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中医技能操作考核方案(内科系统与针灸推拿康复系统)

中医技能操作考核方案为了全面评估内科系统与针灸推拿康复系统医生的中医技能水平,确保医生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务科制定了如下中医技能操作考核方案。
一、考核人员组织分工1.考核领导小组:1)组长:负责整体考核方案的制定、审核及最终考核结果的审批。
2)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考核方案的实施,监督考核过程,确保公平、公正。
2.考核执行团队:1)脉诊、舌诊技能考核专家:负责脉诊、舌诊技能的考核评分。
2)针灸推拿技能考核专家:负责针灸、推拿按摩技能的考核评分。
3)中医辨证施治与中药处方考核专家:负责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处方能力的考核评分。
4)病历书写与康复评估考核专家:负责中医病历书写、康复评估与指导的考核评分。
3.考核协调员:1)负责考核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通知医生、安排考核地点等。
2)协调考核过程中的各项事务,确保考核顺利进行。
4.考核监督员:1)负责监督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性,确保考核标准的一致性。
2)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向考核领导小组报告。
二、考核时间安排1.考核准备阶段:1)提前一个月通知所有参与考核的医生,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2)考核协调员在考核前一周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考核评分材料、安排考核地点等。
2.考核实施阶段:1)脉诊、舌诊技能考核:安排一天时间,每位医生依次进行考核,每位医生的考核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针灸推拿技能考核:安排一天时间,每位医生依次进行考核,每位医生的考核时间不超过45分钟。
3)中医辨证施治与中药处方考核:安排半天时间,每位医生依次进行考核,每位医生的考核时间不超过60分钟。
4)中医病历书写与康复评估考核:安排半天时间,每位医生提交一份病历书写作品和康复评估报告,由考核专家进行评分。
3.考核总结阶段:1)考核结束后一周内,考核执行团队完成所有考核材料的汇总和评分工作。
2)考核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最终确定医生的考核成绩。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标准2023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二、推拿捏脊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三、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四、雷火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五、耳穴压豆(耳针)疗法操作评分标准六、中药熏洗(足浴)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七、揿针疗法操作评分标准八、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考核评分标准九、热奄包治疗操作评分标准十、塌渍治疗操作评分标准十一、红外线治疗操作评分标准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评分标准适应症:肺炎、腹痛、发热的辅助治疗、妇科盆腔性炎症、术后排气不畅、术后刀口疼、流产后或产后小腹疼痛、恶露不尽等(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还可以预防疾病。
)主要选穴:呼吸系统:肺腧、天突、膻中;消化系统:神阙;发热:足三里。
妇产主要选穴:消炎止痛:子宫穴、三阴交、神阙穴排气不畅:支沟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大肠俞妊娠剧吐:内关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产后促进子宫收缩:神阙穴、关元穴、血海穴禁忌症:有皮肤受损、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慎用。
注意事项:贴敷时间4-6小时,如局部感觉有疼痛、灼热感可提前揭下,外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热、发痒或伴少量小水泡,属正常反应,一般不作处理;外敷后皮肤可暂时有色素沉着,一般不会留疤;如有全身不适症状,请及时就诊。
穴位位置:膻中穴:取穴预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天突穴:取穴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肺腧穴:取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神阙穴:脐中央足三里:小腿胫骨旁,外膝眼下3寸处。
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支沟穴:腕背横纹正中直上3寸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穴线上脐上4寸血海穴:髌骨内侧端上2寸大肠俞: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推拿捏脊疗法操作考核评分表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注: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大椎。
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中医科考核细则范文

中医科考核细则范文为了保证中医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对中医科医生的考核必不可少。
下面是中医科考核的细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一、考核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学理论基础、经络学、中药学等方面的知识。
2.中医诊断能力:包括中医四诊观察法、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的应用。
3.中医治疗技术: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拔罐等治疗方法的应用。
4.中医药知识:包括中药种类、性味归经、功效等知识。
5.中医文献阅读能力:包括经典著作、临床案例的阅读和理解。
6.临床实践技能:包括辨证论治、处方能力、患者沟通等实践技能。
7.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包括职业道德、患者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
二、考核形式1.理论考试: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书面考试。
2.临床考试:对中医诊断能力、治疗技术、中医药知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进行考核。
3.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对中医文献阅读和临床案例的理解进行书面考核。
4.医学伦理和法律考试:对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进行书面考试。
5.实际操作考核:对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核。
三、考核标准1.理论考试:成绩达到及格线,即60分以上。
2.临床考试:对每个考核项目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达到及格线,即60分以上。
3.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针对阅读和分析的问题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达到及格线,即60分以上。
4.医学伦理和法律考试:成绩达到及格线,即60分以上。
5.实际操作考核:对操作的准确性和技术水平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达到及格线,即60分以上。
四、考核流程1.学习阶段:参加正规中医学院的中医科专业培训。
2.考前准备:复习相关考核内容,并参加模拟考试进行强化训练。
3.考试环节:根据考核形式进行考试,包括理论考试、临床考试、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医学伦理和法律考试以及实际操作考核。
4.考试结果: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并根据总分确定是否达到合格线。
5.考后总结: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不足,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提高。
中医考核合格标准

中医考核合格标准中医考核合格标准是指通过中医师执业能力考核,获得中医师执业资格的标准。
下面是中医考核合格标准的内容。
一、理论知识1.必须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中医学术思想和方法等。
2.必须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中医四诊法、舌诊、脉诊等。
3.必须熟悉中医病因学、病机学、病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正确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证。
二、诊断技能1.必须具备辨证论治的能力,包括正确辨别病因、病机和病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必须掌握中医四诊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
3.必须熟悉舌诊、脉诊的操作方法,能够准确判断舌象和脉象的变化,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三、治疗技能1.必须掌握中医常用药物的性能、功效和适应症,能够合理使用中药治疗疾病。
2.必须掌握中医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健身功法等,能够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3.必须熟练掌握针灸的操作技巧,包括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方法的掌握,能够正确使用针灸治疗疾病。
四、中西医结合能力1.必须熟悉西医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能够结合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
2.必须了解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合理运用西医检查和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五、职业道德1.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中医行业的声誉。
2.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与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中医考核合格标准是对中医师执业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中医考核合格的中医师才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对于患者来说,中医师的执业能力是保障其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医考核合格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中医师的素质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中医适宜技术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评分标准中医适宜技术实践手册操作评分标准1、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扣分目标评分细则分值扣分标准及理由1、医师准备一项未做到扣1分操作未做到着装整洁、洗手、修剪指甲、戴口罩。
42、评估病人评估不全每缺一项扣1分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心理状态、体质、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83、用物准备每缺一项扣4分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协助排便。
8 一项未做到扣1分4、操作技巧缺少一种手法扣2分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择适宜的四种以上推拿手法,动作要领一个不正确作法和刺激强度,确定穴位,进行按摩。
25 穴位定位不准确扣5分,方法不正确扣2分5、反应调整未告知扣2分随时询问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意外。
10 未询问扣3分,未做调整扣5分6、操作规范一项未做到扣2分禁用暴力,推拿手法衔接流畅,推拿时间安排合理。
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疾病相符。
10 不正确确扣3分2、穴位注射(水针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及理由基本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全面、正确,核对医嘱、治疗卡,明确药物、穴位 4评估询问病人既往史,有无药物过敏史2,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2,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2 6告知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操作后注意事项 2 操作治疗盘、皮肤消毒剂、无菌注射器、无菌棉签、前物品无菌纱布、药液、砂轮、弯盘、治疗巾 6准确注射穴位定位准确,注射技巧娴熟7 不准确扣3分,技巧不熟练扣5分安全操作操作时注意安全,无交叉感染 5总分 351.水针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及理由基本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患者评估包括姓名、床号、既往史、体位选择、穴位定位、药液核对、消毒 20穴位选择遵医嘱选取合理穴位 5铺盘方法铺盘方法正确,无污染 2药液抽吸药液抽吸方法正确,不遗漏,不污染 5消毒消毒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厘米 2排气排气方法正确,不浪费药液 2进针核对后,注射器持握正确,进针方法正确 10注射局部皮肤清洁,回抽无血,注射药液 5观察观察是否有晕针、弯针、折针、滞针及不良反应 3退针患者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改换角度再进针 2起针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核对床号及患者姓名 2操作整理整理床位,协助整理衣着,合理安排体位 5洗手洗手 2记录记录实施水针法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3技能评价操作熟练,无菌观念强,动作轻巧、稳重、准确;技能评价持、进、运针方法,选穴正确,铺无菌盘方法、注射方法正确 10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02.拔火罐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及理由基本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患者评估包括姓名、诊断、解释、体位选择、拔罐部位、皮肤情况、疼痛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15医师操作洗手戴口罩 2准备物品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柴、小口瓶、弯盘、纱布块、笔、纸 10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患者取合理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 4定位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5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5拔罐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中下段绕1-2周后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的部位,记录留罐时间 10灭火灭火方法正确 5观察检查罐口吸附情况,观察局部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疼痛、过紧,及时起罐,注意留罐时间 5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清洁皮肤 5操作后整理整理床位,衣着,合理安排体位 5清理用物常规消毒 2记录按要求记录并签名 3技能评价操作熟练,拔罐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 10 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0。
医学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医学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背景介绍医学技术操作考核是评估医学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标准化程度,我们制定了以下医学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考核内容本次医学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 操作准备:包括对仪器设备的准备、消杀措施等。
2. 操作流程:包括步骤的正确性、操作顺序等。
3. 操作技术:包括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的准确性等。
4. 安全控制:包括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处理等。
5. 效果评价:包括操作完成后的效果评估。
3. 评分标准根据以上考核内容,我们制定了以下评分标准:- 优秀:在所有考核内容中,表现出色,操作规范、流程正确,操作技术熟练,安全控制到位,达到预期效果。
- 良好:在大部分考核内容中表现良好,操作规范、流程正确,操作技术基本熟练,安全控制较好,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一般:在部分考核内容中表现一般,操作规范、流程基本正确,操作技术较熟练,安全控制一般,达到一定效果。
- 不合格:在多数考核内容中表现不合格,操作规范、流程错误,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控制不到位,未达到预期效果。
4. 考核流程医学技术操作考核的流程如下:1. 考核前,医学技术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消杀措施。
2. 开始考核,考核人员按照标准评分表对医学技术人员的操作进行评估。
3. 考核结束后,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和总结,给予相应的考核结果。
5. 总结医学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标准化程度,确保医学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符合要求。
我们将根据此评分标准进行医学技术操作考核,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中医局18项中医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18项中医护理技术 1、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2、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3、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4、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5、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6、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7、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8、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9、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010、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111、中药涂药技术、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212、中药熏蒸技术、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313、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4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515、穴位注射技术、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616、耳穴贴压技术、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717、经穴推拿技术、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1818、中药灌肠技术、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6 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有出血性疾病、就是否妊娠或经期就是否妊娠或经期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 刮痧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刮痧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局部感受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取得患者配合 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6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4 3 2 1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8病室整洁、保护隐私、病室整洁、保护隐私、注意保暖、注意保暖、注意保暖、避免对避免对流风流风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暴露刮痧部位4 3 2 1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刮痧部位皮肤扣2分 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50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刮痧板蘸取适量介质涂抹于刮痧部位刮痧板蘸取适量介质涂抹于刮痧部位 6 4 2 0未蘸取刮痧介质扣4分;介质量过多或过少扣2分;部位不准确扣2分拇指、食指与中指夹住刮板,拇指、食指与中指夹住刮板,无名指、小无名指、小指紧贴刮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指紧贴刮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刮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为4545°°4 2 0 0 握板不正确扣2分握板不正确扣2分;;刮板与皮肤之间夹角过大或过小扣2分刮痧顺序: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先上肢后下肢,,先内侧后外侧先内侧后外侧4 3 2 1 刮痧顺序一项不正确扣1分用力均匀,由轻到重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单一方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不要来回刮 10 8 6 4 用力不均匀扣2分;未由轻到重扣2分;来回刮扣2分;皮肤受损扣1皮肤受损扣100分 观察皮肤出痧情况,询问患者感受观察皮肤出痧情况,询问患者感受,,调节手法力度手法力度8 6 4 2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未调整手法力度扣4分未调整手法力度扣4分每部位刮2020—3—3—300次,局部刮痧5-10min 0min,至局部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至局部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至局部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不4 2 0 0 刮痧方法一项不正确扣2分可强求出痧可强求出痧 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4 2 0 0 未告知扣4分;告知不全扣2分 清洁皮肤清洁皮肤2 1 0 0 未清洁皮肤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 6 4 2 0 一项不合格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 刮痧得禁忌症刮痧得禁忌症5 3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刮痧得注意事项刮痧得注意事项5 3 0 0 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评估6 临床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就是否妊娠或月经期娠或月经期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拔罐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拔罐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 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取得患者配合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7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5 4 3 2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5分环境与7 病室整洁、保护隐私、注意保暖、避免对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最高扣3分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流风流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 4 3 2 1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扣1分 操作 过程拔 罐 38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用止血钳夹住干湿度适宜得酒精棉球用止血钳夹住干湿度适宜得酒精棉球,,点燃,勿烧罐口燃,勿烧罐口,,稳、准、快速将罐吸附于相应得部位上相应得部位上108 6 4 酒精棉球过湿扣2分;部位不准确扣2分;吸附不牢扣2分;动作生硬扣2分;烧罐口扣2分灭火动作规范灭火动作规范6 4 2 0灭火不完全扣4分;未放入相应灭火容器扣2分询问患者感受:舒适度、疼痛情况询问患者感受:舒适度、疼痛情况2 1 0 0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观察皮肤:红紫程度、水泡、破溃观察皮肤:红紫程度、水泡、破溃 6 2 0 0 未观察皮肤扣2分/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4 2 0 0 未告知扣4分;告知不全扣2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记录时间记录时间 4 3 2 1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未记录时间扣2分间扣2分起 罐 12 手法:一手扶罐具手法:一手扶罐具,,一手手指按住罐口皮肤4 2 0 0 手法不正确扣4分;手法不熟练扣2分观察并清洁皮肤,有水泡或破溃及时处理有水泡或破溃及时处理 4 3 2 1 未观察扣1分;未清洁皮肤1分;有水泡或破溃未处理扣2分或破溃未处理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操作后ﻫ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评价 6 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 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理论提问提问10拔罐得禁忌症拔罐得禁忌症 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拔罐得注意事项拔罐得注意事项5 3 0 0 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 :年 月 日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7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疾病 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耐受程度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耐受程度 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 3解释作用、解释作用、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配合 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10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8 6 4 2少备一项扣2分;未检查一项扣2分,最高扣8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7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 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3 2 1 0 未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 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 47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施灸部位确定施灸部位4 2 0 0 未确定施灸部位扣4分;取穴不准确扣2分 用油膏或凡士林涂于施灸部位皮肤用油膏或凡士林涂于施灸部位皮肤 6 4 2 0未涂抹油膏(或凡士林未涂抹油膏(或凡士林))扣6分;油膏使用种类错误扣2分;涂抹部位不正确扣2分用镊子夹住艾粒用镊子夹住艾粒,,置于选好得穴位上;用线香点燃艾粒香点燃艾粒;;艾粒燃到剩余2艾粒燃到剩余2/5/5/5~1~1~1/5/5左右,及时更换艾粒及时更换艾粒;;根据病情及医嘱选择施灸壮数灸壮数10 8 4 2 穴位不准确扣2分;艾粒放置不牢固扣2分;未使用线香点燃艾粒扣2分未使用线香点燃艾粒扣2分;;未及时更换艾粒扣2分;施灸壮数不合理扣2分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3 0 0 0 未询问患者感受扣3分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观察施灸部位皮肤 5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5分 灸毕彻底熄灭艾粒灸毕彻底熄灭艾粒3 0 0 0 未彻底熄灭艾粒扣3分清洁局部皮肤,再次观察皮肤清洁局部皮肤,再次观察皮肤 3 2 1 0 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观察皮肤扣2分 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4 2 0 0 未告知扣4分;告知不全扣2分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 3 2 1 0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酌情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酌情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 2 0 0 0 未按要求开窗通风扣2分未按要求开窗通风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ﻫ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 一项不合格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理论 提问提问 10 麦粒灸得禁忌症麦粒灸得禁忌症5 3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麦粒灸得注意事项麦粒灸得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7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疾病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施灸部位皮肤情况、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对热、气味得耐受程度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 3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者配合 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准备准备5 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间隔物制作要求:间隔物制作要求:(1)隔姜:用直径2-3c 2-3cm,厚约m,厚约0、2—0、3cm 得姜片得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2(2)隔蒜)隔蒜)隔蒜::用厚约0、2—、2—00、3cm 得蒜片得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用针点刺小孔若干 (3)隔盐)隔盐::用干燥食盐用干燥食盐(4)隔附子饼)隔附子饼::用直径2c 2cmm,厚约0、2-02-0、、5c m ,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3 2 1 0少备一项扣1分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环境与患者患者7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防止对流风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防止对流风 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准备准备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注意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 3 2 1 0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 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 52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施灸部位确定施灸部位,,将间隔物放于穴位上将间隔物放于穴位上 8 6 4 2 穴位不准确扣2分/穴位穴位,,最高扣8分最高扣8分 将艾炷放于间隔物上点燃将艾炷放于间隔物上点燃,,待燃尽时用镊子夹取续接一个艾炷子夹取续接一个艾炷 12 12 88 4 0方法不正确扣4分;未用镊子夹取扣4分;未续接扣4分 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4 0 0 0 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观察施灸部位皮肤5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5分 施灸结束施灸结束,,清洁局部皮肤清洁局部皮肤3 0 0 0 未清洁皮肤扣3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施灸后再次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询问施灸后感受施灸后感受6 3 0 0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3分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3分扣3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6 4 2 0未告知扣4分;告知内容不全扣2分;未酌情开窗扣2分洗手洗手,,再次核对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ﻫ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 理论理论 提问提问 10 隔物灸得禁忌症隔物灸得禁忌症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未答出扣5分//题 隔物灸得注意事项隔物灸得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年 月 日 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7 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疾病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得耐受程度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3 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者配合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5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3 2 1 0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环境与环境与 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7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避免对流风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 3 2 1 0 未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 操作操作过程过程52核对医嘱核对医嘱 2 1 0 0 未核对扣2分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施灸部位确定施灸部位4 2 0 0未确定施灸部位扣4分;穴位不准确扣2分点燃艾条,将点燃得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4 2 0 0艾条与皮肤距离不符合要求扣2分/穴位穴位,,最高扣4分最高扣4分选择三种手法,方法正确选择三种手法,方法正确12 8 4 0少一种手法扣4分;距离不符合要求扣4分 随时弹去艾灰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8 4 0 0 未弹艾灰扣4分;施灸时间不合理扣4分施灸时间不合理扣4分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询问患者感受,以病人温热感受调整施灸距离人温热感受调整施灸距离4 3 2 1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未及时调整施灸距离扣1分 灸后艾条放入小口瓶中彻底熄灭,灸后艾条放入小口瓶中彻底熄灭,清洁局清洁局部皮肤部皮肤4 2 0 0艾条熄灭方法不正确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感受 4 2 0 0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2分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受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酌情开窗通风 4 3 2 1 注意事项内容少一项扣1分,最高扣2分最高扣2分;;未酌情开窗扣2分未酌情开窗扣2分 洗手洗手,,再次核对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 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理论 10 悬灸得禁忌症悬灸得禁忌症 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提问提问 悬灸得注意事项以及三种操作手法悬灸得注意事项以及三种操作手法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仪表端庄,,戴表戴表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6临床症状、既往史、过敏史,就是否妊娠 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 蜡疗部位皮肤情况、对热得耐受程度蜡疗部位皮肤情况、对热得耐受程度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4 解释目得、解释目得、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排空大小便者配合,排空大小便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准备准备5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3 2 1 0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扣3分环境与环境与 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7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 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 暴露蜡疗部位,注意保暖与保护隐私暴露蜡疗部位,注意保暖与保护隐私3 2 1 0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5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 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部位确定部位2 1 0 0 未定位扣2分;定位不准确扣1分 清洁皮肤清洁皮肤,,遇体毛较多者需先备皮遇体毛较多者需先备皮 2 1 0 0 未清洁皮肤扣2分;清洁不到位扣1分将蜡块加热5~7m 5~7miin 至完全熔化至完全熔化,,温度达到90℃~1达到90℃~1000000℃℃,中途可根据蜡得熔化程度,补充加热熔化程度,补充加热3 0 0 0 未按要求制作扣3分选择合适得蜡疗方法:选择合适得蜡疗方法:蜡饼法、蜡饼法、蜡饼法、刷蜡法、刷蜡法、浸蜡法、蜡袋法浸蜡法、蜡袋法4 0 0 0 选择方法不正确扣4分选择方法不正确扣4分制作方法正确、大小适宜:蜡饼制成厚度为2~3cm 3cm、蜡液涂抹均匀,形成厚度、蜡液涂抹均匀,形成厚度0、5~1、0~1、0cm cm 得蜡膜;制作蜡袋时防止蜡液流出止蜡液流出5 3 2 0 制作不规范扣2分;涂抹不规范扣3分温度适宜:蜡饼表面温度4545℃~5℃~5℃~500℃、蜡液温度5555℃℃~60~60℃;注意保温℃;注意保温℃;注意保温8 4 0 0 温度不适宜扣4分;未采取保温措施扣4分蜡疗时间蜡疗时间::蜡饼30~6060m m in;n;浸蜡浸蜡10min5 0 0 0 时间不正确扣5分询问患者感受,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烫伤无烫伤6 3 0 0 未询问患者感受扣3分;未观察皮肤扣3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护士4 2 0 0 未告知扣2分/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治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安排舒适体位 3 2 1 0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协助着衣扣1分未协助着衣扣1分;;未安排舒适体位扣1分 洗手洗手,,再次核对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操作后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流程合理、技术熟练、技术熟练、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 理论理论 提问提问10 蜡疗得禁忌症蜡疗得禁忌症 5 3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蜡疗得注意事项蜡疗得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1 0 0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1 0 0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评估 5 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就是否妊娠史、就是否妊娠4 3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敷药部位皮肤情况敷药部位皮肤情况1 0 0 0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 4 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敷贴时间,取得患者配合间,取得患者配合4 3 3 2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6 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中医技能考核评分表

中医技能考核评分表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备患者体位舒适合理,皮肤清洁干燥。
术者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酒精棉球,先擦拭罐口。
再点燃火罐内氧气,迅速放置于患者所选穴位上。
定罐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烧灼感等不适情况。
治疗时间一般为10~15min,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
取下火罐后,用血管钳夹住罐口,将火罐倒置入废物瓶中。
擦拭患者皮肤,观察是否有红肿、烫伤等不适情况。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操作1、拔火罐的适应症后提问2、拔火罐的禁忌症3、拔火罐的注意事项选穴正确,能正确描述穴位位置、作用(至少3至5个穴选穴位)。
技能熟练操作熟练,手法轻巧,动作协调。
总分xxxxxxxx拔火罐的适应症是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常用于疼痛、肌肉疲劳、感冒等症状的护理干预,并起到协同治疗的目的。
在选穴时需要正确描述穴位位置和作用,至少选择3至5个穴位。
拔火罐的禁忌症是患有出血性疾病、高热、心脏病、贫血、孕妇等情况下不宜使用。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特点,评估正确并全面,皮肤需要清洁干燥,火罐需要迅速放置于患者所选穴位上,治疗时间一般为10至15分钟,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
在取下火罐后,需要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烧灼感等不适情况,清理用物并归还原处,最后洗手。
拔罐操作规范在进行拔罐操作前,应确保患者舒适,保暖,施罐部位暴露。
同时,应仔细观察施术部位,检查罐口有无损坏,并使用适当湿度的酒精棉球。
点燃明火后,应在罐内中下段环绕,未烧罐口操。
拔罐时,应准确扣在已经选定的部位,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力为40流强。
安全熄火后,点燃的明火顺风向向上吹灭。
在拔罐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
留罐时间为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同时注意保暖。
起罐时,应正确使用左手轻压罐口皮肤,右手握罐倾斜。
拔罐完毕后,应合理安排体位。
在整理过程中,应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并洗手。
火罐处理应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知:
1. 各单位要严格根据操作规范操做,备齐用物
2. 掌握各种中医适宜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备专家提问
3. 做好中医适宜技术登记。
注意:根据需要自行打印下来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不合格。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为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磁热疗法操作规范
一、操作步骤
1. 连接电源线
2. 连接治疗垫
3. 检查插头,治疗垫是否连接良好
4. 接通电源开关,时间显示30,如果数码显示不正常,可关闭电源,稍等片刻再重新启动操作。
5. 调节时间,一般为 30分钟
6. 按下启动键,10秒后,指示灯亮,开始工作
7. 治疗结束,治疗仪自动复位到初始状态
8. 关闭电源
二、注意事项
1. 仪器开始工作后,有无调节治疗时间和模式
2. 患者第一次使用时应该择低温治疗,让患者逐渐适应温度
3. 治疗过程中禁止拔下治疗垫上的插头
三、禁忌症
1. 出血倾向患者
2. 高热、肿瘤患者
3. 各种外伤急性期
4. 孕妇、围手术期、各种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