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济南一摸理综

合集下载

物理高考模拟卷-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济南一中高三一模理综

物理高考模拟卷-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济南一中高三一模理综

2015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第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2•济南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A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 B. 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C. 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 A受两个力或者四个力作用【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解析】若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与斜面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物体应受到四个力作用;故选:D.【思维拓展】解力学题,重要的一环就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由于各物体间的作用是交互的,任何一个力学问题都不可能只涉及一个物体,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在解题时,应画一简图,运用“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2.(6分)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画一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与两点电荷连线重合,两对角线交点O恰为电荷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点的电场强度等于B点的电场强度B. B、D两点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均相同C.一电子由B点沿B→C→D路径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一电子由C点沿C→O→A路径移至A点,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答案】B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电势;电势能.【解析】A、A点的电场线比B点的电场线密,则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A 错误.B、B、D两点的电场线疏密度相同,则B、D两点间的电场强度相等,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等势线,则B、D两点的电势相等.故B正确.C、一电子由B点沿B→C→D路径移至D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则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一电子由C点沿C→O→A路径移至A点,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力一直做正功.故D错误.故选BC.【思维拓展】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分布,知道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3.(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在电场中某处不受电场力,则该处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电荷在电场中某处不受电场力,则该处的电势一定为零C.运动电荷在磁感应强度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D.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某处不受洛仑兹力,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洛仑兹力.【解析】A、电荷若在电场中不受电场力,则一定说明该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故A正确;B、电荷在某点不受电场力,只能说明该点场强为零,但电势不一定为零,因为电势是相对于零势能面的电势差;如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点电场强度为零,但电势不为零,故B错误;C、若运动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平行,则运动电荷不受洛仑兹力,故C错误;D、运动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平行时,不受洛仑兹力,故不受磁场力不能说明磁感应强度为零,故D错误;故选A.【思维拓展】电场和磁场不同,电场中只要是电荷不论是否运动都会受到电场力,而磁场中只有运动的电荷才会受到磁场力,并且运动电荷的方向不能与磁场平行.4.(6分)(2015•济南校级一模)如图所示,从地面上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假设导弹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导弹在C点的速度大于B.导弹在C点的速度等于C.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等于D.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大于【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设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卫星的速度 v,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解得v=.导弹在C点只有加速才能进入卫星的轨道,所以导弹在C点的速度小于.故A错误、B错误.C、导弹在C点受到的万有引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导弹的加速度a==.故C正确、D错误.故选:C.【思维拓展】本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开普勒定律分析导弹与卫星运动问题.比较C在点的速度大小,可以结合卫星变轨知识来理解.5.(6分)如图所示,线圈两端与电阻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在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S极朝下.在将磁铁的S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A.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a到b,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B.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b到a,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C.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a到b,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D.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b到a,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楞次定律.【解析】当磁铁向下运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大,原磁场方向向上,所以感应磁场方向向下,根据右手螺旋定则,拇指表示感应磁场的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表示感应电流的方向,即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b→a.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可判断线圈对磁铁的作用是阻碍作用,故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综上所述: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电阻的电流方向为b→a,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故选:B.【名师点评】楞次定律应用的题目我们一定会做,大胆的去找原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应用楞次定律判断即可.6.(6分)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对人的运动过程分析可知,人在加速下蹲的过程中,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的大小;在减速下蹲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的大小,A、C、D错误;B正确.故选:B.【思维拓展】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了.7.(6分)(2015•济南校级一模)如图所示,两个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 A和h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调整h A,可使A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B.适当调整h B,可使B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C.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D.若使小球B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答案】B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向心力.【解析】A、小球恰好通过左边圆弧轨道最高点时,最小速度为,根据R=得,t=,则水平位移x=>R,可知调整h A,A球不可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故A错误.B、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时,小球可以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故B正确.C、小球恰好通过左边圆弧轨道最高点时,最小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知,,解得最小高度h=,故C正确.D、若使小球B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根据机械能守恒得,释放的最小高度为2R.故D错误.故选:BC.【举一反三】本题是向心力、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的综合,关键要抓住A轨道与轻绳系的球模型相似,B轨道与轻杆固定的球模型相似,要注意临界条件的不同.二、非选择题8.(6分)如图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图.(1)让一重物拉着一条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然后取纸带的一段进行研究.该同学测定重力做功和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这一段的,并计算重物在这一段运动的初速度和末速度.(2)该同学计算了多组动能的变化量ΔE k,画出动能的变化量ΔE k与下落的对应高度Δh 的关系图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到的ΔE k﹣Δh图应是下列选项的图.【答案】下落高度;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解析】(1)在这个过程中重力的功为:W=mgh,故需要用刻度尺测量下落高度.故填:下落高度(2)重力的功理论上等于动能的变化量△E K,即:mg△h=△E K,所以△E K与△h应成正比,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C【名师解读】本题关键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准需要比较的什么,需要测量什么,就能更容易的选择出实验器材和数据处理方法.9.(12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约为0.3A)B.电流表A (0~0.6A,内阻约为0.5Ω)C.电压表V(0~6V,内阻约为5kΩ)D.滑动变阻器R1(0~10Ω,2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0.2A )F.电源(6V,内阻不计)G.开关及导线若干(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选(填“R1”或“R2”)(2)该同学设计了实验测量电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流表的读数从零开始变化,记录多组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3)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U﹣I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R1(2)见解析(3)增大【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解析】(1)因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要求电流从零开始调节,故变阻器应用分压式,应选阻值小的变阻器误差小,故应选R1.(2)因小灯泡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变阻器用分压式,如图所示,(3)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U﹣I图象,根据欧姆定律R=,由图象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思维拓展】本实验应熟记测定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电流表用外接法,变阻器用分压式接法.10.(18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1=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同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答案】(1)8m/s;2.5s (2)0.3S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析】(1)设刹车加速度为a,由题可知刹车初速度v0=20m/s,末速度 v t=0 位移 x=25m﹣﹣﹣﹣﹣﹣﹣﹣﹣﹣﹣﹣﹣②由①②式可得:a=8m/s2 t=2.5s(2)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x′=L﹣x=14m则反应时间为t′=则反应的增加量为△t=0.7﹣0.4=0.3s(3)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质量为m,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③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④由③④式可得:【思维拓展】考查运动学公式,正确应用速度位移公式求加速度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受力分析.11.(20分)(2015•济南校级一模)扭摆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插入件,能使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扭摆.其简化模型如图Ⅰ、Ⅱ两处的条形均强磁场区边界竖直,相距为L,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干扰面.一质量为m、电量为﹣q、重力不计的粒子,从靠近平行板电容器MN板处由静止释放,极板间电压为U,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平行于纸面射入Ⅰ区,射入时速度与水平和方向夹角θ=30°(1)当Ⅰ区宽度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1=B0时,粒子从Ⅰ区右边界射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30°,求B0及粒子在Ⅰ区运动的时间t0(2)若Ⅱ区宽度L2=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2=B1=B0,求粒子在Ⅰ区的最高点与Ⅱ区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3)若L2=L1=L、B1=B0,为使粒子能返回Ⅰ区,求B2应满足的条件.【答案】(1)B0=;t0=(2)h=(2﹣)L (3)B2>h.【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解析】(1)如图所示,设粒子射入磁场区域Ⅰ时的速度为v,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根据动能定理得:qU=mv2①由牛顿定律,得qvB0=m②由几何知识,得L=2R1sinθ=R1③联立代入数据解得B0=④粒子在磁场Ⅰ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为t0=⑤联立上述①②③④⑤解得:t0=;(2)设粒子在磁场Ⅱ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2=m,由于B2=B1,得到R2=R1=L,由几何知识可得:h=(R1+R2)(1﹣cosθ)+Ltanθ,联立,代入数据解得h=(2﹣)L;(3)如图2所示,为使粒子能再次回到I区,应满足:R2(1+sinθ)<L,代入数据解得:B2>h;【名师解读】本题的难点在于分析临界条件,粒子恰好穿出磁场时,其轨迹往往与边界相切.【物理-物理3-3】(共2小题,满分12分)1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现象的微观理论认为,构成物体的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无规则的、带有偶然性的,但大量分子的运动却有一定的规律B.从微观角度看,一定量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气体分子的最大速率,一个是分子的数目C.某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是晶体,石墨也是晶体,但它们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D.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体的内能.【解析】A、热现象的微观理论认为分子运动满足统计规律;故A正确;B、一定量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分子的平均动能,一个是分子的数密度;故B错误;C、晶体、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同种原子可以生成不同种晶体;故C正确;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但要引起其他变化;故D错误;故选:AC.【思维拓展】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论、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是记住.13.(7分)(2015•济南校级一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①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填“吸热”或“放热”)②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为多少℃?【答案】①吸热②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为2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解析】①由图可得p A V A=p C V C,由=,得 T A=T C,因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内能变化由温度决定,可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不变;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吸热.②由上分析可知,T C=T A=27K+273K=300K,t=27℃【举一反三】解决气体问题的关键是挖掘出隐含条件,正确判断出气体变化过程,合理选取气体实验定律解决问题;对于内能变化.牢记温度是理想气体内能的量度,与体积无关.。

2015济南一模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5济南一模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向左的力F作用在B物体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物块B的受力个数为5个C.地面对物块C的支持力小于三者重力之和D.地面对物块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3.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做初速度为v0的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在0~t1内,物体的位移一直增大C.在0~t1内,水平外力不断增大D.在0~t1内,水平外力做正功4.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荷的物体从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

若加上一个如图所示的垂直于纸面指向外的水平磁场,则物体滑到底端时A .v 变小B .v 变大C .v 不变D .v 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5.如图为某双线客运索道,其索线由静止不动的承载索和牵引缆车运动的牵引索组成。

运行过程中牵引索通过作用力F 使缆车沿倾斜的承载索道斜向上加速移动,不计空气阻力,在缆车向上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 对缆车做的功等于缆车增加的动能和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 .F 对缆车做的功等于缆车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C .缆车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缆车增加的重力势能D .F 对缆车做的功等于缆车增加的机械能与缆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6.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则下列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n 倍B .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n 2倍C .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n1倍 D .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1倍7.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kg的物块,与左端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弹簧相连,并由一与水平方向成45º角的拉力F拉着,如图所示。

此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

取g=10m/s2,设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0.2。

2015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word版,含答题纸及答案)

2015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word版,含答题纸及答案)

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5.0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试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O 16 Mg 24 Al 27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呈灰绿色B.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进行制片C.洋葱内表皮细胞不能用于质壁分离观察实验,原因是其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醋酸洋红染液对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D.细胞凋亡是细胞自主有序死亡,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3.用某动物精巢为材料制作切片进行观察并绘制示意图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细胞可称为次级精母细胞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4.下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过程。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促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dB.适当增大a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C.c或d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D.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b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5.蚕豆黄病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

2015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高清)

2015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高清)

~:lll:~Hf ~Fn ,lljltMa~ 'Uti<& l'J<.J Jlll.1{}1l!l ilf l!1i .Jl:.:lll:~ Jill.~ B. ffl #1lUUr.I:Jlll!!J1~ ~*~ ar ~ *;!t.f*U~At fill~ ifil =ffiMt c. m-~ri<J.t z~ifiJ~Jm*mrn*ntW-~I'f.l~~. ilffli':JtJiX:~ o. m~ L~1t~ict~~111!=fl!f4cilfhiirJrtn. ilJ~G3llJ~mf*~IHiil 2. ~ =f§l!l Jl§ ~~ lJj@l'l<J ~ i£ .IEffl BlJ ~
o. ~lf~;u&:.~tA. o. J!VmL ~~mill~ .#?t3'C~3fjj.Fafti!J~~Jt~~Jlfi~?t~i:tti
4.
"'F ~~~ ;ff ~~HI!! rJ:I ~11fi *flll;tin BlJ Jf- •IE$ l'fJ P, A. f;UIJ!I!! rJ:1 ~1";-7)<1 t:J Fk 7J< Ml ~1:. fli, .f'l•-=f l!if :&tat l;t {it-:ti~flt(.G B. ..A..~~Jli!!rJ:i 0 1 /C0 1 l'fJ l;t W.. !;UiLi*rJ:i bt.§I!JJ!Q}jlt~Jlfi~ C. .JIII~~Htei&I*J K'/Na' (I(J l;t{l'l. 79JfFf1!{9:B;jl;t'lfl't.~.~{l'llltjllli o. ififi:~{!f"'F J't1":-tFFHttf.ilrJ:t Cs/Cl (J(J t:t.itl •.W11::*.1.& C01 m~t.W tl::litr~

山东省2015年理综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2015年理综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2015年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精析版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距地面高5m 的水平直轨道上A 、B 两点相距2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面高为h ,如图,小车始终以4m/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到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可求得h 等于( A )A.1.25mB.2.25mC.3.75mD.4.75m解析:自由下落小球5=gt 2/2得时间t=1s ;小车运动AB 段时间为2/4=0.5s ,故细线轧断后下落0.5s ,高度h=gt 2/2=1.25m ,所以选A 本题以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为背景15.如图,拉格朗日点L 1位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

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

以a 1、a 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 A.a 2>a 3>a 1 B. a 2>a 1>a 3 C. a 3>a 1>a 2 D. a 3>a 2>a 1 解析:空间站与月球周期相同则角速度ω相同,由a=ω2r 知道月球轨道半径大于空间站轨道半径,所以a 2>a 1,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与月球比较周期小,轨道半径小于月球,由a=GM/r 2得到a 3>a 2,所以a 3>a 2>a 1本题以地月拉格朗日点为背景素材展开设问。

拉格朗日点这一信息对考生来说虽然新颖,但处理这一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是考生所熟悉的。

2015济南一模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济南一模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Ag 108 I 127 Ba 137 Pb 207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2 s~4 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B.质点在0~2 s内加速度比4 s~6 s内的加速度大C.在第4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在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 m/s15.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

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

设每个灯笼的质量均为m。

则自上往下第一只灯笼对第二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A.B C D.8mg16.静电喷涂时,喷枪带负电,被喷工件带正电,喷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

假设微粒被喷出后只受静电力作用,最后吸附在工件表面。

微粒在向工件靠近的过程中A.一定沿着电场线运动B.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C.克服电场力做功D.电势能逐渐增大17.如图为发电厂向远处用户的输电电路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

若输送功率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18.“行星冲日”是指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排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二、选择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在物埋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首先通过实验测出方有引力常量B.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15.如图所示,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的物块在t=0时被无初速释放,同时开始受到一随时间变化规律为F=kt的水平力作用。

用分别表示物块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速度、加速度、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16.随着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深太空探测已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

假设深太空中有一颗外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外星球的同步卫星周期一定小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B.某物体在该外星球表面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表面上所受重力的27倍C.该外星球上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3倍D.绕该外星球的人造卫星和以相同轨道半径绕地球的人造卫星运行速度相同17.如图所示,在等量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画一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与两点电荷连线重合,两对角线交点O恰为电荷连线的中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均相同B.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与C、D两点间的电势差U CD相等C.一质子由B点沿B→O→D路径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一电子由C点沿C→O→A路径移至A点,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后做正功18.匝数为10的矩形线框处在磁感应强度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鞫轴以恒定角速度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一线框电姐不计,面积为0.4m2,线框通过滑环与一理想自耦变压器楣连,自耦变压器左侧并联一只理想电压表V l;右侧串联灯泡£和滑动变阻器R,R上并联一只理想电压表V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1示数为4V,若F不动,滑片P向下滑动时,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小B.V1示数为40V,若F不动,滑片P向下滑动时,V1示数不变,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若P不动,滑片F向下移动时,V1、V2的示数均变小D.若P不动,滑片F向下移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19.如图所示,小车A、小物块B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小车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B、C两小物块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桌面平行.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 P=12k△x2,式中七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对A施加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F后,A向右运动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则A.小车向右运动至速度最大时,A、B、C加速度均为零B.拉力F的大小为2mgC.拉力F做的功为D.C恰好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为20.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53°夹角固定放置,导轨间连接一阻值为6Ω的电阻J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两平行虚线m、n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导体棒a的质量为m a=0.4 kg,电阻R a=3Ω;导体棒b的质量为m b=0.1 kg,电阻R b=6Ω;它们分剐垂直导轨放置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a、b从开始相距L0= 0.5m处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过程中它们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当b刚穿出磁场时,a正好进入磁场(g取10m/s2,不计a、b之间电流的相互作用).求:A.当a、b分别穿越磁场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之比为3:1B.在穿越磁场的过程中,a、b两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lC.磁场区域沿导轨方向的宽度d=0.25 mD.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总焦耳热为1J【必做部分】21.(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一步探究变力作用下的“动能定理”。

2015年济南一模理科综合--山东济南市2015届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2015年济南一模理科综合--山东济南市2015届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2015年济南一模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Ag 108 I 127 Ba 137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l.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B.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活动程序包括低温诱导、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制片等C.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速度越快D.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时,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2.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细胞中mRNA上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C.细胞中的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D.核糖体在该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一定不同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从而决定种群进化的方向4.图甲表示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c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若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a或d时,e点为0B.pH=b时,e点下移,f点右移C.适当提高温度,e点不移,f点右移D.若H2O2量增加,e点不移,f点左移5.目前已知艾滋病病毒共有4种类型,每种来源不同,其中传播最广的M型和N型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较罕见的O型和P型来自喀麦隆的大猩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济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Ag 108 I 127 Ba 137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l.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B.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活动程序包括低温诱导、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制片等C.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速度越快D.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时,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2.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细胞中mRNA上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C.细胞中的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D.核糖体在该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一定不同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从而决定种群进化的方向4.图甲表示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c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若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a或d时,e点为0B.pH=b时,e点下移,f点右移C.适当提高温度,e点不移,f点右移D.若H2O2量增加,e点不移,f点左移5.目前已知艾滋病病毒共有4种类型,每种来源不同,其中传播最广的M型和N型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较罕见的O型和P型来自喀麦隆的大猩猩。

对艾滋病病毒描述不正确...的是A.4种艾滋病病毒可通过逆转录合成自己的遗传物质B.4种艾滋病病毒可使人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C.4种艾滋病病毒遗传物质的水解产物基本相同6.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II-4无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显性遗传B.III-3的基因型为AaX B X bC.在人群中出现的乙病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D.如果III-2与III-3婚配,子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167.下列各项中,左、右两边说明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8.下列选项中,为完成相应实验,所用仪器或相关操作合理的是9.短周期元素Q、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只有Z为金属元素。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X两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存在相应的单质B.Q、Y分别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仅含离子键C.Y、Z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前者的半径较大D.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容易相互发生反应10.右图是甲、乙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互为同分异构体B.甲与乙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甲与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11.下列关于反应4Li+2SOC12===4LiCl+S+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OCl2是氧化剂,Li是还原剂B.2 mol SOCl2参加反应,共转移4 mol电子C.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SOCl2在正极发生反应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12.在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A.将Na2O2放入水中发生的反应:Na2O2+2H2O=2Na++2OH-+O2↑B.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2 Fe3++3Cu=2Fe+3Cu2+C.在KOH溶液中,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放电时的反应:CH4+2O2+2OH-=CO32-+ 3H2O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H2和Cl2:2Cl-+2H+通电Cl2↑+H2↑1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O)的值逐渐减小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SO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24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2 s~4 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B.质点在0~2 s内加速度比4 s~6 s内的加速度大C.在第4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在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 m/s15.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

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

设每个灯笼的质量均为m。

则自上往下第一只灯笼对第二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A.B C D.8mg16.静电喷涂时,喷枪带负电,被喷工件带正电,喷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

假设微粒被喷出后只受静电力作用,最后吸附在工件表面。

微粒在向工件靠近的过程中A.一定沿着电场线运动B.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C.克服电场力做功D.电势能逐渐增大17.如图为发电厂向远处用户的输电电路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

若输送功率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18.“行星冲日”是指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排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

2014年4月9日发生了火星冲日的现象。

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轨迹都可近似为圆,公转轨道半径为地球的1.5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大B.火星的运行速度比地球大C.每年都会出现火星冲日现象D.2015年一定不会出现火星冲日现象19.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在其周围某一点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成正比,与导线到这一点的距离成反比,即I(式中k为常数)。

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平行放置两根无限长直导线M和N,导线N中通有方向如图的B kr恒定电流I N,导线M中的电流I M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方向与N中电流方向相同。

绝缘闭合导线框AB-CD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AB边平行于两直导线,且位于两者正中间。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t0时间内,流过R的电流方向由C→DB.t0~2 t0时间内,流过R的电流方向由D→CC.0~t0时间内,不计CD边电流影响,则AB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左D.t0~2 t0时间内,不计CD边电流影响,则AB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右20.如图所示,绝缘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所在空间存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E,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拴接一不计质量的绝缘薄板。

一带正电的小滑块,从斜面上的P点处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并能压缩弹簧至R点(图中未标出),然后返回。

则A.滑块从P点运动到R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量等于电场力与弹簧弹力做功之和B.滑块从P点运动到R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小量大于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C.滑块返回能到达的最低位置在P点的上方D.滑块最终停下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差第Ⅱ卷(必做157分+选做36分,共193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19道题。

其中21~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试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试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 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21.(9分)由于当年实验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研究,而今天即使在中学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落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是某次实验中获得质量为m的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间隔是1s。

根据此照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小球在4.90 cm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____m/s;(2)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3)小球在13.60 cm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2.(9分)某同学要测量一未知电阻R x的阻值(阻值约为200Ω),手头有如下器材:一节干电池E,一只电压表V(刻度清晰,但是读数模糊不清),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Ω),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Ω),电阻箱R3(阻值范围0~999.9Ω),开关S1和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1)该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其中电阻箱应选_____(填R2或R3)(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3)实验中,该同学先将开关S1闭合,再将开关S2接通“1”,调节R1,使电压表指针指向恰当的位置并记录下该位置。

接下来他应该怎样操作,才能准确测出R x的阻值?简述操作的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8分)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

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

假设汽车以v1=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l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

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l m/s2。

求(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24.(20分)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在第I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向的匀强电场,第IV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