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3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合集下载

3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酶和ATP

3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酶和ATP
解析: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腺苷酸激酶也受温度影响;“腺苷酸激酶能将 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 故腺苷酸激酶能催化ATP水解,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腺 苷酸激酶的释放会消耗ATP,会使ATP含量减少,ADP含量增加;腺苷酸激酶 为蛋白质,心肌细胞可以通过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腺苷酸激酶。
素养引领 情境命题
提升学科素养 解决实际问题
1.(2020·山东青岛模拟)如图表示一种酶与其对应底物,以下叙述错误 的是( C )
A.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高温下该酶失活是因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 C.降低至最适温度时此酶的活性位点结构能恢复 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基础回顾]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项目 所需酶
ATP的合成 ATP合成酶 .
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 呼吸)
ATP的水解 ATP水解酶 .
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 中 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于 高能磷酸键 中
用于 各项生命活动 .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解题思路]
[模拟训练1] (2020·皖南八校联考)金属离子X能作为抑制剂与酶甲(化学本 质为蛋白质,可将物质甲分解)结合,从而改变酶甲的活性。在适宜温度、pH 等条件下,将酶甲与金属离子X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等量物质甲溶液中,检测发现,物质甲的水解速率随物质甲溶液浓度的升高而 增大。下列分析与该实验不符的是( D ) A.酶甲与金属离子X结合后,酶甲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金属离子X与酶甲结合使酶甲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减弱 C.金属离子X与酶甲结合后不会改变酶甲的专一性 D.高浓度的物质甲能提高酶甲的活性促进物质甲分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高考真题(第2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高考真题(第2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含答案)

回访真题领悟高考统计考题细观其变[理解能力题组]1.(2018·课标卷Ⅰ)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意在考查实验分析与判断能力。

红色花瓣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便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A项正确;用黑藻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能够以叶绿体为标志观察到原生质体的收缩,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由于不同部位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故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做实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有利于观察液泡大小的变化,D项正确。

2.(2018·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知识:本题考查细胞内囊泡运输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对囊泡运输机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试题难度:较小。

A项,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B项,蛋白质类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经内质的初步加工后由囊泡运输至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经进一步加工后由囊泡运输至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C项,能够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的细胞器有内质、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项,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3.(2018·福建卷)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B.RNA聚合酶C RNA D.逆转录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成分及酶的本质,意在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物质跨膜运输与酶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物质跨膜运输与酶

专题02 物质跨膜运输与酶、ATP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质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比较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渗透: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渗透作用的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扩散。

4、比较半透膜与选择性透过膜①不同点: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而另一些物质则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这种膜可以是生物膜,也可以物理性膜。

(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蛋壳膜等,还有人工制成的半透膜如玻璃纸、胶棉膜等)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一是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即只能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二是取决于该物质分子的大小,即某物质颗粒直径只有小于半透膜的孔径才能自由通过,否则不能。

另外,标准的半透膜应是没有生物活性的,膜上无载体。

物质通过半透膜遵循扩散作用的原理,是自由扩散过程。

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由于膜上具有载体等结构,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造成对不同物质吸收的选择性。

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

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性透过,活性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生物膜的这一特性,与细胞膜的生命活动动密切相关,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相同点:都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都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提能专训【2】物质跨膜运输、酶和TP(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提能专训【2】物质跨膜运输、酶和TP(含答案)

提能专训(二)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本测试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临沂一模)生态酶制剂是一种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制剂。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酶在反应前后的功能和数量会发生变化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生态酶失活C.酶较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物质的跨膜运输、水的光解都需要酶的参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功能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A选项错误;低温不会使生态酶失活,B选项错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C选项正确;跨膜运输并不都需要酶,D选项错误。

2.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B.如果温度下降5 ℃,B点将下移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作用D.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答案:C解析:A点时因反应物麦芽糖的量较少,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故催化速率较低;因图示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得到的,温度下降5 ℃,则酶的活性会降低,B点将下移;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故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作用;酶的数量有限、酶活性是一定的,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将不再提高。

3.(2018·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一模)2019年10月7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托马斯·祖德霍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囊泡膜是一种生物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等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控制的C.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时,共通过5层膜结构D.特殊囊泡——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答案:C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形成小泡,故其分泌通过0层膜,C错误。

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周练:第2周 物质的跨膜运输、酶与atp

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周练:第2周 物质的跨膜运输、酶与atp

专项训练第2周---物质的跨膜运输、酶与ATP 1.(2009广东)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2. (2009宁夏)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3.(2008广东)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4(11年新课标卷)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C)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5(11年新课标卷)4.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 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C)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6(11年大纲版全国卷)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7(2013新课标Ⅰ卷,3)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8(2013北京卷,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9(2013浙江卷,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

专题限时集训(三) [专题三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时间:40分钟)1.Na+、K+等离子不能通过仅由磷脂分子构成的人工膜,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离子通道(蛋白质)后却能高速地跨过该人工膜。

这种运输方式类似于(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 D.胞吞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B.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体现了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葡萄糖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3.如图2-3-1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2-3-1A.此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的条件为顺浓度梯度4.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是蔗糖分子扩散到液泡内B.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C.细胞呼吸时,丙酮酸要转运到线粒体内才能被利用D.植物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5.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物质M溶液浓度通入空气前吸收速率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30 mmol/L 3 mmol/min 3 mmol/min50 mmol/L 3 mmol/min 3 mmol/min对表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6.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B.底物只有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才能被催化C.RNA聚合酶能催化遗传信息的翻译D.酶均由腺细胞合成,具有高效性8.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三模生物试题汇编】专题2 第1讲 物质跨膜运输与酶、ATP(A卷)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三模生物试题汇编】专题2 第1讲 物质跨膜运输与酶、ATP(A卷)

专题2 细胞的代谢第1讲 物质跨膜运输与酶、ATP (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5·安徽马鞍山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检·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酶浓度和乳糖浓度对乳糖水解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其他条件均为最适)。

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一中,限制组别4相对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乳糖浓度B .实验二中,限制组别4相对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C .实验一中,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均将增加D .实验二中,若提高乳糖浓度则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均将增加2.(2015· 江西景德镇第三次质检·6)甲、乙、丙、丁分别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关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是( )A .图甲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 3-的曲线。

影响A 、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活性B .图乙表示野外松树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当光照强度为b 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C. 图丙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 2释放的影响。

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通常调节到图中B点所对应的浓度D.图丁表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对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故第Ⅱ阶段细胞呼吸强度最弱3.(2015·四川绵阳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6)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通过抑制[H]与02的结合,使得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内窒息。

下图为研究植物根尖吸收钾离子的相关实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实验甲可以判断植物根尖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B.实验甲中4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因为细胞外K+浓度降低C.实验乙中4h后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于无氧呼吸D.实验乙加入氰化物后,细胞对氧气的吸收速率不变4.(2015·重庆市高三考前冲刺·1)下列所述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A.甘油、乙二醇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被溶酶体分解后的某些产物细胞可再利用C.细胞中酶的催化作用发挥后会被及时降解D.活细胞中ATP、ADP的相互转化不会休止5.(2015·河北石家庄高三二模·2)6.(2015 ·山东潍坊二模· 1)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酶的元索只有C、H、O、N,组成ATP的元素有C、H、O、N、PB. 酶的合成消耗ATP,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C.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酶和ATP的含量大量增加D. 酶和ATP均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7.(2015·福建厦门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1)8.(2015·广东中山理科综合模拟·4)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被机体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B.大分子物质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C.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完成自我更新D.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可能是衰老细胞的特征9.(2015·贵州省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2)10.(2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2)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2015·山东实验中学第四次诊断·25)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1-2-1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1-2-1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核心要点突破
1.影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因素的曲线分析 (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2)O2浓度
(3)温度(pH) 温度(pH)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 响物质运输速率。
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1)实验成功的关键:正确选择实验材料,选择有紫色大液 泡的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外表皮)。结果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 实验现象。 (2)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 向的。 (3)质壁分离中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略低的 外界溶液,原因是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出 来。


第3步:类题回访
升级备考
1.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 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答案:C
(6)(2014· 湘中名校联考)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 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
(7)(2014· 湘中名校联考)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 产生ATP。( )
(8)(2014· 湖南省十三校联考)研究淀粉酶活性与温度关系 时,不可以选择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
(9)(2013· 课标卷Ⅰ)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 活细胞中。( )
精炼考题研究
[例1] (2014· 山西四校联考四)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 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 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 通过a方式 内流 B.若是胰岛B细胞膜,则胰岛素以d方式分泌 C.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成熟红细胞吸收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答案] C [解析] 由于胡杨细胞的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并与外界溶液 存在浓度差,胡杨细胞在不同的溶液中或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发生质壁分离,或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项正确;若细胞外 界溶液浓度较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由于液泡中的水分渗出 并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导致液泡体积减小,B项正确;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茉莉酸对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因此茉 莉酸的有无是自变量,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是因变量, NaCl的作用是引起细胞质壁分离,属于无关变量而并非自变 量,C项错误;从实验①②看,二者都添加了NaCl,单一变 量为是否添加茉莉酸,实验①未添加茉莉酸,部分细胞发生 质壁分离,实验②添加茉莉酸,未发生质壁分离,可知茉莉 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项正确。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本专题是高考命题重点,其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和 实例及以文字形式概括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常 考点,以酶的实验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分析 能力,另外,ATP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密切 相关也不可忽视。除了实验多以非选择题和选择题出现之 外,其他知识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 度为10-3 mg•L-1;“-”表示无添加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答案] C [解析] 豌豆进入夜间,叶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也可以产 生ATP,A项错误;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动力是膜 内外的浓度差,不需要消耗ATP,B项错误;活细胞都需要 消耗能量,存在着ATP的合成与分解,C项正确;线粒体内 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有ATP合成,D项错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答案] C [解析]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所以只能发生在活细 胞中,C项正确;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不同,所 以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也不同;低温影响植物的 呼吸,从而降低能量的释放,因此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 收速率;叶肉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 子,所以A、B、C项错误。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返回目录
北京T1、 福建T26、 海南 T4
安徽T2、山东T1、 四川T4、 海南T2/ T3/T24
返回目录
考情纵览
探究影响酶活性 的因素(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
——
——
江苏T23
——
——
重庆T3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 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返回目录
专题三
影响因素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曲线图 因果关系 ①A点时,无氧呼吸为离子吸收提供能量 ②AB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增多,有氧 呼吸加强,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速率加快, 但也受到温度、pH等因素限制 ③BC段限制离子吸收速率的因素主要是载体数 量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考情纵览
考点 2011年
考例
2012年
2013年 福建T2、北京T2、 天津T3、山东T2、 浙江T2、海南T4、 江苏T27
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北京T3、 海南T2/T6、 江苏T8/T21
浙江T1、 安徽T2、 海南T11
酶与ATP在 代谢中的作 用
天津T1、 海南T5/T14、 江苏T21/T31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答案] B [解析] 某些基因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都要进行表达, 如呼吸酶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都会控制呼吸酶的合成,A 项正确;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但此时酶的空间结构未被 破坏,在适宜范围内升高温度,酶的活性可以升高,B项 错误;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 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 提高催化效率,C项正确;酶可以作为催化剂,但是大多 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可以作为普通蛋白质被蛋 白酶分解,D项正确。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 考点一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分析判断 1.影响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 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蛋白、能量。凡能影响细 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 温度等。 2.曲线分析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3.[2013•福建卷]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 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 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组别 ① ② ③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NaCl 茉莉酸 + - + + - - 结果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物质跨膜运Leabharlann 、酶和ATP)4.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豌豆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2012•福建卷, 1C) B.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2013•海南 卷,4C) C.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ATP的合成与 分解会同时发生(2013•四川卷,1C) D.细胞中,线粒体的内膜不能合成ATP(2012•北京卷,1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