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O方式的采购订单

合集下载

4拒绝麻烦,按单委外业务三步搞定

4拒绝麻烦,按单委外业务三步搞定

相信,很多实施的顾问在项目里都会遇到按单生产管理模式业务(MTO)。

想必各位小伙伴们对按单管理(MTO)的理念是非常之清楚:MTO是Make-to-order的缩写。

使用这种功能的业务往往只有在有销售订单(Sales Order)的情况下才能生成计划订单、生产订单、采购订单等,并且物资入库后是特殊的销售订单库存(E库存)。

所有按单生产的物资都与销售订单相关,其他订单或需求是无法直接消耗及抵扣供给的。

很多时侯,由于企业内部的产能及资源有限,往往会选择将产品发至第三方供应源生产加工,但生产所用的原料是由企业方提供。

对于这种业务我们通常叫做委外加工业务。

而SAP的委外加工业务功能,相信小伙伴们都知道是要先将组件调拔至分包库存(即供应商库存),在GR收货时同步消耗分包库存。

那么,对于按单管理的物资,我们应该如何根据销售订单发外加工及消耗呢?这种案例肯定有不少小伙伴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有遇到,且出具的解决方案也是各有所思。

最典型的就按供应商建立不同库存地点(注:不是说此方案不可行)。

其实小编早些年也是采取过不同方式来解决该案例,但感觉这些方式反而把业务和操作都繁琐化了,站在终端用户的角度就是希望业务流清晰明了,操作简单易懂。

经过一丝反思之后,小编也开启了挖掘按单委外加工业务研究的潜能(哈哈,是不是觉得我棒棒哒!),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按单委外的那点事吧!!!组件激活通过Tcode:SFW5 激活以下组件使用ECC版本的小伙伴必须激活以下组件,S4/HANA已默认且激活了该组件;配置定义项目类别(L)与账户类别(E/M)的组合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科目分配 ->定义项目类别/帐户分配类别的组合演示Step1:创建委外采购订单(Tc:ME21N)小伙伴们注意啦!!!,关键就在于此;a.按单委外的PO必须维护账户科目(E/M),目的是加工件在GR收货时的库存是销售订单库存;b.行项目"spec2000/sc"page的子合同类型必须选择"外协加工";且"特殊库存"必须选择"E";目的是在调拔库存时可以将销售订单库存调拔至分包库存;Step2:委外发料(TC:ADSUBCON)以上是根据委外订单将特殊库存组件调拔至分包库存操作;那么,一起来看看调拔后的呈现结果如何,可以通过事务:MBLB(分包库存查询)、MMBE(单个库存查询)、MB52来查询物料在库存下的状况,如下图所示: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我们想达到的目的,是不是很简单的操作?嘻嘻!另外,要提醒小伙伴们一点哟!在PO里维护了特殊库存字段,其实系统是会默认所有组件都为特殊状态,但根据实际业务,可能部分物料是按单管理,部分非按单管理,那我们可以在PO里做个小小增强来处理是否按单调拔,这样就非常Perfect了;Step3:委外收货(TC:MIGO)总结SAP物料的特殊管理模式其实还包含另外两种:项目管理(Q)、供应商寄售(K),倘若后续遇到按项目委外或委外要消耗第三方供应商物料,那么也可以应用此功能来实现特殊库存调拔,在此,我就不一一呈现测试效果了,你们也动动自己的手指头吧!听见你们的键盘声和鼠标声,不得不赞美一句:你们真的很帅、很美。

什么是面向库存生产( MTS)?什么是面向订单生产(MTO)?

什么是面向库存生产( MTS)?什么是面向订单生产(MTO)?

什么是面向库存生产(MTS)?什么是面向订单生产(MTO)?每个企业都应当为自己选择适当的主生产方案方式,简称生产方案方式,或方案方式。

由于产品的不同特点,制造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生产方案方式。

由于在接到客户订单时产品生产所处的生产阶段不同,从而区分了不同的生产方案方式。

一般来说,制造业有三种生产方案方式:面对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 MTS)、面对订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 ETO)和面对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 MTO)。

1.面对库存生产面对库存生产又叫现货生产或按方案生产,是指产品在客户提出需求之前就已经生产出来了,客户一旦有购买需求,就可以马上从企业成品仓库中提货,这种生产运营模式是生产方案管理并驱动的。

采纳这种方案方式,组织生产的依据是需求猜测,也即在市场猜测的基础上制订生产方案,保证产品具有肯定的库存量。

库存量通常有上限和下限的掌握,当产品低于下限时,库存管理给出需要补充库存的信号,生产管理部门就需要制订生产方案,补充库存;当库存量达到或者超过上限时,库存管理同样要给出停止补充库存的信号,生产管理部门就要调整生产管理支配,削减生产量,避开产品过度积压。

因此,库存管理是现货管理的重点,产品除考虑量的因素,还应当考虑保质期和有效期。

这种方案方式比较多地运用于日用消费品。

其产品结构多是A型结构。

2.面对订单设计订单设计是指企业在接到订单后,从产品设计开头,经过物料选购过程、生产过程到最终完工,将产品交付客户,这种生产运作模式是由客户订单管理并驱动的。

面对订单设计和面对库存生产的方案方式形成各种方案方式的两个极端。

面对库存生产的产品多是一般的产品,需求量大,也简单找到替代产品。

而面对订单设计的产品通常用于客户的共性化需求,这样的产品通常只生产一次,不再重复。

它的特点是产品性能比较专一,生产过程比较简单。

产品设计通常包括产品的性能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路线设计,生产过程可以由一个企业完成,也可以由多个企业共同协调完成。

MOT生产模式

MOT生产模式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趋多样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都采用了面向订单生产的制造策略。

笔者根据在面向订单生产企业的多年工作经验和信息化经验,总结了这类企业业务管理和信息化的主要难点及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供读者参考。

MTO生产模式特点MTO(Make To Order),即面向订单生产,这种生产模式与MTS(Make To Stock,面向库存生产),ATO(Assembly To Order,面向订单装配)和ETO(Engineering To Order,面向订单设计)一起是企业中常用的几种生产模式。

MTO的生产模式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1.产品种类比较多。

由于是按单生产,且客户订单的细节要求往往各不相同,就导致了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的产品种类比较多。

2.需求波动比较大。

这种波动包括需求时间上和数量上的波动。

有的产品,客户可能只下一次订单,后面就再也没有订单了;而有的产品生命周期远远大于设计的生命周期。

另外,需求的数量受市场的影响也很不稳定,波动很大。

3.单个订单对产品的需求数量相对比较小,即“需求少量多样”。

不会像MTS产品那样,一生产都是成千上万的。

4.需求变更频繁。

MTO产品的生产提前期(Lead Time)相对比较长。

因此正所谓的“夜长梦多”,在这个期间内客户变更需求的机会就比较大。

这种变更包括:增加或取消订单,交期的提前或延后,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产品结构或包装方式的变更,甚至原来要A产品,现在改要B产品等。

5.紧急订单(Rush order)多,插单多;较长的生产提前期往往超出客户的期望。

客户通过各种方式(如联系公司高层)提升订单的优先级,以获得期望交期。

6.MTO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生产中多会用到长采购提前期的关键物料和复杂的生产工艺。

业务管理的难点正是由于MTO生产模式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在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管理中会有许多的管理难点。

以下简要列出一些销售、计划、采购、工程和财务成本部门的管理难点。

浅论企业订单式生产模式

浅论企业订单式生产模式

浅论企业订单式生产模式——商101 徐梅娟 1004002012MTO(Make-to-Order)即面向订单生产。

在面向订单生产的方式中,产品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而生产用的物料尚未订购。

在此环境中销售量通常较小,而客户则必须等待进货和生产所需的时间。

全部交货提前期包括物料采购时间和生产时间。

MTO的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1. 产品种类比较多。

2. 需求波动比较大。

3. 单个订单对产品的需求数量相对比较小,即“需求少量多样”。

4. 需求变更频繁。

5. 紧急订单(Rush order)多,插单多。

正是由于MTO生产模式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在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管理中会有许多的管理难点。

以下简要列出一些销售、计划、采购、工程和财务成本部门的管理难点。

一、销售管理1、客户订单确认确认怎样的交期才能既达到客户的期望,又能给生产留有足够的时间?怎样的价格客户会觉得合理并有利润呢?对客户的个性需求如何满足?这些都是销售管理的难点。

2、销售订单变更MTO的生产模式下,由于订单的变更频繁,需求对生产计划的冲击非常大。

另外,订单变更的执行也是业务管理的一个难点。

变更的信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很难做到步调一致。

3、销售订单全程追踪客户会对一些需求比较紧急的订单执行状况非常关注,经常询问销售人员实际进度。

这就要求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要对订单执行的全过程非常了解。

这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精力去做。

二、生产及计划管理1、物料/能力计划由于MTO企业的产品一般加工工艺繁琐,因此手工进行物料和能力计划的难度会非常大。

另外,由于计划不完备导致的频繁的缺料断线,大大吞噬了企业的生产效能和利润。

2、任务单变更/改制由于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经常会导致生产任务单要做变更或改制的处理,增加了生产计划和执行的难度。

3、车间管理MTO企业的产品加工工艺一般比较复杂,因此车间的管理难度也较大。

在进行派工的时候要兼顾考虑订单的紧急程度,设备负荷是否合理,模具状况是否良好,技能人员是否到位等等。

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简称MTO)

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简称MTO)

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简称MTO)什么是订货型生产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与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两种。

流程式生产一般为备货型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既有备货型又有订货型。

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用户可能对产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经过协商和谈判,以协议或合同的形式确认对产品性能、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然后组织设计和制造。

例如,锅炉、船舶等产品的生产,属于订货型生产。

订货型生产的分类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订货型生产又分为以下几种:1、订货装配型生产:以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为前提。

2、订货制造型生产:生产周期较长。

3、订货工程型生产:一般为非重复的单项任务,设计、制造等工作都要重新开始。

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的不同点订货型生产是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用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包括产品性能、数量等,经过协商确定出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然后组织设计和生产。

如船舶、大型工业锅炉等。

而备货型生产则是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

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家用电器、标准件、汽车等的生产。

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订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库存水平低,满足顾客个性化程度高。

2、备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库存水平高,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

SAP业务处理:1:VA01:创建销售订单2:MB31:收货3:VL01N:向外交付4:VL01N:捡配5:VL02N:发货过账。

MTO方式的采购订单

MTO方式的采购订单

MTO方式的采购订单
问题:
有个成品A下面有两个原材料B、C,A的策略是40,MTS方式。

如果成品A来了个MTO的订单,B产生了普通的采购订单,C却是按MTO方式的采购订单。

是什么设置导致了C产生了MTO的采购订单?
方案:
主要是由于物料主数据MRP-4视图中,字段“Individual/coll.”的设置引起的,如下的方式就能满足需求。

此字段的取值如下:
1、将成品A(P-F101)的设置如下
◆策略组=40(有40、50两个策略)。

◆MRP-4视图中,字段“Individual/coll.”= 空白,可独立也可集合。

2、物料B(P-R002)的主数据设置如下:
◆Individual/coll. = 2 (集合)
3、物料C(P-R001)的主数据设置如下:
◆Individual/coll. = 1 (独立)
4、对A下达两个销售订单,一个是普通SO(RqTy=KSV),一个是MTO销售订单(RqTy=KEV)。

5、执行MD02,进行MRP运算,完成后,执行MD04,查看三个物料的库存需求/清单如下:
成品A(P-F101)
两个SO订单信息如下:
物料B(P-R002)的需求结果如下:
查看其采购申请单号=10008988的详细信息,如下:
物料C(P-R001)的需求结果如下:
查看两个采购申请单的信息如下:
第二张PR为MTO方式
6、若将PR=10008987转为PO,并进行入库,会发现其库存是订单库存(E)
适用业务情景
此类方式,适用于对原材料批次控制较为严格的行业,如制药、化工等,原材料有严格的按批号采购、配方按料管理的情况。

mto工艺流程

mto工艺流程

mto工艺流程MTO 工艺流程MTO (Made to Order) 工艺流程是一种生产制造方式,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生产。

在 MTO 工艺流程中,制造商只在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产品,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 MTO 工艺流程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接收订单。

在 MTO 工艺流程中,制造商首先需要收到客户的订单。

订单中包括客户的要求、规格和数量等详细信息。

制造商根据订单中的要求来制定生产计划和流程。

第二步是设计和制定工艺流程。

制造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来设计产品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制造商需要仔细考虑每个环节的流程和步骤,确保产品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制造。

第三步是采购原材料。

制造商根据工艺流程中的要求来采购原材料。

原材料的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制造商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第四步是生产加工。

根据工艺流程中的要求,制造商开始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

生产加工包括材料的切割、成型、焊接、组装等工序。

制造商需要仔细控制每个工序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产品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

第五步是质量检验和测试。

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质量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客户的要求。

质量检验和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制造商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第六步是包装和发货。

制造商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于运输和交付给客户。

包装和标识必须符合运输和交付的要求,并能够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和污染。

最后一步是交付和售后服务。

制造商将产品交付给客户,并提供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包括安装、调试、维修和培训等方面,以确保客户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产品。

总结起来,MTO 工艺流程是一种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的制造方式。

该工艺流程包括接收订单、设计工艺流程、采购原材料、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发货和交付售后服务等步骤。

MTO操作规程范文

MTO操作规程范文

MTO操作规程范文MTO(Make to Order)是一种生产方式,指的是按订单生产,即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

与之相对的是MTS(Make to Stock),即按库存生产,根据市场需求预先生产产品并放入库存。

MTO操作规程是指在MTO 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定和步骤。

以下是MTO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1.销售订单接收:当客户提交订单时,销售人员应及时接收并记录订单信息,包括产品型号、数量、交付日期等。

2.订单确认:销售人员需要与客户确认订单信息,确保没有误解或遗漏,并尽快向客户提供订单确认书。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变更,销售人员应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并重新确认。

3.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部门根据接收到的订单信息,计划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时间表。

必要时,还要与供应链部门和采购部门进行协调,确保所需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

4.生产准备: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准备生产所需的设备、工具、人力和原材料。

同时,还要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能正常运转。

5.生产过程: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生产操作。

生产人员应遵循相关的工艺流程,按照订单要求进行生产和装配。

6.质量控制:质检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功能等多个方面。

如果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应及时予以报告并进行整改。

7.进度跟踪:生产计划部门和销售人员要持续跟踪订单的生产进度,确保按时交付。

如果有任何延迟或问题,应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并寻找解决方案。

8.成品入库和封存:当产品生产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入库和封存。

入库时要对产品进行清点和记录,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封存产品需要做好防尘、防潮和防损等工作,以保证产品质量。

9.出货和交付:当订单交货日期到达时,销售人员要与物流部门进行交接,确保产品按时交付给客户。

同时,还要向客户提供发货清单和相关的出货文件。

10.售后服务:在产品交付后,销售人员要与客户进行跟进,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反馈。

如果客户有任何问题或需求,应及时提供支持和服务,确保客户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TO方式的采购订单
问题:
有个成品A下面有两个原材料B、C,A的策略是40,MTS方式。

如果成品A来了个MTO的订单,B产生了普通的采购订单,C却是按MTO方式的采购订单。

是什么设置导致了C产生了MTO的采购订单?
方案:
主要是由于物料主数据MRP-4视图中,字段“Individual/coll.”的设置引起的,如下的方式就能满足需求。

此字段的取值如下:
1、将成品A(P-F101)的设置如下
◆策略组=40(有40、50两个策略)。

◆MRP-4视图中,字段“Individual/coll.”= 空白,可独立也可集合。

2、物料B(P-R002)的主数据设置如下:
◆Individual/coll. = 2 (集合)
3、物料C(P-R001)的主数据设置如下:
◆Individual/coll. = 1 (独立)
4、对A下达两个销售订单,一个是普通SO(RqTy=KSV),一个是MTO销售订单(RqTy=KEV)。

5、执行MD02,进行MRP运算,完成后,执行MD04,查看三个物料的库存需求/清单如下:
成品A(P-F101)
两个SO订单信息如下:
物料B(P-R002)的需求结果如下:
查看其采购申请单号=10008988的详细信息,如下:
物料C(P-R001)的需求结果如下:
查看两个采购申请单的信息如下:
第二张PR为MTO方式
6、若将PR=10008987转为PO,并进行入库,会发现其库存是订单库存(E)
适用业务情景
此类方式,适用于对原材料批次控制较为严格的行业,如制药、化工等,原材料有严格的按批号采购、配方按料管理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