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理解默写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4.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5.《陈情表》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6.《陈情表》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7.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8.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陈情表》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10.《陈情表》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 茕茕孑立,行影相吊。
回应是:“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8.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3.在《陈情表》中,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的句子是:“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24.《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含答案《陈情表》理解性默写全

含答案《陈情表》理解性默写全《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2.表现XXX祖母命在旦夕的句子,,,。
3.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
4.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
5.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6.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7XXX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
8.文中XXX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XXX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XXX的疑惑。
9.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10.XXX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11.“,,”,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12.开头用:,概括自己坎坷命运。
,,,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13.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XXX孤弱,躬亲抚养,对XXX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XXX所言:,;,。
,。
14.为了打消XXX可能有的猜忌,XXX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
”15.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
16.诉其进退两难处境的句子是,;,。
17.用比喻手法写祖母XXX年老病危的句子是,,,。
18.表示家门冷落,人丁稀少的句子是,,,。
19.形象勾勒出一幅祖母病笃图的句子是,,,。
20.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21.表现家中人丁单薄,无人照料的句子是:,。
22.“,,,”写出了祖母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以此说明本人不能离开祖母立即赴任。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附答案3)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2、在《陈情表》中,“,”两句是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
3、《陈情表》中,“,”两句是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
4、李密《陈情表》中,“,,
”,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5、《陈情表》中,“,”两句是李密用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6、李密在《陈情表》中,“,”句子是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
7、在《陈情表》中,“,,
”句子是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
8、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的地位,对晋武帝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9、《陈情表》中,“,”句子是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
10、在《陈情表》中,“,”句子是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
《陈情表》答案
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6、茕茕孑立,行影相吊。
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0、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 的两句是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陈情表》用哪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 成人?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陈情表》用哪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 旺缺少幸福?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4.《陈情表》用哪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 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5.《陈情表》用哪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
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6.《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
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7.《陈情表》中作者用哪四句写出他的进退 两 难。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8.《陈情表》用哪两句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 却得到重用?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 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 不虑夕
10.《陈情表》中李密用哪两句写明母孙二人 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母孙二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
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12.《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人应 尽孝心的两句是
•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13.《陈情表》中李密用哪两句要求晋武帝 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 1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
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全练77题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半生坎坷,在《陈情表》中自言自己“,。
,。
”怙恃双失,宛然一只被猎人击毙父母的没有羽翎的乌鸟。
2.《陈情表》中,李密写自己“,”。
这正是家道衰落的表现,单枝独苗寡人一个,门庭衰败,连个童仆都没有。
3.《陈情表》中,李密言及祖母近况时用了四个连句,“,。
,”,隐喻形象地表白了祖母大限临头,而自己只想完成一刹那的义务,享受一刹那的幸福而已。
4.《陈情表》中,李密希望晋武帝同情自己的遭遇,进而答应自己的请求。
“,”两句表现了他对武帝极其忠爱、无比尊崇、十分殷勤的心情。
5.在《陈情表》中,“,;,。
”一边是对晋武帝的忠敬之心,另一边是对日益病重的祖母的孝顺之情,出自肺腑,句句有理,处处合情。
6.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
7.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李密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
,。
9.李密用“,”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10.《陈情表》中作者用“,。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11.《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12.《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13.《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14.《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15.《陈情表》用“,。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6.《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17.《陈情表》中李密用“,。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8.《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19.《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新高考背诵篇目李密《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新高考背诵篇目李密《陈情表》理解性默写展开全文《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揭示了全文主旨(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密用曲折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先朝,自贬身份先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皇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非常荣幸,是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得委婉得体,以此打消晋武帝的疑惑。
3、《陈情表》中李密身份微贱,却被授予太子侍从官的职务时,他表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是哪怕用生命也无法报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全文密布着感情的浓云,老人是如此的可亲可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谈论了二人关系。
5、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是很想显达富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
6、地方官员早知李密之贤,先后推荐李密的句子是: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中人丁单薄,无人照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9、《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一直以来自己都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10、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曾经在蜀国(即文中伪朝)为官的经历。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陈情表》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
7.《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陈情表》默写答案1.《陈情表》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今以不可能“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3.《陈情表》文中,李密通过“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几句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陈情表》中描写地方官员先后推荐李密的两句是: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陈情表》中描写晋武帝急下诏书、授官李密的几句是: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7.《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8.《陈情表》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9.《陈情表》用“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0.《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1.《陈情表》中形象表现李密形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2.《陈情表》开篇李密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13.《陈情表》中李密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两难的句子是“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陈情表》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
7.《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陈情表》默写答案1.《陈情表》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今以不可能“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3.《陈情表》文中,李密通过“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几句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陈情表》中描写地方官员先后推荐李密的两句是: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陈情表》中描写晋武帝急下诏书、授官李密的几句是: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7.《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8.《陈情表》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9.《陈情表》用“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0.《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1.《陈情表》中形象表现李密形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2.《陈情表》开篇李密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13.《陈情表》中李密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两难的句子是“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
坎坷命运。
用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2、李密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 ____ __ _ ,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
3、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
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__________,________ __。
”
6、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7、《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9、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10、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
_______ _____,_______ _ _。
11、李密《陈情表》“________ _ , 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
”
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臣密言:_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自己坎坷命运。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2、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6、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7、《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8、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地位,对晋武帝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9、文章结尾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10、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1、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古代官职知识:
(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bì)、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拔擢、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chǐ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官员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如摄政)、权(临时代职)。
(二)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
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
”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
阳城。
”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8、出,指出京受任。
《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
《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
《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
11、放,放逐。
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
如韩愈《送李盘谷序》:“黜陟不闻。
”
13、夺,罢官免职。
14、罢,革除官职。
15、复,恢复旧职。
本课成语:
1、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2、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
4、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5、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6、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7、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8、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
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
10、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