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大题

合集下载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卢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当年轻教师来请教时,卢老师说:哪有什么妙计,我只不过是把教学当做是教孩子走路,只需要走到带着走,最后让学生自己走,卢老师的做法()。

A. 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性B. 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C. 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性D. 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其中,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意味着:(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将学生视为独立意义的人,就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题干中,在教育教学中,卢老师从最初的“背着学生走”到“带着学生走”,再到“让学生自己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出了学生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C项正确。

2.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某校的高三年级所有自习课都安排给语文、数学、英语上辅导课,高考时这几科取得了好成绩,该校的做法()。

A. 适应了均衡发展的要求B. 背离了学生全国发展的要求C. 遵循了学生发展的规律D. 符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等。

题干中提到的学校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背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B 项正确。

3.在学习惰性气体,在张老师给学生讲述了科学家发现惰性气体的故事:“同学们要向科学家学习,千万别做惰性气体’。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1.吴老师经常通过和学生聊天来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再结合他们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吴老师的做法说明他关注()。

A.学生发展的可变性B.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C.学生发展的阶段性D.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答案: B解析:吴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而采取分层教学,即因材施教,体现了他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于老师认为,小学生与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浪费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利用这些课时多上语文课和数学课,于老师的看法()。

.A.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B.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C.忽视了学生均衡发展D.忽视了学生主动发展答案: A解析:全面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而于老师要求学生只关注语文和数学,明显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赵老师板书时写错字,王亮同学站起来大声说:老师,字写错了!赵老师不高兴地说:多什么嘴,你是老师,我是老师?坐下!王亮默默地坐下了,自此没人敢指出老师的错误了,关于老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维持了课堂纪律B.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维护了教师的尊严D.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答案 : D 解析: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而赵老师批评学生,不允许学生指出错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校安排老师集体学习与培训,杨老师总推脱,她说年龄大了,学什么?杨老师缺乏( )。

A.专业发展意识B.专业发展能力C.团结协作意识D.团结协作能力答案: A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而题中杨老师拒绝参加培训,体现了她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

5.某教研所开发了-款针对性强,收费合理的在线课程。

孙校长推荐大家购买, 在教职工大会上,孙校长说大家自愿购买,如果因为经济条件原因无法购买,家长可以向班主任说明。

该做法()。

A.正确,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B.正确C.错误,学校不应该推荐收费课程D.错误答案: C 解析:第五十六条[非法获利的法律责任]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综合素质》-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综合素质》-附答案

中学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5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

该校长的认识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B.表达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素质教育除了给学生减负与增加课外活动之外,还要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开展,所以,题目中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

答案选择A。

BCD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开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

〞周老师的说法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表达了强烈的责任心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开展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开展【答案】C。

解析:周老师是典型的重智育的表达,是不合理的。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

张老师的做法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D.促进了教师专业开展【答案】B。

解析:学生观中要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答案选B。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

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开展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答案】D。

2020年前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和答案

2020年前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和答案

2020年前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综合素质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修养等方面。

以下哪项不属于综合素质的范畴?A. 专业知识B. 逻辑思维C. 体育健身D. 社交应酬答案:D2. 下列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为人师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当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的基本权利?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C.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 接受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答案:D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的义务?A.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B.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C.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D.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答案:C5. 某中学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俗称“新年”。

B.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

C. 端午节是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D.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传统节日。

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的专业素养?A. 学科专业知识B. 教育教学知识C. 学科交叉知识D. 教师职业道德答案:D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的心理素养?A. 积极的心态B.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C. 高度的责任心D. 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答案:C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的社会素养?A. 尊重他人,善于与人沟通、合作B. 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C.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D.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答案:C9. 某中学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下列哪项不属于学生的综合素质?A. 专业知识B. 创新能力C. 体育健身D. 社交应酬答案:D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学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激励性原则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______和______,发展学生的______和______,为学生的______和______奠定基础。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题2 分,共58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邱教师常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学问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策略,邱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A. 教育教学的争论者B. 行为标准的示范者C.心理安康的维护者D.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1.【答案】A。

2.康教师常常在班上开展“成语学问竞赛” “演讲赛” “辩论赛”等活动。

营造运用语文学问的情境。

康教师的做法有利于中公教师争论院供给A. 提高学生实践力量B. 进展学生的互补性C.促进教师专业进展D. 减轻教师工作压力2.【答案】A。

3.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教师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吴教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教师欣然同意。

他们的做法A. 合理。

表达了教师双方的意愿B. 不合理。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展C.合理。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D. 不合理。

违反了团结协作的要求3.【答案】B。

4.学校派骨干教师王教师外出参与培训。

王教师说:“我常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承受培训还是让刚参与工作的年轻人去吧! ”关于此事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王教师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B. 王教师具有专业进展的意识C.王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D. 王教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4.【答案】C。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学校,下来不属于该学校设立条件的是A.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 有充分的生源C.有合格的教师D. 有稳定的经费来源5.【答案】B。

6.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

该学校的做法中公教师争论院供给A.合理,学校有招收学生的权利B.合理,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C.不合法,违反了敬重学生人格的规定D.不合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6.【答案】D。

7.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赐予政府倾斜。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杨老师经常担心的问题是:“这些内容是学生们需要的吗?我这样教,学生能接受吗?”这表明杨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A.虚拟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自我更新关注阶段D.任务关注阶段【答案】:B2.刘老师尝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旋律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形成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教学工具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主动与同事分享。

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B.实现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C.注重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D.尊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性【答案】:B3.教数学的陈老师根据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对三三类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

陈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A.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B.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D.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答案】:A4.围绕"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培养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主题,罗老师提炼出契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用于指导青年教师团队深化教学理解实践转化。

罗老师的行为体现的教师角色是()A.咨询者B.研究者C.领导者D.评价者【答案】:B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选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是()A.制定行政法规B.监督宪法实施C.解释法律D.解释宪法【答案】:A6.社会青年杨某到某中学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应由()A.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C.公安机关给予行政记过处分D.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答案】:A7.某中学教师梁某因旷工被学校解聘。

他对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门剔除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A.在接到申诉的十日内作出处理B.在接到申诉的十五日内作出处理C.在接到申诉的二十日内作出处理D.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答案】:D8.下列选项中,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价格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出版机构和教科书版权人按照市场主导原则共同协商确定B.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按照”市场为主,政府补贴”原则确定C.由各级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出版主管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D.由各级教育部门]按照"价低质优”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答案】:C9.初中学生小航因有严重不良行为被送到专门学校接受教育。

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

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用“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效的沟通交流”等行为动词表述,这类教学目标属于()A.语言运用B.思维品质C.审美创造D.文化自信2.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指定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成立班委会B.形成正确舆论C.确认班级工作计划D.开展班级工作4.教师在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时,首先应明确学生的()A.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B.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C.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5.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全面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6.某小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民族乐器、地方戏曲等课程,这类属于()A.校本课程B.学科课程C.国家课程D.地方课程7.下课铃响了,按照教学设计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实施,钱老师就延长了5分钟前,老师的做法()A.恰当,保证了学习的基本容量B.不恰当,忽视学生的学习风格C.恰当,遵守了教学的基本规范D.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8.小秦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父亲稍不顺心就对他进行打骂,甚至拿烟头烫他,学校了解情况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对小秦的父亲给予警告或处分B.对小秦的父亲给子训诫或罚款C.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D.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或者诉讼9.为满足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某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法制教育趣味丛书,对于该丛书的出版,国家应当给予()A.扶持B.奖励C.保障D.审定10.12岁的杨盼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腿残疾,入学时,学校工作人员看他走路一瘸一拐,便对他的父母说学校,不接受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你们把他带到特殊学校去吧。

该校工作人员的做法()A.不正确,能否入学应由校长决定B.不正确,杨盼有接受教育的能力C.正确,特殊教育学校条件更加便利D.正确,学校是开展普通教育的机构11.教师张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人民法院判有期徒刑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A.张某永远丧失教师资格B.张某两年以后方可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C.学校可以依法撤销张某的教师资格D.张某必须再次通过教资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12.李某想举办一所学校以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举办学校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有稳定的财政投入B.有固定的办学场所C.有合格的教师D.有充足的生源13.某中学教室的天花板因地震脱落,学生小林被吓得不敢动弹,刘老师见状急忙冲上前去保护小林,自己被砸伤,班上的另两名同学也受轻伤。

【幼儿园】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幼儿园】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幼儿园】2023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养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题 2 分,共 58 分〕1.王教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球卷起来”时,用手做出“卷”的动作。

说到“大象把球扔到河里去了”,又用手做出“扔”的动作,孩子们跟着做动作,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表达出教师的什么特点〔B〕A.简洁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制造性2.下表说明,儿童进展具有〔A〕A.连续性3.有家长对孩子说:“我们与别人交同样的多的钱,分水果时不要拿小的”。

针对这种现象,胡教师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儿童。

胡教师的做法〔D〕A.错误,违反了全都性原则B.错误C.正确,遵循了公正性原则D.正确,遵循了适时性原则4.午餐时,有些幼儿边吃边玩,为了让幼儿认真就餐,李教师正确说法是〔C〕A.没吃完的不许睡觉B.比比谁吃的最快C. 我看看谁吃的最香D.看看谁还在那墨迹5.某些幼儿园班中把班里每个孩子的体检结果公布在教师门口,结果不但包含身高、体重等工程,还包括血型检查等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C〕A.正确,便利家长了解孩子身体状况B.正确,表达了幼儿园重视幼儿身体安康的理念C.不正确,侵害了幼儿的隐私权D.不正确,侵害了幼儿的人格尊严6.在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中,小明和小刚一起玩滑梯,玩的过程中,小明推了小刚一下,致使小刚摔倒地面受伤,教师马上从教室跑出来扶起了小刚。

对小刚受伤应当担当赔偿责任的是〔D〕A.幼儿园B.小明监护人C.小刚监护人D.小明监护人和幼儿园7.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安康成长有重要作用,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保护的是〔C〕A.洋洋在幼儿园生病,园方准时通知家长并准时抢救洋洋。

B.父母以安康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影响未成年人C.国家鼓舞争论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安康成长的网络产品D.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底,国家保障教育事业〔A〕A.优先进展B.持续进展C.重点进展D.均衡进展9.观看图2,以下选项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母亲做法履行了对孩子的监护职责B.母亲的监护人身份应依法被撤销C.母亲做法侵害了孩子人格尊严D.母亲没有为孩子供给安康的成长环境10.教师张某由于醉驾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张某〔A〕A.永久丧失教师资格B.教师资格不受影响C.将来五年内不得从事教师职业 C.只能在私立学校从事教师职业11.某幼儿园教师钱某实名举报丁园长的违法乱纪行为,园长知晓后,招来社会人员殴打钱某,导致钱某受伤,对园长的行为应依法〔B〕A.赐予其行政惩罚B.追究其刑事责任C.赐予其行政处分D.追求其治安责任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进展规划纲要〔2023-2023〕》提出,教育改革进展的战略主题是〔B〕A.坚持立德树人,创人才培育体制B.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养教育C.坚持教育公正,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D.坚持内涵进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3.东东常常欺侮别的同学,有一天他又让琪琪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14分。

共42分)30.材料学校规定高一学生必须在5点40分参加早自习。

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习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

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我看到了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

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了。

还有,高一(3)班的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

每次问他为什么,总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说作业本没带。

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火了,不仅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别来上课。

”他这才有所收敛。

问题: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14分) 31.材料刘某有一女儿刘佳,14岁,系某镇初一学生。

刘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出来赚钱。

遂于2011年暑假,将刘佳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

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刘某拒不说明其去向,还说:“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多管闲事。

”问题:该材料中刘某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4分)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张家界卞毓方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

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

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

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

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

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

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

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

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

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

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脱俗的风姿。

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

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

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

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

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

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

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

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

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

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

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

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

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

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

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象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

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

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

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气试它一试。

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问题:(1)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6分)(2)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分)①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②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

”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三、写作题(50分)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

请以“师德”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1000字以上。

二、材料分析题30.【答案要点】(1)本材料主要反映了“我”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

我们看到,采用惩罚的方式的确能够收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但是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不能根除行为,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这种惩罚是体罚,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

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

(2)对待那些顽皮学生,教师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找那些学生谈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多付出一点爱,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时,相信他们会改正缺点,努力做得更好。

另外,如果教师要运用惩罚,也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且长期的效果。

31.【答案要点】(1)本案例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分别从家庭和社会方面作了法律保障。

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3)违法主体是刘某及个体户。

(4)对刘某: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对个体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32.(1)【答案要点】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2)【答案要点】①这一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实则以火树银花反衬“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

②第三段中:“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或“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或“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等;第四段中: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三、写作题33.【参考例文】大爱无声师德千秋天崩地裂,地动山摇,日月潜形,阴风哭嚎,房屋坍塌,横尸遍野。

那场毁灭性的八级汶川大地震将时间定格在让国人乃至世人震惊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几秒钟的时间,一座座城市、一排排楼房、一条条道路完全损毁;几秒钟的工夫,我们几万名同胞身陷废墟,生命垂危。

哭喊声、呻吟声、求救声在这一刻伴着泪水化成了无尽的哀痛。

也就在这一刻,绵竹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他冒着楼房剧烈摇晃,马上会倒塌的危险,迅速地组织学生撤离。

就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生死关头,年轻的人民教师谭千秋,毅然做出生命中最坚定的选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支撑成生命的弧度,死死地将四个孩子护在身下,四个孩子得以生还,而谭老师却永远地倒下了。

谭老师走了,丢下了年迈的父母、美丽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小女儿;谭老师走了,他在天灾降临时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也许他有愧于自己的亲人,但是他却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就在那一刻,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接连上演。

如身体前倾用生命为孩子们创造了生存空间的张米亚老师、为救6名孩子而被钢筋穿胸而过的李永强老师、身体被砸成三段而双手还在环抱3名学生的向倩老师、身挡水泥板救下小孩的瞿万容老师……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那极其短暂的瞬间,在那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丝毫的胆怯,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将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生命诠释了师者对学生最诚挚的爱,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一件件、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例子,见证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风采,见证了人民教师崇高的师德形象,见证了这崇高精神的背后人民教师那颗强烈的责任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这种责任心已经内化为我们每一名教师内在的品质和良知,已经内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

在教师队伍中,在教学一线上,不乏像谭千秋、瞿万容等那样把爱放在生命之上的好老师,更有许许多多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同样创造着伟大的光荣人民教师。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默默无闻,为了学生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学生付出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为了学生他们上不能赡养老人、下不能尽为人父母的责任。

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正在用每一个细节、每一点努力、每一滴汗水,诠释师德的伟大与崇高。

他们正以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教师。

这种寓平凡于伟大的事迹,也才能震撼人心。

此时此刻,我已泪如泉涌,恐怕我倾尽言语也无法表达对他们的深情敬意,只能以拙文钝笔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沉痛哀悼。

我相信,我们每一名教师都会永远记住他们英雄的姿势、生命的壮举。

因为,从这一秒开始,还有无数的人民教师会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勇敢的、恪尽职守的、大爱无声的人!像他们一样,在危险面前绝不颤抖!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30.材料一位教师教“双曲线”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双曲线”一章。

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将这些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双曲线”单元的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