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统计年鉴2016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和构成(1979-2015年)
2016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7.5
集成电路
42.54
8.6
信息安全
221.58
15.3
机器人
15.77
1.5
注:各产业内部有重复,合计为剔除重复数据。 — 2—
2016年
绝对值 (亿元)
增速 (%)
2688.00
22.8
1026.73
45.2
960.58
28.2
335.45
8.8
230.40
7.0
96.45
18.5
1499.21
增速 (%)
合 计
2313.85
25.0
电子商务
826.54
34.5
云计算与大数据
828.96
29.6
物联网
307.21
12.7
互联网金融
326.17
33.5
智慧物流
58.07
8.4
数字内容
1234.45
35.5
软件与信息服务
1596.45
29.4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557.83
12.5
移动互联网
844.71
图 1 2011年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速
— 1—
图 2 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6586.09亿元,占 GDP的 59.6%。年末,全市私营企业 40.0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 19.7%;个体工商户 42.60万户,增长 10.3%。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 281.70万人、84.45万人, 增长 8.9%和 6.3%。
一、综 合
(一)经济总量。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113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 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04.21亿元,第二产业 增加值 4120.9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6888.59亿元,分别增长 1.8%、4.5%和 13.5%。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 124286元,增长 7.8%。按国家公布的 2016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18718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2.9∶38.9∶58.2 调整为 2.7∶36.4∶60.9(见图 1、图 2)。
中国省际发展不平衡指数测度

摘要:鉴于以往区域平衡测度研究主要关注区域之间的整体平衡程度,少有关注区域个体的不平衡状态,文章将定量研究区域个体在区际的不平衡状态。
首先提出发展不平衡指数概念,从机会平衡和结果平衡出发建立测度指标体系,然后借鉴熵权TOPSIS 法构建测度模型,最后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从全域、地区和邻域三种区域参照系测算出31个省份的发展不平衡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区域平衡;省际发展不平衡指数;熵权TOPSIS 法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21)01-0059-05中国省际发展不平衡指数测度梁兴辉,袁裴培(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8YJ072)作者简介:梁兴辉(1968—),男,贵州石阡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袁裴培(1993—),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引言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家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政策下,不同区域获得的发展机会有异,经济收入差距日渐凸显。
区域的不平衡加剧,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间的矛盾。
在国内学术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对个体区域不平衡状态的研究却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以往研究成果表明[1-9],区域平衡虽然与区域公平、区域平等、区域均衡等概念时有交替,但还是有所不同,区域平衡更符合我国国情。
就定量研究而言,以往主要是集中在区域之间的整体平衡程度,而针对区域个体的不平衡研究却较少。
为此,本文提出特定区域个体的“发展不平衡指数”概念,并以中国的各个省份为区域个体单元,在省际比较的基础上测度各省的发展不平衡指数,且分别从全域(即31个省份)、地区(东、中、西部)、邻域三个视角测度各省的省际发展不平衡指数,并进行比较,为省际平衡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2002年3月第3期(总168期)中国工絮褪绮chimIIldm缸alE∞ⅫM缸.2002No.3【国民经济运行】巾国如何应财臼益扩大昀“数字鸿沟"胡鞍钢周绍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84)[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三大“嫩字鸿沟”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缩小“数字鸿沟”的战咯意义在手促进中国实现由信息大国到信息强国的飞跃,逐步建立利用知识和信息促进发展的模式,是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
因此,必额采取针对“数字鸿沟”的国家治理,其政策核心是促进资源流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知识发展的领域。
【关键词]信息革奇;数字鸿沟;发展【中国分类号]砣“.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嘶一4∞x(20吆)03一o∞5—08一、问题的提出1995年因特网商业化后,因特网迅速在全球普及,除了极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都连接到因特网上,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平台,已经成为了信息的平台、知识的平台、媒体的平台以及通信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新的生产力代表。
应当看到,因特网具有促进发展的潜力,它的广泛应用有望成为一场新的经济革命。
(1]因此,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必信息技术的普及意味着参与和发展的新机会。
然而,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是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出现了国家之间以厦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普及差距,即“数字鸿沟”。
其本质就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木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它意味着困特网普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新的全球“信息革命”中面临着“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缺乏参与和盅屉的能力。
从全球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和知识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足一种。
富国现象”,发达国家已经登上这场网络信息革命的头班车,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知识优势”进一步创造了“竞争优势”。
信息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在部分国家得到了实现,但在各发达国家的实现是不同的,并因此拉大了美国与欧洲等地的差距,其重要原因是美国大量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指标体系、权数、及指标的 方向
二、单项指数的计算 三、某领域(方面)指数的计算 四、总指数的计算 五、例
指标体系
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人口、 经济基础、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 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 会治安等10个领域,共135个指标。
该指标体现的设计既考虑了可比性,又 考虑了综合性;既可以分别计算10个领域 中的任一领域的分指数,又可将10个领域 综合起来计算总指数
1、对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
Yi,45=( Xi,45- X45)/SD45=(117.6-107.9)/1.8346=5.2873 2、对标准化结果进行调整
因为Yi,45大于1,所以将其绝对值开平方得2.2994;又因为居民 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逆向指标,需将上述结果2.2994乘以-1得 -2.2994;将-2.2994加1得-1.2994
+ 0.6750 + 0.6750 + 0.6750 + 0.6750 + 0.7875 + 0.7875 + 0.7875 + 0.7875 + 0.9000 + 0.9000 + 0.4500 + 0.4500 + 0.4500
122 每万人口人民警察数 123 每万人口律师数 124 公检法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 125 每万人口交通事故起数 126 每万人口火灾损失额 127 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 128 刑事案件破案率
3、计算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评价指数值
将-1.2994乘以权数0.7得-0.9096,则-0.9096为该地区居民生 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评价指数值
+ 0.9000 + 0.9000 + 0.9000 + 1.0500 + 1.0500 + 1.0500 + 0.9000 + 0.9000 + 0.3375 + 0.3375 + 0.3375 + 0.3375
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维度

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维度作者:***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20年第02期【提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而且是推动区域统一市场建设的基础支撑。
基于市场发展的内生需求,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公共服务组团发展、协同治理、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省市间公共服务资源、能力与水平的差异,区域内公共服务对所有常住人口均等可及的不足,以及公共服务区域统筹受到体制的限制,现有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尚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基于此,我们认为应在发展中推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层次、分领域、分阶段稳妥推进,优先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医疗资源便利共享、社会保障区域统筹、养老资源普惠使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并积极鼓励跨区域公共服务主体或平台的培育与使用。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基础较好,区域人口异地生活与工作普遍,在异地就医就学就业、跨省市通勤便利化等方面有着强烈需求,公共服务一体化已成为该地区人口共同的民生诉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通、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充分释放区域一体化发展活力的环境基础。
一、长三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有探索与进展公共服務是人本导向的,是与公民身份相对应的基本政治社会权利,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同时有服务地区发展所依赖的人口与人力资源的目标追求。
从人口与人力资源基础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8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均超过了13%,其中上海、江苏老龄化程度较高,分别达到15%和14.3%,且有加速趋势(图1)。
在现有地区人口结构下,安徽是重要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基地,沪苏浙外来人口中,安徽籍外来人口占到三成以上,劳动力的互补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此,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长三角地区基于市场经济发展与资源优势互补的内生需求,已经在公共服务便利化、普惠化发展方面进行了多样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既给地区人民增加了福祉,又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长三角地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累了初步经验。
一元二次方程必考大题

一元二次方程必考大题一、解答题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端午节期间,某水果超市调查某种水果的销售情况,下面是调查员的对话:小王:该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22元;小李:当销售价为每千克38元时,每天可售出160千克;若每千克降低3元,每天的销售量将增加120千克.根据他们的对话,解决下面所给问题:超市每天要获得销售利润3640元,又要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求这种水果的销售价为每千克多少元?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驻村工作队,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决定在该村山脚下,围一块面积为600m2的矩形试验茶园,便于成功后大面积推广.如图所示,茶园一面靠墙,墙长35m,另外三面用69m长的篱笆围成,其中一边开有一扇1m宽的门(不包括篱笆).求这个茶园的长和宽.3.改善小区环境,争创文明家园.如图所示,某社区决定在一块长()16,宽()9的矩形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小路,其中两条与平行,另一条与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要使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12,则小路的宽应为多少?4.如图,有一块矩形硬纸板,长,宽.在其四角各剪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可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盒子.当剪去正方形的边长取何值时,所得长方体盒子的侧面积为?5.巴中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5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有关部门关于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部分购房者持币观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米405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若两次下调的百分率相同,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6.自2016年国庆后,许多高校均投放了使用手机就可随用的共享单车.某运营商为提高其经营的A 品牌共享单车的市场占有率,准备对收费作如下调整:一天中,同一个人第一次使用的车费按0.5元收取,每增加一次,当次车费就比上次车费减少0.1元,第6次开始,当次用车免费.具体收费标准如下:使用次数012345(含5次以上)累计车费00.50.9a b 1.5同时,就此收费方案随机调查了某高校100名师生在一天中使用A品牌共享单车的意愿,得到如下数据:使用次数012345人数51510302515(Ⅰ)写出a,b的值;(Ⅱ)已知该校有5000名师生,且A品牌共享单车投放该校一天的费用为5800元.试估计:收费调整后,此运营商在该校投放A品牌共享单车能否获利?说明理由.7.根据衢州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衢州市近5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如图1所示,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社区健康护理评价指标

社区健康护理评价指标1.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总人口健康着百分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两周每千人患重病人数、两周每千人卧床14天人数、每千人患慢性病人数、每千成人患一种以上疾病人数。
2.社区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指标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服务、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
具体评价指标有:1 医疗服务的相关指标。
主要有两周就诊率(住院率)和两周未就诊率(未住院率)、慢性病管理率、医疗服务当日及时率指标等。
两周就诊率(住院率)是指每一百名社区居民两周内因病就诊(住院)的人数;两周未就诊率(未住院率)是指每一百名社区居民两周内因病未就诊(未住院)的人数。
2 预防服务。
主要指标有四苗覆盖率、单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及时率、传染病访视率、传染病的隔离消毒率和疫点处理及时率等。
3 保健服务。
评价指标主要有保健咨询满意率、60岁以上老年人得到社区卫生服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孕产妇家庭自我监护率、母乳喂养知道率、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0~6岁儿童系统管理覆盖率、14岁以下人群龋齿填充率等。
4 康复服务主要评价指标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
其指标有社区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生育、节育、人工流产和结婚状况的相关指标、3 社区卫生资源的评级指标卫生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方面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每万人口医生数、每万人口护士数、每万人口药剂师数、每千人口床位数和卫生经费占国民总产值的百分率等。
4 态度评价指标例如:对社区人群进行居家护理社会功能认知情况的调查,主要涉及卫生管理人员正性和负性认知率、居家护理医务人员正性和负性认知率以及社区居民正性和负性认知率等。
5 费用的效益评价指标投入的费用一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得医疗费以及设备费等实际耗费费用;间接费用包括因疾病造成劳动能力丧失等理论消耗费用。
背景知识梳理解读

一、背景知识梳理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表现。
历史:(一)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
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
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
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
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
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
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
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