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探究性实验试题的分类研究
2012年重庆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二、2012年高考逐题分析
22(2) ①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 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___________, 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像,得出E和r。 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 影响,请在题22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 U-I图像如题22图4(见下页)中(a)、(b)、(c)、(d)所 示,由此可知: 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曲线(c)对应 的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_Ω,当 外电路总电阻为2500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 P=_____________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本题考查气体状态变化,涉及水银柱密封气体压强 与外界气体按之间压强关系以及气体参量之间关系,气 体三个状态参量均可能发生了变化,题目绝对难度不大 ,但相比往年考气体题目而言,学生对本题要求知识点 更生疏一些,平均分3.89。正确率64.71%,17.45%错 选B
一、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总体分析
1.试题强调基础,考查能力,广泛联系生活实际。
试题贯彻了“以生活为背景、以知识为依托 ,以能力为归属”的指导思想。全卷文字量 2270字左右,可读性强,其中图形15幅。以现 实生活、社会热点、学习实际以及科技前沿的“ 情景”为背景,如14、15、16、22、23、24、 25题,涉及生活用电、果汁电池、汽车轮胎与地 面摩擦因数的测量、托乒乓球比赛等分值达90分 ,约占总分74%。
物理高考实验部分分析(2012-2016年)

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能深刻理解 物理概念和规律,并对其能灵活运用,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 能力.
2.游标卡尺的读数
测量值=主尺上的读数+m×n ,其中 m 为游标卡尺的 精确度(游标尺上最小一格表示的值),n 为游标尺上与主尺
上某刻度线对齐的格数. 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测量值=固定刻度+可动刻度×0.01 mm ,螺旋测微器
的读数任何情况下都应读到千分之一毫米位数(最后一位是 估读),故又称为千分尺.
1.列表法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常将数据列成表格.列表的要 求:(1)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 (2)必须交代清 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 (3)表 中数据应是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2.平均值法 现行教材中只介绍了算术平均值,即把测定的数据相加 求和,然后除以测量的次数.其中必须注意的是,求平均值 时应该按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决定应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3.逐差法 逐差法就是把测量数据中的因变量进行逐项相减或按 顺序分为两组进行对应项相减,然后将所得差值作为因变量 的多次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在利用纸带求解加 速度时,就要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根据纸带测出 6 组实验
五、物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 1.等效法 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一些复杂 问题采用等效法,可将其变换成理想的、简单的、已知规律 的过程来处理,常使问题的解决得以简化.如在“验证力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 条,与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产生的效果相
2012高考陕西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2012高考陕西理综物理试题分析黄海社今年的高考陕西理综物理题,整体上看一是稳,二是区分度高,而创新之处则主要体现在实验题23题和计算题24题上。
考查的主要知识是:平衡、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和能量等,但力学和电磁学仍是主要内容,并且电磁学、电磁感应题目比往年有增加,其中力学、电磁学分值均约为46分,各占总分的大约47%。
在难度上与去年理综物理题相比基本持平,只是显得更为灵活一些。
特别表现在创新题上。
一、重视考查主干知识试卷紧扣考试说明,着重考查力电主干知识内容(平衡、平抛运动、能量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交流电变压器、电磁感应定律等)。
平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做过同样的题。
1、选择题分析第14题考查物理学史及基本概念,15题、16题、分别考查了平抛运动、物体的平衡、合力与分力关系,比较简单。
17题考查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立意突出,计算量合适。
18题考查电荷在复合场(电场和重力场)中的运动,难度中等,涉及知识点较多,包括力和运动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动能定理、电势能及能量守恒定律。
19题和20题从“感生”和“动生”两个角度考查了学生对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产生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问题的理解,且19题切割形式是新课标卷中从未出现过的“旋转切割”,要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
可以说,从14到20题,大多是学生平时练习中见识过的。
15题和20题考查基本识图能力和把图象转化为情境的能力。
21题从知识点上看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还考查了等效的思想及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可能感到束手无策、与平常的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的运动的试题不一样,有点难度,也可以用极限法排除B、D两个选项,而要准确解答关键是要读懂“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这句话,属于“题中教,题中用”的典型“生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较难题目。
2、实验题分析第 22题是螺旋测微器读数,属于常规容易题。
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海南卷)

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海南卷)文秘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海南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总体评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海南卷)依据《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海南省的《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进行命题,试卷为单科独立试卷。
试卷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实际,针对性地对部分试题的难度进行了调整,既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突出了新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能力的考核。
一、试卷结构分析.试卷的基本情况试卷各题考核的知识点及能力统计表题号分值考核的内容基本特点模块知识点能力考核重点必修牛顿第二定律理解能力常规选修-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场力、洛伦兹力、共点力的平衡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常规选修-点电荷的电场、电势、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景较熟悉但综合性较强选修-、-理想变压器、电功率、电阻的并联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常规选修-、必修楞次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情景较熟悉但能力要求较高必修、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图像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景较熟悉但综合性极强必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常规必修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理解能力常规选修-平行板电容器的特性、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常规选修-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情景较新颖必修、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匀速圆周运动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常规选修-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的叠加原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情景新颖、突出方法选修-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实验探究能力、推理能力情景新颖必修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境新颖必修、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情境较常规但综合性较强必修、、选修-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境新颖、综合性强、难度较大选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常规必修、选修-气体实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情境较新选修-振动图像、机械波、波速、波长和周期的关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景较新选修-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景较新选修-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常规选修-核反应方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景较新.题型及分值结构年海南高考物理试卷的题型及分值与年完全相同,没有变化。
2012高考理综物理新课标试卷分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新课标卷)物理试卷分析西安交大附中李棠玺《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总分110分,其中力学约43分,占39%,电磁学约52分,占47%,模块题15分,占14%。
试题从整体上看,立足基础,考察能力,联系生活,稳中求新,考察全面,难度适中,在加强考察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察。
力学和电磁学仍是高考的“宠儿”,二者的卷面分值占了物理单科总分的大约85%左右。
另外一个新的变化是电磁学、电磁感应知识的考察比往年有所增加,功能关系方面的知识相应减少。
一、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计算要求也不高,但基础性很强,突出体现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考察第14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及基本概念,是近几年比较固定的题型,比较简单,只是A选项对惯性的语言描述与习惯的讲法有所不同,使好多学生出现漏选丢分。
但这种描述源自教材的“思考与讨论”,这是在复习时不重视教材的结果,再次提醒我们要回归教材。
第15题考查了平抛运动知识,比较几种情况下时间、速度的关系,是比较常规的题,难度不大。
第16题考查了物体动态平衡的处理方法,也是平时练习中着重强调的问题。
第17题考查了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原理,计算量适中,但自耦变压器也是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点,有许多学生对此比较陌生,造成失分。
第18题考查了电荷在复合场(电场和重力场)中的运动,难度较前几题有所提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有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电容器、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等知识。
第19题考查了导体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的计算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量一般,但转动电动势的计算较难。
第20题主要考查了楞次定律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图像问题,学生平时练习较多,考点为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左手定则。
第21题从知识点上看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等效的思想以及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可能感到束手无策,与平常的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运动的试题不一样,有较大的难度,属于选择题中翘尾巴的题,区分度较大。
2012高考物理实验题分析与思考

4 8 m.如 图 3所 示 , . 1c 福建 卷 螺 旋 测 器 读 数 中 , 固定 刻度 的 0刻线 与平 常 所读 螺 旋 测 器 上 、 下换
位且 可动 刻度 与 中心 轴 线 正对 齐 , 易 造 成考 生 容
有效 数字 的遗 漏 , 确读 数 为 1 9 0mm, 生容 正 . 7 考 易错 读成 1 9 . 7mm.
并进行 推理 的考查 多 了 , 及实 验思想 、 涉 方法 和数
斜率 还需 要花较 多 的时 间计 算 才能得 到动摩 擦 因 数.天 津 卷 要求 对 操 作 步 骤排 序 , 国新 课 标 卷 全
和广 东卷要 求补 充 操 作 步 骤 , 个地 区要 求 用所 多
学误 差分 析 结 合 创 新 实 验 原 理 分 析 其 误 差 及 来 源 , 庆卷 对实 验过程 的动态评 估 , 南卷对 实验 重 海 结论 的开 放性评 估 , 等等.足 见“ 将所 学 实验 的 知 识 与技能 迁移 到创 新 设 计 型 实验 中应 用 与推 理 ” 是 2 1 年 度高 考物 理实验 命题 的一 大特色 . 02 3 突 出考 查 基本 仪 器 的使 用 、 数及 操 作 规 ) 读
物
理
实
验
第 3 卷 2
察 指针偏 转情 况. 学生 能否 回答这些 问题 要看 学 ”
生是 否 已经设 身处地 地操 作过 多 用 电表.上 海 卷
4 实 验设计 能力 和探 究能 力 的考查始 终是 高 )
考命 题一 贯坚持 的 目标. 设计 性实 验是体 现 高考能 力要求 和 达到 中学 物理 教学 目的 最有 效 的 教 学方 式 , 具 有 较 高层 是 次 和能 力 要求 的教 学 活 动之 一.四川 卷 的 2 I 3题 不仅 强调 电路 的设 计 , 是 增 加 了 电表 改 装 的考 更
2012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完美版)

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个性化学习中心·高中物理组·韩荣斌试卷综述本次考试的难度不高,计算量也不算太大。
选择题难度偏低,亮点在19题,巧妙地考察了楞次定律的应用。
实验题比较常规,内容也在预料之中。
整张卷重点考察了力学,对电学涉及的相对较少,后面三道大题的核心全部是力学。
第一题是常规的送分题。
第二题考察了不常见的a-t图像。
题目中明确提出了类比法,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出面积即速度变化量的结论。
有了这个结论,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题其实考察的是动量守恒定律,但是很隐蔽地把它包装在电场中。
其中第(2)问考察完全非弹性碰撞,损失的动能转化成电势能。
第(3)问考察完全弹性碰撞,我们要求出碰撞后两个质点的速度并进行分析。
一般的途径是解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但是通过平方差公式的巧妙应用,可以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总的来说,今年的试卷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可以看出北京高考的难度和题目的文字量正在呈下降趋势。
力学现在成了绝对的核心,因此在明年的复习中,应该把力学作为重点。
试题解析:13.一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答案:B本题考察原子物理中的玻尔氢原子模型。
难度低。
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数越大,它的能级越高,即能量越高。
从高轨道往低轨道跃迁,会放出光子,能量减少,减少的能量等于两个轨道的能级之差。
因此选B 。
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答案:A本题考察光的折射定律以及光的波长公式。
难度低。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vcn =,光在真空或者空气中的速度为c ,而n >1,所以v <c ,因此速度减小。
而光的频率不变,由光的波长公式,v =λf 得,速度减小,波长也变短。
2012江苏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评析12 A.(1)情景:液体的表面张力。
考查液体的表面张力(容易);12 A.(2)情景:分子动理论以及分子速率的分布。
考查分子动理论、分子速率的分布(容易);12 A.(3)情景:理想气体的等压过程和内能变化。
考查等压变化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等);12 B.(1)情景:偏振现象。
考查偏振现象(容易);12 B.(2)情景: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容易);12 B.(3)情景:地震波。
考查波的传播和波速、周期和波长的关系(中等);12 C.(1)情景:原子跃迁、原子光谱。
考查玻尔理论、原子跃迁能量和波长的关系(容易);12 C.(2)情景:中子和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
考查核反应方程和结合能(容易);12 C.(3)情景:光电效应。
考查光子动量和逸出功(中等);13.情景:一种发电装置。
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公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中等);14.情景:缓冲装置。
考查胡克定律、动能定理、功和能(中等);15.情景: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运动。
考查力和运动、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难)。
三、试卷的特点:1.注重基础,关注知识与能力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今年试题命题的素材与前四年一样继续强化了对教材关注程度,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试卷中的第1、2、6、7、10、12(A)、12(B)、12(C)、13、15题均与现行教材内容或情景相似度较高;选择题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题考查了点电荷产生的场强,第2题考查电容器及其动态变化,第3题考查了瞬时功率,第4题考查了一道图像题——皮球竖直上抛过程中加速度变化情况,第6题考查了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相遇问题,第7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保护装置、第8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等。
这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2.关注过程与方法,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今年的试卷依然坚持了新课改的方向,在考查过程与方法及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在各个题型上都有一定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物理探究性实验试题的分类研究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李志 300457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朱行建 300457
1 高考物理探究性试题产生的背景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通知。
从此课程改革在全国逐步展开。
其中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理念势必会导致高考命题的变革,其中最有具有意义的,就是探究性试题的出现。
所谓探究性试题,是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探究题不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过程与方法的体验、迁移和应用。
本研究着重对2012年高考物理实验探究性试题进行分类研究。
2 探究性的要素及水平
2.1探究性试题的要素及水平
美国2000年出版的《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探究包括五个特征: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发表。
并针对每个特征制定了探究性程度的评价标准。
如表1:表1
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提出一个相对完整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探究活动概括为7个方面的能力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具体见表2:
本人根据教师参与的程度,将每一要素划分为四级不同程度的探究水平,构建如下的探究性试题的要素与水平,见表3 :表3
D
越低。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没必要也不太可能包含上述全部七个要素。
有的过程只包含了其中两到三个要素,如制定计划、得出结论等,这也是探究性学习,只不过探究水平较低而已。
2.2探究性试题的要素及水平例说
所谓探究性试题,是指考查探究要素的试题。
考查的可能是某几个要素,要素的不同探究水平。
如“如2012年(浙江卷)第22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4:
表4
用作图法
求得该弹
簧的劲度
系数k=__________N/m ;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 ,请在答题纸图2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合_________;
(3)由图得到F 合=__________N.”
图1 图2
此题第一空给出数据及图像让学生求劲度系数,考查的是对数据的处理,属于探究要素“5分析与论证”, C 级水平。
此题第二空教师给出操作让学生读数,考查的是在教师参与下收集数据。
属于探究要素“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 级水平。
此题第三空、第四空让学生自己用作图法画图并求出合力大小,考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处理数据,属于要素“5分析与论证”, B 级水平。
3 2012年高考物理探究性实验试题的统计
大部分高考实验题都具有探究性特征,只不过体现的是某一或某几个特征,体现的程度不同而已。
为了有效研究2012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对学生探究能力考查的试题特点,本人收集整理了2012年全国各省市14套高考试题,共计28道实验题,83个问题。
基于上述
的科学探究要素和探究水平,逐题、逐个问题进行了界定统计,详见表5:
4 2012年高考探究性实验试题的考查特点 4.1探究要素考查特点
对各个要素进行Excel 计算、分析得到图3。
由图可见:考查比例最大的是“分析与论证”,占总数的41.0%。
第二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包括仪器读数)”,占总数的36.1%。
第三是“评估”,占总数的15.7%。
第四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占总数的7.2%。
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交流与合作”这三项没考,占总数的0%。
原因可能是这三项太具有开放性,不好量化评价。
但这三项也是十分重要的,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建议适量设计一些现针对这些要素的试题。
2.探究程度考查特点
对探究水平进行Excel计算、分析得到图4。
“水平C”,占总数的85.6%。
由图可见:
考查Array比例
最大
的是
第二
是
“水
平
B”,
占总
数的
12.1
%。
第三
是“水平A”,占总数的2.4%。
第四是“水平D”,占总数的0%,即没有考查。
这与目前实际教学中的探究水平是一致的,即大部分探究是在教师参与下进行的。
也与考试的难度控制有关,因为一般情况下探究水平越高,试题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3.探究能力层次考查特点
对各个要素以及不同探究水平进行编码(如探究要素“2猜想与假设”“B级水平”编
为“2B”,依次类推),并进行Excel计算、分析得到图5。
由图可见:考查最多的是“4C”,即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水平C,占总数的36.2%。
第二是“5C”,即分析与论证水平C,占总数的33.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占总数的70.1%,建议老师们在高三复习时要注重对“实验操作及收集、处理数据”的复习。
第三是“6C”,即评估水平C,占总数的10.9%。
有三项并列第四,分别是“3C”、“5B”、“6B”,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水平C、分析与论证水平B、评估水平B,各占总数的4.8%。
有两项并第五,分别是“3B”、“5A”,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水平B、分析与论证水平A,各占总数的2.4%。
其它的则没有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