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十利用“假说_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讲义北师大版
高中生物热点题型(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解析
答案
2.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其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果蝇是由受精卵中 的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如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 育情况。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XX、XXY XY、XYY
XXX、YO(没有X染色体)、YY XO(没有Y染色体)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胚胎期死亡 雄性、不育
_X_D_Y__d或__X__dY__D_。
答案
审题关键 由题干可知,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 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则: (1)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的子 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2)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 基因型分别为XDY和XdX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 全为突变型小鼠。 (3)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 基因型分别为XdY和XDX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和雌性全为野生型小鼠。
于_X_染__色__体__上__;
③如果A=0,B=_0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
1 2
,说明突变基因为_显__性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_常__染__色__体__上__。
(4)拓展分析:
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则突变性
状 为 _显__性__性__状__( 填 “ 显 性 性 状 ” 或 “ 隐 性 性 状 ”) , 该 个 体 的 基 因 型 为
跟踪训练 1.(2018·合肥模拟)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 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 且能够繁殖后代。请回答: (1)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 与野生型纯合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热点专题9利用“假说_演绎法”探究变异的类型课件

【解析】若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则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RY,它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产生的后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 全为白眼,A错误;若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即该雄果蝇的基因 型为XrY,它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产生的后代不论雌雄全为白 眼,B错误;若W的基因组成为XrO,由于该雄性个体中性染色体只有 一条,因此不能正常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导致雄性不育,因此不能产 生后代,C正确;若W的基因组成为XrY,则应该产生后代,D错误。
【典例】(2021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
胞 内 只 含 1 条 性 染 色 体 X) 的 果 蝇 , 表 现 为 雄 性 不 育 , 用 红 眼 雌 果 蝇
(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 眼雄果蝇 (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
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基因A、a和B、b各自都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 基因的分离定律。 (2)F1全为紫花,F2中既有紫花也有红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减数分裂时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________, 导致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22∶3∶3∶22;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从以上实验选择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对该假说进行验证,并 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的探究实验 课件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

二、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探究
【例2】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为XY型性别 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 有。 (1)仅从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子类型将有___2___种, 比例为___1_:___1____。 (2)有人对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 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_取__野___生__型__植__株__和___阔__叶__植__ _株___的__根__尖__分___生__区__制__成___装__片__,__用___显__微__镜__观__察___有__丝__分__裂___中__期__细__胞___内__的_ 。 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 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
二、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探究 【例2】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为XY型性别 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 有。 (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 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 若__后__代___出__现__窄__叶_______________,则为____显__性__突___变________________; 若__后__代__全___为__阔__叶_______________,则为____隐__性__突___变________________。
②使其后代在___2_5__℃_____温度条件下发育。
一、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探究 【例1】有关果蝇的试题: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 但是,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种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 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却成为残翅。这种现象称 为“表型模拟”。 结果分析: ①若后代均为_____残__翅________果蝇,则这只果蝇为纯合aa; ②若后代有_______长___翅_______果蝇出现,则说明这只果蝇为“表型 模拟”。
高考生物专题精研课9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类实验探究题

(3)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的基因型 为AaXRXr、AaXrY,F2中灰身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3/4(A_)×1/2(XRXr、 XRY)=3/8,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4(aa)×1/2(XrXr、XrY)=1/8,故两者的 比例为3∶1。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A_XRXr)和灰身白眼雄果蝇(A_XrY)中 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果蝇(aa)的概率为 2/3(Aa)×2/3(Aa)×1/4=1/9,出现白眼的概率为1/2(XrXr、XrY),因此子代中 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9×1/2=1/18。(4)由题干信息可知,三种可能 情况下,M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RY、XrY、XrO。因此,本实验可以用M果 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第一种情况下,基 因型为XRY与XrXr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 第二种情况下,基因型为XrY与XrXr的果蝇杂交,子代全部是白眼;第三种情 况下,由题图可知,XrO的个体不育,因此其与XrXr的果蝇杂交,没有子代产生。
(2)两种突变涉及两对基因(隐性突变)
【典例突破】
2.某二倍体植物(2n=24)的红花与白花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用A、 a,B、b和D、d表示),同时含有A、B与D基因的植株开红花,其余的植株开 白花。在对每株红花植株的自交后代进行统计时,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红花 植株能稳定遗传,某些红花植株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体细胞中缺失了一 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作单体,缺失了一条1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1单体,缺失了 一条2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2单体,以此类推。现有用AABBDD植株培育成 的12种红花单体,某学者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进行杂交,并对12组 杂交组合的子代性状分别进行统计。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7单元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题型三 不同突变体是否为同一位点突变的判断 实验设计方法:将突变株1与突变株2进行杂交,根据是否转化为野生型 个体判断突变基因对应的位置。
跟踪训练
5.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花为两性花。现有四个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
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导致。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
跟踪训练
答案 实验方案:取根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预期结果与结论:若观察到染色体增倍,则属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否则 为基因突变所致
跟踪训练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 性突变。请你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加以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及结论)。
跟踪训练
6.遗传专家在小鼠2个纯种品系均发现了眼睛变小的隐性突变个体,欲通 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两个隐性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 (1)实验方案:_让__2_个__眼__睛__变__小__的__隐__性__突__变__型__个__体__交__配___。 (2)预期结果和结论:_若__杂__交__子__代__全__部___表__现__为__眼__睛__变__小__,__可__判__断__它__们__为__ 同___一__基__因__的__等__位__基__因__,__若__子__代__全__部__表__现___为__正__常__,__可__判__断__它__们__不__为__同__一__ 基__因__的__等__位__基__因___。
B.推测X射线照射可导致A基因突变为a基因 C.推测X射线照射可导致带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D.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初步判断变异的原因
浅谈“假说-演绎法”在生物遗传题型中的应用

浅谈“假说-演绎法”在生物遗传题型中的应用摘要:“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学中解决遗传学问题的重要方法,让学生明确“假说-演绎法”的思维过程,养成应用“假说-演绎法”解决遗传问题思维模式是非常关键的。
在高中生物遗传题型的解决中,“假说-演绎法” 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假说-演绎法;遗传题型;生物教学引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
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明确了内容要求。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在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要帮助学生领会生物学家的研究历程,体会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思路及方法。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亲历过程、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提高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了生命观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而学生的科学思维就是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教育就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形成放在了首要位置。
“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最能体现科学探索精神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新课程标准将其列为学习内容。
一、“假说-演绎法”的应用思路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时,科学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问题无疑是培养科学思维非常重要的途径。
遗传学知识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因此找到遗传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高考遗传题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学生对于“假说-演绎法”的学习往往仅限于一种概念性的理解。
如何将“假说-演绎法”更好的应用于遗传题型的解题过程,让遗传题型的分析和解决变得更加容易是很多学生困惑和迷茫的地方。
在高中生物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后,学生开始尝试应用学到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知识解决遗传类问题。
热点专题8利用假说—演绎法探究变异的类型-2025年生物学高考总复习课件

受。为了探究假说的正确性,请利用植株N的自交子代完成以下实
验设计。
实验方案:任选一株 无香味 植株作父本和多株有香味植株作母本进行
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分离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 无香味∶有香味=1∶1
,则假说一正确;②
若全部为无香味或无香味∶有香味=1∶2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生物学
任选一株子代的无香味植株(父本)与多株有香味植株(母本)杂交,统计子 代表型及分离比;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假说一正确,则亲代为Y-y×yy, 子代中Y-y∶yy=1∶1,表现为无香味∶有香味=1∶1;若假说二正确,亲 代为Y-y×yy或Y-Y-×yy,由于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受精能力为正常雄 配子的1/2,则子代全部为无香味或无香味∶有香味=1∶2。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生物学
【解析】C表示染色体上的倒位区,故品果蝇C区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 结构变异,A正确;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Y,CIB品系果蝇和正常眼雄 果蝇交配,即X+XCIB×X+Y→F1 X+X+∶X+XCIB∶X+Y∶XCIBY=1∶1∶1∶1,由于I为雄性果蝇胚胎致死的隐 性基因,故子代中XCIBY死亡,后代中棒眼雌果蝇所占比例1/3,B正确;由 于含有I基因的雄果蝇胚胎致死,不可能产生XClB的雄配子,故自然状态下 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lBXClB的雌性个体,C错误;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是 否发生了隐性突变,可用正常眼雄蝇(X+Y)和F1中的CIB雌果蝇X+XCIB杂交: 若X染色体上发生了隐性突变(假设基因用w表示),则杂交后代为XCIBX+、 X+Xw、XwY(新性状)、XCIBY(致死),雄性个体为新(突变)性状,D正确。
高考生物复习 第7单元 第21讲 热点题型六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
对该小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
(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相应基因用D、d表示)(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
项目野生型突变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雄性小鼠 A雌性小鼠 B(3)结果分析与结论: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___;③如果A=0,B=_________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④如果A=B=12,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分析: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则突变性状为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关键由题干可知,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则:(1)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的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2)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3)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和雌性全为野生型小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十利用“假说—演绎法”
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
对该小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
(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相应基因用D、d表示。
)
(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
(3)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
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_____;
③如果A=0,B=_________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1
2
,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_______________。
(4)拓展分析:
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性状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审题关键
由题干可知,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则:
(1)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的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2)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野生型小鼠全为雄性,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3)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也全为野生型小鼠。
(4)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又因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基因为显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雌雄性小鼠中都有突变型和野生型。
(5)若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说明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X D Y d或X d Y D。
答案(1)让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
(3)①Y染色体上②显性X染色体上③0④显性常染色体上(4)显性性状X D Y d或X d Y D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就是“假说—演绎法”的充分体现。
高考复习中,通过挖掘“假说—演绎法”内涵,运用它解答遗传设计题时分解为3步:提出假说,正向演绎推理(结论→结果),逆向答题(结果→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
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1)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野生型纯合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据此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