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1.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本质、性质、运动及相互作用的科学。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组成世界和宇宙的一切事物的统称,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
3.什么是物理量?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特征的概念。
4.物理量有哪些分类?物理量可以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
基本量是不能由其他物理量表示的,例如时间、长度、质量等;导出量是基于基本量经过计算推导得到的新的物理量,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5.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国际上通用的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统一制度。
6.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7.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8.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9.速度是什么?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10.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速度=位移/时间,或者速度=距离/时间。
11.力是什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力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国际单位制中,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13.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力=质量*加速度,或者力=质量*速度的变化率。
14.相同质量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它们的质量相同吗?相同质量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它们的质量是相同的。
15.重力是什么?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引起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6.光速是什么?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17.光速的数值是多少?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约为299,792,458米/秒。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加速度C. 速度D. 质量答案:D2. 一个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为:由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 正数B. 零C. 负数答案:B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能确定答案:C4. 物体质量为2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5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0.25 m/s²B. 0.4 m/s²C. 2.5 m/s²D. 4 m/s²答案:B5. 一个物体以20 m/s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行驶了10秒钟后,至停下来。
物体的加速度为:A. 2 m/s²B. -2 m/s²C. 0.5 m/s²D. -0.5 m/s²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了15秒,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450 m2. 一个球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求球的速度。
答案:20 m/s3. 在力的作用下,质量为0.5 kg的物体获得加速度为4 m/s²的匀加速度运动,求物体所受的力。
答案:2 N4.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8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2 m/s²5.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30秒后,增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780 m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变化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答案: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即 a = (v - u) / t,其中 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t 表示时间间隔。
物理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物理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树叶飘落。
D. 冬天,雪花纷飞。
2.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这说明()A. 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间有斥力。
C. 分子间无空隙。
D. 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3. 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 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
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 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内能为零。
B. 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小。
C. 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 0℃的冰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
5.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7.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在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 温度。
B. 内能。
C. 质量。
D. 热量。
8.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A. 1:1.B. 2:1.C. 4:1.D. 1:4.9. 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

1、下列哪个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质量的?A. 米/秒B. 牛顿C. 千克(答案)D. 焦耳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B.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答案)D. 物体只有在受力时才表现出惯性3、下列哪个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A. 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B.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D. 物体在圆周运动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5、下列哪个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A. 重力B. 摩擦力C. 弹力(答案)D. 拉力6、关于力的三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一定相同B. 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一定相同C. 只要两个力的作用点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一定相同D. 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才相同(答案)7、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而产生的?A. 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B.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C.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8、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和物体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答案)C. 物体的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D. 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9、下列哪个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A. 弹力B. 摩擦力C. 重力(答案)D. 拉力10、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B.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C. 物体的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D. 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具有惯性(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内能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内能单元测试题.docx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一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时量45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命题人:三立学校贺预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1.下列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例子,其中不恰当的是:A.将一些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一杯水都有咸味;B.香水瓶打开,在其周围可以闻到香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把一滴黑墨水滴到一杯清水中,过会儿,清水变黑了。
2.关于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有扩散现象; B.只有液体有扩散现象;C.气体和液体有扩散现象,而固体没有; D.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有扩散现象。
3.在空中飞行的球,它具有的能量是:A.内能和动能 B.内能、动能和重力势能C.重力势能和动能 D.重力势能和内能4.下面的例子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杯中的冷水; B.灯泡通电后发热;C.双手相互摩擦温度升高; D.把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铁棒变冷。
5.下面的例子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给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发热。
C.用火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水蒸气膨胀把水壶盖顶起6.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物体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跟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相等B.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C.热量是机械能改变的量度D.冷水和热水的比热相同7.下面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事例是:A.用手弯折铁丝多次,铁丝发热 B.给电动机通电使其转动C.在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用茶壶烧水,水沸腾时茶壶盖在跳动8.下面有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事例是:A.铅球落在沙坑里 B.鞭炮里火药的燃气使鞭炮上升C.双手用力向上抛起篮球 D.双手互相摩擦会发热9.水是较好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A.水的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 B.水的吸热性好C.水的导热性好 D.水的比热大10.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比热 B.质量 C.温度 D.热量11、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较小B、比热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较小C、质量小比热小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较小D、比热小的物体有可能升高的温度较大12.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热量之比是1∶2,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A.1∶1 B.1∶4 C.2∶1 D.4∶113.下面关于能量的转化解释不正确的是:A、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电动机带动机器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4、根据比热的定义式c=Q/m(t-t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质量越小,它的比热越大;B、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C、物体升高的温度越少,它的比热越大;D、物体的比热由组成物体的物质的性质决定;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无关。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档包含了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的测试题和答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题目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题1.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B. 下落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 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D. 下落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2.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位移答案:D3. 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经过4秒后速度为:A. 2 m/sB. 4 m/sC. 6 m/sD. 8 m/s答案:B4. 力的单位是:A. 牛顿B. 米/秒²C. 千克·米/秒²D. 千克·米答案:A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A. 惯性定律B. 加速度定律C. 作用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答案:A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力?力的计量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量,它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2. 请简要说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请解释什么是惯性?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案: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例如,当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感到身体向前倾,因为乘客的身体有惯性,保持了之前的运动状态。
以上是本次物理第一单元测试的题目和答案。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测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流是电荷在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A. 面积
B. 时间
C. 导线
D. 温度
2. 电流的方向指的是正电荷 \_\_\_ 的方向。
\_\_\_ 的方向。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
D. 减速
二、填空题
1. 电阻的单位是 \_\_\_ 。
\_\_\_ 。
2. 欧姆定律是电流和 \_\_\_ 之间的关系。
\_\_\_ 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题
1. 高阻值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所以电流会增大。
(True/False)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有一个支路。
(True/False)
四、简答题
1. 解释什么是电流强度。
2. 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
五、解答题
1. 请说明并列出三种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二、填空题
1. 欧姆(Ω)
2. 电压
三、判断题
1. False
2. False
四、简答题
1. 电流强度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
2. 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可以通过导电的能力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电器并供给其工作。
五、解答题
1. 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包括:
- 增大电压
- 改变电阻值
- 改变导体截面积或长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安培B. 伏特C. 瓦特D. 秒2. 电路中,电流是由()产生的。
A. 水B. 空气C. 金属D. 木材3. 电流的方向是由()到()。
A. 正极,负极B. 负极,正极C. 电源,电器D. 电器,电源4. 电阻的单位是()。
A. 安培B. 伏特C. 瓦特D. 欧姆5. 在并联电路中,和阻值最小的电阻串联时,总电阻()。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变得无穷大6. 将相同阻值的电阻依次串联起来,得到的总电阻()。
A. 大于任一电阻的阻值B. 等于任一电阻的阻值C. 小于任一电阻的阻值 D. 无法确定7. 电路中,若电压与电阻不变,则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没有关系D. 无法确定8. 电源的作用是()。
A. 产生电压B. 产生电阻C. 产生电流D. 产生功率9. 发电厂输送电能时,通常使用()电路。
A. 串联B. 并联C. 并卸异极D. 串并结合10. 电流表的接入方式是()。
A. 并联B. 串联C. 临时直接接触D. 其他方式二、填空题(共40分)1. 据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可知,在电路中,电流的总和就是()。
2. 阻尼器的作用是()震荡振幅。
3. 电源的两个地点叫做正极和()。
4. 电阻的阻力大小与其()成正比。
5. 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
三、解答题(共30分)1. 电压为6伏的电池,内阻为1欧姆,将该电池与阻值为4欧姆的电阻连接,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电压的方向。
2. 两个电阻为3欧姆和6欧姆的电阻串联,该串联电路两端加入9伏特电压源,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方向。
3. 女儿回到家后,打开房间的灯开关没反应。
她怀疑可能是灯泡坏了。
接下来她应该如何确定灯泡是否坏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D5. B6. A7. B8. A9. B 10. B二、填空题1. 零2. 减小3. 负极4. 长度5. 增大三、解答题1. 电流强度 I = U / (R + r) = 6 / (4 + 1) = 1.2安培,电阻两端的电压 U1 = I × R = 1.2 × 4 = 4.8伏特,电压的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座位号:
春荣初中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物理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的,是保持它们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3、天平是测量物体的工具,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4、单位换算:①氯原子的质量是 1.7 × 10-27 kg =g、一巨石重 0.6t =kg。
②一物体的体积是 60cm3=m3、量筒内水的体积是 35ml=cm3
5、水的密度是 1.0 × 103kg/m 3,合g/cm3,它的含义是。
6、一根均匀的铜棒,其质量为10kg,密度为8.9 × 103kg/m3,将它截成相等的两段,则半根
铜棒的质量为,密度为。
7、一质量为2kg 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
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8、一物体的质量为3kg ,体积为4× 10-3 m3,其密度为。
9、煤油的密度为0.8g/cm 3,一个瓶子的容积为300cm3,这个瓶子装满煤油后,煤油的质量为。
10、金属铝的密度为 2.7 × 103kg/m3,一铝锭的质量为 5.4kg ,这个铝锭的体积为。
11、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中学生的质量为 60。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9-10
nm。
12、 1nm = 10 m,一个分子的直径是 3× 10 m,合
二、选择题:(每小 2 题分,共16 分)
13、下列关于物质特征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体积和形状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没有一定的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4、下列属于气态物质分子排列特点的是()
A、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力较小
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
15、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空间位置
D、物体的状态
16、下列物体质量接近于50kg 的是()
A、一个西瓜
B、一个鸡蛋
C、成人
D、一根凳子
17、在天平的调节和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共出现了多少次平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8、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m
A、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V
B、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C、体积小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9、三个相同的量筒分别装有密度由大到小的100g的盐水、水、酒精,则杯中液面()
333333
)
(ρ盐水 =1.02 × 10 kg/m ,ρ水 =1.0× 10 kg/m ,ρ酒精 =0.8 × 10 kg/m
A、盐水最高
B、水最高 C 、酒精最高D、一样高
20、氧气瓶中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的密度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三、实验题:(共 24 分)
21、在实验室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先要将天平放在上,同时将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此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为了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
母向调节。
称量物体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向盘中加减砝码时,应先加质量的(填“大”或“小” ),这样可以节省测量时间。
( 每空 2 分)
22、在“测定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金属块的
质量为g,体积为cm3,小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每空2分)
23、为了研究液体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甲、乙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
天平分别测出甲、乙液体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
体积的比值. ( 每空 2 分 )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 1 与 2 (2 与 3,1 与 3) 或 4 与 5 (5 与 6,4 与 6) 的体积及质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质量质量/体积
V/m3m/g( m/V)(g/cm3)
11018 1.8甲22036 1.8
33054 1.8
41080.8乙520160.8
630240.8
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分析上表中的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 来源 : 学 #科 #
Z#X#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
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2) 由图 4 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 _g,矿石的体积为_cm 3 ,矿石的密度为______g/cm 3
四、计算题:(共 16 分,其中26 小题 8 分, 27 小题 8 分)
25、质量为9kg 的冰块,密度为0.9 × 103kg/m 3,
(1)求冰块的体积多大?
(2)若冰吸热后,有 30 cm3的冰融化成水,求冰融化成的水的质量。
26、用天平测得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的质量是300g, 从烧杯中倒出25ml 液体后,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是280g,试计算烧杯中液体的密度。
27、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铁=7. 8× 103kg/m3)
25、一辆油罐车装了50m3的石油,易非同学从车上取出60ml 的样品,测其质量是49.2g ,试求:
(1)石油的密度;
(2)这辆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5 分,共 36 分)
1、物质分子
2、固态液态气态
3、质量量筒
4、 1.7 × 10-246006× 10-5 35
5、 1 1 cm3的水的质量是 1 g
6、 5kg8.9× 103kg/m3
7、 2kg不变减小
8、 0.75 × 103kg/m3
9、 240g
10、 2× 10-3 m3
11、 kg g
12、 0.3
二、选择题:(每小 3 题分,共24 分)
13— 17、 BBACB18 — 20、 DCC
三、实验题:(共 24 分)
21、水平台、游码、右、左、右、大
22、 27、 10、 2.7 × 103kg/m3
23、(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1 与 4(2 与 5、3 与 6)
(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四、计算题:(共 16 分,其中26 小题 8 分, 27 小题 8 分)
24、( 1) 0.01 m 3、( 2) 27g
25、( 1) 0.82 ×103kg/m 3(2) 27g
(2) 4.1 ×10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