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队日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向上精神和体验快乐的重要途径,本次队日活动将以数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各种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数学知识。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2.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通过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乐趣;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场地准备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需要准备教室或灵活的户外场地。
2. 物资准备1.贴有数字的球、木板或其他可用的物品;2.记分板或白板、白板笔、海报纸、彩色笔等;3.数学挑战题目(难度适中,趣味性强,数量不宜过多)。
3. 队员分组将参与活动的学生分组,每组人数不得少于3人,不得超过6人,组之间在人员数量上必须要平衡。
4. 活动安排1.数字配对游戏2.数字双倍挑战3.宝藏寻找4.数学智力竞赛5.小班智慧球6.数字交换四、活动过程1. 数字配对游戏活动目的通过数字配对游戏,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活动流程1.组内学生用口头算式解出数字;2.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匹配数字;3.匹配完成后,使用白板或彩色笔记录下组内各成员匹配的数字。
4.记录得分。
游戏规则1.活动时间为5分钟;2.组内学生协作,互相猜测匹配的数字;3.命中一对数字可得1分;4.记录得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2. 数字双倍挑战活动目的通过全班学生集体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流程1.学生根据题目规则逐个出题,最多出10个题目,不得太过复杂;2.学生用两分钟解题,解完后公布答案;3.学生进行桌上比赛,匹配答案;4.记录得分。
游戏规则1.学生用两分钟解题;2.回答正确得一分;3.回答错误得一分;4.记录得分,最高分获胜。
3. 宝藏寻找活动目的通过数字寻宝活动,让学生在寻找过程中体验到趣味性,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流程1.老师将场地分为数个分区,传授给学生甲乙两队如何在寻找过程中获得分数的方法;2.学生分组进入不同的分区,按要求寻找数字;3.寻找完数字记录分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开发区学校二班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欢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洁应用,感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力量目标: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增加数学意识,进展数学思维。
3、情感目标: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阅历,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重点难点:课前预备:主题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出示情境图,同学观看后回答。
(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板书: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做鸟窝二、引导观看,体会方法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老师提问:参与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假如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课件演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突出,其余场景虚化。
(有的同学可能是数出每个帐篷里住12人,老师引导同学: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吗?)板书:2×6=12。
(2)老师提问:依据搭帐篷小组队员们的活动,你还能提出什问题?怎样解决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3)依据同学回答,老师随机板书。
同学可能提出:3个帐篷一共住多少人?老师指导同学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追问:你怎么算出来的?同学可能说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个架子上有6条毛巾,有6个架子,一共住了6×6=36人。
解法二:每个帐篷住12人,有3个帐篷,一共住了12+12+12=36人。
2.老师小结:同学们观看得很认真,依据参与活动的同学晾晒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用各种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参观其他小组的活动状况,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发觉?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老师提问:选择你喜爱的活动项目,认真观看,和同组的小伴侣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再想一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能关心解答吗?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方法最好。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队日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热爱队组织,积极参与队活动的情感态度。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队日活动的基本知识,如队旗、队徽、队歌、队礼等。
2. 队日活动的基本技能,如排队、列队、行队礼等。
3. 队日活动的组织形式,如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队日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难点:队日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队日活动的快乐。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掌握队日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队旗、队徽、队歌等队组织文化物品。
2. 队日活动的道具和材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队日活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队日活动的基本技能:示范排队、列队、行队礼等基本技能,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队日活动的组织形式:介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组织形式。
5. 队日活动的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队日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画一幅队日活动的画,展示队日活动的快乐。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队日活动的日记,记录队日活动的收获。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队日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队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在队日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展现。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队日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开展队日活动主题班会,深化学生的队组织观念。
3. 邀请队组织专家进行讲座,丰富学生的队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队日活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Teaching plan of happy team day for the seco nd grad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of Jiang su Education Press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目标: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主题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回答。
(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板书: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做鸟窝二、引导观察,体会方法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课件演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突出,其余场景虚化。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 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灵活利用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使学生能灵活利用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愉快的六一刚刚过去,小朋友们过得开心吗?(开心)2、在这个六一里,你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呀?二、仔细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1、感知主题图:(1)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欢度六一的吗?(野炊)(2)是呀!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每位少先队员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分工合作,在一起过自己的节日。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分工的吗?谁能给他们分分小组?(3)小结并板书:搭帐篷组、烧烤组、钓鱼组、洗菜组,这些是活动小组。
除了这些还有他们活动的环境,有鸟窝、树。
2、观察、解决问题:(1)示范提问:a.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帐篷小组的小朋友作了哪些事情?他们晾晒了每个小朋友的毛巾,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结:一根竹竿上晒5条毛巾,一共有2个5相加,所以是25=10或52=10。
b.钓鱼组的小朋友钓鱼回来了,提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多开心呀!小明钓了4条鱼,小刚说:我钓的和你的同样多。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c.同样多是什么意思?两人一共掉了多少条鱼怎样计算?你是怎样想的?d.小结:在这些小组的各种活动中,像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像刚才一样,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认真总结,提出又多又有意义的问题吗?(能)(2)细心观察,解决数学问题:a.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然后整理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b.把自己观察、发现的问题和同桌说一说,听一听他有什么新问题。
c.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发现了什么?d.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搭帐篷组,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帐篷的个数、搭帐篷的人数)e.烧烤组你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烧烤组的人数、烧烤*的个数、)f.洗菜组呢?你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洗菜的人数、洗菜盆的个数、)总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
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1.1 活动主题:快乐的队日活动1.2 活动目标:让学生在快乐的队日活动中,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学材料:数学题目卡片计数棒计算器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2.2 教学环境:教室或活动室队旗、队徽等少先队标志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开场仪式:引导学生唱队歌,戴队徽,展示队旗。
教师致辞,强调活动意义和目标。
3.2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数接龙、速算比赛等。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3 数学题目挑战:准备一些数学题目,涉及加减法、几何等知识点。
学生分组进行解答,比一比哪个小组解答正确且速度快。
3.4 数学手工艺品制作:引导学生使用美工材料制作数学主题的手工艺品,如计数棒、几何图形拼图等。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4.2 奖励环节: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如数学小能手、最佳团队等。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第五章:活动延伸与建议5.1 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购物计算、几何图形识别等。
开展数学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5.2 教学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六章:活动实施步骤6.1 开场仪式:教师引导学生唱队歌,戴队徽,展示队旗,营造出快乐的队日氛围。
教师致辞,介绍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6.2 数学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负责组织游戏。
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过程。
学生开始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6.3 数学题目挑战:学生开始解答题目,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解答疑惑。
比赛结束后,教师公布答案,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4~25教材简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后,教材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教材提供了一幅学生感兴趣的队日活动情景图,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有关乘法知识,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活动中,教材向学生提的问题少了,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而留下了许多可提出问题的素材;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少了,只有钓鱼学生的一组对话,其他都隐含在图中,给学生许多收集信息的空间。
教材的这些变化,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观察,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运用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准确地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挂图)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同学们来到郊外,他们看到绿油油的树木,清清的小溪,决定在这里开展队日活动。
(板书:快乐的'队日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请学生仔细观察挂图后回答。
(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晒毛巾,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在给小鸟做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在图上指一指他们的位置。
(板书:搭帐篷晒毛巾钓鱼洗菜做鸟窝烧烤)二、引导观察,体会方法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教师提问:我们一起先来看看搭帐篷小组这边,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已经把毛巾晾起来了(手指圈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每个帐篷前有多少条毛巾?【设计说明:在指导学生看图时,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有条理的观察。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友爱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队列的基本知识,如:队形、队列纪律等。
2.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结合队日活动,进行数学游戏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队列的基本知识和加减法运算。
2. 难点:将数学知识与队日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的队日活动中学习数学。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队列模型、加减法卡片、奖励小红花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3. 场地:学校操场或教室。
4. 音响设备:播放队日活动的音乐。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队列练习,让学生熟悉队列的基本动作,如: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等。
2. 教学新知识(10分钟):讲解队列的基本知识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队形的变化和数学运算的方法。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队形变换,每组设计一个队列队形,并计算出队伍中的人数。
4.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接力赛”,将学生分成两队,每队成员依次完成加减法运算,速度快且正确的小组获胜。
5. 总结与奖励(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优秀学生小红花等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队日活动。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队列知识和加减法运算。
2. 设计一个家庭队形游戏,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队日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
教案
www.5y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目标: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主题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回答。
(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板书: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做鸟窝二、引导观察,体会方法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教师提
问: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可能是数出每个帐篷里住12人,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吗?)板书:2×6=12。
(2)教师提问:根据搭帐篷小组队员们的活动,你还能提出什问题?怎样解决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3个帐篷一共住多少人?教师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追问:你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可能说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个架子上有6条毛巾,有6个架子,一共住了6×6=3612人,有3个帐篷,一共住了12+12+12=36人。
2.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参加活动的同学晾晒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用各种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参观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发现?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1.教师提问:选择你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再想一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在组长带领下,互相提问,开展讨论,解答说理。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组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1.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补充。
汇报的内容有时是无序的,教师通过以下有机的设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确表达。
我提出的问题是(),发现()条件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说列式解答的过程及理由,教师板书相关解法。
(1)烧烤活动。
①学生可能提出: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多少人?(17人)根据图意,学生可能列出4×4+1、3×4+5等不同算式,只要能说出道理,教师都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提出:烧烤中拿着棒子的有多少人?(4×3+3=15)教师提出:你是怎样想的?(2)洗菜活动。
①学生可能得出:在河边洗菜的一共有多少人?(在河边洗菜有3组,每组有2人,2×3=6)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菜篮子?(每组有4个菜篮子,一共有3组,3×4=12)3)给小鸟做窝。
①学生可能提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鸟窝?(每棵树放2个鸟窝,有5棵树,2×5=10)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大树?新课标第一网(4)钓鱼。
①学生可能提出:扛鱼竿的小朋友钓了多少条鱼?(左边的小朋友说:“我钓了4条鱼。
”扛鱼竿的小朋友说:“我钓的鱼和你同样多。
”可见扛鱼竿的小朋友也钓了4条鱼)②学生可能提出:两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4+4=8或4×2=8)教师对于能够根据对话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并及时小结:我们可以从画面中找到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对话知道解决问题的条件。
3.总结延伸。
今天,同学们参与了
“棒棒”假日小队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真棒!回忆一下,我们中队开展过哪些队日活动,在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本领,能不能也提出几个问题,我们一块儿来解答。
(学生自由说)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www.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