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不要和陌生人走
幼儿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3篇

幼儿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不跟陌生人走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到不跟陌生人走是保护自己的一个重要规则。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识别陌生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包括陌生人的图片和熟悉人的图片。
2. 讲述故事的道具:如玩具人物等。
3. 幼儿安全活动手册、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忆安全知识:询问幼儿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安全规则是什么?2. 激发兴趣:介绍今天的主题“不跟陌生人走”,并询问幼儿是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规则的内容。
讲述故事:1. 使用道具或图片,讲述一个关于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故事。
故事情节可以包括一个小孩子在外面玩耍时被一个陌生人叫走了,然后有一个熟悉的人出现并帮助小孩子回到家的情节。
2.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强调小孩子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做的事情:不跟陌生人走,立即找熟悉的人寻求帮助。
讨论与互动:1. 观察图片:给幼儿展示一些陌生人和熟悉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区分陌生人和熟悉人的特征。
可以问幼儿陌生人和熟悉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2. 对话练习:模拟幼儿在外面遇到陌生人的情景,让幼儿依据刚刚学到的知识回答应该怎么做。
小组活动:1. 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陌生人问题。
例如在公园、学校、超市等地方如何正确面对陌生人。
2.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让其他同学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
巩固与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于不跟陌生人走的理解程度。
2.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这个规则,并在遇到困难时找到可信赖的人求助。
拓展活动:1. 绘本阅读:选取一本与不跟陌生人走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
2.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扮演陌生人和熟悉人的角色,模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人的情景,让幼儿熟悉处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和活动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到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面对陌生人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安全课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跟陌生人走。
4. 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情,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和陌生人走的安全知识。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安全知识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幼儿被陌生人带走的案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安全问题。
2. 主体故事:讲述一个幼儿被陌生人带走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不和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不和陌生人走的过程。
4. 安全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卡片,向幼儿讲解不和陌生人走的安全知识,让幼儿掌握相关技能。
5.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问答,检验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和家长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以便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3. 幼儿自评:让幼儿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不和陌生人走的安全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在家中模拟陌生人场景,让幼儿实践不和陌生人走的原则。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社区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幼儿在社区中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安全问题。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小朋友园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小班健康教案《不跟生疏人走》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增加自我爱护的意识和力量,知道独自玩耍或独拘束家时不跟生疏人走,不给生疏人开门,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力量,熬炼他们的个人力量,快来看看小朋友园小班健康《不跟生疏人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独自玩耍或独拘束家时不跟生疏人走,不给生疏人开门。
2.增加自我爱护的意识和力量。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力量,熬炼他们的个人力量。
4.培育小朋友完整、连贯地表达力量和对事物的推断力量。
5.加强小朋友的平安意识。
活动预备:1.小朋友用书:《不跟生疏人走》。
2.事先让小朋友理解生疏人的含义。
活动过程:一、熟悉生疏人。
1.老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疏人吗?小结:生疏人就是我们不熟悉的人,生疏人不肯定都是坏人,也有好的生疏人,当我们遇到生疏人时,跟我们说话或吃东西是,不管她是好的或是坏的,我们都要有礼貌的拒绝。
2.老师这里有两个小朋友叫丽丽和齐齐,她们也遇到了生疏人,看看她们是怎么办?二、看录像《不跟生疏人走》。
1.老师:丽丽一个人在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这一次,丽丽没有直接开门,而是从猫眼里往外看,门口站着一个生疏的阿姨,来人急匆忙地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爸叫我带你去玩,你快跟我去医院吧!丽丽正想开门,但他一想说:感谢阿姨,我还是先打个电话给妈妈吧!2.老师:丽丽独拘束家时,听见了敲门声,他去开门了吗?他是怎样做的?他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做?小结:当我们小朋友独拘束家有生疏人敲门时,我们不能给他开门,应当有礼貌的拒绝生疏人。
三、看幻灯(一)《不跟生疏人走》。
1.老师:丽丽一个人在楼下玩,一个生疏人走过来对他说:小妹妹,这包糖送给你吧!你想吃冰淇淋吗?我带你去买,走,跟我走吧!2.老师:丽丽能跟这个人走吗?为什么?3.引导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告知丽丽应当怎么办。
(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那你们觉得丽丽应当对生疏人说什么?谁来告知丽丽该怎么办?小结:生疏人的东西不能任凭乱吃,不管她是好意还是恶意,我们都要有礼貌的拒绝生疏人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

《不和陌生人走》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和陌生人走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辨别陌生人和熟悉人的能力。
3. 教育幼儿遇到陌生人时能够保持警惕,不轻易跟随陌生人离开。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不和陌生人走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接受不和陌生人走的概念。
2. 如何教育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原则。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和陌生人走的情境。
2. 讨论法:引导幼儿讨论在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如何应对。
3. 情境模拟法:创设一些可能遇到陌生人scenarios,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角色扮演道具。
2. 环境: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
3. 材料:故事书《不和陌生人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故事书《不和陌生人走》,引导幼儿了解不和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向幼儿讲解不和陌生人走的概念,让幼儿明白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3. 角色扮演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和陌生人走的情境。
4.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在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如何应对,教育幼儿保持警惕,不轻易跟随陌生人离开。
5. 情境模拟:创设一些可能遇到陌生人的情境,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不和陌生人走的问题,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不和陌生人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幼儿理解和接受这一原则。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在遇到陌生人时能够保持警惕,不轻易跟随陌生人离开。
《不和陌生人走》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演练,提高幼儿的应对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正确运用不和陌生人走的原则。
幼儿园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六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六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六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1活动设计背景《纲要》指出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的伤害,为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设计了《不跟陌生人走》活动。
从教育角度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力度。
活动目标1、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教学重点、难点树立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活动过程故事课件内容:第一部分,一个小朋友—小雨在幼儿园门前等妈妈,这时候来了一位阿姨,说是她妈妈的同事,小雨的妈妈有事情不能来接她,带小雨去找妈妈,并给她买好吃的。
第二部分,小雨跟着陌生人没走出多远,被一个小男孩看见了想制止小雨跟那陌生人走,可是没追上。
小男孩想了想就报警了,并带警察叔叔找到了他们。
一、引导幼儿观看故事课件第一部分,引出主题。
提问:1、这个阿姨是谁?小雨认识吗?2、陌生人对小雨说了什么?好答应给下雨买什么?3、小雨跟陌生人走了这样对吗?为什么?小结:我们不认识的人、不熟悉的人是陌生人、更不能轻易的相信他们的话,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能要,更不跟陌生人走。
二、幼儿观看故事课件第二部分。
我们刚刚看到小雨跟陌生人走后,陌生人是带小雨去找妈妈吗?最后怎么解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三、联系生活,如何防范陌生人。
那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自己才不受骗呢?提问:1、在幼儿园里,有陌生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怎么办?2、在大街上你和你自己的爸爸妈妈走失了,你怎么办?3、在广场上玩的时候,有陌生人带你去买好吃的好玩的,你怎么办?4、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又陌生人来敲门,你怎么办?幼儿讨论,教师直接指导,让幼儿多思考、多交流。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要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1. 让幼儿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与陌生人正确交流,获取帮助。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建立不跟陌生人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接受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
2. 教育幼儿在陌生人面前如何保持警惕,正确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不要跟陌生人走》2. 故事书:《小兔子乖乖》3. 角色扮演道具:警察、陌生人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小兔子乖乖》引入主题,让幼儿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
3.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时的场景,教育幼儿如何应对。
4. 互动环节:提问幼儿,让幼儿表达自己在遇到陌生人时的想法和做法。
6. 课后反思:让幼儿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 家长合作: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相关安全提示,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改进:1. 针对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十、课后反思:2. 积极寻求同事间的互助和反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关注幼儿在课后生活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建立不跟陌生人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篇一」活动领域:社会、艺术活动目标:1、能说出交通标志的外形特征和含义2、尝试制作活动室的安全标志活动准备:交通标志图片、画笔、记录表《要小心的物品》活动过程:1、我认识的交通标志。
出示交通标志,请幼儿说一说交通标志的外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其含义。
归纳这些交通标志的规律:外形简单,颜色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
颜色和外形:红色的圆形表示禁止;黄色的三角形表示警告;蓝色的长方形表示指示。
2、观察活动室环境,寻找安全隐患。
想一想:活动室里有哪些东西可能会造成危险?(幼儿边说教师边记录幼儿说出的危险物品)分组到活动室的各区域、各角落找一找你,看看有哪些东西会造成危险,并记录在《要小心的物品》统计表中。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分享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才不会造成伤害,如:正确使用剪刀、订书机。
豆子、卫生纸等不能塞进鼻子和耳朵里,也不能吞到肚子里。
玩具和钱币等不能放进嘴巴里。
不拿剪刀、筷子等尖利和细长的东西奔跑,以免戳到自己和别人。
线和绳子不能缠到脖子上玩。
不能乱丢东西,以免不小心踩到而滑倒。
洗手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以免滑倒。
【附】《要小心的物品》统计表要小心的`物品在哪找到它的物品的数量 1、 2、统计和记录时的要点:①认真寻找有可能的危险物品。
②将在不同地方找到的相同物品归类计数。
③根据表格的项目对应填写,可以写字,也可以画图画。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篇二」名称:安全过马路目的:1、让幼儿知道看红绿灯过马路2、让幼儿知道常见车辆禁行的交通标志等准备:常见的交通标志,警车模型、小型红绿灯模型、《小小学交通》一书过程:一、看一看1、交通标志的识别二、玩一玩:1、玩车子模型2、开小车让车过马路3、小结: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走。
走路要走横道线三、说一说:1、知道看过的交通标志讲讲交通标志的意义:哪一种是告诉我们可以一直向前走;哪一种是告诉我们此处可向右转弯;哪种是告诉我们此处不能左转弯;哪一种是告诉我们可以过街。
幼儿园小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三篇】

【导语】通过思考和回答教师预设的问题以及对关键经验的梳理,帮助幼⼉有效的树⽴⾃我保护意识,建⽴起与陌⽣⼈交往的经验。
®⽆忧考⽹整理了幼⼉园⼩班《不跟陌⽣⼈⾛》安全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动⽬标 1.知道不能随便相信陌⽣⼈,更不能跟陌⽣⼈⾛。
2.理解故事内容,明⽩不能让陌⽣⼈随便进门。
3.有初步的⾃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兔乖乖》故事课件;墨镜⼀个,糖果若⼲。
活动过程 ⼀、创设情景,让幼⼉明⽩不能跟陌⽣⾛的道理。
1.情景试探幼⼉。
幼⼉在户外站队准备活动,本班教师暂时离开幼⼉。
执教⽼师戴墨镜扮演陌⽣⼈,⽤糖果来吸引幼⼉,试探能否带⾛幼⼉。
2.根据幼⼉的表现进⾏谈话。
幼⼉回活动室坐好,执教⽼师介绍⾃⼰,告诉幼⼉不能随便相信陌⽣⼈,更不能跟陌⽣⼈⾛。
⼆、结合故事进⾏安全教育。
1.播放故事课件,幼⼉观看。
师: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谁?发⽣了什么事? 2.帮助幼⼉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相应短句。
师:兔妈妈出门前对⼩兔说了什么?⼤灰狼来敲门,⼩兔⼦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为什么不给⼤灰狼开门? 三、⼩结性谈话。
让幼⼉懂得不跟陌⽣⼈⾛,不让陌⽣⼈进家门,要有⾃我保护意识。
活动延伸与建议 1.结合故事内容进⾏分⾓⾊表演。
2.家长带幼⼉外出时提醒幼⼉要⼀直跟家长在⼀起,不能轻易相信陌⽣⼈,不要随便接受别⼈的东西。
⼆ 活动⽬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的话,不跟陌⽣⼈⾛。
2、了解和掌握⼀些和陌⽣⼈相处的⽅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四张。
2、请⼀位幼⼉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
活动过程: ⼀、故事《沙沙和陌⽣⼈》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变⾊龙沙沙独⾃在院⼦⾥玩,这时⼀个陌⽣⼈问他公园怎么⾛,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陌⽣⼈⾮常感谢沙沙。
回到家⾥,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当陌生人要求皮皮猴开门时,皮皮猴是怎么说的? 4.皮皮猴为什么没有给陌生人开门?
小朋友们: 有人和你交谈时需要先确认你是否认识他,
如果你不认识,不要轻信他的话,更不能跟 陌生人走。
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玩具
不给陌生人开门
不能随意告诉陌生人家里的信息
陌生人给安安礼物, 安安直接说谢谢,然后拒绝接受。
1.有陌生人来敲明明家的门, 明明直接打开门。
A.正确
B.错误
2.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
A.正确B.错误源自3.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我们可以直接上车。
A.正确
B.错误
4.放学了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
A.正确
B.错误
5.我们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玩具。
陌生人的眼睛时不 时地往周围张望着。
皮皮猴心想:妈妈 曾经说过不能随便 给陌生人开门。
皮皮猴故意大声喊:“爸爸!别 睡了快起来吧,有人来找你。”
骗子慌忙逃走……
爸爸妈妈表扬了皮皮猴!
1.有人来敲皮皮猴家的门,皮皮猴认识他吗?他是怎 么和皮皮猴说的?
2.皮皮猴直接开门了吗?他相信陌生人的话吗?
不跟陌生人走
1.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轻易跟陌生人走,增强自我防 范意识;
2. 了解独自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小朋友们: 什么是陌生人?
小朋友们: 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哦!
皮皮猴一个 人在家写作 业。
陌生人说:“哦!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和玩具 来了,快把门打开吧。”
“请问是谁呀?”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妮妮 回家,妮妮直接上了车。
陌生人问全全的名字和家里信息, 全全把信息都告诉了对方。
当陌生人来敲门……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请2位小朋友一组上台进行角 色扮演,1位扮演陌生人,另 一位扮演独自在家的小朋友;
其他小朋友评价这两位小朋友 的做法是否合理。
陌生人来套近乎, 满脸堆笑送礼物。 注意安全快离开, 喊来大人求保护。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B、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