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企业粮油损耗及会计处理
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

附件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一、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处理(一)关于粮油库存成本的核算设置“储备粮油”一级科目,核算粮食企业库存的用于调节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中央储备粮油、地方储备粮油、最低收购价粮食、国家临时储存粮油等政策性粮油的实际成本。
该科目可按政策性粮油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设置“轮换粮油”一级科目,核算粮食企业按照主管部门下达的轮换计划轮换中央或地方储备粮油的实际成本。
设置“定向供应粮油”一级科目,核算粮食企业按照政府指令,向军队、受灾人员、低收入人员、执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舍饲)政策的农牧民以及为平抑市场粮价限价销售等供应的粮油商品的实际成本。
该科目可根据不同供应人群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设置“商品粮油”一级科目,核算粮食企业库存的自营商品粮油的实际成本。
储备粮油和定向供应粮油应按历史成本进价,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国家对政策性粮油成本计价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 1 —外购粮油存货成本具体包括:购买价款,以及达到入库储存状态前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及入库整理等各项费用。
其中,有关政策性粮油库存成本需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确定的,应先将购买粮食所支付的价款通过“储备粮油”科目下设的“待核××粮油价款”明细科目归集,发生的收购、运输等入库前费用通过“待核××粮油费用”明细科目归集;政府有关部门核定粮油成本后,将购进粮食价款和费用,转入相应的政策性粮油库存成本;企业实际成本支出与政府部门核定成本之间的差额通过“储备粮油结算价差收入”和“储备粮油结算价差”科目核算,计入当期损益。
(二)关于储备粮油轮换储备粮油轮换采取成本不变、实物兑换、费用包干方式进行的,企业轮出储备粮油,按销售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粮油轮换销售收入”。
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

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
首先,粮油企业在进行收购、销售和加工等业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
对不同类型的粮油产品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粮食企业的主营业务涉及到
谷物和油料的加工、贸易和销售等环节。
因此,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粮
油企业需要对谷物和油料进行分类,并设计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方法。
其次,在收购业务方面,粮油企业需要对从农户、批发市场等渠道购
买的原粮进行收购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粮油企业应当记录所
购粮油的数量、价格和供应商信息,并进行确认和核销等操作。
同时,对
于收购而来的原粮,粮油企业还需要进行称重、质检等环节的会计处理,
并将这些费用计入成本。
在销售业务方面,粮油企业需要记录销售粮油的数量、价格和客户信
息等相关数据,并及时确认和核销这些销售收入。
此外,粮食企业在销售
环节还需要处理出口退税等相关税费,并将这些费用计入成本或费用总额。
此外,粮食企业还应注意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
策选择。
会计准则对于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相应的指引,粮
油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估计和选择,并进行相应的会计
处理。
同时,粮食企业还要关注会计准则的披露要求,确保相关信息在财
务报表中完整、准确地披露出来。
综上所述,粮食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粮油业务
特点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指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
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有效,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的通知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公布日期】2021.12.17
•【文号】国粮财〔2021〕281号
•【施行日期】2021.12.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会计
正文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
《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
的通知
国粮财〔2021〕2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 为指导粮食企业更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完善内控体系建设,现将《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1年12月17日。
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讲解

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指引讲解哎呀,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非常重要的事——粮食企业的会计准则和粮油业务的会计处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不过别着急,今天我们不搞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让你听得云里雾里的。
咱们就把这个话题轻松点儿聊聊,让你明明白白地知道这个事儿咋回事。
首先啊,粮食企业其实就跟咱们平时吃的米、面、油、糖那些东西有关系。
你想啊,每天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那点儿油盐酱醋,背后其实有一整个产业链在支撑呢。
从田间地头到仓库,再到超市货架,这些粮油产品不仅需要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最关键的,还得有一套靠谱的会计系统来保障这些操作不会出问题。
你想想,如果没有清晰准确的账目,企业的资金、库存、销售啥的都会混乱不堪,那可就有点麻烦了。
咱们不得不提到会计准则了。
哎,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是啥好玩的事儿,跟生活好像没啥关系,但其实它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粮食企业的会计准则其实就是一套规则,它规定了粮油企业怎么做账、怎么记录收入和支出,咋样计算成本,咋样处理货物的进出,这些全都要按准则来。
就像做饭一样,你得有菜谱,按照步骤来,不然结果很可能是“锅盖饭”了。
我们再来看,具体到粮油业务的会计处理上。
首先一个大问题就是库存管理。
你知道咱们吃的那些大米、面粉、食用油,不是一拿出来就能卖的,得有个进出库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里面,怎么记录每一笔进货和销售,怎么计算每个环节的成本,这些都得按会计准则来。
比如说,你买进一吨大米,得按照“进货成本”来做账。
等到你把大米卖出去的时候,又得记录“销售收入”。
然后还得算算,你这一吨大米到底赚了多少钱,这些钱得归哪儿,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得及时发现。
这样一来,整个账目就清晰了,你就能知道每一分钱从哪儿来,去哪儿了。
另外呢,咱们还得说说粮油的销售收入。
这部分其实是企业最关心的内容之一了。
说实话,不管是大米、小麦还是花生油,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卖出去,赚个盆满钵满。
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韭务会计处理的规定

额通 过 “ 储 备粮 油结 算价 差 收入 ” 和“ 储 备粮 油 结算 价 差 ” 科 目核 算 , 计 入 当期损 益 。
( 二) 关 于储备 粮 油轮 换
粮食 企业 在商 品粮 油 验收入 库起 至 出库止 的整 个储 存 过程 中发 生 的 自然损 耗和 水分 杂质减 量 等正 常损耗 ,设 置 “ 粮 油损 耗 准备 ” 科 目核算 , 于 年度 终 了 , 按 照 国家规定 的粮 油损 耗 比例 按 仓 ( 货位 ) 计 提 粮 油 损耗 准备 , 借记“ 销 售 费 用—— 商 品损 耗 ” 科 目, 贷 记“ 粮 油损 耗 准备 ” 科 目。一个 独 立存 放单 位 ( 如 一仓 、 一 个货 位 ) 储存 的粮油 销售 完毕后 , 根 据实 际发 生 的粮 油损耗 借 记“ 粮油 损耗 准备 ” 科 目, 贷记 “ 商 品粮 油 ” 等 科 目, 对 实 际发 生 损耗 与计 提 数 额之 间 的差 额 ,
本” , 贷记 “ 储 备粮 油 ” 或“ 定 向供 应粮 油 ” 等 科 目。价 差盈 余 上交 财政 时 , 借记“ 主营 业务 收 入— —× × 粮 油销 售 收入 ” 科
目, 贷记 “ 其他 应付 款—— 应 上交 财政 价差 款 ” 科 目; 价差 亏
损按 财政 确定 的 弥补数 额 , 借记“ 其他 应 收款—— 应 收补 贴 款” 科 目. 贷记 “ 递 延 收益 ” 科 目。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执行 新会 计 准则 的有 关处 理
本 —— × × 粮 油 轮换 销 售 成 本 ” 科 目, 贷记 或借记 “ 轮 换 粮
油” 科 目。
( 一) 关于 粮 油库 存成 本 的核算 设置 “ 储 备 粮油 ” 一 级科 目, 核 算粮 食 企 业 库存 的用 于 调 节 粮食 供求 总 量 、 稳定 粮食 市 场 , 以及 应对 重 大 自然灾 害 或 突 发事 件 的 中央储 备粮 油 、 地 方储备 粮 油 、 最低 收 购价 粮
粮油损益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粮油管理,确保粮油损耗和收益的合理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粮油采购、储存、运输、销售及加工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粮油损益管理责任,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损耗,提高粮油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章损益管理职责第四条采购部门负责:1. 按照需求计划合理采购粮油,确保粮油质量;2. 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进行记录和上报;3. 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采购成本。
第五条储存部门负责:1. 负责粮油储存环境的管理,确保粮油储存安全;2. 定期对粮油进行盘点,发现损耗及时上报;3. 对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条运输部门负责:1. 严格按照运输规程进行粮油运输,确保粮油运输安全;2. 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进行记录和上报;3. 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运输成本。
第七条销售部门负责:1. 严格按照销售规程进行粮油销售,确保销售质量;2. 对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进行记录和上报;3. 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销售成本。
第八条加工部门负责:1. 严格按照加工规程进行粮油加工,确保加工质量;2. 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进行记录和上报;3. 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加工成本。
第三章损益核算与控制第九条粮油损益核算:1. 每月对粮油采购、储存、运输、销售及加工等环节产生的损耗进行核算;2. 损耗核算应包括实物损耗、价值损耗、人工损耗等;3. 损耗核算结果应及时报送财务部门。
第十条损益控制措施:1. 加强粮油采购、储存、运输、销售及加工等环节的管理,降低损耗;2. 对损耗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3. 定期对粮油损耗进行评估,优化管理流程;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责任心。
第四章损益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对粮油损益管理不善,导致损失严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追究责任的方式包括:1. 经济处罚;2. 警告;3. 记过;4. 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粮油损耗管理制度

粮油损耗管理制度一、粮油存储管理1.1、存储条件粮油的存放环境必须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远离高温和潮湿环境。
尤其是粮食杂质和油脂容易吸附异味,影响油品品质。
同时,存储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消防要求,保证安全存放。
1.2、包装规范粮油在存储时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包装牢固、密封、无破损和无异味。
同时,必须标明日期、批号和产地等信息,以便跟踪追溯和检验。
1.3、安全设施存储设施内必须配备消防器材、急救设施,以及完整的监控系统。
同时,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二、出入库流程2.1、进货流程粮油的进货必须经过正规渠道采购,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采购。
同时,在进货时必须对货物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货物符合合同标准。
2.2、出货流程粮油的出货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包括货物的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
并且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出货程序,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
2.3、库存管理对于库存的管理必须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同时,必须制定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货物的准确归档和存放。
三、损耗计算与监控3.1、损耗计算粮油损耗主要包括自然损耗和人为损耗。
自然损耗主要是由于潮湿、变质、虫害等原因造成,人为损耗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浪费、盗窃等造成。
因此,必须建立细致的损耗计算制度,对损耗进行及时核实和记录,以便了解损耗情况。
3.2、损耗监控对于损耗的监控必须加强,包括定期对存储设施和货物进行检查,排除损耗的可能性。
同时,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和减少损耗风险。
3.3、损耗分析对于损耗情况必须进行分析,找出损耗的原因和漏洞,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同时,必须与供货商和客户进行沟通,共同解决损耗问题,减少损失。
四、管理责任制度4.1、管理责任人制度对于粮油的管理必须有专门的管理责任人,负责粮油的存储、出入库和损耗监控工作。
同时,对管理责任人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激励,确保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粮食企业粮油损耗及会计处理精品资料

国有粮食企业往往具备粮食自营以及国家粮食代购、代储的功能,而在粮食的实际收购、运输、搬卸、存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自然或者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粮食的损耗。为了规范粮食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按照国家会计条例、粮食行业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对粮食的损耗做会计处理,推进财务工作的规范、透明、及时。在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根据定额和超定额,以及损耗发生的原因选择正确的会计科目进行处理。
2.2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损耗账务处理使用的会计科目及审批程序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的粮食损耗情况以及粮食损耗的原因来记入不同的会计科目,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粮食损耗处于定额范围内,即定额损耗情况下,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按照账面的成本价值,将企业的粮食损耗借记“营业费用-商品损耗”科目。遇到超定额损耗的情况,财务人员需要对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超定额损耗未查明原因或未报经批准以前,通过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贷记“库存粮油商品”科目来核算。自然原因造成,并且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应当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内进行处理。如果遇到数量超5t的粮食损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国资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并附注相关工作记录,待上级批准后才能进行会计处理,计入“经营费用―商品损耗”科目。人为原因造成的粮食超定额损耗,在企业鉴定完相关责任并进行相应赔偿工作后,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将这一损耗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内进行处理。
2.3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损耗账务处理方法国有粮食企业兼备着企业粮食自营和国家粮食管理双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账务处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应当根据实际的工作性质进行有效的会计处理。在自营粮食发生损耗和水杂减量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粮食会计准则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的会计处理。(1)定额损耗,会计人员应当编制“借:营业费用-商品损耗;贷:自营粮油-损耗粮食名称”这一会计分录。(2)粮食超定额损耗,如果损耗责任已核定且赔偿完成,财务管理人员在报上级批准之前,应当先及时的编制“借:其他应收款-赔偿人员姓名,借:待处理资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自营粮油-损耗粮食名称”这一会计分录。待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财务人员应当及时的编制“借:营业费用-商品损耗;贷:待处理资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这一会计分录来进行处理。如果遇到自然情况造成的损耗,例如水分、杂质的减少,企业财务人员报上级批准后,应当及时填制粮食损耗记账凭证和粮食库存明细账,按粮食损耗进行账务处理。在国有粮食企业代购、代储粮食发生损耗时,企业可以利用三方面的资源来进行先期的处理,一方面是来自各级政府对企业储备粮提供的保管费补贴,这些补贴中往往包含了储备粮食损耗的价值;另一方面是来自企业自有资金;第三方面是来自企业自营的粮食储备。在采用三种不同资源进行处理时,企业的账务处理方法往往会有所不同。当通过保管费补贴、自有资金重新去收购粮食来填补损耗时,企业财务人员应当编制“借:自营粮油-损耗粮食名称;贷:银行存款”这一会计分录。而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自营的粮食主动报耗,来减少自营粮食的账面库存,进而实现代购、代储粮食实际库存的自然增加,最终促成两方面粮食的实际存储量和账面库存量相一致。对整批入库、整批出库的粮食保管自然损耗按每个独立的存放单位,如一个仓库、一个囤垛、一个货位,全部出清,计算公式如下:定额保管损耗=入库商品总数量×定额损耗率;实际保管损耗=入库商品总数量-出库商品总数量;超定额保管损耗=实际保管损耗-定额保管损耗。对零星入库和零星出库或整批入库、零星出库的粮食保管自然损耗要经过盘点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定额保管损耗=平均储存量×定额损耗率;实际保管损耗=期初盘存数量+本期入库总数量-本期出库总数量-实际盘存数量;超定额保管损耗=实际保管损耗-定额保管损耗。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储存量一般按月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储存量=(保管账卡月初数量+月末数量)÷2。保管损耗的保管期以月为单位,不足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由保管人员根据保管卡的记录及盘点结果填制。“保管损耗报告单”作为核算单位的入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企业粮油损耗及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也称为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人员按照国家相关的会计准则
和财务规定对企业会计事务的变动进行核算、登记等工作。
因为国有
粮食企业粮食储备大,并且其主要的粮食管理工作关系到国家用粮安全,因此,及时有效的对国有企业粮油损耗进行会计处理,有利于企
业规范粮食管理工作,真正让粮食的管理做到规范、透明、有效。
1国有企业粮食经营类型
为了能够对国有粮食企业粮油损耗的会计处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研究,
首先要明确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的业务范围,分析其粮油经营的类型,
以便于针对不同类型的粮食采用最适合的分析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工作
的探究。
现阶段,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经营的类型主要包括两种:第一
种是自营粮油,即企业对其拥有所有权的粮油,这类粮食主要是通过
企业自身资金的购买或者是通过其负债资金收买而得的稻谷、油脂、
玉米、大豆、小麦等粮油商品。
第二种是代购、代储的粮油,这种粮
油的存有主要是因为国有粮食企业发挥其粮食管理的功能,它包括中
央储备粮食、省级专项储备粮食、市级专项储备粮食、县级专项储备
粮食以及国家临时储备粮食等,企业对其没有所有权,但是企业凭借
其管理权,必须对其承担管理责任。
2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损耗分析及其会计处理
国有粮食企业在粮油管理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粮食的正常损耗,虽然不会对企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但是为了保证账实相符,要
求会计处理工作合法、到位,以保障国有粮食企业财务处理的规范性。
2.1国有粮食企业粮油商品损耗商品损耗是指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因
为商品本身的性质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自然减量,按发生的不
同业务环节,商品损耗分为运输损耗、保管损耗和零星损耗。
粮油属
于大宗商品,不论是何种粮油商品,在经过收购、运输、存储等环节后,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发生一定的损耗。
根据国有粮食
企业的经营特点,文章重点阐述保管损耗的核算。
保管损耗是指商品
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减量,包括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减量。
粮油储存自然损耗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原因造成:(1)商品出入库检斤计
量的合理误差(2)轻微虫鼠雀害和搬倒过程中的零星抛撒(3)正常生命
活动消耗的干物质(4)检验化验耗用的样品等。
水分杂质减量是粮油在
入库和储存过程中,因为水分自然蒸发,以及通风、烘晒、除杂整理
等作业导致的水分降低或杂质减少等损耗。
从会计核算角度,可将粮
油损耗划分为定额损耗和超定额损耗。
如果损耗量没有超过国家规定
的损耗标准,称为定额损耗;如果粮食的损耗量超过了国家定额的标准,称为超定额损耗。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令第5号[2009年])中规定原粮的自然损耗按以下定额处置,在
定额以内的据实核销,超过定额的按超耗处理并分析超耗的原因:(1)
储存半年以内的,不超过0.1%(2)储存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不超过
0.15%(3)储存一年以上的,不超过0.2%。
2.2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损耗账务处理使用的会计科目及审批程序在会
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的粮食损耗情况以及粮食损耗
的原因来记入不同的会计科目,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粮食损耗处于
定额范围内,即定额损耗情况下,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按照账面的成本
价值,将企业的粮食损耗借记“营业费用-商品损耗”科目。
遇到超定
额损耗的情况,财务人员需要对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
超定额损耗未
查明原因或未报经批准以前,通过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
资产损益”科目,贷记“库存粮油商品”科目来核算。
自然原因造成,并且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应当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
损益”科目内进行处理。
如果遇到数量超5t的粮食损耗,企业财务管
理人员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国资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并附注相关工
作记录,待上级批准后才能进行会计处理,计入“经营费用—商品损耗”科目。
人为原因造成的粮食超定额损耗,在企业鉴定完相关责任
并进行相对应赔偿工作后,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将这一损耗计入“其他
应收款”科目内进行处理。
2.3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损耗账务处理方法国有粮食企业兼备着企业粮
食自营和国家粮食管理双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账务处理的过程中,企
业财务管理人员也应当根据实际的工作性质进行有效的会计处理。
在
自营粮食发生损耗和水杂减量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的会
计准则、粮食会计准则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的会计处理。
(1)定额损耗,会计人员应当编制“借:营业费用-商品损耗;贷:自营粮油-损耗粮食名称”这一会计分录。
(2)粮食超定额损耗,如果
损耗责任已核定且赔偿完成,财务管理人员在报上级批准之前,应当
先及时的编制“借:其他应收款-赔偿人员姓名,借:待处理资产损益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自营粮油-损耗粮食名称”这一会计分录。
待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财务人员应当及时的编制“借:营业费用-商
品损耗;贷:待处理资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这一会计分录来
进行处理。
如果遇到自然情况造成的损耗,例如水分、杂质的减少,
企业财务人员报上级批准后,应当及时填制粮食损耗记账凭证和粮食
库存明细账,按粮食损耗进行账务处理。
在国有粮食企业代购、代储
粮食发生损耗时,企业可以利用三方面的资源来进行先期的处理,一
方面是来自各级政府对企业储备粮提供的保管费补贴,这些补贴中往
往包含了储备粮食损耗的价值;另一方面是来自企业自有资金;第三
方面是来自企业自营的粮食储备。
在采用三种不同资源进行处理时,
企业的账务处理方法往往会有所不同。
当通过保管费补贴、自有资金
重新去收购粮食来填补损耗时,企业财务人员应当编制“借:自营粮
油-损耗粮食名称;贷:银行存款”这一会计分录。
而另一种方法则是
通过自营的粮食主动报耗,来减少自营粮食的账面库存,进而实现代购、代储粮食实际库存的自然增加,最终促成两方面粮食的实际存储
量和账面库存量相一致。
对整批入库、整批出库的粮食保管自然损耗
按每个独立的存放单位,如一个仓库、一个囤垛、一个货位,全部出清,计算公式如下:定额保管损耗=入库商品总数量×定额损耗率;实
际保管损耗=入库商品总数量-出库商品总数量;超定额保管损耗=实际
保管损耗-定额保管损耗。
对零星入库和零星出库或整批入库、零星出
库的粮食保管自然损耗要经过盘点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定额保
管损耗=平均储存量×定额损耗率;实际保管损耗=期初盘存数量+本期
入库总数量-本期出库总数量-实际盘存数量;超定额保管损耗=实际保管损耗-定额保管损耗。
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储存量一般按月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储存量=(保管账卡月初数量+月末数量)÷2。
保管损耗的保管期以月为单位,不足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
由保管人员根据保管卡的记录及盘点结果填制。
“保管损耗报告单”作为核算单位的入账依据。
3结束语
国有粮食企业往往具备粮食自营以及国家粮食代购、代储的功能,而在粮食的实际收购、运输、搬卸、存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然或者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粮食的损耗。
为了规范粮食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按照国家会计条例、粮食行业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对粮食的损耗做会计处理,推进财务工作的规范、透明、及时。
在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根据定额和超定额,以及损耗发生的原因选择准确的会计科目进行处理。
粮食企业粮油损耗及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