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新1)

合集下载

22个趣味选择题

22个趣味选择题

22个趣味选择题趣味语文知识竞赛题(一)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A、拨弦乐器B、击弦乐器(A)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A、强拍B、弱拍 (A)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A、食器B、酒器 (A)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 (B)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C、大臣说她的坏话(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10、唐代人可以称“父亲”为:A、伯伯B、哥哥 (B)11、“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 (D)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A)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 (B)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C)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B、因锦江而得名 (A)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 D、庐山(D)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A、甘肃B、新疆C、青海 (B)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 (B)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 (A)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C)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C、政治事件 (B) 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 (B)。

趣味知识抢答题目简单

趣味知识抢答题目简单

趣味知识抢答题目简单小学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一)1、下列数量词的搭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是( )A.一粒珍珠 B.一粒皮球 C.一粒豆子 D.一粒花生2.工作了六个月后,新的主管发现自己在工厂里并不受欢迎。

他询问一位工人:“汤姆,为什么这儿的人不喜欢我?我离开以前的工厂时,工人们还送我一把银茶壶呢。

”“只送一把银茶壶?”汤姆坦率的说:“天哪,你现在要是离开这儿,我们会送你一套金茶具。

”汤姆的话,表明工人们什么?( )A.有情有义 B.坦率真诚 C.豪爽大方 D.讨厌新主管3 “孟母三迁”这个传说,说的是孟柯的母亲为了孟子而三次搬家的故事。

搬家的目的是什么? ( )A.避免纠纷 B.适于求学 C.免于牵挂 D.节省房租4.有一次,德国某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大宴会招待空战英雄,一个年轻的士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泼到乌戴将军的秃头上。

顿时,士兵悚然,会场寂静,人们预感到这里将要发生一场不小的地震。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乌戴将军却悠悠然,他轻抚士兵肩头,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再生头发吗?”会场立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朗朗笑声。

问:人们的笑声里包含着哪一项?( )A.嘲笑士兵 B.嘲笑将军 C.赞扬士兵 D.赞扬将军5.下列四组汉字,全部翘舌的一项是( )A.追最朝杀 B.找才插吃 C.痴豺摘瞬 D.辍桌床从6.下面4个词语中,笔划最多的词是?( )A.痴想 B.一瞬间 C.诱惑 D.喧腾7.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洗澡的时候不需要它,不洗澡的时候需要它?( )答案:DDBDCA 衣服小学语文知识竞赛题(二)1、“雪中送炭——急人之所急”的歇后语与下面哪个意思一样()A.望梅止渴 B.热中送扇 C.火上加油 D.千里送鹅毛2、不属于老人自称的一项是 ( )A.老身 B.老夫 C.老拙 D.老茂3、下列四项,哪一项不是风筝的别名?()A.风鸢 B.纸鸢 C.风鹞 D.纸鹞4、下列句子,符合普通话规范的是()A.送一本书给你 B.我吃过饭了 C.饭还没煮熟 D.他爷爷几岁了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占领了巴黎。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不是以历史人物命名的?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卧薪尝胆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苏轼《水调歌头》C.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杜甫《春望》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诗意味着什么?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花朵吸引人们前来观赏。

C. 桃李无言,但它们的美丽让诗人赞美。

D. 桃李不言,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安石D. 杜甫5.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马致远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王维《山居秋暝》D. 李清照《如梦令》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王维《山居秋暝》D. 李清照《如梦令》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9.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赠汪伦》B.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杜甫《春望》D. 王之涣《登鹳雀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 “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3. “______,______”是《道德经》中的名句,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抢答题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抢答题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抢答题与好书为伴,与博览同行——读书节经典名著、语文知识竞赛题第一组:初级题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2.___是《儒林外史》的作者。

3.《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社会风俗画。

4.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都是有“舌”字的成语。

5.“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形容琵琶的弹奏声。

6.“卧薪尝胆”说的是___。

7.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的人。

8.___是春秋时代楚国人。

9.“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___的住处。

10.___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晚春的景象。

11.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半瓶醋”。

12.“七月流火”适合用来形容夏去秋来的时候。

1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指___、___、___、___。

14.弱冠指20岁,古稀指70岁,不惑指40岁,花甲指60岁,期颐指100岁。

15.谜语:孔雀开屏结束(打《三国演义》中人物___)、木材遭水劫(打《水浒》中人物___)、话说湖南千古事(打《红楼梦》中人物___)。

16.“天下大势,___必喝,喝酒必汾”是___的仿拟广告。

17.成语字谜:A、不留余地;B、天花乱坠;C、斤斤计较;D、充耳不闻。

18.我国民间四大传说分别是牛郎织女、___与___、___、白蛇传。

19.接诗歌名句: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③“唯见长江天际流”;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doc答案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doc答案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部分参考答案)一、按要求填空。

1、按要求写成语。

①写出四个由寓言得来的成语。

(杞人忧天)(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四面楚歌)②写出四个含数字的成语。

(成千上万)(一目十行)(一言九鼎)(四分五裂)③写出四个含动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猴年马月)(鸡飞狗跳)(画蛇添足)④写出四个含植物的成语。

(移花接木)(柳暗花明)(藕断丝连)(指桑骂槐)2、写出下列动物表示“叫”的词。

5分狮吼犬吠猿啼狼嚎虎啸羊咩马嘶牛哞鸡鸣龙吟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

12分初次见面叫(久仰)好久不见叫(久违)请人批评叫(指教)求人原谅叫(包涵)求人帮忙叫(劳驾) 求给方便叫(借光)麻烦别人叫(打扰)向人祝贺叫(恭喜)求人看稿叫(斧正)求人解答叫(请教)求人指点叫(赐教)托人办事叫(拜托)4、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___状元_,第二名叫__榜眼,第三名叫__探花。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一百岁为期颐之年。

9分5、猜谜语。

8分①巧夺天工(打一字)(人)②斧头(打一字)(父)③孔雀收屏(打《三国演义》人名)(关羽)④山东快电(打现代作家名)(鲁迅)⑤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打一小动物)(羊)5、在下面的括号里你能填上表示声音的叠词。

(呼呼)的风声(咚咚)的鼓声(嘻嘻)的笑声(琅琅)的书声(哗哗)的雨声(汩汩)的水声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物名。

(1)像(狮子)般咆哮(2)像(麻雀)般叽喳(3)像(狐狸)般狡猾8、写出下面的惯用语。

①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②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③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④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⑤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⑥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8、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含你来比划我来猜)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含你来比划我来猜)

B
返回
必风
• 22、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 A、杨玉环 B、貂蝉 • C、赵飞燕 D、西施
C
返回
必风
• 23、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 A、《咬文嚼字》B、《说文解字》 • C、《故训汇纂》D、《康熙字典》
B
返回
必风
• 24、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 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 A、《木兰诗》 B、《李凭箜篌引》 • C、《琵琶行》 D、《长恨歌》
A
返回
必风
• 2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 月”的月份是: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B
返回
必风
• 26、诗作流传至今最多的诗人是 ( ) • A、李白 B、陆游 C、白居易 D、苏轼
必风
汉字英雄 第一题:
• 请书写词语[ jīng zhé]
•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 正确答案:惊蛰
必风
汉字英雄 第二题:
• 请书写词语: [ bèi lùn] • 逻辑学和数学中的矛盾命题。
• 正确答案:悖论
必风
汉字英雄 第三题:
• 请书写词语: [yōng zhèng]
• 清世宗胤禛年号。
• 正确答案:雍正
必风
汉字英雄 第四题:
• 请书写词语: pán huán
• 1.徘徊;逗留。2.周旋;交往。
• 正确答案:盘桓
必风
汉字英雄 第五题:
• 请书写词语: [yǐ é chuán é] •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
越传越错。 • 正确答案:以讹传讹

小学三年级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1)

小学三年级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1)

小学三年级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1)一、诗词知多少(把古诗的前后句用线连起来)。

(20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二、快乐歇后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20分)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3、铁公鸡——(一毛不拔)4、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5、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6、飞蛾扑火——(自取灭亡)7、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8、老虎屁股——(摸不得)9、大姑娘上轿——(头一回)1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三、添枝加叶(填上数字使之成成语)。

(12分)一心一意一唱一和一板一眼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一东一西一五一十一朝一夕两全其美两肋插刀两袖清风忠心不二三言两语两面三刀不三不四朝三暮四低三下四颠三倒四丢三落四挑三捡四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八稳五颜六色五脏六腑五冬六夏六神无主三姑六婆七嘴八舌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上八下八九不离十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九死一生十拿九稳十全十美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钧一发千家万户万古长青万死不辞万寿无疆万众一心万家灯火四、叠罗汉(照样子写词语)。

131、例:黄澄澄(ABB)绿(绿油油、绿莹莹、绿茸茸、绿茵茵、绿幽幽)红(红彤彤、红扑扑,红通通)白(白茫茫、白花花)黑(黑漆漆,黑洞洞,黑乎乎)金(金灿灿金闪闪)2、例:高高兴兴(AABB)例:商量商量(ABAB)口口声声断断续续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来来去去来来回回风风火火匆匆忙忙忙忙碌碌大大咧咧里里外外红红火火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端端正正仔仔细细马马虎虎反反复复明明白白指指点点老老实实大大方方快快乐乐高高兴兴3、例:商量商量(ABAB)安排安排安静安静帮助帮助碧蓝碧蓝比划比划比较比较比试比试彼此彼此表扬表扬参与参与打量打量打扮打扮打探打探打听打听打扫打扫调查调查分析分析放松放松观察观察高兴高兴鼓励鼓励沟通沟通干冷干冷关照关照火红火红活动活动检查检查五、智慧“谜”宫(猜字谜)。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语文是我们学习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各种文体。

而语文竞赛则是考察我们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语文的一些趣味知识,并通过一个竞赛形式来测试大家的语文水平。

一、成语接龙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表达方式,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故事。

成语接龙是一种考察我们对成语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的活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成语接龙。

1. "一叶障目",请接下一个成语。

答案:"不知所措"2. "不知所措",请接下一个成语。

答案:"错综复杂"二、填空题填空题是一种常见的语文竞赛题型,通过填写适当的词语来完善句子。

下面是几个填空题,请大家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 "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挡一个______的进步",请填写适当的词语。

答案:"有志"2. "笑一_______,十年少",请填写适当的词语。

答案:"笑颜"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一种考察我们对词语理解的题型,通过解释出给定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下面是几个名词,请大家简要解释其含义。

1. 上善若_______。

答案:"水"2. 仁者______。

答案:"爱人"四、改错题改错题是一种考察我们对语法的运用能力的题型,通过找出句子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下面是几个句子,请大家找出并改正其中的错误。

1. "我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回家读。

"答案:"我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回家读。

"2. "他们为了查资料,在互联网上搜索了很各种信息。

"答案:"他们为了查资料,在互联网上搜索了各种信息。

"以上是语文趣味知识竞赛的一部分题目,希望大家能够尽情参与,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组


15、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 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 醉打蒋门神 16、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 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 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知道这种事物 是什么吗? A、一种鬼怪 B、一种远古动物 C、 人类 D、树第六组 Nhomakorabea

1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12、“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 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第七组

13、在“夸父逐日”中,“夸父” 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14、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10分一



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 B、玲珑惕透 头晕目眩 C、曲径通幽 赏心悦目 D、灰心丧气 巴山夜雨

10分二




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 )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灰姑娘——《格林童话》
面铺挂了个蓝布棉门帘, 摘了蓝布棉门帘,瞧了瞧, 面铺还是面冲南,挂上蓝 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 还是面冲南。




成语填空(30分) 第一组: ( )服( )服 ( )暴( )暴 ( )讹( )讹 ( )欺欺 ( ) 日( )( )日 微( )( )微

成语填空(30分)

抢答题:每题10分
看数字猜成语
1234569 1256789 333 555 5 10 9寸+1寸=1 尺

七零八落 丢三落四 三五成群 一五一十 得寸进尺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 主导的人喻为 2、把足智多谋的 人喻为 3、把接待宾客的 当地主人喻为 4、把公堂台阶下 受审的囚犯喻为 5、把吝啬钱财、 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主心骨/领头羊 智多星



东道主 阶下囚
铁公鸡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7、把世故圆滑 老油条 的人喻为 8、把没有专业 知识的外行人喻 门外汉 为 9、把技艺不精、 三脚猫 勉强凑合的人喻 为
附加题
A、将下列人名与他的号配对 李 白 香山居士 苏 轼 青莲居土 白居易 六一居士 欧阳修 易安居士 李清照 仓山居士 袁 枚 东坡居士

第四组

7、“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8、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 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第五组


9、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 齐国 10、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 区?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庐山
第二组:神( )( )神 精( )( )精 痛( )( )痛
( )牙( )牙 ( )老( )老 ( )计( )计

第二组


3、“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 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 伊索寓言 4、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 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 子 D、一条龙
第三组


5、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 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 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6、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 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
请遵守规则!
竞赛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 2、题目分为必答题、抢答题、 附加题三部分。 3、当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时, 同组的其他同学不得给提示、其 他组的同学不得起哄。违反规则 扣5分,扣三次则取消参赛资格。 4、无条件尊重、服从裁判、主 持人!
必答题项目一:每组派一个 代表选题并进行答题,每题 10分。
10分三:下列成语中红色字经 常容易读错,你能读正确吗?

1、良莠不齐
10分四:下列成语中加线的字 经常容易读错,你能读正确吗?

1、垂涎三尺
必答题项目二:一题10 分。
(主要关于文化知识)
第一组




1、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 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 B、项羽 C、赵 高 D、刘邦 2、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 山 D、黄帝
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20分)


山上有四十四棵小死涩柿子 树
山下有四十四只小石狮子 山下的四十四只小石狮子想吃山上的 四十四棵 小死涩柿子树上的涩柿子 结果,山下的四十四只小石狮子被山 上的四十四棵 小死涩柿子树上的涩柿子给涩死了



比一比,看谁说得准、说得快! (20分)
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