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儿童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临床分析11例

三凹征明显 , 双肺满布痰鸣, 呼吸不规则 , 心 音低钝 。即刻清理 呼吸道 ( 性腥臭痰 约 脓 1O l 5 r 送培养 ) a 气管插 管呼吸机辅助 治疗 , 鼻饲 奥司他 韦。化验 WB 43 9 L C 1.4X1 / , 0
中性 7% , I 21U L A T45U L 4 A 29 / , S 3 / , 0
AL 31 T U/L, T l U/L, AS l 2 LDH 2 U/L, 85 CK 6 U/L, 68 CK — M B 0 9 U/L,PO2 6 2 3 . mmHg
,
7 7 3 nlL U E 12 mm lL 给 予 2 . mr / , R A 6 . 5 o , o / 泰 能、 司他韦 、 奥 中成 药 治疗 , 同时 予 以 呼 吸 机 、 液 透 析 , 因 心 衰 死 亡 。 1例 1 血 终 5 岁男性少年 , 因发热 咽 痛咳 嗽 2天 余 , 伴 抽 搐 意识 障碍进 行 性加 重 1 天入 院 。查 体 : 深度昏迷 , 双侧瞳孔缩小且不等大 , 光反射 消失, 颜面青紫 , 口鼻溢出腥臭脓性分泌物 ,
实 验 室 检 查 , 表 1和表 2 见 。
院 2小时 1 8分钟 死亡未 使用 外 , 余 1 其 O 例均使用奥司他韦治疗 , 为发病 后 2~1 0 天。②氧疗 : 面罩 吸 氧 7例 , 据 S O 调 根 P, 整 氧 流 量 , 证 S O > 3 。 呼 吸机 ( 保 P , 9% 纽 邦 10 治疗 3例 , 0) 参数设置 : 呼吸频率 2 0 3 0次/ , 气 量 6~8 / g 吸 氧 浓 度 分 潮 mlk , 5 % ~6 % , E P5一le , 后 根 据 0 0 P E ,O mH 0, 血气 检查结果调整各项参数 。呼吸模 式 : A C 辅 助/ 制 通 气 ) SM 同 步 间 歇 /( 控 、I V( 指令 通气 ) 。③ 使 用 静 脉 注射 丙种 球 蛋 白及 甲基 强 的松龙 治疗 2例 , 为儿 童。 均 剂量 : 脉 注射 丙 种 球 蛋 白 0 5~1O 静 . ./ ( g・E) 3天 , 基 强 的 松 龙 2~3 g k t, 甲 a r/ ( g・E) 3~ k t , 5天 。④ 抗生素治 疗 : 据 根 患者 的体 温 、 血常规 、 片改 变选 择抗 生 胸 素种类 。选用 的抗生 素有 : 能 ( 泰 亚胺 培 南 西 司他 丁 钠 ) 舒 巴 酮 ( 孢 哌 酮 钠 舒 、 头 巴坦 钠 ) 阿奇 霉 素 。使 用 泰 能 治 疗 4例 , 、 舒 巴酮治 疗 4例 , 奇霉 素治 疗 3例 , 阿 抗 真菌治疗 2例 。其 中有 2例舒 巴酮治 疗 无效换用 泰能 。1 6 例 0岁 女性患者有 慢 性心衰 、 慢性支气管炎 、 高血压病史 , 因发 热 咳嗽气 短在 院外 使用 抗 菌药 物 治疗 7 天 ( 药 不详 )无 效 。以 “ 染性 休 克 、 用 , 感 心衰 ” 收住 心内科 , 巴酮治疗 4天 , 舒 确诊 为 甲 型 H1 N1流 感 、 肺 肺 炎 转 入 感 染 双 科 , 涂 片及培 养均 提示 白色念 珠菌 , 痰 无 其他致病 菌。即停抗 生素 给予 氟康 唑治 疗 1周 , 涂片 及 培养 仍 提 示 白色 念珠 痰 菌, 换用 伊 曲康 唑治 疗 有效 。1例 1 2岁 男性 儿 童 , 因发 热 咳 嗽 3天 伴 胸 闷 气 短 嗜
20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析

1 8例 x线影 像 学无 明显异 常 . 2例 C R示 肺 部 炎症 , 4d
后 复查 . 症 吸收 。 炎
16治 疗 方 法 .
1 月共 收治 2 2 0例儿 童 甲型 H1 N1流感 确诊 病 例 。本 文对 这 2 O例儿童 甲型 H1 N1流感 的临床 资料 进 行分 析 , 报道 如下 :
松 。 由于均 是儿 童 , 本科 还特 别 给予 了细致 的心 理护理 。
2 结 果
20 0 9年 1 O月 2 日~ o 9年 1 4 20 2月 2 日, 岭 县人 民医 4 关 院共 收治 甲型 HI 流感患儿 2 N1 0例 , 均为在校学 生 , 龄最 小 年
2 0例儿 童 甲型 H1 流感 全 部都 是学 生 , N1 发热 、 咳嗽 、 头 痛等 为 常见表 现 , 部分 患儿 于 3 4d痊 愈 出院 , 大 ~ 2例有 肺部 炎症 者 于 7d后痊 愈 出院 。
3讨 论
者8 , 大 1 岁 最 5岁 , 5例 , 1 男 女 5例 。均 符 合 卫 生部 《 型 甲
H1 流感 诊疗 方 案 (0 9第三 版 ) 的诊 断标 准i 总 疗程 均 N1 20 》 z q 。
在 1 之 内。 周 归纳分 析所 有患 儿 的流行 病学 、 临床表 现 、 验 实
1 . 5影像 学检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疫情 迅速蔓 延 , 国于 2 0 我 0 9年 5月 发现 首例 病 例 , 已在 我 现
国 3 个 省份 流行 , 诊 病例 已有 1 万例 , 亡 7 0多例 。 1 确 0多 死 0 已演变为严重影响大众健康 的公 共事件埘 。本 院于 2 0 0 9年 l ̄ 0
发病 1 。 5例 另外 的 2例分 布在 另外 的 2所 小学 , 在该 组无 明 确传染 源 . 潜伏 期为 2 5d ~ 。
儿童与成人甲型H1N1流感临床对比分析

JCi Itm Me , ee br 0 0 V l ' 1 l ne d D cm e 1 ' o, N .2 n 2
・
8 3・ 3
论著 ・
儿 童 与成 人 甲型 H1 1流感 临床对 比分 析 N
刘建 军 江新 宁 郝 淑 萍 陈爱英 曾贤翠
g o p t e i i e c fc mplc to t ne r u s;h ncd n e o o i ain wih p umo i r s r tr al r n c iia s a e n a l s n a,e piao y fiu e a d rtc ldie s s i dutwa
hg e t n i c i r o p b t o s tt a s n c n e P>0 0 ) T eic e c f i ee n i r h hl e g u ,u n t i i l i i a c ( h a n d nr as c g f i . 5 . h n i n eo g fvra d d hh g s onet a y tmsi hlrnwa ih rta n a u s P <0 0 :h n ie c fs p r ca at itsil smpo nc i e s hg e h n i d h ( r n d . 5) te icd n e o u ef il i
[ src] 0bet e T nl etec nc a rs f n oaa s l i f t e f ez ( )i h de n — v y h i a e u o Il l N l
d h . eh d 5 ae i n u n aA( )w r eetdfo S pe e 0 9t a u r 0 0. u sM t o s 7c ssw t I e z H1 h f l N1 eeslce m e tmb r2 0 oJ n ay2 1 r
儿童重症流感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危重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339·E-mail:******************.cn ·论著·儿童重症流感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危重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王亚坤1,侯伟1,贾美轩1,王倩1,张文超2,田利远1*【摘要】 背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且目前儿童流感发生危重症的相关机制仍在探索中。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流感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危重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确诊的重症流感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52例)与危重症组(24例),收集入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发病月龄、流感分型、有无基础性疾病、并发症受累系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乳酸脱氢酶(LDH)〕、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结果等信息,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 76例重症患儿中19例存在基础性疾病(25.0%);重症流感最常见并发症为呼吸系统受累(100.0%),其次为神经系统受累(28.9%)、消化系统受累(15.8%);危重症组神经系统受累比例、LDH 水平高于重症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重症组(P<0.05)。
患儿胸部影像显示,肺部淡片或斑片影56例、肺实变30例、胸腔积液9例、双肺透光度不均10例、气漏综合征8例,死亡患儿均发生肺实变、3例并发气漏综合征、2例出现胸腔积液;危重症组肺实变发生率高于重症组(P<0.05)。
76例重症患儿中88.2%(67/76)与其他病原微生物共检出;病毒共检出67例(88.2%),以腺病毒为主59例(77.6%);细菌共检出23例(30.3%),以流感嗜血杆菌11例(14.5%)为主;肺炎支原体共检出10例(13.2%);危重症组患儿细菌检出率高于重症组(P<0.05)。
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5例临床分析

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5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
结果5例患儿均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肺部受累严重,伴有明显气促、低氧血症、呼吸衰竭,部分病人出现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下降或升高。
X线胸片提示肺部受累,片状阴影,进展迅速。
达菲治疗效果较好,注意合并细菌感染可能性,同时应用抗生素;短期内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球、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可能是有效的。
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儿病情凶险,迅速恶化,死亡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临床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za A H1N1 influenza in children with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fivecases of A H1N1 influenza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data,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re done.Results Five cases of children with fever and other flu-like symptoms, severe lung involvement, accompanied by marked shortness of breath, hypoxemia, respiratory failure, some patients had symptom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multi-organ dysfuncti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white blood cell was normal, decreased or increased. Prompt X-ray lung involvement, flake the shadow of rapid progress. Tamiflu treatment was better, pay attention to the possibility of bacterial infection, whil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short-term application of high-dose IVIG, the impact of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may be effective.Conclusions A H1N1 influenza illness in children had the risks of rapid deterioration, high mortality,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is the key to reduce mortality.[Key words] A H1N1 influenza;critical children;clinical analysis2009年3月以来,始发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已引起全球大流行,危重症病例日益增多,特别是小儿病人,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1]。
中国人群甲型H1N1流感重症化因素及实验室特征的系统分析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第 3 2医院 , 0 感染性 疾病诊 疗 与研 究 中心 , 北京 10 3 ) 0 0 9
摘要 : 目的
总结分析 中国人群 甲型 Hl 流感重症化相关因素 , Nl 为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
通
过检索 P b e 、 m ae以及 C K 、 u M d E bs N I万方等数据库共纳入 1 4项 临床研究 , 综合 分析 了中国人群 甲型 Hl l流感 患 N 者重症化的相关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 ( MI 、 B ) 妊娠 、 合并基础病等情况 以及重 症病例 的血 常规 、 生化 检查及实验 室 检查情况 。结果 共纳入 l 4项独立 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其 中8项研究 454例 中 13 ( . % ) M I3 。 4 0 例 2 3 B I 0 > 1 2项研究466 中 1 4 ( 34 ) 1例 0例 3 .% 合并不 同种类 的基础疾病 。1 5 2项研究 46 1 中妊娠妇女 6 3例 (2 9 ) 5 例 0 1.% 。 1 0项独立临床研究 3 1 4 例重症患者 中出现感染性休克 、 吸衰竭 、 R S等严 重并发症者 13例( 3 7 ) 0项 呼 AD 8 5 . % 。l 研究 83例 重症病例 中出现 明确肺实变者 19例 ( 8 3 。9项 独立研究 2 6例重症 患者 中 8 1 4 1 . %) 1 6例 ( 0 1 白细 4 . %)
中 图分 类 号 : 5 17 R 1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2 6 ( 0 1 4 -0 00 10 — X 2 1 ) 8 6 -3 6 0
体质量超 重 、 并其他基 础疾病 、 合 妊娠是 发
生 甲型 H1 1流感重症的危 险因素 。重症患者 中自细胞总数及 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 N 并有心肌及肝脏损害。
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与风险因素分析

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与风险因素分析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道系统的各类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这些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和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一、病因分析1. 病毒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一个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感染。
这些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后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症状。
2.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呼吸道疾病的另一个重要病因。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排放等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浓度上升,进入呼吸道后刺激和损伤黏膜组织,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3. 吸烟:吸烟是引发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吸烟会导致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部,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患上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COPD和肺癌的风险。
4.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如工业、农业场所中的化学物质、灰尘、粉尘、化肥农药等,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和损伤。
5.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因素也会对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性产生影响。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患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二、风险因素分析1. 年龄:呼吸道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的发生率不同。
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2. 性别: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呼吸道疾病风险的因素。
研究发现,男性更容易患上COPD和肺癌,而女性更容易患上支气管哮喘。
3. 职业:某些职业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更高。
如矿工、建筑工人和农民等,他们长期暴露在粉尘、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中,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4.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或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的人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加。
重症甲型H1N1流感32例临床分析

吐等消化道症 状。 2例患儿 出现神志不清 、 睡眠障碍及肢体抽 搐。 2例有高血压 、 冠心病的患者在起病后出现频发室性期前 收缩 。1 8例 (6 5 %)患 者见咽部充血及 扁桃体肿大 。2 8例
(8 肺部呼吸音增粗或可闻及干湿性哕音 。 8 %) 3 临床特 点 : . 2 产妇 1 ( 例 产后第 3天发病 )外伤患 者 1 , 例
作者单位 :10 0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内科 340
( 左股骨颈骨折 )体质量指数> 0者 3例 , 中 1 ; 3 其 例患有呼吸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1 00年 1 月第 l 1 0卷第 1 1期 C ieeR m de & Cii ! ! hn s e e is l c n
Q Q ! ! : , .
改变等症状 以及咽喉部 、 心脏 、 部 、 肺 腹部体征等。
21 主要辅助检查 : .2 . 病原学检查采用我 院及嘉 兴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D ) C C 双份 咽拭 子聚合酶链 反应 (C 检测 ; P R) 同 时检测血常规 、 尿常 规 、 常规 、 肾功能 、 粪 肝 心肌酶 、 电解质 、 超敏 C反应蛋 白、 痰培养及行心 电图、 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
肺 部 有 渗 出病 灶 . 中 1 其 7例 (8 ) 及 双 侧 或 多 叶 , 不 同 6% 累 为
产 2周以 内的女性 。我 院 2例重症 甲流合并 呼吸衰 竭的患
者 。 例 为左股骨 颈骨折 、心肺功能较差 的老 年患者 , 例患 1 1
有心脏基础疾病 ( 风湿性心脏病 , 重度二尖瓣狭窄 ) 。可见患 者心肺功能的基础情况对重症 甲流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治 疗 方 法 . 2
白痰或黄痰 , 5例( 7 出现咯血痰或咯血 。 l (6 病程 1%) 2 例 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呼吸衰竭 , 发生率为 98 %, . 0 多元 回归分析最近有 呼吸道感 染或使 用免疫抑制剂 、 中性粒细胞
计数 > 7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0 尸< 00 ,均 为独立 的危 险凶素。结论 甲型 H1 I . 5) N 流感儿童 必须 预防或积极治疗其 合并 的细菌感染 ,以防呼吸衰竭的发生 。 【 关键词 】 甲型 Hl 流感 ;急性 呼吸衰竭 ;危险 因素 ;儿童 Nl
o r o p t . 0 . h o g t o it g e so n lss.h r r ih r kfc o s n r a i gc i r n u s i i 98 % T r u h g si r r s in a ay i t e ea eh g s tr s e sn h l e h l a s L ce i a i d
i i rnwt nvln una ( N1 v u fc o. ehd 5 hlrn ≤ 1 er o wt n hl e i oe if e z H1 ) i snet n M tos 1 i e( 4yas l c d h l A r i i c d d) i h
n v l n u naA ( N1) vr sifcinw r n oldfo 2 0 — —1 0 0 1 3 . oc l c e o e e z i l f H1 iu e t eee rl m 0 9 9 9t 2 1 — — 1 T ol th n o e r o e t
To e a u t i h r s a t r o t b t o r s ia o y f iu e i h l r n wih n v li fu v l a e h g i k f c o s c n r u e t e p r t r a l r n c id e t o e n - i l
c ii a aaa d r sr s e t ea ay i wa s d i i su y. a l 5 c s sc mp ae i e p r - l c l t n e to p c i n lss su e t s t d Re u t n d v nh a a e o l td w t r s i h a
wi o e u n aA (H1 vrsi e t nl blyt eprtr i r : rc n eprtr a t t n v ln e z h i l f N1) iu ci a it rs i oyf l e f n o i i o a au e e t s i o t e r ay r
i e t no s fmmu o u pe sv g ns n urp ic lc u t 7 % . f n ci r eo o u i n s p rsiea e t; e to hl el o n > 0  ̄ lso I hlr n u im nc i e d
w t n v ln u n a H ) i s ne t n r prt y r tne t nso l b e e t n e t i o e i e z h l f A( 1 v u c o , e i o a ci ud e rv ne a dt a d 1 N r i i f s a rtci f o h p d r e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9 00 6 期
I G MH N,Ma 0 0 o. N . y 2 1 ,V 1 6 o 1 9
・
论著 ・
甲型 H1 流感 儿 童发 生 呼 吸衰竭 的危 险 1 N
因素 分 析
李增 清 陈志红 赖静妮 陈永新 何永 茹
【 摘要 】 目的
探讨儿 童甲型 川 N1 流感患 者发生呼吸衰竭 ( c trsi t y a ue A F) aue epr o fi r , R ar l 对 20 年 9 09 月至 2 1 年 1 00 月我院住院 5 例儿童 甲型 H1 1 1 N 流感 患儿 , 例发 5
的危 险因素 ,为针对性 预防其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5 例甲型 H1 流感儿 童的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1 N1
a t eyi r e r v n s i tr i r . ci l o d r o e e t e p r o f l e v tp r a y au
ez A HI 、 v u net n L Z n - i na N1 i sifc o I eg qn r i g.C E h- og.L I ig n .C E Y n — H NZ ih n A n — i H N 0g J
x n HE o g r . a g o gg n r l o p tl i, Y n - u Gu n d n e e a h s i ,Gu n z o 1 0 0 a a g h u5 0 8 ,C i a hn
t i r. h c e ̄ orsi t ya uenci rn i vl una HI )i snet n n o f l eT e ni n fepr o i r l e t n ei ez y r au i d a r fl i h d w h o l f n A( N1 v u fc o r i i i
【 bti O j te T a a g s c rcn bttau sit i r( R ) A sl r  ̄】 b i o v uth h i f ts ot u tr p a rfl e A F c e v el e i rka o r eo c ee r o au i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