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空间状态模型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农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综述.pdf

农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综述.pdf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GDP以年均约9%的速度增长。

城市化进程也取得的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78年至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接近翻了两番。

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的弊端也逐步彰显出来。

如何协调城市和农业的发展,尽可能地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这种矛盾,就成为我们目前不可回避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我国农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有所助益。

一、模型的设定 借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并在相关假设前提下得到农业增长的城市化模型:Y=(fK,L)=AKαLβ (1)其中,(fK,L)代表生产函数,K和L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投入,α和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为常数,代表生产的效率系数。

从一般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成果来看,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是农业增长的必要条件。

如果把经济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就不能同时作为解释变量,否则会出现多重共线性。

为了定量研究城市化水平与农业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农业增长的城市化模型,用第一产业人均产出代替生产函数中的f,把技术和资本存量一起看作外生变量,即方程中的AKα。

劳动力存量用城市化水平代替(因为一国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非农人口占整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的)。

我们可以得到农业增长的城市化模型的生产函数为:Y=f(K,L)=BLβ (2)两边取对数得:InY=lnB+βlnL (3)可以简写成:y=α+βx(4)在模型 (4)中,把技术和资本存量设定为外生常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剥离二者对城市化水平的内生影响,借助农业增长的城市化模型的生产函数确定城市化水平与农业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数据的选择及变量说明 对于衡量城市化的指标,理论界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分析的角度不同所选取的指标也不尽相同,有采用单一指标的,也有采用综合指标法的。

河南省县域就地城镇化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县域就地城镇化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县域就地城镇化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温力齐
【期刊名称】《中国地名》
【年(卷),期】2024()3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河南省102个县(市)2013—2022年就地城镇化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各县(市)政府推进就地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议。

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河南省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基于政府可采取措施的角度构建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出河南省102个县(市)2013—2022年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得到如下结果:①2013—2022年河南大部分县(市)的就地城镇化水平仍较低,但各县(市)的就地城镇化水平普遍有了提高。

②在空间格局上,各县(市)的就地城镇化发展呈连片态势,空间聚集倾向和区域带动作用明显,豫中地区就地城镇化水平较高。

③基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实证检验表明,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和非农就业水平是影响河南省各县(市)就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3页(P0085-0087)
【作者】温力齐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2.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3.河南省县域尺度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4.中国县域城镇化:人口与土地空间匹配差异及影响因素
5.农村电子商务赋能县域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河南省县域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关系——以河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关系——以河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关系——以河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张冰楠【摘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河南省为例,通过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河南省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反相关关系,以此得出降低恩格尔系数,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一系列对策.【期刊名称】《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1)003【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作者】张冰楠【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取得显著的成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3年的53.73%。

同时,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3年的37.7%,即从贫穷步入到小康水平。

那么,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于城镇化水平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和恩格尔系数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恩格尔系数对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影响。

一、相关文献综述1975 年霍利斯·钱纳里等采取截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的城镇化水平与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水平与居民收入存在着密切关系[1]。

国内学者对城镇化率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宋元梁、肖卫东等运用计量模型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2]。

姚丽芳、刘爱英、龙如银等运用计量方法,对于城镇化与居民收入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城镇化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都为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

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2 0 1 3年 2月
空 间经济 视 角 下 中 国农 业 增 长 的影 响 因素研 究
郑 文 , 张 建 华
( 华 中科 技 大 学 经济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4)
摘 要 :基 于 1 9 9 7年 一 2 0 1 O年 中 国 3 1个 省 级 的 面 板 数 据 , 利 用 空 间 计 量 的 相 关 理 论 和 方 法 ,
导农 业经 济活动 空间集 聚及 构建 区域 统筹 协调 的农 业 分工 和合 作机 制等 政策 建议 。
关 键 词 :农 业 增 长 ;局 部 集 聚 ; 空 间 效 应 ; 区 域 互 动 ; 空 间 杜 宾 面板 模 型
中图 分 类 号 :F 3 2 9 .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6 8 7 5( 2 0 1 3 )0 1 — 0 0 2 5 — 0 6


引 言 和 文 献 评 述
P a r d y 的 研 究 表 明 ,1 9 6 5年 一 1 9 9 3年 , 中 国 农 业 增 长的 2 1 . 7 % 来 源 于 肥 料 的 投 入 , 电 力 的 投 入 贡 献为 1 2 . 9 % ,土 地 和 劳 动 力 的 贡 献 很 少 。 B r u m me r
1 9 8 9年 一 1 9 9 5年 间 机 械 动 力 和 化 肥 是 农 业 增 长 的
年 的3 6 9 4 1 . 1 亿 元 ,年增 长 率高 达 1 1 . 6 % ,农 业 发
展 取 得 了 举 世 瞩 目 的 成 就 。尽 管 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此 ,在 未 来 的 一
段 时间 ,农业 发展 情 况却 不容 乐观 。一 方 面 ,受 到 耕地 和 水 资 源 约 束 加 紧 、气 候 环 境 等 自然 条 件 恶 化 、劳 动等 资 源 向第 二 、三 产业 流 动 等 因素 影 响 , 农业 发展 面 临 巨大 的资源 环境 约束 ;另 一方 面 ,农 产 品需求 保 持 刚性 增 长 ,口粮 、饲 料粮 和 工业粮 消 费 总量 持续 攀升 。我 国农业 发 展 面临来 自供给 和需

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分解_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_方大春

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分解_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_方大春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因空间问题的复杂 性而忽视空间效应存在, 假定空间均质性, 普 遍使用 OLS 模型进行估计, 导致经济学研究结 果的解释力不强。 实际上, 对经济问题研究不 仅涉及到时间维度, 而且还涉及到空间维度。 : “任何事物之间均相 正如地理学第一定律所说 关,而离的较近的事物总比离的较远的事物相 关性要高 ” ( Tobler ,1970 )
[ 17]
设施的投资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均有
[ 7] 显著促进作用 ( 胡鞍钢、 刘生龙,2009 ; 金
。实际上,斯密定理也强调交通
江,2012
[ 8]
) ,相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
[ 9]
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交通运输条件好坏决 定市场规模范围, 影响分工水平, 从而影响经 济增长。 因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配置, 运输费用甚至被简化掉了。 张培刚教授早在 《农业与工业化 》 著作中 就论述了工业通过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推动 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 16] [ 13]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 纳入人力 资本、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变量, 构建一般经济增长模型: y = f( ppc hc infr ind ) ( 2) 对于非线性方程模型, 一般需要对两边变 量同时取对数,使转化为线性形式,得: lny it = C + β1 lnppc it + β2 lnhc it + β3 lninfr it + β4 lnind it + ε it ( 3) 其中,y 是人均 gdp,ppc 是人均物质资本, hc 是人力资本水平,infr 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ind 是产业结构水平,i 是地区, t 是时期, C是 常数项, β 是系数, ε 是误差项。 2 、变量说明与数据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pgdp ) : 以 2000 年为 基期,采用 GDP 平减指数把各地区不同时期的 人均生产总值换算成 2000 年不变价格。数据来 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 2002 - 2013 ) 。 人均物质资本水平 ( ppc ) : 物质资本存量 的计算必须采用永续盘存法, 笔者采用单豪杰 ( 2008 ) 的方法对我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的固定 资产进行核算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

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

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2014年可能超过50%,预计2020年为57%,2023年则会超过60%。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企业 30 强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益性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扶贫的启示—基于重庆开县民丰互助合
作会的农村金融试点 贵州屯堡地戏面具产业化发展调查和品牌创新研究 重拾画乡情,共绘乡村美—陕西户县东韩村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果农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研究—以周至县猕猴桃
产业链为例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测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学科类别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F025 F026 F027 F028 F029 F030 F031 F032 F033 F034 F035 F036 F037 F038 F039 F040 F041 F042 F043 F044 F045 F046 F047 F048
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的偏差及矫正路径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的调查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传统—基于 8 市 22 个行政村的实地调
研 劳动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广东南海高新区企业的调查
让现代农业保险更“保险” --广州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
政经德善,多元协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以吉林省扶余市 农民志愿者组织为例
合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那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如
何的呢?
首先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耕地保护、灌溉系统建设、农产品贮运、商品流通、农民住房建设、农村电网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基础设施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例如,灌溉设施的改
善可提高耕地的产量、改善农田水利条件等,这些都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基础。

同时,农贸
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的运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和市场对物质生产和生活质量的需求,进
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造福农民和全社会。

其次是经济增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
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这一趋势。

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通讯网络、公共
设施、污水处理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也会促进以该地为中心
的整体经济增长。

此外,这些工程建设也将吸引一部分城市人口迁入农村,从而让农村变
得更加繁荣。

最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还将以时间为轴,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些影响包
括人口迁移、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素质提升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响将逐渐累积,从而让农村经济成为一个更加繁荣的经济体系。

总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

只有基础设施建
设跟得上农村经济增长的步伐,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者简介 : 薛贺香 , 河南开封人 , 讲师, 研究方 向为区域经 济增 长。
5 8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第3 1 卷
平 的指标 , 这里 的农 业 是包 括 农林 牧 渔 业 的大农 业 概念 。选择 1 9 7 8年 至 2 0 1 1年 共 3 4年 的 时 间
1 . 城 镇 化 与农 业 经 济 增 长 衡 量 指 标 的选 取 及数据 说 明
本文采用城镇化率 ( U R ) ( 单位 : %) 作为衡
量城镇 化 发展水 平 的指标 , 采 用 人 均农 业 生产 总
值( P G ) ( 单位 : 人) 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增长水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1 0 基金项 目: 河南省高等学校人 文社会 科学研究项 目( 2 0 1 2一G H一 3 5 0 ) ; 河南省社科联项 目( S K L一2 0 1 2— 3 3 0 3 )
1 . 3 1 %, 而人 均农 业 生产 总值每 增加 1 %, 将 带动城 镇化 水平提 高 0 . 0 4 %一 0 . 1 8 % 。据 此 文章 提 出加 快发 展农 业 经济 和稳 步推 进城镇 化 的对 策建 议 。 关 键词 : 城镇 化 ; 农 业经 济增 长 ; 空 间状 态模 型 ; 河 南省
快全省城镇化进程。根据《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
社 会规 划 纲 要 》, 到2 0 2 0年 , 河 南 省 城 市 化 率 将 达到 5 0 % 。河 南作 为农 业 大省 , 城 镇 化 的发 展 必 然 影响 到农 业 的发 展 。那 么 , 就 河 南 省 目前 发 展 阶段 而 言 , 城 镇化 是 否 促 进 了农业 经济 增 长 ?农
第3 1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f o A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Vo 1 . 31 No . 4 Au g . 2 01 3
河 南省 城 镇 化 与农 业 经济 增 长 的动 态 关 系
— —
基 于空 间状态模 型的实证研究 薛贺香
( 郑州航 空工业管理 学院 经 贸学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1 5 )
摘 要: 文章基 于河南省 1 9 7 8 ~ 2 0 1 1 年 的数据, 在对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协 整 分析 的基 础 上 , 建立 两者之 间的 空间状 态模 型 , 经过 分 析 得 出结论 : 城 镇 化 与农 业 经 济增 长 之 间存 在 长期 的动 态均衡 关 系; 城 镇化 水 平提 高 1 %, 将 带动农 业人 均生 产 总值 增加 0 . 8 9 % 一
之 间影 响系数 的时 变性 和动 态效应 。 二、 河南 省城 镇化 与农 业 经济 增 长 动 态 关 系
的 实证分 析
目前 , 河南省正处 于工业化 、 城 镇 化 加 速 推 进 阶段 。在未来 一 段 时期 , 河 南 省将 坚 持 中心 城 市 带 动战 略 , 围绕 “ 一极 两 圈 三 层 ” 布局 , 全 面 加
中图分 类号 : F 3 2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7—9 7 3 4 ( 2 0 1 3 ) 0 4— 0 0 5 7— 0 5


引 言
等( 2 0 0 8 ) 通 过协 整检 验和 G r a n g e r 检 验认 为 城镇 化发 展与 县 域 经 济 增 长 存 在 协 整 关 系 和 互 为 因 果 的关 系 。 曾凡 慧 ( 2 0 0 8 ) 和姜恒 ( 2 0 1 0 ) 从 不 同 的角度 分 别 分 析 了城 镇 化 对 农 业 可 持续 发 展 的 正面 和负 面 的双 重影 响 。 可 以看 出 , 上述 文献 或 规 范 或 实证 分 析 了两 者 的关 系 , 对 于实 证 分 析 采 用 了 固定 参 数 模 型 , 将 城镇 化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的影 响 系数 假 定 为 常 数, 但是 由于各种 外 界 冲击 和 经 济政 治 政 策 变 化 等 随机 因素 的影 响 , 城镇 化 与 农业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不 可能是 一种 长期 稳 定 的关 系 , 两者 之 间的 影 响 系数 会 随着 时 间 的 推 移 而 变 化 , 所以, 本 文 采 用 基 于空 间状 态模 型 的 可 变 参 数 模 型 来 描 述 两 者
业经 济 的 发 展 是 否 又 加 速 城 镇 化 的进 程 ?本 文 尝试 对 以上 问题 进行 分析 。
通 过梳理 相关 文 献 发 现 , 现 有 研 究 大 部 分都 是分 析我 国城 市 ( 镇) 化 和 经 济增 长 关 系 , 而 涉及 城镇 化 与农业 经 济增 长 关 系 的研 究 较 少 , 多数 研 究是从 工 业化 、 城 镇 化 和农 业 现 代 化 三者 关 系 的 角度 进 行 分 析 的 , 如吴 振 明 ( 2 0 1 2) 、 阳 立 高 等 ( 2 0 1 0 ) 、 夏春萍 ( 2 0 1 0 ) 、 董栓成 ( 2 0 1 2 ) 、 王 永 苏 ( 2 0 1 1 ) 等 。为 数 不 多 的 关 于农 业 经 济 与 城 镇 化 关系的文献有 : 苏发 金 ( 2 0 1 1 ) 采 用 协 整 分 析 和 G r a n g e r 检验 认 为两 者 之 间 存 在 长 期 的动 态 均 衡 关系 , 在不 同滞 后 期具 有 单 向 因果 关 系 。张 宪 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