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图式视角下的韩国语“ ”隐喻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I刘桃桃⑴丨商丘师范学院丨[摘要]韩语固有惯用语蕴涵着韩国人特有的认知,反映了韩国人的思想情感、信仰习俗、生活习惯等。
惯用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通过惯用语的内容可以认识到其背后所包含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思考方式、价值观,等等。
本论文以韩语固有惯用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规约常识三个角度论述此类惯用语的认知机制,以此探求韩国人特有的惯用语认知机制,为韩语学习者更加准确、地道地掌握韩语惯用语提供借鉴。
[关键词]惯用语;认知;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规约常识1.引言惯用语短小精悍,富有鲜活的表达力,是语言运用者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与基于文化典籍的四字成语不同,大多数的惯用语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这使得惯用语与体验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
体验主义认为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心智乃至语言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通过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形成的,特别是感觉运动系统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隐喻被大量地运用,成为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
隐喻贯穿于惯用语之中,通过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将客观事物的概念与所表达的内容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通过认知参与,将具象概念系统与抽象概念系统进行转换,使惯用语更加生动形象。
多数惯用语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它通俗易懂,广泛分布于各种语言之中。
中韩两国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在亚洲文化圈的影响下有着很多文化共通处,所以在惯用语的表达上有很多是可以完全对译的,有些惯用语仅仅是叙述语或者部分单词发生了变化,但是整体上中韩意思互通,在本文中称之为部分互译惯用语。
不管是完全互译惯用语还是部分互译惯用语,从源域到目标域映射的过程中,中韩语言使用者的相同认知使对其的理解和使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但是除此以外,还有部分韩国特有的惯用语,此类惯用语与中国文化存在差异,没有办法直接翻译成中文,在本文中将此类惯用语归类为完全不对译惯用语,为了叙述的方便称其为韩国固有惯用语⑵。
韩中关于恐惧情感表现的隐喻对比研究

韩中关于恐惧情感表现的隐喻对比研究情感作为人类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体验中最中心的方面之一。
情感是抽象且难以理解的事物,人们为了更生动形象的描述该事物,常常将它隐喻化。
可以说隐喻是理解抽象情感的重要手段,而“意象图式”则为认识情感隐喻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情感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对“愤怒,喜悦,悲伤”等情感的研究,很少有对“恐惧”情感方面进行研究。
且大多数对情感概念化的分析都聚焦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忽略了“意象图示”对情感隐喻分析的作用。
所以本文欲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借助“意象图式”理论,对韩中“恐惧”情感表现的概念化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通过对比找出其相似点和差异点。
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具体如下:第一,首先在韩语((?))语料库和SJ-RIKS语料库以及汉语CCL语料库中搜集和恐惧情感相关的8000个例句,并根据隐喻分类标准筛选出和“恐惧”情感相关的隐喻表现,并对此进行分类。
本文将情感隐喻分为以下几类:’恐惧是敌人’隐喻,’恐惧是自然力’隐喻,’恐惧是疾病’隐喻,’恐惧是凶器’隐喻,’恐惧是负担’隐喻,’恐惧是容器内的液体’隐喻,’恐惧是食物’隐喻,’恐惧是方向(下)’隐喻,’恐惧是动物’隐喻和’恐惧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隐喻。
第二,运用“力图式、容器图示、部分-整体图示、平衡图示和上-下图式”理论分别对韩、汉语中关于恐惧情感的隐喻表现进行了具体分析。
从分析结果上来看,韩中两种语言中关于恐惧情感的隐喻表现相似之处很多。
即都有’敌人、自然力、疾病、凶器、负担、容器内的液体、食物和方向(下)’等相同的始源域。
相似的原因归结于人们具有相同的身体体验以及生理反应。
第三,借助韩语((?))语料库和SJ-RIKS语料库以及汉语CCL语料库,对恐惧情感隐喻中代表性的语言表现所占的比重进行了具体统计,通过统计结果发现韩、汉两种语言中,即使拥有相同的情感隐喻,但在这相同的隐喻中其常用的语言表现也存在着差异性,通过该项对比研究使得学习者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对方国家的情感语言表现。
韩国语演讲稿中的概念隐喻与汉译个案分析

韩国语演讲稿中的概念隐喻与汉译个案分析
鲁锦松
【期刊名称】《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本文以韩国语演讲稿为对象,考察了其语篇中出现的概念隐喻特征,并对概念隐喻的翻译战略进行了分析。
分析发现,为生动说明中韩两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韩国语概念隐喻更倾向于使用“有机体”始源域。
在翻译战略方面译者倾向采用“一致”战略,尽量用同等语义的概念隐喻来等价表达。
【总页数】10页(P11-20)
【作者】鲁锦松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英语经济新闻中概念隐喻的汉译实证研究 [J], 宋露茜;陈炼;王蒙
2.英诗汉译中的美学再植——以《I had a dove》汉译本为个案分析 [J], 朱丽平;
3.中国学生英语演讲稿写作中的逻辑问题个案分析——参照托福口语官方指南的答题逻辑框架 [J], 陈彦
4.中国学生英语演讲稿写作中的逻辑问题个案分析——参照托福口语官方指南的答题逻辑框架 [J], 陈彦
5.从目的论视角看英语商务函电中概念隐喻的汉译 [J], 刘梦蝶;刘继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外语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手段,它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促进外语教学的进步。
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来进行外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外语语言,增加学习的效果。
例如,当学生学习英语单词时,通过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可以通过联想、空间构建、表达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当学生想要学习“book”(书)这个单词时,可以用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想象书是一本捆着绳子,绳子像页面一样连接着书本,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
其次,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英语句子结构时,通过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可以通过把句子的主干表达为一个框架,并以小的部分构成单词,将句子中的每个部分连接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句子的结构。
此外,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当学生学习英语中文章写作时,可以利用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让学生去想象一些图像和形象,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外语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真正认识到认知图式的隐喻投射,加强教学,充分应用其中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外语教学服务。
汉_韩五官惯用语概念隐喻的异同

2010年4月第43卷第2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Yanbian U niversity (So cial Science ) A pr .2010V ol .43 N o .2汉、韩五官惯用语概念隐喻的异同黄 仙 姬(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朝汉对比专业,吉林延吉133002)摘 要:对于惯用语的生成与理解,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与传统语言学理论不同的观点。
认知语言学不再把惯用语视为结构和意义上都是任意的、不可解释的,而视为是可分解的、可解释的。
根据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中的空间隐喻和容器隐喻对汉、韩五官惯用语进行分析,找出其异同,对语言教学、翻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汉韩;五官惯用语;概念隐喻;异同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10)02-0093-06收稿日期:2010-01-04作者简介:黄仙姬(1984—),女,朝鲜族,吉林龙井人,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朝汉对比专业,在读硕士。
DOI :10.16154/j .cn ki .cn22-1025/c .2010.02.013Idioms about Five S ense Organs in Chinese and Korean v.s theUsage of Conceptual MetaphorH UANG Xian-ji(Dept.of K orean-Chinese Contrastive Learning,College o 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Y anbian University,Y anji,J ilin,133002,China)A bstract:Theories of idiom form ation and comprehension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raditio nal linguistics:idiom s are divisible and their meaning s can be ex plained instead o f being structurally arbitrary and impossible to be explained.Based o n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bout space and con-tainer in cog nitive linguistics,an analy sis of idiom s about five sense o rgans in Chinese and Ko rean is made in this paper.The com parison o 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se idiom s will be of g reat sig nificance to languag e teaching and translatio n.Key words:Chinese and Korean;idiom abo ut five sense organ;conceptual me tapho r;diffe rence and simi-la rity(上接第92页)G ender T rag edies and G end er C onsciou sn ess in Jia ng Jing Ai's an d X iao Ho ng's NovelsLIU Yan-ping(Colle ge o f Chinese L anguage and C ulture,Y anbian University,Y anji,J ilin,133002,China)A bstract:Both Jiang Jing-ai and Xiao H ong complete their trag edies abo ut g ender difference w ith vivid de-scriptio ns of nameless sadness,silence,monolo gue s,being family maids and bearing and sexual to ols.H ow eve r,the gender conscio usness in Jiang's novels is often inspired by class strug gle and national identi-ty w hile Xiao's m ake mo re reflections and critiques o n social culture and sex discriminations to express clear and strong gender consciousness.The author argues herein that the contradictory attitudes tow ards traditio nal cultures(to defend o r to rebel ag ainst)and a dilem ma of love and marriage are the m ain causes of these differences in the tw o novelists'creation.Key words:Jiang Jing-ai;Xiao H o ng;novel;tragedy abo ut gender difference;g ende r co nsciousness。
基于语义网构筑的韩国语人体词汇隐喻教学

基于语义网构筑的韩国语人体词汇隐喻教学*I邹爱芳丨扬州大学丨[摘要]“以身喻物”是人类重视自身认识的一个体现,“近取诸身”又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本文立足认知语义学的体验主义理论,聚焦韩语人体词语,通过具体实例探究其意义扩展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筑隐喻语义网。
同时,探讨韩语人体词语惯用语的意义形成类型,以期为韩语学习者习得此类词语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体词汇;韩语隐喻教学;语义网;1-引言认知语义学认为隐喻是具体理解某一概念的认知机制,是人类进行思考和推论时不可避免的过程。
传统和形式主义的立场与认知语义学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将隐喻语言定义为语言层面的问题,还是思维层面的问题。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人类思考的基本工具之一,其产出源自话者的认知机制,具有一定的动机性。
换言之,隐喻是将一种概念用其他概念来思考的认知过程,表现为语言形式的隐喻可以看作是隐喻实现形式的一部分而已。
“以身喻物”是古人重视自身认识的一个体现,早在《周易•说卦传》中就将八卦与人体作类比,即“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这是典型的“身体一世界”认知图式,印证了人认知语义学以“近取诸身”的方式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真谛。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假设之一就是围绕人类的“身体体验”展开的,“身体化”源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义学的体验主义。
(Lakoff&Johnson, 1980:36)认知语义学积极吸收体验主义理论,认为人体是人类理解周边环境、现象、事物的基本标准,身体体验是人类认知的出发点和意义扩展的根源,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的构造和意义中。
(林枝龙,2008:77)本文聚焦韩语人体词语,通过具体实例探究人体词语意义扩展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筑韩语人体词语隐喻语义网。
同时,探讨韩语人体词语惯用语的意义形成类型,以期为韩语学习者习得此类词语提供借鉴。
2.人体词语的意义扩展机制词语意义由中心意义向周边意义扩展的过程80中,周边意义与中心意义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分化为意义间的相似性与意义间的邻近性。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两种常用的语义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探讨它们在中文语料分析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意象图式是一种通过视觉形象来呈现概念和抽象概念的方法。
它通过将概念映射为具体的感觉和形象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意义。
我们可以用“河流”和“山脉”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这些图式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概念映射到我们熟悉的感觉和视觉经验中,在理解和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
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过程,通过将一个概念(源领域)与另一个概念(目标领域)进行类比来理解和表达意义。
这种比喻不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概念上的。
在中文中,我们常常用“时间是金钱”来形容时间的珍贵和效率,这就是一个概念隐喻。
通过将时间与金钱进行类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和管理。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中文语义分析中有广泛应用。
意象图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诠释诗歌、文学作品以及一些隐喻表达。
通过将概念映射到具体的感觉和形象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字的意义。
概念隐喻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观念。
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进行类比,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表达和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中文语义分析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不同文化和语境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所以在分析中需要考虑到文化和语境因素。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往往是主观的,因为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在语义分析中需要注意到不同人群和个体的理解差异。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只是语义分析中的一种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语言学理论来综合分析和理解语义。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两种常用的语义分析方法,它们通过视觉形象和概念类比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意义。
在中文语义分析中,它们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也需要考虑到文化、语境和个体等因素的影响。
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释文字的意义,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作为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在语义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意象图式是指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概念,而概念隐喻则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进行语义建构。
这两个概念的提出为语义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义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文本理解、信息检索等领域,如何准确地理解语言中的意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视角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隐含信息,揭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通过研究这两个概念在语义分析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丰富语义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升文本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这两种认知手段在语言理解和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研究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定义、特点和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运作机制,并揭示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
通过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语义分析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语义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对语义分析的启示,总结两者在语义理解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表达方式,为语义分析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语义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构建机制,揭示不同文本中的隐含含义和文化内涵;通过探讨案例分析,可以具体分析不同语境下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运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实证数据和案例验证;研究方法的探讨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论基础,从而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更深入和全面的视角;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对语义分析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可以为相关学科提供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方向,推动语义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 1
赶7 H 昭
叫 1 ’
铟 O 1
斟q 旱
旦曼
A B
a—— -— 一
-—— —- - -o
二 亍 L 刘斟通斗.‘
. 日 1 吴 咖
o 1 世 刘 召
鲁 世斟
A
B
键 】
唧, L a k o f ( 1 9 8 7 ) 舛 J o h n s o n ( 1 9 8 7 ) 旦 鲁马 ‘ 7 1 告 干圣( B a s i c L e v e l S t r u c t u r e ) ’ 斟 ‘ 鲁芒吾 z } 铝付王 干圣 ( K i n e s t h e t i c I m a g e S c h e m a t i c S t r u c t r u e ) ’ 詈 列^ 1 斟 啜计. L a k o f ( 1 9 8 7 ) 咖 对 l : t 1 丑
口 1 ‘ 工叫苦芒 吾0 1 早 召 o 1 詈 是叫 ] ‘ 芒,
2 . 付王 斗 钽 王
2 . 1 付E
q叫苛咖
鲁 壬 旱世 口 1 暑鲁 气 = 鲁斟 0 1 罢叫 1己 斟电
呈 乙 + 斟世计.
考, ’罟0 1 矧詈 鬯理斟告 咖7 曰 呈 对鲁
1 . 昙
硎付叫 1 ‘ 芒’ 0 1 ‘ 香’ ‘ 7 1 . 昔丑 号
寻o { 世罟 』 ( 寻 卸王 卒7 1 . 斟啜计.
营軎鄙詈 宁召斟啜丑
’ 鲁 乙 十 斟
乙 +考’ 呈 鄙
噩苴 呈,里旱 ‘ ’
日 7 ] 斟苛叫 1
E 】 1 詈
珥.‘ ’ ^ 1 .
人类生活 中最常见 、最基本的一种意象图式 。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出发 ,适用连接 图式这
一
重要 的认知手段 ,对韩 国语语料库中出现的 “ 罟 ”的隐喻进行分析并探讨隐喻理解 中意象
图式 的作 用 。
[ 关 键词 ]意象 图式 ;连接 图式 ;隐喻 ;芒
导
告 r 2 1 7 1
罟列国 鬯干・ 丑鲁告 苴 叫鬯干 , 2 0 0 0 )  ̄ ] 咎 旱晋 旱
,
]
0 1 对王 考o 1 . 鄙 叫叫U 叼 咖
刁 — 鲁 叫口 { U o 1 . 告 映吾o 1 斟 钽翟鲁 罢 斗 鲁 唧
畸呈咀 ‘ 付王 鲁 牟 叫 1 鲁 呈 斟
罟世 q,鲁世芒 世旱斗 唧6 1 _ q 卫 7 1 .王吾 叫 1等叫 鲁o 1 - 告 叫叫U
营 牟
( I m a g e r y ) 日鲁 7 1 . 卫
斟. ( 1 ’鲁鲁暑 罟 马鲁 世
要 鄙斟 鲁鲁
昭斟珥 叫 1 王 o 1 讨 唧,q o {^ 1 . 鲁
付王 鲁 斟暑 鲁 o 1 旱旦 1 叫 1畸呈咀
王 ’ ( L i n k s c h e m a ) ( 3 ) 鲁 旱 州矧
连接 图式视角下的韩 国语 “ ’ ’隐喻
q 王
人 1 . 芒鲁 显
哥c > 1‘ ’
金文 植 l 常州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
[ 摘要 ]意象图式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成为语言研究的焦 点。研 究意
象 图 式有 助 于研 究人 们如 何 建 构 范畴 、 形成 概念 、分 析 隐喻 、理解 意 义 、进行 推 理等 过 程 。 意 象 是指 人 们在 感 知 日常生 活 中形 成 的 心理表 征 , 图式是 人 们根 据 自己 的感知 经 验形 成 的一 种 基 本 认 知 结构 。意 象 图式 介于 相 对 具体 的心理 表 征和 相 对 抽 象 的认 知结 构之 间 ,是理 解 和 认 知 复杂 和抽 象 概 念 的基 本 结构 ,也 是 隐喻 产生 的机制 和 理 解 隐喻 的重 要 手段 。连接 图式 是
( 1 9 8 7 ) 鲁 ‘ 铝对王 o 1号
呈 ’
旱里
’ 告 旱
鲁鲁 罟鄙
召 旦呈
芒 { 罟0 1 畸. J o h n s o n ( 1 9 8 7 ) 鲁 ‘ 叼付呈 鲁 世 导鄙 世 斟 早司 罟 冒 罟 z } 付立 鲁斗 芒 钏 鲁 翊鬯 呈 年司旦 {
州呈岳 钽理丑芒 ] 7 1 _
斟告 召鲁 旮世斟q
导鲁 _ 日 1 . 呈 鬯 王 电 ’ 鲁 至营)
旦丑
鬯叫苛 铝世王 0 ]
Z } q ‘ 芒’ ( ‘ 考, 寻叫 鲁异 翌苴鲁
学王 軎鲁 譬
叫 1日 1 .
付王 鲁 7 W 斟 付碧鲁 鄙
付 星,普 珥
日.o 1 己 1 芒 詈 卑 1 斟c ) {
理卫 号
鲁 要 斟.硎o { 罾叫 1
呈世 甘
世 子圣’ o 1 亡 } .普,铝付王 鲁 赳 召 鲁 日 1 . 呈 司 告 干圣 鲁 牟 矧 , 詈
司马告 硎,o 1钽
,7 1 -
詈
7 1 . 7 1
0 ] 斟 ^ 1 _ 司 去导 1
讨王 王,鬯 鲁 云
鬯翟予圣
( +) 0 1
丑 兽 牟
q,
工
1 1 8) .
( 世 ) 告 旱
( 一) 0 1 计.q理王 鲁
叼 钏 旱^ 1 . 营 星纠 鲁 吾寻 1 _ 鲁斟州 避计.
呈 L + 斟 鬯 亡 鲁斗 辟( J o h n s o n 1 9 8 7 :
云 呈 ,‘
通畔.畸斟 ‘ q ’ 鲁
丑召
通t 三 卜 .o 1 壹 鬯翟芒 叼 甘
司卑 1 , 喜,罟罟 1 . 吾寻 1 - 鲁 鬯世世 叫 ]旱^ 1 . 斗.
珥 干圣暑 早q 计’ 丑 斟银鱼口 {L a k o f
罟 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