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化合成氨厂原料车间粉尘防治对策研究 7

合集下载

选煤厂原煤车间粉尘治理方案

选煤厂原煤车间粉尘治理方案

选煤厂原煤车间粉尘治理方案选煤厂原煤车间主要负责将主井生产的原煤进行筛分和破碎,生产过程中煤炭经过多次分配、分级、破碎和转移,各环节均有大量粉尘产生,给现场安全生产及岗位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选煤厂原煤车间粉尘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毛煤水分低入厂毛煤水分较低,这是造成筛分、破碎、转载等各环节产尘量大的主要原因。

(2)工艺环节多原煤车间工艺是采用分级、排矸、破碎联合生产工艺,入厂毛煤首先通过毛煤分级筛按大小进行分级。

由于毛煤在分级筛暴露面积大,停留时间长,并且缓冲仓回风等原因,造成筛子处粉尘污染严重。

破碎机处块煤在破碎、冲击、卸料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也产生大量的扬尘。

(3)转载点高度落差大原煤车间各转载点落差较大,在皮带输送机各转载点由于受溜槽倾角和高度落差的影响,高速下落的煤流使溜槽内的空气被压缩产生气流,加剧了导料槽出口喷粉,产生大量的扬尘。

选煤厂煤尘主要是在煤的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分为沉积煤尘和浮游煤尘。

煤尘从静止到悬浮称为一次尘化作用,包括剪切压缩、诱导气流、热气流及综合作用4种类型。

尘化后含尘气团被其他气流输送至车间其他部分称为二次尘化作用。

通常选煤厂的煤尘尘化是由多种作用共同造成的。

由于煤尘的沉降末速远小于车间内空气的湍流脉动速度,所以一旦煤尘由于某种原因形成悬浮状态,就可以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车间空气中。

生产过程中车间内的空气湍流脉动速度往往大于0.5m/s,而10um煤尘在静止空气中沉降末速约在cm/s水平。

因此,只有停机相当一段时间后,悬浮在厂内空间的煤尘才能最终由于自重按对数曲线沉降在距尘源15~20m范围内的地面和设备表面上形成积尘。

仅靠风力作用,这种地面积尘是不可能被吹起的。

只有在风力和人为作用力的联合作用下地面积尘才可能再次飞扬。

积尘主要由细粒组成,发生二次扬尘对车间的污染是不可低估的。

煤尘具有吸湿性、分散性、吸附性、悬浮性、凝聚性、荷电性和燃爆性等特点,成分以碳为主,含有少量的硫、磷和矿物质。

车间粉尘防护措施

车间粉尘防护措施

车间粉尘防护措施
车间粉尘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粉尘收集系统:安装有效的粉尘收集系统,如集尘罩、强排风系统等,将产生的粉
尘快速有效地收集起来,减少粉尘扩散到车间环境中。

2. 通风系统:保证车间内循环空气质量良好,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排风扇等来提
高车间内空气流动,降低粉尘积存的可能性。

3. 防护设施: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施,例如防尘口罩、安全眼镜、耳塞等,保护工
人不受粉尘的侵害。

4. 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的量,例如增加湿法处理、降低粉尘产生
的速度等。

5. 定期清理:定期对车间进行彻底的清理,包括地面、设备和工作区域,防止粉尘长
期积存。

6. 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对粉尘防护的培训和意识,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掌握正
确的防护措施。

7. 定期检查:定期对车间的粉尘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车间粉尘防护措施,具体应根据工艺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合
理应用。

车间粉尘处理方案

车间粉尘处理方案

车间粉尘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车间粉尘是指在工业车间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物。

长时间暴露于车间粉尘环境中,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车间粉尘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粉尘来源分析车间粉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加工:在原料加工过程中,例如研磨、切削、压缩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2. 产品生产:生产过程中,例如焊接、喷涂、烘干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3. 储存和堆放:在粉尘储存和堆放的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

三、车间粉尘处理方案针对车间粉尘问题,制定以下处理方案,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1. 粉尘源控制:通过加装或优化设备、工艺和操作方式,降低粉尘产生率。

例如,合理选择封闭式设备和工艺流程,减少粉尘扬尘。

2. 通风设备改造:增加和改善车间的通风系统,提高空气流通效果。

合理设置进、排风口,调整风速和风量,降低粉尘滞留时间,减少粉尘浓度。

3. 粉尘收集装置:安装粉尘收集器,对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

可以使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设备,有效降低粉尘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4. 清洁措施: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洁,包括地面、设备和工作台等。

清除积尘可以减少粉尘再悬浮的可能性,维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5. 个人防护用品: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例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

有效保护工人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降低暴露风险。

四、粉尘处理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粉尘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以下措施:1. 定期检测:定期对车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评估粉尘处理方案的效果。

可以使用粉尘测量仪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数据记录,并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2. 工人身体状况检查:定期对工人进行身体状况检查,了解是否存在与粉尘相关的健康问题的发生。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处理措施。

五、总结车间粉尘处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粉尘源控制、通风改善、粉尘收集装置、清洁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等综合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粉尘污染,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

车间粉尘处理的好方法

车间粉尘处理的好方法

车间粉尘处理的好方法车间粉尘处理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粉尘的产生不仅会影响生产环境和员工健康,还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车间粉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处理车间粉尘的好方法。

首先,要做好车间通风工作。

通风是处理车间粉尘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通风可以及时将车间内的粉尘排出,保持空气清新。

在设计车间时,应考虑通风系统的设置,合理安排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另外,定期清洁通风设备,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要加强粉尘的收集和处理。

在车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有效处理这些粉尘,可以设置各种粉尘收集设备,如除尘器、集尘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将车间内的粉尘收集起来,避免其扩散到空气中,同时也方便后续处理。

对于已经收集到的粉尘,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要加强车间内部的清洁工作。

保持车间整洁是防止粉尘扩散的重要手段。

定期对车间进行彻底清洁,清除地面和设备上的积尘,保持生产设备的清洁状态,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另外,定期对车间进行彻底清洁,清除地面和设备上的积尘,保持生产设备的清洁状态,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最后,要加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培训。

员工是车间粉尘处理的重要环节,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车间粉尘的处理效果。

因此,车间管理者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他们正确使用防护设备,正确操作生产设备,避免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确保车间粉尘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处理车间粉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做好通风工作、加强粉尘的收集和处理、加强车间内部的清洁工作以及加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培训,可以有效地处理车间粉尘,保障生产环境和员工健康。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车间粉尘治理方案

车间粉尘治理方案

车间粉尘治理方案1. 简介车间粉尘治理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

粉尘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车间粉尘治理方案对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车间粉尘治理问题,提出一种综合的粉尘治理方案,以减少车间粉尘对工人的健康影响。

2. 粉尘产生源分析在车间生产过程中,粉尘产生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原材料处理在原材料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例如研磨、切割、破碎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2.2 传送、输送过程在物料的传送、输送过程中,例如输送带、气力输送管道等设备会造成粉尘的扬尘。

2.3 生产设备排放在生产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例如燃烧设备、烘干设备等会排放烟尘和粉尘。

2.4 清洁作业清洁车间的过程中,例如地面、设备清洁等作业会产生粉尘。

3. 粉尘治理方法针对粉尘产生源的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常见的粉尘治理方法:3.1 确定等级根据粉尘产生源的重要程度和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程度,将粉尘产生源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

3.2 环保设备安装对于产生粉尘的设备,如研磨设备、破碎设备等,应安装相应的粉尘收集设备,例如除尘器、湿式除尘设备等,以捕捉和收集产生的粉尘。

3.3 工艺改良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改良,减少粉尘产生源。

例如采用密闭式操作、湿法操作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3.4 排风系统在车间内设置合理的排风系统,以通过强制排风的方式将粉尘排出车间。

3.5 保持清洁加强车间的日常清洁工作,及时清理和去除车间内的积尘,防止粉尘再次悬浮扩散。

3.6 培训和教育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粉尘治理的认识和意识,合理使用防护设备,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4. 粉尘治理方案的评估和监测制定粉尘治理方案后,需要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粉尘浓度测试和工人健康检查进行。

如果检测结果超出阈值,应及时调整治理方案,以到达有效防护效果。

2024年车间粉尘处理方案

2024年车间粉尘处理方案

2024年车间粉尘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在一些制造业领域,粉尘是常见的废物产生物之一。

在车间中,过量的粉尘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车间粉尘处理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设定- 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减少粉尘对生产过程的干扰。

- 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风险,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 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车间的环境质量。

三、措施和方法1. 优化车间布局车间的合理布局可以减少粉尘扬尘的可能性。

将产生粉尘的设备和工序集中放置,并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以减少粉尘在车间内的传播。

2. 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车间设备和设施,清除堆积的粉尘,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定期清洁车间地面和墙壁,防止粉尘聚集和扬尘。

3. 采用密闭式设备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具有密闭式结构的设备,以减少粉尘泄漏的可能性。

在关键工序中使用密闭式设备和管道,可以有效地控制粉尘的扩散。

4. 安装风机和排风系统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合理安装风机和排风系统,将粉尘迅速排出车间。

同时,确保排出的粉尘经过合理的过滤和处理,以避免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5. 使用湿法处理工艺对于一些特别粉尘化的工序,采用湿法处理工艺。

通过加水或其他液体,将粉尘湿化,减少扬尘和舒缓对工人呼吸系统的刺激。

6.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为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风险。

同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人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7. 加强监测和管理建立车间粉尘排放的监测系统,定期对车间内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和评估。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车间粉尘处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8. 定期培训和交流定期组织粉尘处理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传授先进的粉尘处理技术和经验,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粉尘处理能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和方法,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减少粉尘对生产过程的干扰,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 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风险,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车间的环境质量。

车间粉尘处理的好方法

车间粉尘处理的好方法

车间粉尘处理的好方法车间粉尘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产品质量。

因此,采取有效的粉尘处理方法对于车间管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车间粉尘处理方法,希望能对您的车间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要做好车间粉尘处理,必须加强日常清洁和维护工作。

定期清理车间地面、生产设备和工作台面上的粉尘,保持车间内部的整洁。

同时,要定期对通风设备和除尘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积累,降低粉尘对员工和设备的影响。

其次,采取有效的粉尘控制措施也是车间粉尘处理的关键。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加装局部排风装置、使用密闭式设备、采用湿式作业等方式来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此外,可以在车间内设置除尘设备,对产生的粉尘进行集中处理和过滤,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要加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对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

员工在操作设备和作业过程中,要正确佩戴防护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粉尘,减少粉尘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最后,建立健全的车间粉尘处理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制定相关的粉尘处理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粉尘处理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车间粉尘处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车间粉尘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来保障车间内部的清洁和员工的健康。

通过加强日常清洁和维护、采取粉尘控制措施、加强员工防护意识和培训、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车间粉尘处理的现状,提高车间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您的车间粉尘处理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粉尘治理方案与措施

粉尘治理方案与措施

粉尘治理方案与措施引言工业生产中,粉尘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制定粉尘治理方案与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排放治理和设备优化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粉尘治理方案与措施。

源头控制为了降低粉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必须从源头控制粉尘的产生。

以下是一些源头控制的方案和措施:1. 细化作业工艺: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粉尘的产生。

例如,对于粉状物料的搬运,可以采用封闭输送系统来减少粉尘的扬尘。

对于机械加工过程,可以提高切削液的质量,降低粉尘溢散。

2. 湿法处理:通过喷淋、洒水等方式,将产生粉尘的工艺环节保持湿润,以减少粉尘的扩散。

湿法处理可以大大降低粒状物料的空气悬浮浓度,减少粉尘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3. 设备改造和更新: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安装粉尘控制设备,如除尘器、吸尘器等。

新的设备通常具有更好的粉尘控制效果,有效减少粉尘排放。

排放治理除了从源头控制粉尘的产生外,还需要对产生的粉尘进行排放治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一些排放治理的方案和措施:1. 严格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工业企业的粉尘排放进行监测。

对于粉尘超标的企业,要及时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其加强粉尘治理。

2. 设立粉尘排放标准: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工业企业的粉尘排放限值。

对于超过排放限值的企业,要进行罚款和整改,确保粉尘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3. 排放治理技术:使用高效的排放治理技术,如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捕集和分离粉尘颗粒,降低粉尘排放浓度。

设备优化粉尘治理还可以通过设备优化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设备优化的方案和措施:1. 拆除过时设备:对于老旧、效能低下的设备,应尽快淘汰替换。

新的设备通常具有更好的设计和性能,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 定期维护保养: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设备如果存在漏风、漏粉等问题,会导致粉尘扬散,影响治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某煤化合成氨原料车间粉尘防治对策研究姓名:学号:院(系):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2014 年6 月摘要粉尘对接尘人员的危害历时已久,在宋朝就有记载“石末伤肺”,采石人的肺部患病是由石末导致的。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粉尘危害日益严重,尘肺病已成为我国职业病中新发病例和累计病例数最多的病种。

受我国能源资源状况的影响,我国合成氨行业主要以煤为原料,采用煤气化合成氨技术。

在原料煤的存储、加工及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该行业存在经营者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原料多为粉末性物质,卫生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较高等问题,造成该行业粉尘危害情况日益严重。

本文对某煤化合成氨原料车间的粉尘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了解该车间的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分析该车间的主要产尘原因,为粉尘检测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的消除、控制粉尘危害,并希望能对煤化行业的粉尘治理提供参考,本文依照GBZ/T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相关规定对某合成氨厂原料1#、2#、3#车间进行了粉尘检测,并依据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对样品进行质量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地点提出了粉尘治理对策。

关键字:粉尘危害尘肺病粉尘合成氨行业治理对策AbstractThe harm of dust on the person who work at the place contain dust lasted for a long time,in the song dynasty recorded quarrying lung disease is caused by the dust of ston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dust hazar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pneumoconiosis disease has become a disease which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and the cumulative cases is most in our country`s occupational disease.In the influence of the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the synthetic ammonia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mainly take coal as raw material,adopts the technology of the coal gasification ammonia.In the process of raw material coal`s storage,processing and transport will produce a lot of dust,harmful to the health of workers.The industry exists many problems,such as weak consciousness of operator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laws and regulations,the raw material mostly is powder material,more health protection were in place,dust concentration is too high in the workplaces,caused the dust damage sit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is industry.In this paper, a project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synthetic ammonia raw material workshop dust hazar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main equipment of the worksho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producing dust in the workshop, prepare for dust detection.In order to eliminate and control the dust hazard, and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ust control of coal industry,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e the GBZ/T159-2004 the harmful substances in the workplace air monitoring sampling specification,synthetic ammonia plant raw material 1#, 2#, 3# workshop dust is investigated, and on the basis of GBZ/T192”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amples and free silica conte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location of do not conform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improvement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dust hazard; pneumoconiosis; dust; synthetic ammonia industry; the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1)第二节煤气化合成氨行业的特点及现状 (2)第四节国内粉尘防治现状 (3)第五节论文思路及内容 (4)第六节技术路线 (6)第二章煤化合成氨化工厂原料车间粉尘的基本情况 (7)第一节生产工艺流程图 (7)第二节车间粉尘产生原因 (8)第三节检测布点方案 (8)第三章粉尘的测定及数据分析 (11)第一节研究对象的选取 (11)第二节粉尘检测方法 (12)第三节样品分析方法和依据 (14)第四节检测结果分析 (15)第四章粉尘的治理 (22)第一节厂房位置的选择 (22)第二节工艺方法和工艺布置合理化 (22)第三节控制粉尘的扩散 (22)第四节静电消尘与湿式消尘 (24)第六节消除二次尘源 (27)第七节个人防护 (28)第八节维护管理 (28)第九节具体治理措施表 (29)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30)第一节结论 (30)第二节建议 (30)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煤化合成氨原料车间的粉尘危害现状开展调查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是讲述了国内外粉尘危害的防控现状。

三是简要论述了论文的思路和内容。

四是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职业病危害。

据统计,2000年至今,职业病危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每年新增职业病达一万多例,每年由职业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高达千亿。

在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生产性粉尘是工作场所中最普遍、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

粉尘来自于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是一种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能够引起各类疾病,我国职业性疾病中危害最严重、影响面最广的疾病就是有粉尘引起尘肺病。

据统计,至2005年底,尘肺病病例数达60万人,其中存活病人为47万人。

2005年4月底由国家安监局和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这一年新发现的尘肺病病人数为9137。

这个数据只包括了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不包含乡镇私营企业和从事粉尘接触工作的农民工等,因此,专家推测,我国每年尘肺病实际发病人数应远超过9137,甚至可能达到1.5万人次。

截止2009年底,尘肺病例数达65.3万,占总职业病数的90%以上,由此可见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累计病例数最多的职业病。

生产性粉尘危害影响范围非常广,全世界大概上亿作业人员在存在粉尘的作业场所中工作,无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一直深受其困扰,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加令人堪忧。

在我国,从解放60几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的不懈努力下,人们的防尘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对防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粉尘危害情况有所好转,但是随着乡镇私营企业逐渐增多,我国的粉尘危害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为了在全球消灭尘肺病,号召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共同努力,1995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下属机构职业卫生联合委员会共同提出了“全世界消除矽肺的世界性计划”。

我国作为作为上述两个组织的成员,也是接触粉尘作业工人最多的国家,想要实现明显改善尘肺病发病情况,彻底消除尘肺病这一目标,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粉尘是职业危害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在粉尘作业场所中工作的员工,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轻则可引起皮肤和呼吸系统的疾病,重则可能导致尘肺病危及生命。

因此,有效的治理粉尘、控制其危害,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的良好形象与地位,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是每位劳动者的权利,因此,加强粉尘危害的防控,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二节煤气化合成氨行业的特点及现状氮肥工业的原料主要是依靠合成氨工业,因此合成氨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行业的主要特点为:环境影响大、能源消耗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密集的技术支持。

由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是富煤缺油少气,煤炭远景储量达4万亿,已探明储量有1万亿。

鉴于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化肥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以煤为原料、采用煤气化—合成氨技术。

目前我国采用水煤气工艺的化肥厂有800多家,气化炉共计约4000台,每年消耗原料煤(或焦炭)4000多万顿,我国合成氨总产量的60%来自这些水煤气化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