储单元中,存放的内容是时隙I时第1条输出线应 该接通的输入线的线号。 CM2用来控制第2条输出线的连接。 CMn用来控制第n条输出线的连接。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连接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 写入的。
3-1-2 采用全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
全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的典型代表是S1240交换机
一. S1240交换机的基本组成
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网(DSN)和 连接到DSN上各模块组成。 模块由两种类型的模块组成: 一种是终端控制单元 一种是辅助控制单元。
二.终端控制单元
终端控制单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 是处理机部分,也称控制单元(CEL Control Element),一部分是终端电路 TC(Terminal Circuit)。 不同的模块控制单元部分的硬件实现 相同,但终端电路部分不同。 交换机的全部控制功能都由分布在各 个控制单元中的处理机来完成。
12. 掌握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交换系统中作业处理的一般 流程。 13.掌握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组成及层次结构。 14. 掌握呼叫处理程序和局数据、用户数据之间的关系。 18.了解用户摘、挂机扫描程序的功能,掌握DTMF信令的 接收原理。 19.了解实施No.7信令系统时软件和硬件的功能划分。 20. 了解去话分析程序、来话分析程序的功能及分析的数据 来源。 21.掌握数字分析程序的功能、分析的数据来源及结果数据 的基本内容。 22. 掌握交换系统中路由、中继组织的一般层次及路由中继 选择程序的功能。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写入
的
(2)
输入控制方式
控制写入 顺序读出
2
输入控制方式也叫做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 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上某 个时隙的内容,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哪个单元,由控 制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来决定。控制存储器的内容, 是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
频分复用方式是将信道的可用频带划分为若干互不交叠的频段,每路 信号的频谱占用其中的一个频段,以实现多路传输。 时分制是把一条物理通道按照不同的时刻分成若干条通信信道(如 话路),各信道按照一定的周期和次序轮流使用物理通道,这样,从宏 观上看,一条物理通路就可以传送多条信道的信息。
2. PCM时分多路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两种压扩律
两种压扩律――A律和μ律。欧洲和我国均采用A律, 在 PCM30/32 系统中采用; μ 律通用于北美和日本,在 PCM24系统中采用。 A律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uy Au x 1 ln A 0 ux 1 (小信号) A
μ 律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3.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T接线器可以有两种控制方式:输出控 制和输入控制方式。 两种控制方式下,话音存储器SM的 写入和读出地址按照不同的方式确定。
(1)
输出控制方式
顺序写入
控制读出
输出控制方式也叫做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T 接线器的输入线的内容按照顺序写入话音存储器 SM的相应单元; 输出复用线某个时隙应读出话音存储器的哪个单 元的内容,则由控制存储器的相应单元的内容来决定。 控制存储器的第j个单元存放的内容k,就是输出 复用线第j个时隙应读出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
编码
在 PCM32 系统中,采用 8 位码来表示一 个样值,最高位是极性码,剩下的7位对 应128个量化级。 话 音 信 号 的 PCM 编 码 的 传 输 速 率 =8000Hz /s×8=64kb/s。 64kb/s是程控数字交换机中基本的交 换单位。
时分多路通信和PCM30/32系统
1.频分复用方式和时分复用方式
三.通信模块CM
通信模块(CM)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管理 模块(AM)与交换模块(SM)之间及交换模 块之间的连接与通信. 通信模块完成管理模块(AM)与交换模 块(SM)之间的呼叫处理和管理信息的传送, 完成各交换模块之间的话音时隙交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