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华为惠普思科交换机路由器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

合集下载

H3CMSR路由器模块线缆及其连接介绍

H3CMSR路由器模块线缆及其连接介绍

H3CMSR路由器模块线缆及其连接介绍1.电源线缆连接:MSR路由器通常需要通过电源线缆连接到电源插座。

连接时需要确保电源线缆的插头与路由器背板上的电源插座相匹配。

电源线缆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插座,确保电源供应正常。

2.网络线缆连接:MSR路由器支持多种网络接口类型,包括以太网(Ethernet)、光纤(Fiber)、串行(Serial)等。

不同的接口类型需要使用不同的线缆进行连接。

a.以太网线缆连接:当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时,常用的线缆类型包括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

- 直通线缆(Straight-through cable):在连接两个不同设备时使用,例如将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连接到交换机的以太网接口。

直通线缆的连接方法是将一端的1号引脚连接到另一端的1号引脚,以此类推依次连接。

- 交叉线缆(Crossover cable):在连接两个相同设备时使用,例如将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直接连接到另一个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

对于交叉线缆,需要将其中一端的1号引脚连接到另一端的3号引脚,以及将2号引脚连接到6号引脚,即可完成交叉线缆的连接。

b.光纤线缆连接:当通过光纤接口连接时,需要使用光纤线缆和光纤模块。

常见的光纤线缆类型包括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在连接光纤线缆时,需要根据光纤接口的类型来选择相应的光纤模块,并将光纤线缆的一端插入到光纤模块的端口上。

c.串行线缆连接:串行接口一般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例如连接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

串行接口的线缆一般为DB-9或DB-25接口类型,其中DB-9接口包括9个引脚,DB-25接口包括25个引脚。

连接时需要确保线缆的一端连接到路由器的串行接口上,另一端连接到外部设备的串行接口上,并且引脚一一对应。

3.控制线缆连接:控制线缆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以进行远程控制,例如连接PC或终端服务器。

常用的控制线缆类型包括RJ-45和USB。

在连接时,需要将线缆的一端连接到路由器的控制接口上,另一端连接到PC或终端服务器的相应接口上。

思科(Cisco)、华为(HUAWEI)、华三(H3C)路由器和交换机命令对比

思科(Cisco)、华为(HUAWEI)、华三(H3C)路由器和交换机命令对比

nat server global <ip>[port] inside <ip> port [protocol]
interface type/number interface vlan 1 interface rang enable secret duplex (half|full|auto) speed(10/100/1000) switchport mode trunk vlan ID/no vlan ID switchport access vlan show interface show vlan ID encapsulation channel-group 1 mode on ip routing no switchport vtp domain spanning-tree vlan ID root primary spanning-tree vlan ID priority show spanning-tree
nat server global <ip>[port] inside <ip> port [protocol]
华三(H3C)
undo display quit sysname system-view delete reboot save local-user shutdown display version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Ctrl+D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eturn logout info-center current-configuration ip host
enable password

华为路由器接口介绍

华为路由器接口介绍

E1-F和T1-F接口E1-F和T1-F接口是指部分(Fractional)化E1、T1接口,它们分别是CE1/PRI和CT1/PRI 接口的简化版本。

在E1/T1接入应用中,如果不需要划分出多个通道组(channel group)或不需要ISDN PRI功能,使用CE1/PRI或CT1/PRI接口就显得浪费。

此时可以利用E1-F 或T1-F接口来满足这些简单的E1/T1接入需求。

相对CE1/PRI和CT1/PRI接口而言,使用E1-F和T1-F接口是一种低价位的E1/T1接入方案。

与CE1/PRI和CT1/PRI接口相比,E1-F和T1-F接口的特点有:●工作在成帧方式时,E1-F和T1-F接口只能将时隙捆绑为一个通道组,而CE1/PRI和CT1/PRI接口可以将时隙任意分组,捆绑出多个通道组。

●E1-F、T1-F接口不支持PRI工作方式。

E1-F接口E1-F接口拥有两种工作方式:成帧方式和非成帧方式。

当E1-F接口工作于非成帧方式时,它相当于一个不分时隙、数据带宽为2048kbps的接口,其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支持PPP、HDLC、帧中继、LAPB和X.25等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当E1-F接口工作于成帧方式时,它在物理上分为32个时隙,对应编号为0~31。

其中0时隙用于传输同步信息,其余时隙可以被任意捆绑成一个通道组(channel-group),E1-F 接口的速率为n×64kbps,其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支持PPP、帧中继、LAPB和X.25等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模块介绍Quidway R2600/3600系列模块化路由器支持三种型号的E1-F模块:1E1-F、2E1-F、4E1-F。

模块外观1E1-F外观2E1-F外观2E1和2E1-F4E1-F外观接口属性1E1-F/2E1-F/4E1-F模块接口属性如下表所示:1E1-F/2E1-F/4E1-F 模块接口属性属性描述1E1-F模块2E1-F模块4E1-F模块连接器类型DB-15DB-15DB-25连接器数量121接口标准G.703,G.704接口速率 2.048Mbps电缆类型E1 75非平衡同轴电缆E1 120平衡双绞线电缆1204E1转接电缆(4E1-F模块)754E1转接电缆(4E1-F模块)同轴连接器、网口连接器、75120转换器(带BNC头)工作方式FE1(仅1E1-F/2E1-F/4E1-F模块支持)支持网络协议IPNovell IPX支持服务备份终端接入服务支持协议PPPMPHDLCLAPBX.25Frame Relay连接电缆1E1-F/2E1-F模块接口电缆1E1-F/2E1-F模块接口电缆均为符合标准的G.703电缆,简称E1电缆,该电缆分为75非平衡同轴电缆和120平衡双绞线电缆两种。

网络设备常见接口

网络设备常见接口

网络设备常见接口一、RJ45接口RJ45接口是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接口,通常用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其特点是具有高速传输、高密度连接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已成为网络连接的标准接口之一。

二、USB接口USB接口是一种传输数据的接口,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等设备。

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数据传输量大,以及可以实现多设备的连接和使用。

三、HDMI接口HDMI接口是一种数字音频和视频信号传输的接口,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投影仪、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上。

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支持高清晰度视频和音频的传输,且可以通过一个接口实现音频和视频的传输。

四、VGA接口VGA接口是一种模拟视频信号传输的接口,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等设备。

其特点是连接简单、价格低廉,但传输速度较慢,对分辨率和色彩的表现有限。

五、RCA接口RCA接口是一种模拟音频和视频信号传输的接口,广泛应用于电视机、音响等设备。

其特点是接口简单、易于使用,并且可以实现声音和影响的传输,但传输速度较慢,信号传输稳定性差。

六、DVI接口DVI接口是一种数字和模拟视频信号传输的接口,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等设备。

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支持高清晰度视频的传输,但传输距离有限,需要使用放大器等辅助设备才能扩大传输范围。

七、SD卡接口SD卡接口是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的接口,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等移动设备。

其特点是体积小、存储容量大且易于扩展,但数据传输速度较慢,对硬件的支持有限。

八、雷电接口雷电接口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的接口,用于连接苹果电脑和苹果设备。

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支持双向传输和高清晰度视频的传输,但价格较高、市场应用范围有限。

九、串口接口串口接口是一种传输数据的接口,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等领域。

其特点是传输速度较慢、支持长距离传输和广泛的硬件设备支持,但连接方式复杂。

十、并口接口并口接口是一种传输数据的接口,广泛应用于打印机等设备。

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支持大批量数据的传输,但硬件支持范围有限且传输距离较短。

H3C MSR路由器模块线缆及其连接介绍

H3C MSR路由器模块线缆及其连接介绍

主要线缆和部件介绍(一)SIC-1SAE 模块V.35DTE连接SIC-1SAE 模块V.24 DTE连接MIM-8SAE 模块V.24 DTE连接注:同异步电缆还有V.35 DCE 、V.24 DCE 、V.21 DCE/DTE 、RS449 DCE/DTE 、RS530 DCE/DTE 等电缆,模块有FIC-8SAE 、MIM/FIC-1/2/4SAE 等,这里不一一展示。

二、异步串口连接SIC-8ASMIM-16AS模块哑终端连接注:异步模块还有SIC-16AS 、MIM-8AS 、FIC-8AS 、FIC-16AS 模块,SIC-16AS 模块同SIC-8AS 的类似,出16个RJ45的接口,这里不一一展示。

三、E1接口连接SIC-1E1模块75欧连接SIC-2E1-F模块75欧连接MIM-2E1模块75欧连接模块与线缆连接介绍(五)MIM-4E1模块120欧连接MIM-8E1模块75欧连接注:MIM/FIC 的4E1模块的四爪鱼电缆随模块一起提供(75欧和120欧各一根),不需要单独采购。

MIM-8E1模块120欧连接120欧转75欧的连接75欧与75欧的连接E1中继电缆延长连接注:关于其它接口密度和插槽类型的E1线缆连接都类似,这里不一一展示。

四、高密度FXS/FXO 语音接口连接注:DFIC-24FXS:24FXO 模块的转接电缆采用图中一样的两条电缆。

FIC-24FXS 模块连接E3模块连接五、E3/T3模块接口连接六、光接口连接MIM-ATM 模块连接千兆接口的光模块连接。

《网络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

《网络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

《网络路由与交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路由与交换【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时】 64【学分】 4【针对专业】【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一、知识目标:网络交换与路由课程是系统网络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专业课。

本课程以思科交换机、路由器两种设备为研究对象,以基本工作原理及配置为重点。

二、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结构,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理论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要求理解网络结构知道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ISO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结构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概念难点:OSI参考模型第二章TCP-IP原理和子网规划一、学习目的要求描述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描述TCP/IP协议栈各层次功能和原理了解IPv4的不足和IPv6的基本特点描述IP地址分类和应用进行子网地址划分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TCP/IP协议难点:子网地址划分第三章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一般的网络结构常见局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常见广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常见的光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常见接口难点:广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第四章路由器基础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路由器基本原理如何登录路由器利用上下文帮助功能完成一个命令的书写能够利用一些常用命令配置路由器检查路由器状态使用setup 模式对路由器进行一些基本配置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对路由器进行配置配置路由器的端口备份和恢复路由器的IOS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配置路由器的端口难点:使用命令配置路由器第五章路由协议原理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描述路由表的作用配置静态路由描述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原理配置RIP路由协议了解OSPF路由协议原理和配置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路由表静态路由难点:OSPF路由协议第六章访问控制列表与地址转换一、学习目的要求理解访问控制列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和高级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方法掌握地址转换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访问控制列表难点:地址转换第七章无线网络基础及组建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无线技术了解无线LAN的不同组件和结构了解无线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配置无线接入点和无线客户端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无线安全难点:无线安全第八章以太网交换机基础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CSMA/CD 和以太网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交换技术掌握思科交换机的相关技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命令VLAN 基本原理和配置STP 的基本原理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难点:STP第九章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广域网协议概述HDLC协议原理及配置PPP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帧中继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PPP协议帧中继协议难点:帧中继协议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维护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登录路由器配置路由器的端口备份和恢复路由器的IOS重点:路由器的配置难点:路由器的模式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2)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路由协议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配置静态路由配置RIP路由协议配置EIGRP路由协议配置OSPF路由协议重点:路由表难点:配置OSPF路由协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3)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基本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高级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重点:扩展ACL的配置难点:扩展ACL的配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4)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动态地址转换静态地址转换重点:动态地址转换难点:动态地址转换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5)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交换机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 基本配置重点:VLAN 基本配置难点:VLAN 基本配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交换机(实验6)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广域网协议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PPP协议配置帧中继协议配置重点:帧中继协议配置难点:帧中继协议配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成绩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占总成绩30%2、期末考核评定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教材、参考书目】《CCNA 学习指南640-802》美国TODD LAMMLE 著袁国忠徐宏译Computer Network -- James F. Kurose -- Andrew S. Tannenbaum - 4rd Edition 《思科网络认证-CCNA学习》【有关说明(教学建议)】1 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宗旨3 提升学生团队精神执笔人:审定人:系(部)主任:。

常见网络设备与连接线缆介绍

常见网络设备与连接线缆介绍

实验一:常见网络设备与连接线缆介绍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其特点实验器材: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实验内容:1、集线器简介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

“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

集线器与网卡、网线等传输介质一样,属于局域网中的基础设备,采用CSMA/CD(一种检测协议)访问方式。

集线器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如图一所示。

图一:集线器2、交换机简介交换机(Switch)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工作在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参见“广域网”定义)上的、基于MAC (网卡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

交换机不懂得IP地址,但它可以“学习”源主机的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均有独享的信道带宽,以保证每个端口上数据的快速有效传输。

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而不会向所有端口发送,避免了和其它端口发生冲突,因此,交换机可以同时互不影响的传送这些信息包,并防止传输冲突,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

DN03 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

DN03 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

1000M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接口
1000Base-T
物理介质采用5类以上双绞线,网段长度最多100米
1000Base-F
物理介质采用单模光纤,网段长度最多500米
IEEE 802.3z和802.3ab
课程内容
第一章 LAN接口与线缆 接口与线缆 第二章 WAN接口与线缆 接口与线缆
WAN
窄带广域网
V.35规程的机械特性 规程的机械特性
DB34(外接网络端)--DB50(路由器端) DTE端为34针型插头 DCE端为34孔型插头
V.35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 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
控制信号遵从标准RS-232电平标准:±12V 数据与时钟遵从V.35电平标准:±0.5V 同步方式下最大传输速率是:2048000 bps EIA/TIA-V.35 电缆的速率和传输距离
PRI接口在Quidway R系列路由器上以CE1/PRI接口的形式出现
CE1/PRI接口 接口
带BNC头的连接器用于接75欧姆非平衡同轴电缆的网络端
DB15 male Label Cable tie
BNC connector Magnetic core
Black heat-shrinkable tubing
常见光接口连接器
SC/PC型光连接器 型光连接器
ST型光连接器 型光连接器
FC/PC型光连接器 型光连接器
BNC型光连接器 型光连接器
MTRJ型光连接器 缆:双绞线、光纤 各种种类双绞线和光纤的特性 同步串口和异步串口 V.24、V.35电缆的物理特性和传输特性 ISDN BRI、CE1/PRI接口的特性 对于光纤及光接口的特性介绍
12345678
Side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5678
Side 2

8
设备连接方式
主机
主机
路由 器
交换机普 通口
交换机级 连口
N/A N/A Normal N/A
交换机光 口
SC/ST SC/ST N/A N/A
cross cross normal norm al N/A cross Normal
路由器 cross cross normal 交换机 norm 普通口 al 交换机 N/A 级连口
常见局域网类型
以太网( Ethernet ) 令牌总线网( Token Bus ) 令牌环网( Token Ring ) FDDI

4
以太网的类型Leabharlann 10M 以太网(标准以太网) 100M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1000M 以太网(千兆以太网) 10000M以太网(万兆以太网)

5
10M以太网接口
10Base-T
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标准之一 使用双绞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
10Base5
曾经广泛应用于主干局域网 使用粗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

6
10Base-T的物理介质

2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光源是光波产生的根源。 光纤是传输光波的导体。 光发送机的功能是产生光束,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 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 光接收机的功能负责接收从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 并将它转变成电信号,经解码后再作相应处理。
Optical transmitter Optical receiver Optical transmitter Optical receiver
12345678
Side 2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12345678
交叉网线
12345678
Side 2 Side 1
Side 1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Side 2
1=白/绿 2=绿 3=白/橙 4=蓝 5=白/蓝 6=橙 7=白/棕 8=棕
20
CE1/PRI接口
带BNC头的连接器用于接75欧姆非平衡同轴电缆的网络端
DB15 male Label Cable tie BNC connector Magnetic core
Black heat-shrinkable tubing
带RJ-45水晶头的电缆用于接120欧平衡屏蔽双绞线的网络端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构成

22
光纤
光纤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 使光波保持在芯内 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
保护层 光柱 核心线缆 保护层 光线结构示意图

23
光缆
光缆是数据传输中最有效的一种传输介质,它 有以下几个优点:

10
1000M以太网接口
1000Base-T
物理介质采用5类以上双绞线,传输距离最多100米
1000Base-F
物理介质采用多模光纤,传输距离最多500米
IEEE 802.3z和802.3ab

11
10000M以太网接口
10GBaseCX4
HL-003 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
ISSUE 5.1
日期: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了解一般的网络结构 常见局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 常见广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 常见的光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
目录
LAN接口与线缆 WAN接口与线缆

1250 625 312 156 78 60 50 30
19
ISDN BRI接口
BRI 接口:2B+D
U口 使用两芯的RJ-11或者RJ-45连接器 S/T口 使用四芯的RJ-45连接器
PRI接口在H3C R系列路由器上以CE1/PRI接 口的形式出现

4对同轴电缆,传输距离15米
10GBase-S
多模光纤,50/62.5um光纤,使用波长为850nm,传输 距离300米
10GBase-L
单模光纤, 50/62.5um光纤,使用波长为1310nm,传 输距离10km
10GBase-E
单模光纤,9um光纤,使用波长为1550nm,传输距离 40km
IEEE 802.3ae和802.3ak

12
目录
LAN接口与线缆 WAN接口与线缆
WAN
窄带广域网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 合业务数字网 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 FR:Frame Relay ,帧中继 X.25:公用分组交换网
18
V.35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
控制信号遵从标准RS-232电平标准:±12V 数据与时钟遵从V.35电平标准:±0.5V 同步方式下最大传输速率是:2048000 bps EIA/TIA-V.35 电缆的速率和传输距离
波特率(bps) 最大传输距离(米)
2400 4800 9600 19200 38400 56000 64000 2048000
波特率(bps)
2400 4800 9600 19200 38400 64000
最大传输距离(米)
60 60 30 30 20 20
115200

10
17
V.35规程的机械特性
DB34(外接网络端)--DB50(路由器端) DTE端为34针型插头 DCE端为34孔型插头


15
V.24规程的机械特性
DB50(路由器端)——DB25(外接网络端) 可工作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下 异步工作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是115200bps 同步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为 64000bps

16
V.24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
在路由器中使用V.24的有WAN、AUX、8AS、 Console 符合标准的RS-232电平:±12V 传输速率和距离
LC
26
本章总结
常见局域网中使用的电缆:双绞线、光纤
各种种类双绞线和光纤的特性
同步串口和异步串口 V.24、V.35电缆的物理特性和传输特性 ISDN BRI、CE1/PRI接口的特性 对于光纤及光接口的特性介绍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广域网
ATM:异步传输模式 SDH:同步数字系列

14
异步 & 同步串口
异步串口
两种异步串口:异步串口分为设置成异步方式的同/异 步串口和专用异步串口 异步串口可以设为专线方式和拨号方式,常用的是拨 号方式
同步串口
可以工作在DTE和DCE两种方式 可以外接多种类型电缆 支持多种链路层协议 支持IP和IPX网络层协议 display interface serial命令可显示同步串口的信息
3类双绞线 4类双绞线 5类双绞线 超5类双绞线 6类双绞线
有屏蔽与非屏蔽之分 均为8芯电缆 双绞线的类型由单位长度内的绞环数确定

7
5类双绞线的线序
直连网线
Side 1 Side 1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交换机 SC/ST SC/ST N/A 光口

N/A
SC/ST
9
100M以太网接口
100Base-TX
物理介质采用5类以上双绞线 传输距离最多100米
100Base-FX
物理介质采用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可达10公里 物理介质采用多模光纤,传输距离最多2000米
快速以太网由IEEE 802.3u标准定义
频带较宽 电磁绝缘性能好 衰减较小 中继器的间隔较大

24
常见光纤接头
FC/PC型光尾纤接头外形图
SC/PC型光尾纤接头外形图
ST/PC型光尾纤接头外形图
FC/PC-SC/PC型光尾纤外形图

25
常见光接口连接器
FC
SC
ST
MT-R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