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港台获奖影片
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

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在电影史上,香港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彩的故事而备受瞩目。
这个地方孕育了无数经典之作,不仅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部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以展现香港电影的魅力和影响力。
一、《无间道》《无间道》是由刘伟强、麦兆辉执导,刘德华、梁朝伟和黄秋生等一众实力演员主演的犯罪惊悚片。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警察潜入黑帮,并且黑帮中有一名卧底警察的故事。
影片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出色的演员演技和大胆的视觉风格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的一颗明珠。
《无间道》凭借其优秀的制作和深刻的主题,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国际上赢得了高度评价,被誉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二、《春光乍泄》《春光乍泄》是由王家卫执导的一部浪漫爱情电影。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纤细的心理描写而备受瞩目。
影片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社会观念和道德约束下的挣扎。
《春光乍泄》通过对男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性别与性取向的敏感处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迷人的爱情故事,也是对社会观念和道德问题的深刻探讨,成为了亚洲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三、《In the Mood for Love》《In the Mood for Love》是由王家卫执导的一部港产电影。
这部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和深情的故事而广受赞誉。
影片讲述了两个邻居之间的暗恋故事。
《In the Mood for Love》的影像美学和细腻的叙事手法使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赢得了国际电影界的赞誉,也为香港电影树立了一个辉煌的典范。
四、《喜剧之王》《喜剧之王》是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一部喜剧片。
这部电影以其幽默搞笑的剧情和让人难忘的角色塑造而成为了华语电影界的经典之作。
影片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为了梦想成为喜剧演员而不断努力的故事。
《喜剧之王》以其搞笑的台词和动作,打动了观众的笑点,同时也通过对人生价值和梦想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三金奖是哪三金

三金奖是哪三金三金奖分别指的是,港娱金像奖、内娱金鸡奖、台娱金马奖,合称“三金奖”。
一、港娱金像奖港娱金像奖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在中国香港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立于1982年,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
港娱金像奖与内娱金鸡奖、台娱金马奖并称“华语三大电影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采取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由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等13个金像奖属会会员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是由电影人全面主导和参与的电影奖项,颁发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21个奖项。
二、内娱金鸡奖内娱金鸡奖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81年,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
与港娱金像奖、台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
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电影金鸡奖接受在中国大陆取得上映许可证的华语电影报名,由电影界的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并由专家实名制投票产生奖项。
三、台娱金马奖台娱金马奖是由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在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
创办于1962年。
与内娱金鸡奖和港娱金像奖并称为“华语电影三大奖”。
金马奖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电影报名,每届颁发23个奖项。
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在观赏完所有影片,探讨讨论后投票选出得主。
除了正式奖项外,还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两个会外奖项。
终身成就奖或特别贡献奖,则由各电影工(公)会推举,执行委员会投票选出。
中国电影电视奖项

华表奖华表奖 飞天奖 星光奖是中国文化界的三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界的最高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
飞天一等奖杯创办于1980年,于1981年开始评奖,每年举办一届,原名“全国优秀电视剧奖”。
金马奖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影奖项,在华语圈中它历史最为悠久,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大陆电影金鸡百花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由于早期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并未设置类似音像制品竞赛奖励,金马奖成为华人区最受注目的电影盛会之一。直至今日,金马奖的颁发仍对华人电影具有指标性意义,特别是在艺术性电影方面。而港台电影界知名导演与演员,仍相当重视金马奖的竞赛;这从其发奖名单中仍可窥知。
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是香港和两岸三地的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与台湾电影金马奖和大陆电影金鸡百花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于1982年,当年正值香港电影新浪潮蓬勃发展之时,金像奖的设立大大鼓舞了电影人的创作,让香港电影佳片涌现。从创办之初,金像奖已经立足于香港本土,并打破丛丛壁垒完全接纳来自台湾、大陆以及全球华语电影作品,因此是两岸三地同类电影奖项中,最早容纳各地华语片种的电影奖项,因此奠定在华语电影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超然地位。
港片电影排行榜

港片电影排行榜香港电影在全球电影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经历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享誉世界的电影人和经典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了多项大奖。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在港片电影史上排名靠前的作品,你可以通过观看这些经典作品来体验香港电影的魅力。
1.《无间道》(Infernal Affairs,2002)《无间道》是由刘伟强和麦兆辉执导的一部警匪片,曾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该片的情节紧凑,深入探讨了警察与黑帮之间的斗争和内外交困。
影片的演员阵容强大,包括刘德华、梁朝伟和陈慧琳等知名演员。
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使得观众们陷入一场巧妙设计的心理较量中。
2.《喜福会》(Shaolin Soccer,2001)《喜福会》是由周星驰执导和主演的一部功夫喜剧片,讲述了一群废柴少年运用传统武术与足球相结合的故事。
影片以夸张滑稽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们通过足球比赛来实现自身梦想的过程,成为一部富含幽默、激动人心又满载正能量的电影。
这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3.《霸王别姬》(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霸王别姬》是由陈凯歌执导的一部历史剧情片,曾获得第4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摄影奖。
该片讲述了两位京剧演员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的爱恨情仇,通过他们对艺术和人生的追求,展现了一个壮烈而深情的故事。
电影以精美的插曲和精湛的表演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4.《投名状》(A Better Tomorrow,1986)《投名状》是由吴宇森执导的一部动作犯罪片,被认为是新香港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该片讲述了两个兄弟因为报仇而卷入黑帮斗争的故事。
《投名状》的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吴宇森和周润发等主创人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香港电影金像奖7部最佳华语电影,你们看过几部?

香港电影金像奖7部最佳华语电影,你们看过几部?香港电影金像奖是香港电影界最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奖项,每年评选出最佳华语电影。
下面是七部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的电影,看过与否请读者自行对照。
1.《霸王别姬》(1993年)《霸王别姬》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该片讲述了两位男演员在中国戏曲界的起伏和曲折,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感情纠葛。
这部电影以其精湛的摄影、演技和剧本获得了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在内的多项大奖。
2.《无间道》(2002年)《无间道》是导演刘伟强和麦兆辉的合作之作,也是香港警匪片的经典之作。
该片讲述了一名卧底警察和一名黑帮份子之间的危险和血腥对决。
《无间道》以其紧凑的剧情、精彩的演技和惊险的动作场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多个大奖,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
3.《投名状》(2007年)《投名状》是导演庄文强的代表作品,该片改编自一部传世经典小说《三侠五义》,讲述了五位江湖英雄联手对抗暴君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宏伟的场面、精美的服装和精湛的演技而闻名,并因此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等多个奖项。
4.《2046》(2004年)《2046》是导演王家卫的作品,也是其著名的“情深处”三部曲的第二部。
该片讲述了一位作家对爱情的追寻和失落的故事。
《2046》以其唯美的画面、梦幻的氛围和出色的演技而备受赞誉,并因此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等多个奖项。
5.《喜宴》(1993年)《喜宴》是导演李安的作品,该片讲述了一对男同性恋者为了满足家庭期望而结婚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入的人物刻画和优秀的演技而获得了观众的赞誉,并因此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等多个奖项。
6.《一个都不能少》(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是导演张艺谋的作品,该片讲述了一个乡村小学教师在艰苦条件下努力教育孩子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真实的故事情节、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真实的表演而感动了观众,并因此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等多个奖项。
华语金鸡奖、台湾金马奖,以及香港金像奖三大电影奖谁最权威?

华语三大电影奖谁最权威金鸡奖、台湾金马奖,以及香港金像奖有什么区别呢? Part . 1华语三大电影奖金像奖、金马奖、金鸡奖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所设立的电影奖项,三者各有其特色,在几十年的发展与演变中,逐渐培养出各自的口碑。
1.金马影展:1962年创办,设23个奖项,每年一次,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需报名参赛。
2.金鸡奖1981年创办,设19个奖项,两年一次,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主办,需报名参赛。
3.金像奖1982年创办,设19个奖项,每年一次,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办,不需报名参赛。
Part . 2 三大电影奖的异同由于金马奖、金鸡奖、金像奖的发展历程和评选范围不同,因此,三者在专业性和侧重领域方面也存在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一一分析。
1)参选条件从参选影片范围来说,金马奖是最广的,它没有地区和国家限制,只要是华语影片皆可参选。
业界普遍认为,金马奖最大的价值不是作为台湾的金马,而是华人电影的金马。
金马奖:世界各地的华语及华人电影。
金鸡奖:内地(大陆)制片机构拍摄的影片,内地与港澳台合拍影片,内地与外国合拍影片,内地演职人,港澳台演职人员。
金像奖:1、在香港作首轮公开售票放映,连续七天内于五十个座位以上的影院放映不少于五场的香港电影,自动参选。
2、还需符合以下任意两项:(1) 导演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2) 出品公司(最少一间)是香港合法注册公司,(3) 最少有六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依据十五个奖项计算。
2)评选流程金马奖评选流程: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获半数以上评委票,进入复选名单,再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进入入围名单,再次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评选出金马奖名单。
金鸡奖评选流程(金鸡奖对评审团的资质要求比较高,能参与电影评选的都是在业内有较高成绩的人):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获半数以上评委票,进入评委会提名名单,再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评选出金鸡奖名单。
从华语电影三大奖项看三地电影互动交流

从华语电影三大奖项看三地电影互动交流华语电影产业日益壮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多的关注者和观众。
三地(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在这一片日益繁荣的华语电影市场中,一直是最具活力和代表性的地区。
三地电影在发展历程中互相学习、借鉴、交流,三地电影奖项的设立与发展也日益增强了三地电影之间的交流。
本文将从华语电影三大奖项(金马奖、金像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看三地电影之间的互动交流。
金马奖作为华语电影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奖项之一,旨在促进华语电影发展和三地电影之间的交流互动。
作为最早设立的华语电影颁奖典礼,金马奖至今已经历35年,不仅在华语电影圈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和关注度。
金马奖充分发挥着三地电影之间的交流平台作用,除了华语电影的竞争,更让三地电影人有机会进行跨领域的交流互动,互相学习。
不仅如此,金马奖也成为三地电影人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可供三地电影爱好者了解到各地电影风貌的窗口。
另外,金马奖的提名和颁奖中,也透露出三地电影业界对于电影创作的思想、审美与价值的交流和碰撞。
金像奖则是香港电影的最高荣誉,起源于 1982 年,是华语电影界最具历史和权威性的电影奖项之一。
而且金像奖和香港电影齐名,被称为“香港电影风云盛典”,创造了香港电影史上的无数佳话。
金像奖的影响力更多的还是在香港地区,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在推动着华语电影发展。
同时,香港电影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华语电影,将独特的风格、文化和价值传承和扩散到海外。
三地电影人在金像奖上的竞争和互动,也推动了三地电影发展的区域性与国际性。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在上海设立的奖项,综合了三地电影及其他华语地区电影的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等奖项。
由于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设立和上海的地理位置,其横跨三个港澳台地区及内地,是三地电影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打通各大华语电影市场之间的桥梁。
音乐、导演等各方面的交流成果从这里开始,甚至连好莱坞电影都不能忽略与华语电影的互动。
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港台获奖影片

影视贡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召成武 卜
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
摇摇欲坠。 在小康和父亲荒诞相遇的那个晚 上, 大雨倾盆, 整个家都浸满了水, 父亲房间 的天花板都掉了下来, 将这种“ 山雨欲来风 满楼” 的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爱你爱我》 《 中由于父母亲的离异, 使飞飞的心理和性格 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无法和母亲相处, 而想 和父亲对话却被父亲的情人阻拦。 家庭已经 变得面目全非, 不再是温暖舒适的避风港。
死亡的阐释
在这些获奖影片中, 导演或多或少涉 及自杀和死亡的场景。 生命在台湾当代电影 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o 悲情城市》 中文雄与 上海黑道分子在赌场相遇, 文雄手下兄弟被 t关 粗甸】国 电 节 港 电 获 际 影 台影 笑 砍, 他在复仇时被黑道开枪打死, 而老二文 森被日 本人征调到南洋做军医, 战死在中南 半岛, 妻子守活寡。爱你爱我》 《 里的小风不 恍恍惚惚间走进了同性恋旅馆 , 荒诞的是他 从第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诞生起 , 短短 最后死在小虎的枪 的“ 伙伴” 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影片最后, 父 知不觉加入了黑社会 , 70年时间, 在世界各地已经发展到数以千计 《 中婷婷的男友杀害了蒋莉莉的老 当自己的命运交给 下。一一》 的各类电影节, 而威尼斯、 戛纳、 柏林无疑是 亲带着小康去求佛问仙, 在《 禾 河流》 中则分别表现了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 规模最大, 影响最深远 了神魔鬼怪, 失去了支配自我的权利之后, 师。 爱情万岁》袱 自杀的场景,爱情万岁》 小康整日在毫 《 中, 内心必定充斥着惶恐和不安。 的三大电影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 , 港 无生机之地出没, 为自己同性恋的畸形取 台电影人频繁亮相世界各大电影节, 获得了 家庭的群像 向感到苦闷, 试图割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诸多殊荣, 在这三大国际电影节上也是屡次 河流》 小康脖子受伤四处求医未果. 面 中,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 但是在这些获奖 《 获奖。 分析其文本, 我们发现这些获奖影片 对家庭的冷漠, 以及和自己的父亲有了荒唐 影片中家庭变得残缺 , 分崩离析。 悲情城 在《 所反映的现实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 情爱” 就试图在宾馆里了结生命。 后, 蔡 市》 候孝贤将影片设定在“ 二八事件” 的“ 中, 二. 异样的愉爱 明亮的表现是冷峻的, 极度消减了对话语言 这一政权更迭特定的历史时期. 林文熊一家 有意无意地铺陈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 同性恋等畸形的情爱题材影片是西方 在历史的洪流中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爱情 量, 《 中的小康和阿荣都没有自己的家, 他 连语言的交流也困难这一冷酷的社会现实, 电影中惯常表现的内容, 这是和西方社会的 万岁》 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 价值体系、 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 在后工业 们只能偷偷地借住在别人待售的房子中, 没 世界不再温情脉脉, 自杀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 家对他们而言完全是 们性格是扭曲的, 化社会, 身处纷杂都市中的市民, 变得越来 有家庭的温情和暖意, 奢侈的。一一》 家庭群像的展示 终极武器。 《 中, 越紧张和压抑, 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异样的生 陌生的、 这些影片无论从表达的内容 、 影像风 将众多的家庭人物放在开放 活成为现代人逃避现实, 麻醉自我的方式。 是相当成功的, 拍摄手法、 还是影片的基调都不再给观 的丰富的社会环境中, 貌似平静的家庭其实 格、 《 爱情万岁》 中灵骨塔推销员小康, 社会地位 低下, 始终没有找到爱情的归宿, 长期的压 . 电影变得冷漠和灰色 , 造梦的艺术”不再是我们摆脱 , 即使在家庭中, 电影不再是“ 抑和失落, 导致了他心理的偏差, 竟把阿荣 和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却把我 当作自己性幻想的对象, 对他萌发了暖昧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 彼此不能畅 现实世界寻找到心灵慰藉的桃花源, 现实的悲凉和未来的 1 清悻。 而林小姐的世界是缺失男性的, 性欲 开心扉进行交流, 只能将隐秘的内心世界和 们推向了历史的苦痛, 迷茫之中。 《 如在 河流) 吉 X 尾处小康走到阳台 到最后连婆婆都 驱使着她把并不相识的异性带回家, 肆无忌 没有知觉的婆婆进行交流 , 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 , 而至 只能选择上山寻求精神的解 背对着我们, ,禅地做爱。 爱情可有可无, 只有性的快感变 无法沟通了, 得具体实在。 而当这种短暂的激情过后, 留 脱。 这是对台湾一个家庭生动的写照, 杨德 于未来如何我们无法知晓o剖 爱情万岁撇 林小姐的漫无目游走在街头, 往日喧 给她的只能是无尽的空虚和落寞。 春光 在《 昌把镜头以差不多的分量给所有的角色, 没 结尾, 嚣的城市已经变成一片破烂不堪的工地, 自 没有谁的话语 乍现》 导演将视角集中在三个同性恋男 有谁的苦痛是不值得关怀的, 中, 己在哪里, 去哪里? 为什么?全都不知道, 无 而由他们组成的都市才 性身上, 展现他们的分分和和。喜宴》 身 是可以不屑一顾的, 《 中, 以名状的惘然若失把 自己迷失在了这个曾 《 中, 居海外的男青年高伟同是个同性恋者, 他拒 是真正的主角。喜宴》 导演将中国传统 绝了父母介绍的和生活在身边的一切女性, 家庭观念放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一特殊的 经熟悉现在陌生的城市中。 父母为儿子的终生大事操心, 更想 和一个叫塞门的美国“ 同志” 同居, 伟同和塞 背景中, 可是儿子是个同性恋, 对女 门深情意切, 两人生活和谐美满。 在东西方 早点抱到孙子, ,险不感兴趣。 阴差阳错有了孙子后, 伟同父 文化的冲突中, 伟同父母逐渐接受了这一 传统 切, 价值观趋于融合o(( 河流》 小康的父亲 母也接受了这种极不正常的家庭关系, 中, 《 M 同样是个同性恋者, 他的性欲只有在年轻男 家庭的价值体系在这里解体了。河流) h 表 性身上得到满足, 频频出入于同性恋旅馆, 现的家庭只是个躯壳, 貌似和谐的家庭其实 作者简介:邵成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系助 教, 电影学04级硕士研究生。 父亲的房间是个很好的隐喻, 刮 而他母亲是一家茶馆的电梯小姐, 将欲望寄 危机四伏。 托于其他男性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小康 风下雨时, 房子就会漏雨。 顶上的天花板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港台获奖影片
[摘要]港台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到世界电影的竞技场,获得了无数的荣誉。
本文以世界三大电影节中获奖的港台影片为样本,从文本的角度来剖析它们在表达内容上的共同点,以期找寻到东西方文化交汇地的港台,以何种样态的影片去迎合西方评委的审美诉求。
[关键词]国际电影节港台电影获奖
从第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诞生起,短短70年时间,在世界各地已经发展到数以千计的各类电影节,而威尼斯、戛纳、柏林无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三大电影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港台电影人频繁亮相世界各大电影节,获得了诸多殊荣,在这三大国际电影节上也是屡次获奖。
分析其文本,我们发现这些获奖影片所反映的现实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
异样的情爱
同性恋等畸形的情爱题材影片是西方电影中惯常表现的内容,这是和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
在后工业化社会,身处纷杂都市中的市民,变得越来越紧张和压抑,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异样的生活成为现代人逃避现实,麻醉自我的方式。
《爱情万岁》中灵骨塔推销员小康,社会地位低下,始终没有找到爱情的归宿,长期的压抑和失落,导致了他心理的偏差,竟把阿荣当作自己性幻想的对象,对他萌发了暧昧的情愫。
而林小姐的世界是缺失男性的,性欲驱使着她把并不相识的异性带回家,肆无忌惮地做
爱。
爱情可有可无,只有性的快感变得具体实在。
而当这种短暂的激情过后,留给她的只能是无尽的空虚和落寞。
在《春光乍现》中,导演将视角集中在三个同性恋男性身上,展现他们的分分和和。
《喜宴》中,身居海外的男青年高伟同是个同性恋者,他拒绝了父母介绍的和生活在身边的一切女性,和一个叫塞门的美国“同志”同居,伟同和塞门深情意切,两人生活和谐美满。
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伟同父母逐渐接受了这一切,价值观趋于融合。
《河流》中,小康的父亲同样是个同性恋者,他的性欲只有在年轻男性身上得到满足,频频出入于同性恋旅馆,而他母亲是一家茶馆的电梯小姐,将欲望寄托于其他男性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小康恍恍惚惚间走进了同性恋旅馆,荒诞的是他的“伙伴”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影片最后.父亲带着小康去求佛问仙,当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神魔鬼怪。
失去了支配自我的权利之后。
内心必定充斥着惶恐和不安。
家庭的群像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但是在这些获奖影片中家庭变得残缺,分崩离析。
在《悲情城市》中,候孝贤将影片设定在“二.二八事件”这一政权更迭特定的历史
时期,林文熊一家在历史的洪流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爱情万岁》中的小康和阿荣都没有自己的家,他们只能偷偷地借住在别人待售的房子中,没有家庭的温情和暖意,家对他们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奢侈的《――》中,家庭群像的展示是相当成功的,将众多的家庭人物放在开放的丰富的社会环境中,貌似平静的家庭其实充满了危机。
只是平常我们无法洞察到。
人和人之
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即使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彼此不能畅开心扉进行交流。
只能将隐秘的内心世界和没有知觉的婆婆进行交流,到最后连婆婆都无法沟通了,只能选择上山寻求精神的解脱。
这是对台湾一个家庭生动的写照,杨德昌把镜头以差不多的分量给所有的角色,没有谁的苦痛是不值得关怀的。
没有谁的话语是可以不屑一顾的,而由他们组成的都市才是真正的主角。
《喜宴》中,导演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放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一特殊的背景中,父母为儿子的终生大事操心,更想早点抱到孙子,可是儿子是个同性恋,对女性不感兴趣。
阴差阳错有了孙子后,伟同父母也接受了这种极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传统家庭的价值体系在这里解体了。
《河流》所表现的家庭只是个躯壳,貌似和谐的家庭其实危机四伏。
父亲的房间是个很好的隐喻,刮风下雨时。
房子就会漏
雨,顶上的天花板也摇摇欲坠。
在小康和父亲荒诞相遇的那个晚上,大雨倾盆,整个家都浸满了水,父亲房间的天花板都掉了下来,将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爱你爱我》中由于父母亲的离异,使飞飞的心理和性格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无法和母亲相处,而想和父亲对话却被父亲的情人阻拦。
家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再是温暖舒适的避风港。
死亡的阐释
在这些获奖影片中,导演或多或少涉及自杀和死亡的场景。
生命在台湾当代电影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悲情城市》中文雄与上海黑道分子在赌场相遇,文雄手下兄弟被砍,他在复仇时被黑道开枪打死,而老二文森被日本人征调到南洋做军医,战死在中南半岛。
妻子守活寡。
《爱你爱我》里的小风不知不觉加入了黑社会。
最后死在小虎的枪下。
《――》中婷婷的男友杀害了蒋莉莉的老师。
在《爱情万岁》和《河流》中则分别表现了自杀的场景,《爱情万岁》中,小康整日在毫无生机之地出没,为自己同性恋的畸形取向感到苦闷,试图割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河流》中,小康脖子受伤四处求医未果,面对家庭的冷漠,以及和自己的父亲有了荒唐的“情爱”后,就试图在宾馆里了结生命。
蔡明亮的表现是冷峻的,极度消减了对话语言量。
有意无意地铺陈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连语言的交流也困难这一冷酷的社会现实。
世界不再温情脉脉,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性格是扭曲的,自杀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终极武器。
这些影片无论从表达的内容、影像风格、拍摄手法、还是影片的基调都不再给观众愉悦的审美快感,
电影变得冷漠和灰色,电影不再是“造梦的艺术”,不再是我们摆脱现实世界寻找到心灵慰藉的桃花源,却把我们推向了历史的苦痛,现实的悲凉和未来的迷茫之中。
如在《河流》结尾处小康走到阳台背对着我们,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而至于未来如何我们无法知晓。
在《爱情万岁》的结尾,林小姐的漫无目游走在街头,往日喧嚣的城市已经变成一片破烂不堪的工地,自己在哪里?去哪里?为什么?全都不知道,无以名状的惘然若失把自己迷失在了这个曾经熟悉现在陌生的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