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嬉”运动源流论

合集下载

清代冰嬉大典中的文化传统与族群精神研究

清代冰嬉大典中的文化传统与族群精神研究
Study on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thnic Spirit in the Ice— playing Ceremony in the Qing Dynasty
Y A NG Y ongqiang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and Military Education,Aviation University Air Force-Changchun 130022- China)
2018年 7月 第 39卷 第 4期 (总 第 234期 )
体 育 与 科 学 Journal of Sports and Science
● 新 探 索
清代冰嬉大典中的文化传统与族群精神研究
July 2018 Vo1.39 No.运 用 文 献 资 料 与 逻 辑 分 析 等 方 法 对 我 国 清代 冰嬉 运 动 的渊 源 、规 制 、文 化 特 征 与 族 群 精 神 进 行 研 究 ,认 为 :清 代 的 冰 嬉 无 论 是 在 规 模 还 是 形 式 上 已经 初 具 规模 ,特 别 是 在 乾 隆 年 间 这 项 “国俗 ”文 化 更 是 具 有 一 定 的 生 存 场 域 空 间 ,形 成 了一 种 集 军 事 训 练 、娱 乐 和 凝 聚族 群 精 神 于 一 体 的 特 殊 文 化 活 动 ;清 代 冰 嬉 大 典 中 的 文 化 特 征 在 于 构 建 了 军 事 训 练 与 娱 乐 元 素 融 为 一 体 的 文 化 表 达 形 式 ,构 建 了 国家 层 面 的 “国俗 ”例 行 检 阅体 制 ,将 冰 嬉 活动 视 为 检 验 八 旗 子 弟 统 兵 训 练 和 提 高 军 事 素 养 的 重 要 手 段 ;传 承 民族 文 化 、 强 化 族 群 认 同 、凝 聚族 群 精 神 ,承袭 尚 武 精 神 、寄 托 太 平 治 世 的理 想 是 清 代 冰 嬉 文 化 表 达 的 内 核 ;清 代 冰 嬉 文 化 将 身 体 活 动 与 族 群 精 神 相 结 合 并 上 升 至 “国俗 ”地 位 ,以“冰 嬉 ”运 动 为 载 体 承 袭 “尚 武 精 神 ”实 现 民 族 凝 聚 和 认 同 ,顶 层 的重 视 与 提 倡 、融 娱 乐 与 技 艺 为 一 体 的 发 展 方 式 对 现 代 体 育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启 示 。 关 键 词 满 族 体 育 文 化 ;军 事 体 育 ;尚武 精 神 ;冰 雪 文 化 ;骑 射 技 艺 ;族 群 融 合 中 图 分 类 号 :G8O一0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i004—4590(2018)04—0086—06

冰嬉——精选推荐

冰嬉——精选推荐

冰嬉 冰嬉 宋健 “青靴窄窄虎⽛缠,豹脊双分⼩队圆。

整结⼀齐偷眼看,彩团飞下⽩云边。

”“开疆争捷论功多,绿酿葡萄⾦叵罗。

⾃是勤劳防逸乐,西南兵甲渐消磨。

”这两⾸《冰上打球词》,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曹寅所作,见《楝亭诗别集》。

说的是宫中打冰球的情景,从诗的最后⼀句看,当作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后期,此时曹寅正做康熙皇帝的侍卫,想系扈从康熙观赏冰嬉表演之后所作。

这两⾸诗,写得并不是特别出⾊,但它表明,清初时,宫中冰嬉便已经经常举⾏了。

所谓“冰嬉”,是指滑冰、溜冰、冰床等冰上游戏娱乐活动。

冰嬉活动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法确认。

清代翟灏《通俗编》说:“《宋史·礼志》:'故事,斋居,幸后苑,作冰戏。

’按此即北⽅溜冰之戏,始⾃宋时。

”这话未免有武断之嫌。

有关冰嬉的记载始见于宋,⽽冰上游戏未必⾄宋时才有。

我国北⽅严寒地区的冰上游戏当早已有之,这是毫⽆疑问的,只是宋以前未见记载罢了。

满清皇族起源于我国之北陬,那⾥有近半年的冬季,所以冰上活动早就极为盛⾏了。

以后,⼜把冰嬉活动带到了关内,并且把它当作⼀项军事训练项⽬。

曹寅诗中“开疆争捷论功多”,“⾃是勤劳防逸乐”,即此意也。

可见是满族传统的游艺娱乐内容,是以乾隆皇帝在所撰《冰嬉赋序》中说冰嬉是“国俗”,在他的“御制诗”⾃注中也有“国俗常有冰嬉之典”的说法,这⾜以证明冰嬉活动在清代是何其盛⾏了。

据《⾦鳌退⾷笔记》、《养吉斋丛录》等书记载,每逢冬季,便要从宫外挑选近两千名冰嬉⾼⼿集中训练。

冬⾄冰封以后,开始在太液池冰⾯上表演,以供皇帝、后妃、王公⼤⾂、勋亲国戚们观赏,“三九”前后,达到⾼潮。

太液池,也就是今天北京城南海、中海和北海⽔域。

冰嬉时节,太液池冰场周围,彩棚林⽴,彩旗飘舞,彩灯⾼挂,⼗分的隆重。

皇帝及后妃、亲王、⼤⾂等乘坐华丽的冰车⽽来,个个鲜裘艳祆,兴奋异常。

他们坐据于宜于观赏的位置以后,冰嬉表演便要开始了。

滑冰选⼿共有1600⼈之多,分作两队,⼀队穿红马褂、黄背⼼,另⼀队穿黄马褂、红背⼼,背上分别按⼋旗的旗籍插着正黄、正⽩、镶黄、镶⽩等⼩旗(每旗200⼈),膝上裹着⽪护膝,脚上穿着装有铁条(冰⼑)的⽪靴。

满族传统冰嬉在高等学校传承研究

满族传统冰嬉在高等学校传承研究

2020年(第10卷)第35期民族传统体育①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项目名称:东北少数民族冰雪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18TYD36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名称: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教学绩效 科学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JB1320266);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 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冰雪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 DRC201613);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B020);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 号:10B019)。

作者简介:国梁(1974—),男,汉族,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体育。

DOI:10.16655/ki.2095-2813.2008-1579-2192满族传统冰嬉在高等学校传承研究①国梁(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 要:满族是东北世居的少数民族,白山黑水孕育了中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冰嬉作为一种具有节令特色的体育活动,由清代军事活动逐渐演变成表演,成为我国现代冰上运动会的前身。

高校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任,需要对满族传统冰嬉进行有效传承。

黑龙江大学体育部稳步扎实开展满族特色传统体育进校园,运用高校平台传承、发展满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满族 冰嬉 高校 传承研究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12(b)-0191-03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of Manchu Traditional Ice Play inCollegesGUO Liang(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80 China)Abstract: Manchu is a minority nationality living in northeast China. The black water of The White Mountain gave birth to the ancient Chinese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As a kind of sports activity with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ice play was evolved from a military activity in the Qing dynasty into a performance and became the predecessor of China's modern ice gam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eed to effectively inherit the Manchu traditional ice pla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s steadily and steadily carried out traditional sports with Manchu characteristics on campus, and used college platform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manchu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 Manchu; Ice play; Colleges; Research on inheritance 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将极大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全面开展,赛事的举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正从冰雪体育大国逐步向冰雪体育强国迈进。

冰嬉在清代是怎样的冰上项目,为何能被提到国家大典的高度?

冰嬉在清代是怎样的冰上项目,为何能被提到国家大典的高度?

冰嬉在清代是怎样的冰上项目,为何能被提到国家大典的高度?冬奥会就要到了,为了映衬冬奥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个清代的冰上运动——冰嬉。

可能不少观众得知冰嬉是从《甄嬛传》里的相关情节开始的。

事实上,冰上运动在咱们国家源远流长,早在唐宋代时代的文献当中,就有了相关记载。

不过,冰嬉真正成为固定的宫廷活动,并且被载入国家典制,这是在清朝的事儿,尤其是和大家非常熟悉的乾隆皇帝有关。

清代冰嬉起源于努尔哈赤时期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早在天命年间,正月里的时候,努尔哈赤就带领着王公大臣和福晋命妇们一起到太子河的冰面上去嬉戏,一般是男人们在冰上踢球,就是所谓的“冰上蹴鞠”,女人们则在冰面上赛跑,跑得快的就会得到更多的赏银。

有的福晋命妇在奔跑的时候会滑倒,然后就惹得努尔哈赤哈哈大笑。

虽然嘲笑女性的行为不够绅士,但是从这段描述当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当时满洲社会男女之间是比较平等和开放的,而且让女性参与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也是有利于她们的身心健康,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那在娱乐活动结束之后,就在冰面上开设宴席,大家一起欢宴畅饮,把冬日的节庆气氛烘托到一个高点。

虽然以上描述呈现的是节日期间的一种冰上娱乐活动。

但是有学者指出,努尔哈赤重视冰上运动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在早年的征战当中,他曾经被一个部落围困在墨尔根城,一个叫费古烈的努尔哈赤的部下特别善于滑行,他手下都配备一种叫“乌拉滑子”的冰鞋,其实就是把铁制的滑条嵌在木板上,然后把木板绑在鞋子下面,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简单而传统的冰鞋。

费古烈就率兵穿着这种乌拉滑子,日行七百里,急速赶往墨尔根城去救援,就在城池即将陷落的时候及时赶到,给努尔哈赤解了围。

此后,努尔哈赤就认识到了冰雪技能的重要性,把滑冰、滑雪与八旗兵的训练结合起来,同时也作为宫廷冬季的娱乐项目之一。

到皇太极时代,史料当中也有在盛京城外的浑河冰面上举行蹴鞠之戏的记载,直到清朝入关以后,史料当中也都有宫廷在冬天举行冰上活动的记录。

从《冰嬉图》探窥清代滑冰运动

从《冰嬉图》探窥清代滑冰运动

摘 要: “ 冰嬉 ”是满清 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冰雪运动的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 通过文献资料 法等并依托《 冰嬉 图》对清代滑冰运动进行深入研 究, 探讨冰嬉运动的起源、 发展, 这对传承优秀的 民族文化, 开展 区域特色 的体育活动, 现代冰雪活动 内容 的开发 , 均有一定 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 更 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 : 冰嬉 图 ; 清代滑冰运动 ; 传统文化
d e v e l o p me n t of i c e — s p o ts r ,w h i c h ha s s o me i n s pi r a t i o n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e o n i n he r i t i n g e xl l e n t e t h n i c
S c e n c e o f I c e — s p o r t s ” ,s t u d y o n s k a t i n g i n Q i n g D y n a s t y i n — d e p t h ,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o i r g i n s a n d
冰 雪运 动
C h i n a Wi n t e r S p o ts
V_ 0 l - 37 N O- 3 Ma y. 201 5
从 《 冰嬉图 》探窥清代滑冰运动
张 华 , 张大春
6 1 1 8 3 0; 2 . 黑 河学院 体 育系, 黑龙江 黑河 1 6 4 3 0 0 ) ( 1 . 四川工商职业技 术学院 基础 部 , 四川 都江堰
中图分类号 : G 8 O 一0 5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2—3 4 8 8( 2 0 1 5 )0 3— 0 0 3 2— 0 3

乾隆皇帝与清代冰嬉运动发展探究

乾隆皇帝与清代冰嬉运动发展探究

究查考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公元1735年即位,清朝第四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在位时间第二的皇帝。

他在位六十年,终年八十九岁,一生建树颇多,号称“十全老人”“康乾盛世的收官者”。

乾隆登基时,满人入关已近百年。

其执政期间,国力强盛,威加海内。

在其大力推动下,冰嬉这一大型的冰上活动,从一项地方性的民间娱乐习俗上升到举国皆知的国家仪典,以冰上运动为主题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创作空前繁荣。

他还开创性地把冰嬉用于内政外交,使冰上运动的功能亦发挥到了极致。

乾隆把中国古代的冰上运动推上了最高峰,是中国古代对冰上运动贡献最大的君主,堪称“冰上皇帝”。

一、冰嬉运动在清代初期的发展有清一代,人们都把冰嬉称为“国俗”,早在满人入关之前,就已时兴。

满文老档中记载“乙丑年(公元1625年)正月初二日,汗率众福晋、八旗诸贝勒、(及)福晋、蒙古诸贝勒、(及)福晋、众汉官及官员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1]男儿踢球,女子赛跑,夺金赏银,欢宴笑闹,场面热烈,规模不小。

但此时,冰嬉并未成为常规活动,不仅时间不固定,地点不固定,活动的内容即项目也不固定。

赏赐随意性很大,还因身份与种族的差别,各分等级。

况且,在满人未入关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其所控制的区域,充其量也仅是东三省而已。

冰嬉,只能算是一种地方性的娱乐习俗,在全中国并没有多大影响。

满人入关得天下后,仍然保持着冰嬉的习俗。

冰嬉之目的性强了,但规模不大,亦非常例,其冰床一项,与当时民间流行的冰上游戏相似。

冰鞋也不是用于滑冰,而是防滑。

也可以说,速度滑冰竞赛在当时的冰嬉中尚未正式兴起。

整个活动影响并不大,是以高士奇所纪康熙癸丑年(公元1673年)间随游侍宴之诗数十首,唯见嬉水,无有嬉冰。

乾隆执政期间,冰嬉运动有了质的飞跃。

仅仅从冰上运动的角度考量,冰嬉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乾隆执政以来,每年都举行冰嬉大典,在位六十年,不曾间断。

若以最保守的每年三场计,接近二百场,却从来未出现过任何纰漏。

我国传统冰嬉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传承

我国传统冰嬉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传承

第42卷第3期2020年5月冰雪运动China Winter SportsVol.42No.3May.2020DOI:10.16741/ki.bxyd.2020.03.018我国传统冰嬉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传承牛冰丽,万海英,汪作朋(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依托2022年冬奥会的大背景,通过对我国传统冰嬉文化的挖掘,提升冰雪文化的认知,丰富现代冰雪文化的内容,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

梳理我国传统冰嬉运动的形成、发展、兴盛及衰败过程进行,表明冰嬉文化蕴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是现代冰上运动的体现和传承,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对北京冬奥会传播中国文化具有较高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冬奥会,冰嬉文化,冰雪运动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88(2020)03-0090-03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traditional ice Sports CultureNIU Bing-li,WAN Hai-ying,WANG Zuo-peng(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154007,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2022winter Olympic Games,we will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promo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300million people in ice and snow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hina's ice culture.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logic analysis,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ce having movement process,and discusses the ice a era of the cultural value,make the Chinese nation's long culture into the snow and ice in the ice and snow sports,to show the world China's ice and snow sports unique charm,rich in ice and snow culture in our country,to discover and spread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Key words:Olympic Winter Games;Ice one culture;winteT sports1引言2015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巴我国是唯一一个即举行过夏季奥运会也即将举办冬奥会的国家,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我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当今冰雪运动的引导⑵,比如像“冰嬉”这样的运动,冰嬉是古代娱乐和健身相结合的体育项收稿时间:2019-12-1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8-KYYWF-0916)o第一作者简介:牛冰丽(1995-),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

从乌拉划子到冰嬉大典——清廷对满族旧俗之弘扬及其意义

从乌拉划子到冰嬉大典——清廷对满族旧俗之弘扬及其意义

其 先世 远 祖 即生 长 于 遍布 林 海 雪 原 的 东 北
地 区 , 故 与 滑 雪 滑 冰 活 动 久 有 不 解 之 缘 。 满 族 入 关 前 , 以 乌 拉 划 子 为 代 表 的 冰 雪 活 动 即 成 为 一 项 具 有 民族 特 色 的 文 化 内 容 。 迨 入 关 后 ,清 廷 继 续 大 力 发 展 冰 雪 活 动 ,其 鼎 盛 之
伸 ,而 与 清 中 期 一 些 重 大 政 治 问 题 有 密 切 关
滑 也 打球 诗》 描绘其 景象 云: “ 靴 冰 青 窄 窄虎牙 缠,豹 脊双 分两 队园 。整 洁一齐 偷
着 眼 ,彩 云 飞 下 白云 间 ” ; “ 顷 龙 池 一 镜 万 平 , 旗 门 回 出寂 无 声 。 争 先 坐 获 如 风 掠 , 殿
旗 及 前 锋 统 领 、 护 军 统 领 等 处 , 每 旗 照 定 数 各 挑选善 走冰者 二百 名 ,内务府 预备冰 鞋、
行 头 、弓箭 、毽 架等 项 。至冬至 后 ,驾幸瀛 台等处 ,陈设冰 嬉及 较射 天毽等 伎 。分 兵丁 为 二翼 ,每翼头 目十 二名 ,服红 、黄马 褂, 余 俱 服 红 、黄 齐 肩 褂 。射 毽 兵 丁 一百 六 十
康 熙 时 期 , 清 朝 政 权 在 全 国 范 围 的 统 治 大 致 稳 定 下 来 , 宫 廷 冰 嬉 活 动 内 容 即 有 进

关 键 词 : 冰 嬉 ; 八 旗 生 计 ;满 族 认 同 冰 嬉 亦 称 “冰 戏 ” , 本 是 清 代 对 冰 上 活 动 的 总 称 。 作 为 清 朝 统 治 主 体 的满 族 , 从
后 飞 迎 似 燕 轻 ” 。 [2 1]
联 。 因 此 ,要 正 确 理 解 此 一 现 象 ,必 然 不 可 忽 略 其政 治 意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嬉”运动源流论作者:李芬兰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3期摘要:兴起于北方酷寒地区的冰嬉运动,从宋代到清代,逐步完成了从生产劳作到游戏娱乐之功能的转变,也实现了从民间到宫廷之存在空间的转换,更成为清代满族统治者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时,冰嬉运动也深刻影响了清代的社会生活和娱乐、休闲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冰嬉;由来;用途;类别;社会意义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10-02一、由来及用途“冰嬉”一词,最早出现在宋王应麟《玉海·宫室》中,即“顺宗纪,侍宴鱼藻宫,张冰嬉彩船,宫人为棹歌。

”表明在宋顺宗时期,冰嬉已是较为成熟的配乐宫廷游乐活动。

其所使用的工具有冰床、滑鞑、凌床、凌车、拖床、冰撬等,满语还有法喇、爬犁之说。

冰嬉作为一种冰上运动由来已久,但起初它并不是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出现,而是来源于生产劳动。

(一)生产生活北方苦寒之地的人们冬天渔猎,需在冰雪上行走,就制成冰车。

此多见于北方少数民族,清《皇清职贡图·赫哲妇》载:“赫哲……以捕鱼射猎为生,夏航大舟,冬月冰坚则乘冰床,用犬挽之。

其土语谓之赫哲话。

岁进貂皮。

”又清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地理志》:“扒犂,满洲语曰:法喇。

制如冰床,而不施铁条,屈木为辕……以牛或马走冰雪上,疾如飞,亦可施帷幙衾裯以御寒。

赫哲人所用狗爬犂,形如小车而无轮。

”(二)交通运输上古人们已发明出适用于各种环境的交通工具,如《尸子》中记载大禹巡行天下“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

”后来又发明了冰上交通工具。

宋江少虞《新雕皇朝类苑·新雕皇朝类苑》卷第六十八:“凌床……行人以双轮小车马鞍蒙之以乘谓之木马。

挽车者皆衣韦袴。

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

”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七:“至冬,冰冻可拖床。

以木板上加交床或藁,荐一人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如飞,积云残雪,点缀如画……”(三)战争战术唐李贺早有“时而冰车铁马,时而宝鼎熇云”的诗句。

后《新唐书·黠戛斯传》:“古坚昆国也,或曰居勿,曰结骨,亦曰纥嘎斯。

……桦皮覆室,多善马。

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猛。

”又《金史·列传第十八》:“高丽人寇,以我兵屯守要害不得进,乃还。

阿里追及于曷懒水,高丽人争走冰上,阿里乘之杀略几尽。

”清官修《蒙古王公功绩表传》曰:“雍正十年,大军剿噶尔丹,凌凌车,布登献马百,助军得纪録。

乾隆十八年卒。

子达什衮布袭。

”(四)游乐竞技随着时代的发展,冰车、凌车、凌床又发展成为一种游戏工具。

此游乐与竞技又分民间和官方两种。

1)民间活动:普通老百姓将溜冰作为一种游戏,同时也作为引渡谋生的工具。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冰床滑擦:太液池之五龙亭前,中海之水云榭前,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托床。

积雪残云,景更如画。

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

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

亦以托床代渡。

更将托床结连一处,治酌陈肴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如飞,较之坐骥乘车远胜多矣。

”2)文人墨客间的休闲活动。

清查为仁《莲坡诗话》:“天津城南,地势洼下,夏潦秋霖,汪洋弥望。

冬则冰胶如镜,居民以凌床往来,其行如飞,鲁存弟邀同人作冰泛之游,鲁存得长歌一篇,内有句云…晶莹倒射天影白,七十二沽无水声。

‟极为侪辈推许。

”3)贵族游乐活动。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英国公新园》:“崇祯癸酉岁,深冬,英国公乘冰床,渡北湖,过银锭桥之观音庵……”4)皇家游乐活动。

宋王应麟《玉海·宫室》:“唐鱼藻池:顺宗纪。

侍宴鱼藻宫,张冰嬉彩舰,宫人为棹歌。

”明刘若愚《酌中志》:“至冬冰冻可拖床,以木板上加交床或藁,荐一人前引绳,可拉二三人。

行冰如飞,积云残雪,点缀如画……神庙临御久稀,禁网疎阔,每于河冰冻后,近京贫民于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床以糊口。

遇雪,满林皋坐拖床者,艳素杂沓,交拉如织。

”二、种类冰嬉由劳作方式演变为一种游乐形式,其日用、运输和游戏功能是并存的。

因使用的装备不同又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凌床(冰床聚游)冰嬉运动在宋、元、明都有发展,至清朝达到顶峰,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爱冰嬉,到乾隆时尤盛。

清官修《国朝宫史》卷二十五:“御制冰嬉赋一部:国俗旧有冰嬉,以肄武事,皇上率循旧典,爰于每岁冰坚之候,于太液池聚八旗武士陈之。

御制冰嬉赋一篇,以叙其事。

内廷诸臣恭注。

”可见,这项运动是皇帝亲自参加且提供装备,八旗子弟参赛,技艺优胜者还有彩头。

而民间对冰嬉的崇尚,从大量的诗词集、笔记、小说的记载中可窥见一斑。

顾景星《白茅堂集》、查慎行《敬业堂诗集》、陈维崧《迦陵词全集》、曹雪芹《红楼梦》等都有提及。

(二)滑擦(自由溜冰)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国俗有冰嬉者,牢鞋用韦,底合双齿使啮凌而不踣焉,或践铁如刀,使践冰而不逾急也。

”清李佐贤《石泉书屋诗钞》卷四:“冰床:冻结长河一带斜,板床牵引水之涯。

宜眠莫当陈蕃榻,小坐何殊卫玠车。

平稳疑浮云外棹,空明恍泛月中槎。

如飞更有冰鞋利,一任诸君捷足夸。

”可见,在冬日乘坐冰床,脚着冰鞋都是很常见的娱乐活动,而冰鞋速度极快,超过冰床。

(三)跑冰鞋(花样滑冰)清代由于皇室推崇,冰嬉成为国俗,统治者借冰嬉一事来行练兵封赏之事。

跑冰鞋分几个程序,首先是抢等。

八旗勇士们在皇帝冰床二三里以外的地方排列组队,以鞭炮声为令,令声一响,勇士们争先恐后地开始向前滑行,冲到御座前就停止,按照到达目的地的先后顺序,分为一等奖,二等奖,按等级封赏。

第二,抢球。

参加者分为红黄两队,左右分列于御驾前,御前侍卫发球(此球乃皮革所制)至场中央,双方争抢,得球多者胜。

勇士们各展技能,一则为获得奖赏,补充兵饷的不足,二则为得到皇帝嘉奖的殊荣。

场面壮观,竞争激烈。

第三,转龙射球。

八旗勇士各着本旗服色,组队排列。

每队前一人执小旗现行领队,二人执弓矢追随其后,以此类推,总共有一二百人执旗,执弓矢的人数就是执旗人的一倍。

八色队伍,如巨龙盘旋。

在靠近御座处设旌门,上悬一球(天球),下置一球(地球),转龙队伍迅速滑向旌门,举箭射向这两个球,射中者有奖赏。

以此来考察八旗子弟的箭法和溜冰技巧。

此在清石韫玉《独学庐稿》有详细著录。

(四)蹙鞠(冰上足球)除开类似于冰上篮球的抢球之戏,还有冰上蹴鞠。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金海冰上作蹙鞠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

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之令远,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将士用以习武。

昔黄帝作蹙鞠之戏以练武,盖取遗意焉。

”另外,边关将士亦用此法来锻炼身体和打发空余时间。

清谢元淮《养默山房诗稿》卷二十二辛卯集:“老将和王二波都阃嘉福韵:百战沙场老却回,梦中犹认夜衔枚,谁怜白刃防边去,屡见红旗奏捷来……蹴鞠投壸事事精,冰山瀚海屡横行。

将军恤卒同甘苦,壮士从军易死生……”记述了在边关苦寒之地,将士们蹴鞠、投壶同乐的场景。

三、社会意义冰嬉乃满人习俗,清王朝见证了冰嬉由全盛时期走向衰落。

乾隆最盛。

皇帝每年冬季都要举行多次盛大的冰嬉活动。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十四:“十二月,西苑三海层冰坚冱,于是择令辰,圣驾御冰床临观焉。

或五龙亭、或阐福寺、或瀛台等处,无定地。

”同时,冰嬉运动对清朝的统治还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文学上。

皇帝每到兴致盎然之时,亲自御制诗歌赋文,诸大臣也有很多应制歌咏之作。

另文人名士之间,亦以追逐冰嬉之风,常常聚集,冰天雪地,围炉据床,吟诗属文。

其次,君主把冰嬉当作一种政治手段,借以笼络权臣、贵族和士人,调和民族关系。

乾隆经常御赐冰嬉宴给臣属,在外族部落首领朝见之时,也会摆上盛大的冰嬉宴会,以夸饰天朝上国的富裕恢宏。

在宴会中间,还要大举对臣下特别是外番进行赏赐。

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二十四:“乾隆二十九年御制元正二日紫光阁赐蒙古王公及回部宴即席得句:元正才过绮筵排,节赐先期为值斋。

遂试冰嬉千队出,旋歌露湛八音谐。

旧藩己似世臣荩,新部胥娴国礼佳。

紫阁犹然战图绘,旌功益切奠遐怀。

”这即为君主在赐宴蒙古王公和回族部落首领时的即兴之作。

但即使冰嬉在全国盛行,依然没能打破清朝统治者排汉抑汉思想。

《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二又曰:“每冬太液冰坚,今八旗与内府三旗简习冰嬉之技。

”即只有八旗子弟和内务府人员才可以参加宫廷冰嬉比赛。

而获得宴饮资格的汉族官员则以之为殊荣,大多要吟诗作赋歌颂一番。

第三,冰嬉游戏的盛况,也反映了当时清朝统治阶层的奢靡。

在频频举行冰嬉盛宴期间,大量财物赏赐,还有官员的饱填私囊,增加了财政负担。

清奕赓《侍卫琐言》:“三旗冰鞋,每年挑选时,例以三旗续办事章京兼班领充当翼长,操去取之权,颇得肥口,数年来氷鞋已撤,不知仍作此肥梦否?”宫廷侍卫的贪污渎职可以想见。

因此在乾嘉之后,冰嬉之风随着国势渐渐衰退。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録》卷十四:“旧制八旗兵皆演冰鞵,分日阅看,按等行赏。

道光初,惟命内务府三旗预备,后则三旗亦停止,仅给半赏之半而已。

”可见,冰嬉运动盛行于清代,贯穿整个朝代的始末,是清朝最具特色的冰上运动,深刻影响了清代的社会生活和娱乐、休闲方式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