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起诉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
腾讯诉今日头条287案侵权胜诉

龙源期刊网
腾讯诉今日头条287案侵权胜诉
作者: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2017年第08期
近日,因认为今日头条提供了百余篇文章,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将“今日头条”经营者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日前,海淀法院宣判了这287起案件,法院认定字节跳动公司构成侵权,判决其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每案810元至1980元不等。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涉案文章体现了作者的独创性,故对于字节跳动公司提出的部分文章不构成作品的抗辩不予支持。
根据案件的证据显示腾讯公司经合法授权,获得了涉案文章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有权提起诉讼。
法院综合考虑涉案文章的类型、知名度、字节跳动公司的侵权情节等因素,依法酌定赔偿金额,并支持了腾讯公司提出的部分合理开支费用。
突破法定赔偿额:侵犯缝纫机专利被判赔550万
6月30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一起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作出一审宣判,被告某机
电公司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对原告兄弟工业株式会社享有的发明专利权的侵害,并赔偿原告兄弟工业株式会社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550万元。
上海知产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是涉案“间歇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其缝纫机”发明的专利权人,该专利目前仍处于有效状态,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否则属于侵害发明专利权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案证据已足以证明被告侵权范围广、侵权时间长、销售数量大、产品获利高,被控侵权产品获利已远超100万元,并最终根据在案证据酌定被告侵权获利为500万元,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550万元。
今日头条被令整改,“推荐算法”传播低俗信息

今日头条被令整改,“推荐算法”传播低俗信息作者:黄芸来源:《电脑报》2018年第02期2017年12月29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今日头条、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分别约谈两家企业负责人,责令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之后两家企业相继发布公告: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推荐”“热点”“社会”“图片”“问答”“财经”等6个频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时至12月30日18时暂停更新24小时;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头条”“推荐”等2个频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时至12月30日6时暂停更新12小时。
相比凤凰新闻,今日头条遭遇的问题更受关注。
根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4月份更新的数据显示,今日头条拥有6亿的激活用户,人均使用时间超过70分钟,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今日头条是个性化的新闻推荐引擎。
在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看来,算法是《今日头条》这款兴趣推荐搜索引擎应用的核心,这也是与传统媒体最本质的区别。
基于个性化的推荐引擎技术,今日头条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位置等多个维度进行个性化推荐,推荐内容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新闻,还包括音乐、电影、游戏、购物等资讯。
今日头条也靠着“推荐算法”这一技术,在内容分发领域独领风骚,不过其传播的低俗信息却一直饱受诟病。
据了解,今日头条推荐算法的核心理念是投票,每个用户一票,喜欢哪一篇文章点击后,就算把票投给了这篇文章,之后经过统计,得到结果很可能是在这个人群最喜欢的文章,最后再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同类用户。
但这看似自由的投票却有个极大的问题——这些被投票的候选文章并不是用户本身甄选出来的。
在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内容生产与传播已经没有门槛。
为了获取流量,一大批“标题党”席卷网络,而色情、低俗、暴力、伦理、政治等内容往往更能迎合大众,对于只认数据的推荐算法而言,这些低门槛内容往往能获得更多的阅读和推荐。
相比人工推荐,智能算法推荐投入产出比更高、覆盖面更广、个性化程度更高,但风险把控能力相对较低。
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因经济问题主动辞职

京东集团拟剥离京东金融出让全部股份
京东集团 11 月 15 日发布公告, 公司董事会批准并 授权公司寻求重组负责运营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京东 金融。根据目前初步计划, 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 有京东金融的股份。此外, 京东还发布了 2016 财年第 三季度业绩, 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607 亿元 (约 91 亿美 元) , 同比增长 38%。
宝能系入主南玻 A 高层集体请辞
11 月 15 日晚, 南玻 A 发布紧急公告, 董事会收到 包括董事长曾南在内的 7 位高官的辞职报道。短短不到 一周, 南玻集团便完成高层人事 “换血” 。在 11 月 19 日 临时董事会上, 第一大股东 “宝能系” 派驻南玻集团的董 事陈琳, 当选公司董事长, 同时获授权代为履行首席执行 官职责。
阿里旗下 Lazada 拟收购 RedMart
11 月 3 日, 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 Lazada 同意 收购新加坡在线生鲜杂货销售公司 RedMart, 交易价格 为 5000 万美元左右。在收购完成后, RedMart 将保持 独立运营, 预计收购交易将在年底前完成。Lazada 的平 台销售从智能手机到婴儿用品的各类商品, 面向拥有约 6 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
凤凰新闻起诉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
11 月 1 日, 凤凰新闻对外宣布, 就今日头条恶意裹挟 其客户端的部分行为, 向海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今日 头条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 并索赔损失 2000 万元。10 月 26 日, 凤凰新闻方面率先表示有用户举报今日头条有劫持 流量行为。10 月 28 日, 今日头条宣布已就 “诽谤” 和 “侵 犯名誉” 将凤凰新闻告上海淀法院, 并索赔损失 500 万元。
诺信集团投资美国 60 亿桶大油田
新闻聚合服务的版权侵权责任研究——以今日头条为视角

新闻聚合服务的版权侵权责任研究——以今日头条为视角随着新闻聚合服务的发展,版权侵权责任问题也日益凸显。
今日头条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聚合平台,自然也不能避免遇到版权侵权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案例,从今日头条的视角出发,探讨新闻聚合服务的版权侵权责任。
一、今日头条的版权侵权案例1.2019年9月,联合早报控诉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
联合早报在上海法院提交的诉状中称,今日头条将其新闻文章以未经授权的方式进行再发表、转载和链接,侵害了联合早报的著作权。
2.2019年11月,复旦大学控诉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
复旦大学认为,今日头条在其新闻聚合服务中发布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刊发的文章,但未经授权,侵犯了其著作权。
3.2020年7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今日头条要向新浪网赔偿20万元,因为今日头条未经授权就转载了新浪网的文章,侵犯了新浪网的著作权。
这些案例都反映了今日头条在新闻聚合服务中对版权问题的管理不够严格,对版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也需要加强。
二、新闻聚合服务的版权侵权责任对于新闻聚合服务来说,如何合理使用他人著作权是避免侵权的关键。
首先,新闻聚合服务需要尊重著作权。
所有的新闻信息都是著作权保护的范畴,新闻聚合服务平台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
如果未经授权就转载别人的文章,将被认定为侵权。
其次,新闻聚合服务平台需要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新闻聚合服务平台如今日头条,需要权衡他人著作权与公众获得信息的需求,合理使用他人的著作权。
如果在保障公众获得信息的同时,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将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新闻聚合服务平台需要尽到审慎义务。
在转载、链接他人文章时,需要认真核查著作权归属以及授权情况,并据此决定是否合理使用。
三、今日头条的版权保护措施针对近期发生的版权侵权案件,今日头条也逐渐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并采取一系列的版权保护措施,例如:1.增加版权保护团队的人员和技术投入,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和技术手段的完善。
2.积极与权利人沟通,以达成合作和授权协议的方式,保护版权人的利益。
国家版权局:正在对“今日头条”网进行立案调查

国家版权局:正在对“今日头条”网进
行立案调查
国家版权局:正在对“今日头条”网进行立案调查
6月23日消息,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近日对外表示,已收到了有关传统媒体的投诉,称“今日头条”网未经许可转载他们的新闻作品。
国家版权局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受理相关投诉,正在对“今日头条”网进行立案调查,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6月12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正式启动第十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
此次“剑网行动”把保护数字版权、规范网络转载作为重点任务,国家版权局将通过查办案件和正面引导,来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
(安东)
文章来源于:/article-17012-1.html。
“今日头条”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今日头条”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王迁《中国版权》2014年第5期,原文注释略近日,一款手机应用软件“今日头条”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该款软件的界面实时列出新闻标题,手机用户点击之后能够即刻看到源于其他网站的新闻内容。
虽然“今日头条”也标明了来源网站的名称和具体网址,但并没有完整地显示来源网页,而仅显示其中的新闻内容。
一些媒体指责“今日头条”的做法侵犯其新闻内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对其提起了侵权诉讼,而“今日头条”的经营者则以自己仅提供搜索、链接为由进行抗辩。
笔者认为,此次争议涉及到著作权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一、有关搜索链接的“避风港”对“今日头条”无适用余地面对一些传统媒体指称其未经许可抓取新闻内容的指称,“今日头条”方面回应称其作为搜索引擎,对任何有异议的内容会断开链接。
这相当于认为,对其可以适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3条规定的“避风港”。
该条的前半句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仅从该句的字面意思看,“今日头条”方面的回应似乎是成立的:只要作为权利人的传统媒体发送了通知,“今日头条”的经营者在接到通知后也断开了链接,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即使暂不讨论“今日头条”经营者的行为是否仅仅是提供链接,这种对《条例》第23条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实际上,《条例》第23条对“今日头条”的行为根本没有适用的余地,无论“今日头条”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都与《条例》第23条无关。
笔者认为:《条例》第23条只针对一种特定的情形: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其他网站中未经权利人许可上传的内容提供了链接,导致用户点击链接之后,能够从其他网站获得侵权内容。
换言之,在这种情形下,链接为传播侵权作品提供了便利。
《条例》第23条前半句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后半句规定:“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今日头条被指屏蔽媒体原页面 律师-涉不正当竞争

今日头条被指屏蔽媒体原页面律师:涉不正当竞争中新网6月9日电(IT频道张司南) 随着国内资讯APP“今日头条”高调宣布获得融资1亿美元,“侵犯传统媒体版权”的争议再次跃然纸上。
今日头条一直标榜“不做内容生产者,只做内容分发者”、“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然而传统媒体因其侵犯著作权将其告上法庭引发了人们关于今日头条对新闻的“搬运方式”的思考。
IT法律专家、中国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今日头条对被转载媒体的原网址没有完全展示,涉嫌侵害其他媒体版权与不正当竞争。
他还表示,尽量呈现被转载媒体的原链接或地址,或根据与其他媒体间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转码转载才能避免侵权现象发生。
不满两岁的国内资讯APP—今日头条上周高调宣布获得融资1亿美元,总市值超过5亿美元。
伴随着今日头条融资的成功,其被传统媒体告上法庭、侵犯传统媒体版权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上周三,《广州日报》将一直诉状递交到海淀法院,状告今日头条未经授权擅自在其所经营的移动客户端发布原告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
《广州日报》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在其所经营的移动客户端删除涉案文章,并在其app首页刊登一个月的道歉声明,同时要求被告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
对于《广州日报》的诉讼,今日头条发布声明表示,其是依靠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来为用户自动推荐信息的工具,这种方式与以往的工具与服务不太相同,有媒体朋友产生了误解。
对于其声明,不少网络专家表示,今日头条并未搜索公司,不能与百度等相比,其“深度链接”与“二次加工”的行为涉嫌侵权。
对此,IT法律专家、中国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表示:“目前今日头条转载传统媒体文章的两种链接存在侵权问题,一种是深度链接,二是采用转码优化的方式进行转载。
这两种转载方式,没有将原网页完全呈现。
转载后,涉及到网页的视频、外部链接等将会消失。
并且今日头条对原网站具有替代作用,用户无需浏览原网页就可获取新闻,这种行为涉嫌到侵犯版权,同时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诚实信用原则。
今日头条“涉艳”背后:严肃内容崛起快餐内容末路

今日头条“涉艳”背后:严肃内容崛起快餐内容末路作者:万丽来源:《新财富》 2017年第5期因涉嫌推送“艳俗”直播,今日头条遭央视点名。
今日头条App的装机量超6亿,占据了中国移动手机的近半壁江山,估值高达百亿美元,是国内互联网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新闻资讯领域,其影响力远超同类,与有强大社交平台导流的腾讯新闻平起平坐(附图)。
就是这样一只看起来势无可挡的独角兽,为何还要靠这种艳俗内容来吸引眼球?今日头条从移动互联网增量时代杀出来,通过一套特立独行的推荐算法,充分挖掘人性中对资讯的最原始需求,将受众下沉,快速获取流量,短时间内完成了对以人工编辑为主的资讯客户端巨头的超越,创造了一个互联网奇迹,估值已近百亿美元。
而今移动互联网进入到下半场,各大互联网巨头快马扬鞭,重金布局内容领域,迎头赶上,今日头条的生存危机日益凸显。
2017年3月20日,百度宣布取消新闻源制度,转而建立VIP站点制度。
通俗理解,就是曾经营销至上、不愁流量、等着外界送钱的百度,现在开始主动向优质内容示好,笼络优质自媒体,甚至提出为优质站点服务的概念。
百度焦虑的背后,是移动时代大大小小内容分发平台的崛起、各占山头,强势者如腾讯,其刚刚宣布“芒种计划”2.0版,计划投入12亿元支持内容创作者,外加微博、知乎、UC头条、今日头条等持续分流,眼看着百度根基正在被撼动。
当前,移动入口增量市场趋于饱和,流量经营时代到来,内容成为聚集流量的重要源头。
与此同时,内容生态出现多样性分化,用户对推荐算法模式下的新闻内容日渐产生审视心理,机器一味迎合受众而推送的低质量、博取眼球的资讯内容,越来越受到质疑。
与之对应,严肃内容市场崛起,一大批知识付费平台兴起,侧面说明知识付费市场被培育起来,受众越来越愿意为高质量的内容付费。
推荐引擎突围BAT:比人更懂人内心的需求2012年8月今日头条App上线时,移动市场上新闻资讯客户端林立,排在前几位的有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以及凤凰新闻等,且都颇为强势,这些新闻客户端皆承袭了老牌新闻门户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能系入主南玻 A 高层集体请辞
11 月 15 日晚, 南玻 A 发布紧急公告, 董事会收到 包括董事长曾南在内的 7 位高官的辞职报道。短短不到 一周, 南玻集团便完成高层人事 “换血” 。在 11 月 19 日 临时董事会上, 第一大股东 “宝能系” 派驻南玻集团的董 事陈琳, 当选公司董事长, 同时获授权代为履行首度 11 月 4 日内部通报了其副总裁李明远在参与 某收购中获取巨额经济利益, 情节非常严重, 总裁。
阿里旗下 Lazada 拟收购 RedMart
11 月 3 日, 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 Lazada 同意 收购新加坡在线生鲜杂货销售公司 RedMart, 交易价格 为 5000 万美元左右。在收购完成后, RedMart 将保持 独立运营, 预计收购交易将在年底前完成。Lazada 的平 台销售从智能手机到婴儿用品的各类商品, 面向拥有约 6 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
飞利浦照明与小米成立合资公司
11 月 2 日, 飞 利 浦 照 明 与 小 米 签 署 协 议, 组建新 的合资公司, 为小米智能家庭生态系统设计和开发智能 互 联 LED 照 明 产 品, 实 现 Android 和 iOS 智 能 手 机 中 APP 对灯光的控制。新公司由飞利浦照明和小米按 70% 和 30% 股权成立, 所开发的产品将通过小米零售 渠道销售, 欲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万达集团 10 亿美元并购美国 DCP 集团落实
11 月 4 日, 消息称万达集团收购美国 DCP100% 股权一事已经落实。美国 DCP 集团于 1957 年成立, 拥 有包括金球奖、 全美音乐奖、 纽约新年倒数晚会等 20 多 项超级 IP, 且大多 IP 的所有权及权益为永久持有, 其大 部分收入来自于晚会的电视转播权, 与各大电视台转播 权协议均为长期协议。
Hale Waihona Puke 诺信集团投资美国 60 亿桶大油田
近日, 多家外媒蜂拥报道一则“一家能源勘探公司 在阿拉斯加找到 60 亿桶原油”的重磅消息, 一时间在全 球金融圈范围内引发热议。报道一出, 该项目所在区块 Simth 湾的拥有者——美国阿拉斯加企业 NordAq 能源 公司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而此项目的最大投资者来源 于中国天津一家民营企业诺信集团。
凤凰新闻起诉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
11 月 1 日, 凤凰新闻对外宣布, 就今日头条恶意裹挟 其客户端的部分行为, 向海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今日 头条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 并索赔损失 2000 万元。10 月 26 日, 凤凰新闻方面率先表示有用户举报今日头条有劫持 流量行为。10 月 28 日, 今日头条宣布已就 “诽谤” 和 “侵 犯名誉” 将凤凰新闻告上海淀法院, 并索赔损失 500 万元。
17
京东集团拟剥离京东金融出让全部股份
京东集团 11 月 15 日发布公告, 公司董事会批准并 授权公司寻求重组负责运营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京东 金融。根据目前初步计划, 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 有京东金融的股份。此外, 京东还发布了 2016 财年第 三季度业绩, 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607 亿元 (约 91 亿美 元) , 同比增长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