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余留地雷致伤机理
2009年6月九江一次典型雷击事故原因分析

被击穿 , 还造成家用电器损坏和人员伤亡。 其中 ,O 2
日 1 :3左 右 , 江市庐 山 区文教 局 办公 楼 一 楼 配 80 九 电箱 因雷 击发 生 爆 炸 , 成 变 压器 、 造 电容 补偿 设 备 、 空 调 机 、 算 机 和 网络 等设 备受 到 严 重损 坏 。2 计 9日 2 1时左 右 再次 发 生 强 烈 的雷 暴 ,又 损 坏过 数 台计 算 机 和 网络设 备 。 中根 据 现 场勘 察 结果 和检 测 数 文 据 ,分 析这 次 雷 击 灾 害 的主 要 原 因并 提 出整 改 建
7 0
气 象 与 减 灾 研 究 表 l 20 0 9年 6月 2 日九 江 雷 电 监 测 网 监 测 的 雷 电数 据 O
序 号 经 度 / 。 纬度/ E 。 电流 /A 陡 度 /k  ̄ ) 误 差 ,1 N k (A/s n 2 0 96 1
2 .9 95 3
3 3卷
第 3 卷第 3期 3 2 1 9月 0 0年
气 象 与 减 灾 研 究
ME EOR OGY T OL AND DI AS E S T R RE DUC ⅡON RE E S ARCH
Vo .3 1 No3 3 .
Se t 01 p .2 0
文 章 编 号 :0 7 9 3 ( 0 0 0 — 09 0 10 — 0 3 2 1 ) 3 0 6 — 4
d i1 . 6  ̄i n10 — 0 32 1 . .1 o:03 9 .s . 7 9 3 .0 00 0 2 9 s 0 3
20 0 9年 6月九江 一次 典型 雷击事故原 因分 析
黄 中根 ,齐移 民
1 九江市气象局 , 西 九江 . 江 2 万年县气象局 , . 江西 上饶 3 2 0 30 0 3 5 0 350
手雷杀伤原理

手雷杀伤原理嘿,你有没有想过手雷那小小的身体,怎么就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呢?今天呀,我就来给你好好讲讲这其中的门道。
我有个朋友叫阿强,有一次我们一起看战争片的时候,看到手雷一扔,“轰”的一声,那场面可震撼了。
阿强就特别好奇地问我:“这手雷到底是怎么把人给杀伤的呀?”我当时就想,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值得好好讲讲。
手雷的杀伤原理啊,首先得从它的构造说起。
手雷一般由弹体、装药、引信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这弹体就像是手雷的外壳,它就像一个小小的保护罩,不过你可别小看这个保护罩,它在杀伤过程中也起着不小的作用呢。
装药就好比手雷的心脏,这可是产生巨大能量的关键所在。
引信呢,就像是手雷的小开关,控制着它什么时候“发火”。
当士兵把手雷扔出去之后,引信就开始工作了。
你可以把引信想象成一个小闹钟,它在规定的时间一到,就会触发里面的装药。
这装药一旦被触发,就会发生爆炸。
这爆炸的瞬间,那可不得了啊!就像是一场小小的火山爆发在瞬间爆发一样。
装药爆炸的时候,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会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扩散。
这时候,弹体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弹体在爆炸能量的冲击下,会被炸成很多很多的小碎片。
这些小碎片就像一群愤怒的小蜜蜂,“嗡”的一下就朝着四面八方飞出去了。
想象一下啊,这么多小碎片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周围的目标,那得多恐怖啊!这些碎片就像无数把小飞刀一样,要是打到人身上,那可就像被无数根针同时扎一样,而且是超级粗的针啊!这还不算完呢。
除了弹体碎片,手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是杀伤的重要因素。
这冲击波啊,就像是一股超级强大的无形的力量。
你见过狂风把树都吹弯甚至吹倒的场景吗?这冲击波就比那狂风还要厉害得多。
它会像一个大力士一样,把周围的东西都推开。
如果人在冲击波的范围内,就会被这股力量狠狠地撞击。
这就好比你在路上好好走着,突然有一个看不见的巨人用尽全力推了你一把,你的身体能受得了吗?肯定会受伤啊,可能内脏都会被震伤呢。
这冲击波还会对人的耳朵造成极大的伤害,那“轰”的一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就像一个尖锐的叫声直接钻进你的耳朵里,能把你的耳膜都震破。
防范战后余留地雷致伤的措施

前 往 有 地雷 ” 、“ 雷 区危 险勿 入 ” 等标 志 ,以 提醒 往 来 的人 员 勿 进 入 雷 区 ,而 只 能在 雷 区标 志范 围 以外 活 动 ;或是 挖 简 易沟 渠 ,在 雷 区 四周挖 一 条环 形 简 易 沟渠 ,既 可 以有 效 防止 人 员 或牲 畜 误入 雷 区 ,也 可 以减 少地 雷 位 移 ; 也 可 以 在靠 近 居 民活 动 和牲 畜放 养 的雷 区周 围拉 上 铁 丝 网或 围上 坚固的篱笆 , 规定人员只能在铁丝网、 篱笆以外的范 堡勘 , 并 防止 牲畜 闯入雷 区。
1 余留地雷雷场扫雷作 业安全规则
1 . 1 扫雷作业前安全规则
扫雷 作业 前要 严 密组 织计划 ,各 扫 雷组 人员 做好 准 备 , 并 设 立 安 全 哨 ,划定 警 戒 区 , 由军 、警 、 民联 合 担 任 现场 安全 警 戒 ; 无关 人 员 不 得 随意 进入 扫 雷 现 场 ;对扫 雷 人员 进 行 培训 ,让 他 们 掌 握 各 种 地 雷 的性 能 ,提 高 业 务 素 质 , 提高 其 扫 雷能 力 ; 未 经 培训 或 培训 考 核不 合 格 者均 不 得参 与扫 雷 作业 ;参 与扫 雷 作业 人 员要 严 格 遵 守操 作 规程 ,实 行安 全 防 护措 施 ; 实 施 作业 前 要对 扫 雷器 材 进 行认 真 的安
2 . 2 在雷场雷 ,如 “ 此处
观察 有 无诡 计设 置或 诡计 雷 ,不要 盲 目行动 ,应 先按查 看 , 后 接 近 ,再用 探 雷 器或 探 针确 定 的顺序 ,接近 地 雷 时动 作 要 轻 ,避 免触 动或震 动地 雷 ,接 触地 雷时 ,不能 向下 用力 ; 不 要 轻 易拾 取 雷 区余 留 的武 器 和物 品 ; 不 要轻 易 移 动未 检 查 雷 区 中的 障碍 物 ; 不 要 拉 动 或剪 断 可 疑 的 铁丝 或 绳 索 ;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导语: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农村地区尤为常见。
雷电灾害不仅给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农村地区的建筑和设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对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采用防雷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一、雷电灾害成因分析1.环境原因雷电灾害常常发生在夏季的多雨天气中。
由于农村地区大多是山区或者平原地带,地形较为复杂,地势高低不一,容易形成地面和云层之间的静电场,产生放电现象,引发雷电灾害。
2.建筑结构原因由于农村地区的建筑结构大多是砖瓦房或木结构房屋,这些房屋的保护性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雷电的损害。
一些农村地区的建筑物缺乏合理的接地措施,也增加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破坏性强雷电放电的瞬间能量是非常大的,可以引起爆炸、火灾、电器烧坏等严重后果。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旦遭受到雷电灾害,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二、农村雷电灾害防雷技术探讨1.建筑物防雷技术针对农村地区的建筑结构较为简单的特点,可以采用直接针对建筑物的防雷技术来减轻雷电灾害的影响。
一方面是要加强建筑物的密封性和保温性,以减少雷电放电时建筑物受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要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接地处理,提高建筑物的防护性能。
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增加避雷针等设备,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性能。
2.农村电力线路防雷技术农村地区的电力线路大多是露天的,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
对农村电力线路进行防雷技术的改造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增加避雷针、断路器等设备,合理设置接地装置等措施,提高电力线路的防雷性能。
对已经损坏的电力线路进行及时的修复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3.农村居民个人防雷技术农村居民在雷电天气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户外高大物体周围逗留。
在室内时,要避免接触金属物质,尽量不使用电器设备。
要加强对雷电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从环境、建筑和个人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防范。
阔剑地雷是如何实现定向杀伤的?

阔剑地雷是如何实现定向杀伤的?“阔剑”的技术关键就是⽶斯奈-沙尔丁效应。
本质上这是板状炸药的特点,球状弹体的冲击波向四⾯⼋⽅传导,锥形榴弹是两个锥形,⽽板状装药,基本是以垂直于两个表⾯的⽅向传导。
但如果在其中⼀个⽅向上放上重型挡板,那么冲击波⼏乎全部会向另外⼀个⽅向去传导。
这个效应被发现要感谢⼆战装甲技术⼤发展。
德国⼈为了搞⾃锻破⽚,进⽽获得更强⼤的反坦克战⽃部专门研究了各种构型的装药的爆炸效应。
发现这个效应的科学家是德国⼈休伯特.沙尔丁和匈⽛利⼈⽶斯奈。
⽶斯奈利⽤这⼀效应设计了43式反坦克雷和LTATA型定向雷。
匈⽛利军队在1944年之后开始使⽤这些地雷。
最为⼀名地雷专家,⽶斯奈在战争结束前不断研究细化破⽚飞⾏轨迹的反步兵地雷。
但⼆战后,很多国家觉得步兵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1950年的战争改变了这⼀期,东⽅超⼀流步兵突然让美军和其他西⽅军队有点懵。
于是各国⼜开始疯狂研制反步兵地雷。
加拿⼤搞出了名为“凤凰”的反步兵地雷,能够向前⽅30⽶范围内喷射0.25英⼨的钢⽴⽅体。
1952年诺曼麦克劳德开始研制步兵携⾏的⼩型定向雷,在参考了“凤凰”的设计后,他完成了T-48型反步兵地雷,这两个设计的最⼤问题都是杀伤范围不超过30⽶,T-48⼤约在27⽶左右。
1954年⽪卡丁尼兵⼯⼚发布了M18的项⽬计划书,开发合同价值仅有37.5万美⾦。
1956年,“阔剑”最终完成,之所以能够产⽣远超过此前T-48和“凤凰”的破⽚速度,主要是因为⼯程师在钢球之间浇筑了塑料,保证了爆炸威⼒能够⼤部分⽤于推动钢球。
最终M18的钢球最⼤射程达到250⽶,在50⽶内可以形成有效杀伤,钢球的速度可以突破1200⽶/秒。
雷州市下坑洪村雷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雷州市下坑洪村雷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雷州市一次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一起农村雷击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雷电灾害防护对策及建议,以期使人们吸取教训,提高防雷安全意识,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关键词:雷电灾害调查分析防御措施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成为常态化,强雷暴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尤其是进入雷暴和强降雨多发期,雷击事故是常见的现象。
雷州市隶属广东省湛江市,地处雷州半岛中部,两面环海,西边为北部湾,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的雷击伤人事故共发生12起,造成了5人死亡,13人受伤,同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防雷减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雷电防御的意识,避免重大雷击伤亡事故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对雷州市一次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典型雷电灾害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人民群众的雷灾防范意识,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1雷灾事故概况下坑洪村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南渡河流域,村前是闻名遐迩的东西洋粮仓,南渡河从村前流过,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处在一个低洼的地方,土壤电阻率较低,是典型的雷击高概率地区。
得益于政府的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该村修建了一批新楼房,遗憾的是没有一户房屋安装避雷装置。
村内供电低压电源线、网络线、有线电视线架空敷设,纵横交错,未采取任何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入侵措施。
2020年6月29日下午5时左右,雷州市五坑村委会下坑洪村上空打雷,眼看大雨倾盆,村民洪某母子担心稻谷被大雨冲走,于是两人走上自家楼顶收拾晒在楼顶稻谷时被雷电击中,造成1死1伤。
儿子洪某当场死亡,母亲邓某重伤。
同时击坏洪某家电视机一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
洪某楼房没有安装任何的防直击雷装置和感应雷装置,其后果可想而知。
2雷灾事故原因分析2.1雷灾位置的地形分析从该村的自然环境来看,村庄座落在一个低洼的地方,四周是水稻田,村前田园土壤为黏土、潮湿,当时雷雨云从上面经过,极易积累大量与雷雨云相反的异性电荷,所以雷电自然就朝这里发展,此时发生雷电,雷电流自然要找到一条电阻最小的通道或捷径,向大地泄散,当雷电先导击穿空气朝下面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选择了低洼、潮湿的地方,村庄里哪些较高、较突出的楼房建筑物就容易遭雷电击中。
蝴蝶雷爆炸原理

蝴蝶雷爆炸原理
蝴蝶雷是一种电子战用的突击手雷,其爆炸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感应雷管:蝴蝶雷内部搭载了感应雷管,当接收到外部的电磁波,如雷达信号或无线电信号时,感应雷管会被触发。
2. 合成剂:蝴蝶雷内部含有高能合成剂,如四硝基甲烷(TNT)、六硝基甲烷(HMX)等。
这些合成剂具有很高的爆炸能量,可以迅速释放大量热能和气体压力。
3. 金属片:蝴蝶雷的外壳通常由金属制成,内部放置一片或多片金属片。
当雷管引爆合成剂时,金属片受到爆炸冲击波的压力,会被迅速加热并蒸发,形成高温高压的金属蒸汽。
4. 震波和碎片: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膨胀迅速,形成冲击波(震波),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碎片,如金属片、外壳残片等。
这些震波和碎片具有破坏性,可以对目标造成伤害。
蝴蝶雷通常用于电子战中,用来干扰和瘫痪敌方的雷达系统或其他电子设备。
当蝴蝶雷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和破坏力可以产生电磁干扰和物理破坏,从而迫使敌方停止或丧失行动能力。
战后余留地雷、雷场的特点

平方 米 ,全 长共 6 7 3公 里 , 占广 西边境 一线 总长 的 4 7 - 3 %; 余 留地 雷分 布 点 多 ,广西 边 境 共 有 1 3 2个 雷 场 ,地 雷被 随 意埋 设 在 边 境 的交 通 要 道 、贸易 口岸 、村边 小 路 或 河 边 、 麦地 、菜地 、浅 水沟 等地方 ,严重威 胁着 人们 的生命安全 。
南边境 战后 余留地雷和雷场的特 点总结如 下: 关键词 :战后 ;余留地雷 ;特 点 中图分类号 :T J 5 5 文献标识码 :A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4 . 3 4 8 西 南边境 雷场位 于亚热 带 山岳 丛林地 带 ,植 被茂盛 ,气 1 余 留地雷特点 候 炎 热 , 四季 不 明显 ,温 差 大 。高温 时 气温 可 达 4 0 ℃ ,白 1 . 1 余留地雷分布点多线长 天热 ,夜 晚 凉 ,昼夜 温 差 1 O ℃左 右 ;晴天 热 ,雨 天凉 ,雨 中越 边境 战后余 留地雷 主要分 布在我 国西南 边境 的广西 后 气 温 可 降 5 1 0 ℃ ;雷场 林外 热 ,林 内凉 ,林 内气 温 比 段 ,布设地 雷 范 围极 广 ,在 边境 上布设 地雷 面积达 7 9 9 . 7万
2 . 2 雷场有害动植物多
战后 雷场 空气湿度 大 ,遍 地都是 茅草丛 或灌木 林 ,丛 林 密 布 。这 些地段 有叮 咬人 、畜 的山蚂蟥 、野蜂 、蝙蝠和 黑蚂 蚁 ,还 有 受 惊扰 会 主 动攻 击 人 、畜 的毒 蛇 。 山蚂蝗 分 布 于 高 山密林 或 草 丛 中 ,叮人 吸血 ,致 使皮 肤 红 肿 、 出血 。野 蜂 蛰伤人 后 ,伤 口周 围立 即出现红肿 、 热痛, 甚 至全身 发热 、 寒 战 ,或 局 部 出现 荨 麻疹 、过敏 性 休克 等 症 状 。雷场 有 害 植物 主要 为漆 树 、 毒 蕈和有 毒 的野 果 、 野 草 ,一旦人 员接触 , 可引起 过敏性 疾病或 接触性 皮炎 1 。这 些都会 造成非 战斗性 减员 ,给排雷 行动增 加 困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物进 入 血液 ,但 不一 定会 发 生休 克 ,经 过相 应治 疗处 理 , 该期 持续 到数 天 。 ②毒 血症 期 : 伤者组 织 自溶产 物 中毒 症状 明显 突 出 ,若 为远 隔损 伤 ,有时功 能失 调现 象还会 有不 断加 重的危 险 。 ③ 感 染 中毒 期 :伤后 4~ 5 h ,机 体抵 抗 力 弱 ,感 染 并 发症 多 。感染 中毒在 伤后 7~ 8 h出现 , 是伤 后死 亡高 峰期 。 ④恢 复期 : 伤 者代谢 失调 逐渐恢 复 ,为期 2~ 8 周。 ⑤后 遗症 期 : 伤后一 般 2 ~5个 月进 入后 遗症期 。地 雷 爆 炸 冲击 波 致 伤是 平 时 少 见 的一 种 独 特火 器 伤 。伤 者 伤 情 表 现 为肢 体 离 断 或损 毁 ,有 体 表 盲 管 伤或 贯 通 伤 。地 雷爆 炸 冲击 波致 伤 出血多 ,伤势严 重 ,治疗 时间长 ,残亡 率高 。
5 雷场爆破 噪声 致伤
自火 药发 明 以来 ,就 有爆炸 噪声 导致人员 听力 损伤 的记 载 。据 资 料 统计 ,英 军 有 士 兵 听力 损 伤发 生 率 达 2 8 %,在 对 越 自卫还 击 战 中 ,我 军 炮 兵 大 约 有 2 3 % 发 生 听力 损 失 。 雷场 爆破 噪声致 伤的原 因有 : ① 耳 部解 剖 特 点 决定 : 耳是 一 个 听 觉 和平 衡 的外 周 器 官 ,就 感 觉 而言 ,它包 括 收 音 、传 音 和感 音 三 个 部分 。耳 结构 十分精 细 ,容 易受 到强 噪声或 冲击波 的损 害。 ②爆破 雷场 噪声 大 : 排 雷时 ,雷场 机械声 和爆 炸声混 杂 形成 超 强 噪 声 ,大 大超 出正 常 听 阈 范 围。 医学 上 把 1 4 0分 贝作 为 需 要人 员 采 取保 护 措 施 的起 点 ,而 雷 场爆 破 声 一般 在1 4 5~ 1 6 5分 贝之 间 ,对人 体 听力 的损 害可 想而 知。 ③ 自我 保护 意识不 强 : 据 悉 ,地雷爆 炸引发 的 噪声 对耳 的损 伤 中 ,新 战士 发 生 率 为 7 % ,老 战 士 仅 为 1 . 3 %,无 一 例 干 部 。这 就 充分 说 明 了 防止 雷 场爆 破 声 致伤 自我保 护很 重要, 自我保护 得力就 能减少 耳损伤 的机 会 。在 爆破作 业 时 , 应 该选择 正确 的掩体 位置 ,不能距 爆 心位置太 近 。 ④ 无 防护器材 : 地 雷爆破 时人员 未采取 任何 防护耳 损伤 的措施 ,部 队也未 配发任何 防护耳 的器 具 。 ⑤ 爆破 时用起爆 药过 多 : 排 雷人 员对 战后余 留地雷 进行 爆 破 作业 时 ,有 些 由于 追求 排 雷 速 度 ,为 节省 时间 、节 省 精 力 ,用 的引爆 炸 药 量 过 大 ,爆 炸 时产 生 强脉 冲噪 声 ,冲 击 超 压很 大 ,振 动 波 在短 时 间 内多次 作 用 于耳 部 ,致 使 听 力 器官受 伤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4 期
・
4 5 7
军事 医学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战后余 留地雷致伤机理
叶常青 ( 南 宁 市 解 鸯海, 放 军 3 0 3 林旭初,曲海,李全岳 医 院
,
.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2 1 )
摘要 :地雷伤 ,顾 名思义就是地 雷爆炸所致 的人体损伤 。 了解战后余 留地 雷致伤机理 ,是 正确认识战后余 留地雷致伤 治疗 困难 的原 因以及 进行有效防治地 雷伤 的基础 。余 留地 雷致伤机 理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 面:
4 间接物致伤
爆 炸时形 成 冲击波 ,冲击 周 围泥沙 、小 石 、破 片等 飞起 致 伤机体 表面 裸露部 位 。我们 观察 了 6 0 例塑料 地雷致 伤者 , 发 现不 同部位 被间接 物致伤 共 3 1 例。
地雷爆 炸 冲击 波致 伤在 临床 的演变 过程 大致 可分 为以下 各期 : ① 反 应 中毒 期 : 伤 后 早 期 机体 对 特 异 性 地 雷 伤表 现 出 “ 急 剧 ” 的反应 ,伤 员 大面 积解 剖结 构 被破 坏 ,大量 组织 代
关 键 词 :余 留地 雷 ;致 伤 ;机 理 中图分类号 :R8 2 6 . 1 文献标识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4 . 3 4 9
1 爆炸 冲击波致伤
地 雷爆 炸 时 ,空气 冲击 波从 爆 炸 中心 迅速 传 播 开来 【 l J 。 当 空气 冲击 波 到达 一 定 的超 压 值 时 ,人 体 发 生急 性 微 循 环 血 液 动 力 学 改 变 ,造 成人 员 伤 亡 ,伤 员 内环 境 明显 失 调 , 伤情 严重 而 复杂 。地 雷爆 炸 冲击 波致 伤 可分 为轻 微 、中等 、 严 重 和极严 重等 4 度, 其 中每种 伤情 又可分 为无 并发症 和有 并 发 症 两 种类 型 ,有并 发 症 者 又分 为 预 后 良好 ( 痊 愈 )和
2 地雷破片致伤
为 了 提 高地 雷 的杀 伤威 力 ,地 雷设 计 者 和 制 造 者 不 断 推 出金属 壳地 雷 、塑 胶壳 地 雷和 定 向杀伤 地 雷等 多种 品 种 。 这 些 地雷 爆 炸后 ,其 破 片 向四处 飞散 ,杀伤 力大 、范 围 广 。 如 越 军 定 向地 雷爆 炸 后 ,产 生 破 片 及 钢珠 5 0 0多 个 ,杀伤 距离为 2 0 0多米 ,又 如我 军 6 6式 防步兵 地 雷爆 炸后 可 产生 破 片 和钢珠 7 1 0块 ,杀伤力 极大 【 3 ] 。 地 雷爆 炸后产 生 的破 片对人员 的杀 伤是 一种重 要杀 伤方 式 ,给排 雷 人 员 带来 极 大 的 危 害 。地 雷破 片大 多 造成 人 员 残 疾 ,其 致残 的原 因有 : ① 受伤机 会 多 : 有 些地 雷 以金 属作 为雷壳 ,爆 炸后 产生 高 能量 的 、 快速 的 、 薄而锐 利 的 、 大 小不 一 、 数量 多的金 属片 , 其 动能 大 ,机体受 伤机会 多 , 致残 因素 多 , 致 使机 体多 部位 、 多 脏器损 伤或 伤处 有破 片存 留 ,致残 率高 。 ② 功能 障碍 : 有些 薄锐 的破 片容易 造成体 表活 动范 围大 的、重 要 部 位 大块 软 组 织 损 伤或 缺 损 ,导 致 疤 痕形 成 或 疤 痕 挛缩而 造成 功能 障碍 。
预后不 良 ( 伤残或 死亡 )两种 [ 2 ] 。
严格执 行救 治原则 ,是 可 以杜 绝 医源 性残疾 的 。
3 烧伤
引爆余 留地 雷爆炸 的引爆 物爆 炸时产 生瞬 间高温 ,造成 排 雷 人员 烧伤 。如 重 量为 1 2 5克 的 7 2式 防步 兵地 雷爆 炸 时 周 围温度 温 达 2 7 3 7 ℃ ,致 使机 体 烧伤 ,特别 使 伤 口四周皮 肤 烧焦 、发黑 、变硬 ,肌 肉 、肌腱 变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