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
2022-202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

2022-202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估测是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教学楼一层的高度约9 m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C.中学生100 m赛跑的成绩约14 s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20 000 Hz2.(2022山东聊城月考)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A.分度值是1 mm的三角板B.分度值是1 cm、长10 m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1 mm、长2 m的钢卷尺D.分度值是1 m、长10 m的皮卷尺3.(2022江苏宿迁期中)导游在旅游区常用扩音器讲话,用它进行讲解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增大声音的响度4.(2022湖北江陵期中)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观后镜中的像C.月食D.钢勺“折断”了5.“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这一七言绝句中的“霜”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汽化6.(2021广东深圳中考)(多选)下列例子中,密度不变的是()A.水结成冰B.粉笔用了一半C.铁杵磨成针D.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半7.(2022独家原创)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探测周围5 m内障碍物的情况,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
它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该超声导盲手杖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C.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8.(2022辽宁金普新区期末)为保护视力,课间同学们总会透过教室玻璃窗远眺,透过玻璃会看到远处的景物,蓝天、白云和楼房。
2022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训练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小米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少许,然后按图中所示方式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强找出来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有点儿问题,这条是()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中,这会使水的温度降低B.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被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D.读数时应该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以方便准确读数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B.将蔬菜放在保鲜袋中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3.汽车后视镜有水雾时,为保证行车安全,司机会按车上的“除雾”开关除掉水雾。
除雾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液化、放热B.熔化、放热C.升华、吸热D.汽化、吸热4.(2022江苏沭阳怀文中学月考)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能基本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A B C D5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A.雾凇的形成B.煮菜时锅盖内侧出现大量水珠C.放进冰箱里的水结成冰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6.在生活中,人们常把盛食物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锅里的水和碗中的水是否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同时沸腾B.锅里的水先沸腾,碗中的水后沸腾C.碗中水的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锅里水的温度达到沸点,能够沸腾7.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杯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9.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化,冷凝后得到具有多种金属特性的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表中是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金属镁铝铜铁熔点/℃65066010831535沸点/℃1090246725672750A.660℃的铝一定是固态B.铁块掉入大量的铜水中一定会熔化C.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种类理论上共计有7种D.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镁铜合金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8分)10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但全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如湖北地区,就属于水资源轻度缺水地区。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物理定义
1、力:能使物体产生加速运动的一种作用。
2、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3、势能:假定物体是可以把力的作用划分为力的远程作用,这种远程作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
二、物理运动
1、直线运动:沿直线向前运动的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2、抛体运动:物体在重力场作用下向前抛出而运动的运动,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三、物理量的度量
1、长度的度量:采用米作为单位,计算时可采用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等换算关系。
2、时间的度量:采用秒作为单位,计算时可采用1小时=3600秒、1分钟=60秒等换算关系。
3、质量的度量:采用千克作为单位,计算时可采用1斤=0.5千克、1克=1000毫克等换算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粤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Km=10的三次方 m=10 m=10 dm=10 cm=10 mm=10的三次方um=10的三次方 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二、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拔尖专训1声现象探究

拔尖专训
拔尖点2 设计探究方案 小明想比较甲、乙、丙三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
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噪声监测仪、音叉、机 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机械闹钟 。
(2)当看到闪电时,记下此时表的示数。 (3)当 听到打雷声时停止计时,记录钟表的示数 。
(4)利用 s=v声t 就可以估算出打雷点距小明的距离。
1 2 3 4 5 6 7 8 9 10
拔尖专训
5.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第5题) (1)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合理即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拔尖专训
3. [新视角结论开放型]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能看到一圈圈 的波纹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随之起伏。我们说,扔 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声波也是一种波,那 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扬声器、 蜡烛、火柴。为了证明声波能传递能量,应进行的操作 是 在无风的环境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前面,使
沪粤版 八年级上
拔尖专训1 声现象探究
拔尖专训
拔尖点1 识别探究目的 如图所示,在利用钢尺探究影响乐音特性的因素的实验
中,小明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紧地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 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 音。
拔尖专训
(1)小明发现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 拨动钢尺,会看到用力越大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听 到的声音越响。这说明声源的 振幅 越大,声音的 响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题(二)作图-(物理)-2019年(已审阅)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题专项二作图一、光的直线传播类作图例1:如图1所示.AB为一不透明的挡光板, CD为一日光灯管,EF为光屏,请用作图找出光屏上没有照亮的区域.二、直接用光的反射定律类作图例2:通过作图表示一束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45.射到水平地面上,并作出其中的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三、确定平面镜的位置类作图例3: 一条与水平地面成60.角的入射光线如图5,假设使它的反射光线与地面平行,应该怎样放置平面四、平面镜成像特点类作图例4: 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7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五、寻找平面镜观察范围类作图例5:如图5,平面镜MN上方有一物体AB ,试用作图答复以下问题:①人眼在什么范围里可以看到整个物体AB在镜中的像?②要使人眼在E点看不到镜中的像,至少应把平面镜的哪一局部遮住.六、寻找点光源类作图例6:如图6,在平面镜上有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时的两条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法找到这个发光点.七、光的折射规律类作图/-/-/例7:李华在洪泽湖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7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请你在图中画出李华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八、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类作图例8:如图8所示是上、下外表平行的玻璃砖,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的上外表,这束光从玻璃砖的下外表透射后的光路是怎样的?九、透镜的特殊光线类作图例9:如图9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光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试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并画出主光轴的位置.例10:如图10所示.请在方框内填补所需的光学元件,使其光路成立.、光折射类“黑箱〞问题作图例11: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的方框中画出它们的组合方式,并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对应练习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11S跟两块透镜的焦距f「f2的关系.图10 图112.如下图,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阪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水第1题图3.如下图,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十、光反射类“黑箱〞问题作图第6题困7 .在图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 B'.(要求保存作图痕迹) 8 .如下图,S 为点光源,在平面 MNh 放一小块平面镜,使入射光线SO 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P 点,且入射光线路径SO 跟反射光线路径 OP 相等,请在图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路图( O 在MNh)[提示:利用几第8题图9 .某发光点S 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光线如下图,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发光点 置. 10 .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11 .如图,空气中有一发光点 S,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点/-/-/4 .在图中画出:(1)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角度大小;(2)大致的折射光线.5 .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6 .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OB 的入射光线.第5题图 第7题图S 的位第1.题图P,请你在如图中第3题第4窟用空气 水B何知识确定法线的位置:液体<:<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2. 一束光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其发射光线如下图,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第II翻圉第12盘图13.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14.根据如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第13窟图第1埼题图15.完成如图光路图.16.如下图,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第15海困第16鹿困17.如下图,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画图确定并标出凸透镜光心O点的位置及两侧焦点F的位置.18.在如下图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适宜的透镜./-/-//-/-/19.如下图,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0,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0.在图中根据折射光线作出对应的入射光线.21.画出以下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021-2021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题专项二作图答案1、解析:此题只需作出日光灯管两端点C、D发出的两条光线分别经过挡光板的两端点A、B的光路,如图1所示,可看出光屏上没有照亮的区域为ABHG .2、解析: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情况,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先画出水平面,再沿与水平成45.角画出三条入射光线表示一组平行光,即太阳光,如图2所示.作反射光线的方法是,先过入射点作垂直反射面的法线〔注:法线不是光线,应用虚线表示〕,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反射光线〔注: 反射光线一定要用箭头表示光线离开反射面〕.3、解析:从题目的条件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是60.或120.,因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夹角的平分线,假设法线的位置一经确定镜面的位置就可以找到了.现过0点做反射光线0B,如图3所示,使/ AOB=120 , 0为入射点.再作/ A0B的平分线ON ON为法线.最后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 因此过0点作0N的垂线MM; MM就是平面镜的位置./-/-/题中只要求光线“水平〞射出,所以此题的作图应有两种.一种水平向右,另一种水平向左,所以, 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也不是唯一的,第二种作图请同学们自己完成.4、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的位置应在像、物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作法:①连结光点S和像点S';②作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与SA相交于点B;③连结S'与B,向前延伸作光线BC,那么BC为入射光线SA的反射光线.如图4所示.v s图45、解析:此题需根据平面成像的特点运用端点法作图:①首先根据成像的对称性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白^像A'B'〔如图5甲〕;借助像A'B',作出过A、B射向平面镜N点的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NA 1、NB i;同理,作出过M点的反射光线MA2、MB2,观察范围应该在光线NA1、MA2所夹的范围内.②从像A'、B'连接眼睛E: A'E和B'E,分别与镜面相交于R、Q,〔如图5乙〕,处于E处的人眼就是通过平面镜QR之间的局部看到平面镜中完整的像A'B',因而至少应该遮住RQ这一局部.图5用图5乙6、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且所成的像点都在所有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上.所以我们可先延长两条反射光线得到像点S',然后找到他的对称点S,该点即是点光源.如图6所示.同学们也可以直接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相交的点〕来确定光源的位置./-/-/7、解析:因李华是在空气中用激光笔发射光线,照射到青蛙的光线应是折射光线,画图时只要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行〔如图7所示〕.8、解析:如图8所示,光在上外表折射时,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在下外表折射时,入射角等于r 〔因为上、下外表平行〕,根据光路可逆原理,这时折射角应等于i,因此透射光平行于入射光,并且向左侧移了一段距离,由此可见玻璃砖对光线有侧移作用,进一步研究说明,玻璃砖越厚,侧移距离越大.9、解析:根据透镜成像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当入射或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时,就可确定折射或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由以上特点,当入射光只有一条时,可添加一条与入射光线平行的辅助线,使之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再看这束平行光经过光学元件折射后光路宽窄的变化,以区分是会聚还是发散了,假设是发散,那么填个凹透镜〔如图9甲〕;假设是会聚就填个凸透镜〔如图9乙〕.辅助线可加在入射光线的上方, 也可以加在下方,同时将辅助线当作主光轴,这样一来就能得到两个解答.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将辅助线与折射光线OB平行,也可再得到两个解答,不妨一试.10解析:观察光路,光线并不是透过黑箱,而是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只能填补面镜而不是透镜./-/-/值得请注意的是双箭头的出射光线需与双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单箭头的出射光线需与单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所以,需反向延长出射光线、顺向延长入射光线使其分别相交,相交的两点就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如图10所示.图1011、解析:由于光线经过“黑箱〞后,光线的传播方向要经过两次折射,且并没有如上例所示的双箭头和单箭头区分,所以可任意将其中的一条入射光线与一条出射光线相连,表示光折射后的传播路径,再分析折射后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是发散的还是会聚的,从而确定填充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根据连接的光路,可有两种解答.如图11所示.根据透镜发生折射的特殊光线,两种情况中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的焦距f1、f2的关系分别为:S=f1+f2、S=f1-f2o图11/-/-//-/-/ /-/-/。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一、机械运动1.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4.等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5.自由落体运动6.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二、光的传播1.光的概念2.光的直线传播3.光的反射4.光的折射5.水准仪的工作原理6.可见光谱的组成三、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概念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4.声音的反射5.声音的吸收和衍射6.声音的共鸣和噪声的防治四、电学基础1.电荷和电流的概念2.静电场和静电力3.电流的产生和测量4.电阻和电阻的测量5.串联和并联电路6.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的关系五、电磁感应1.磁场和磁力的概念2.磁场的作用和判断3.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4.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汽车发电机和发电原理六、热学基础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热量的传递方式3.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4.物质的热膨胀性质5.热传导的方程式6.热量和热功的关系七、能量与能量转化1.功和机械能的概念2.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3.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定律4.能量守恒定律5.能量转化的效率6.能量与环境的关系八、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物质的基本组成2.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固态、液态和气态4.极端温度下的物质状态5.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6.物质的变化和守恒性质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6、单位换算关系:(1)长度单位:①1l.y.=9.4605×1012km=9.4605×1015m ;②1km=1000m=103m;③1dm=0.1m=10-1m;④1cm=0.01m=10-2m;⑤1mm=0.001m=10-3m;⑥1µm=0.000001m=10-6m;⑦1nm=0.000000001m=10-9m(2)时间单位:①1h=3600s=3.6×103s;②1min=60s;③1ms=0.001s=10-3s;④1µs=0.000001s=10-6s;⑤1ns=0.000000001s=10-9s(3)面积单位: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0.01 m2=10-2m2;③1cm2= 0.0001 m2 =10-4m2;④1 mm2=0.000001 m2 =10-6 m2(4)体积单位: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4.43 cm
D.4.44 cm
第1章 ┃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第10题针对训练 5.小华为了测量某一品牌的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 方法:剪取一段导线,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排绕在一支铅 笔上32圈,形成一个弹簧形的导线圈,再用刻度尺测量这个 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 如图1-15所示.那么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 , 1
2.单位: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 标准量 ___________ 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
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量就是测量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 米(m) ,单位 ________ 103 ;单位 m、dm、 km、m、mm、μm、nm之间的进率是 _______ 10 . cm、mm之间的进率是_____
第1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4:误差和错误
例3 用如图1-8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 1.70 cm , 尺没有放正 它与木块的真实长度之间的差值是由于____________ 造成的, 可以 这是_______避免的.
图1-8
第1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第1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探究方法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第1章 ┃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第22题针对训练 7.现有一内径为2 cm的圆环和一支直径为 0.6 cm的 圆柱形铅笔,仅用上述器材,你如何较精确地测出一足
够 长 且 厚 薄 均 匀 的 纸 带 的 厚 度 ? 方 法 : 仪 将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圆环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长度的测量
1 mm; 例1 如图1-5所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 2.35 cm
第1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例2如图1-7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和两个直角三角板测量小 钢球的直径,其测量方法是: (1)测出 n个小钢球直径的总长度 ; 总长度除以得出一个小钢球的直径,图 n (2)通过计算,用____________ 中小钢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_cm. 0.47
第1章 ┃ Leabharlann 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
1.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 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C )
A.分度值是1 mm,长度是20 cm的学生用尺 B.分度值是1 cm,长度是15 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 mm,长度是2 m的钢卷尺 D.游标卡尺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3.刻度尺的三大特征:请认真观察如图 1-1所示的刻度尺, 并填写你的观察结果:它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用它测量物体 物体的一端 时,可用其他刻度线对准被测 _____________ ;它一次最多能测 cm 出的长度为 ____cm 11,上面“数字”的单位是 ____,用它测量物 体长度时可以准确到____mm. 1
2.40 cm,这一品牌的导线的直径 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
是0.8 ______ mm.
第1章 ┃ 试卷讲评针对练
图1-15
第1章 ┃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第18题针对训练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图1-11
第1章 ┃ 实战演习成高手 6.如图1-12所示,用A、B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 置正确的是 __________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____________ 1 mm , A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 2.20 cm
图1-12
第1章 ┃ 实战演习成高手 7 .某同学用如图 1 - 13 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 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 的总长度是 5.00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1.6 mm.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第1题针对训练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 B ) A.1 mm2 B.1 cm2 C.1 dm2 D.1 m2
第1章 ┃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第3题针对训练
2.选择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的原则是( C )
A.测量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仪器的分度值越大越好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如图 1- 2(a)、 (b)、(c) 、 (d) 所示,表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几种方法中 ________ (c) 是正 尺的位置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 确 的 , (a) 错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错 在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错 在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e) 中, B 选填“ A” 或“ B”) 是正确的,物体的长度为 读数时视线 _____( 2.45(2.43~2.47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记下纸带环绕的圈数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纸带厚度表达式为:
2 cm-0.6 c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2n
第2章 ┃ 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第2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振动 产生的.例如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_______ 鼓面 振动发声;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 _______ 振动 发出叮 敲鼓时______ 空气柱 振动发声. 咚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__________ 介质 以 ______ 声波 的形式传播, 2 . 声音的传播: 声音借助 _______ 固体 、 ______ 液体 、 _______ 气体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____ 真空 它可以在 _______ 空气 传播到我们耳 中传播.我们听课时,老师的声音是依靠 ______ 细线 振动传播声音的;钓鱼时, 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 ______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走进物理世界 第2 章
第3 章
声音与环境
光和眼睛
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1.物理研究的内容: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 规律 和物质________ 结构 的一门科学. 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__
小球摆动的幅度应保持不变(或摆动幅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的关系,请你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出实验方法: 用同一小球,在保持摆动幅度不变的条件下,比较 摆长不同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章 ┃ 实战演习成高手 2.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 一次是( C ) A.17.31 cm C.17.52 cm B.17.32 cm D.17.30 cm
第1章 ┃ 实战演习成高手 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例5
小明在用单摆做实验时,感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
于是猜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摆长 l 以及摆
动的幅度s有关.小明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对猜想进行探究.
图1-9
第1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1)用小球作摆,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次数和所用的时
间;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用轻重不同的小球,重复实验.小 明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小球往返摆动 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轻重无关.针对猜想,小明在实验过 程中可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21.2 min 5.时间的测量:如图1-3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
图1-3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6.体积的测量:如图1-4所示,量筒上标出的单位是 mL ,图 甲中其中 乙 同学读数正确,图乙中水的体积为 48 cm3,图丙 中水银的体积为 22 cm3.
C.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仪器的分度值的大小
D.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测量工具
第1章 ┃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第8题针对训练
3.图1-14甲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 ,图乙中螺蛳全 1.50 长为________mm. 45.0
甲
图1-14
乙
第1章 ┃ 试卷讲评针对练
4.一位同学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后翅 长,先后四次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的数值分别为4.42 cm、4.43 cm、 4.42 cm、4.44 cm,则作为测量结果的数值应为( C ) A.4.42 cm B.4.4275 cm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第1章 ┃ 回眸教材析知识
7.测量误差:一名同学先后4次测量了他的橡皮长,记录数据为:
③ 次测量结 ①4.35 cm、②4.36 cm、③4.28 cm、④4.34cm,其中第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