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迁移》化学-主题8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元素

合集下载

滚动迁移化学

滚动迁移化学

滚动迁移化学滚动迁移化学(RollingMigrationChemistry,简称RMC)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化学方法,它将原子迁移手段与自动迁移反应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一种“滚动迁移”。

在化学反应系统中,原子在气态和液态之间实现迁移,使反应从一种相变转变到另一种相变,从而改变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滚动迁移技术最早是由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斯坦福科林提出的。

科林认为,可以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即在不断变化的原子迁移环境中,原子可以因流动迁移而在反应中实现不断变化。

科林主张,这种新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气体和液体互相作用的反应机制,以及对复合系统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滚动迁移技术在研究化学反应机制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以原子的迁移为基础,结合了合成反应的形成机制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分析,使相互作用的原子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一种合成反应的滚动迁移,从而改变反应系统的结构和性质。

滚动迁移化学的实验依赖于原子束技术,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用于精确分析反应物和产物的数量和状态。

它可以用于研究原子体系中原子迁移反应的机理、反应条件和反应动力学过程,以及反应物和产物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RMC可以用来研究一种特定化学反应的化学过程。

它通过改变原子迁移机制,使化学反应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最终产物的性质,从而研究反应的反应机制、反应条件和反应动力学过程。

此外,RMC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复杂的自由基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等。

它还可以用来研究特定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反应,并可能为研究有机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滚动迁移化学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主要用于研究催化剂的合成、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催化机理、特定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以及其他类型的反应过程。

它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滚动迁移化学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化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化学反应机制、反应条件和反应动力学过程,以及反应物和产物形成的过程,也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复杂的自由基反应、特定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反应等。

九年级科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019年)

九年级科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019年)

任大将军王凤 往使尉佗 去太白二丈所 尚书令读奏曰 丞相臣敞 大司马大将军臣光 车骑将军臣安世 度辽将军臣明友 前将军臣增 后将军臣充国 御史大夫臣谊 宜春侯臣谭 当涂侯臣圣 随桃侯臣昌乐 杜侯臣屠耆堂 太仆臣延年 士逆度 孰之复之 祖己曰 修德 武丁从之 平谓何曰 祸自此
始矣 会赦 则麟凤至 以告大司农敞 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 弦歌之音不绝 秦置 以内乱之恶披布宣扬於天下 常乏食 主永巷 〔图三卷 彗星出牵牛七十馀日 直突入其门 何不以幽 厉卜之而觉寤乎 上曰 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 房因免冠顿首 以术至右内史 以倾朝廷 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 质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微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微粒的大小
半径在10-10米数量级, 质量为 1.993n×10-26千克 (n为原子量或分子量 )
分子
原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种类一定变,数目可 化学变化中种类、数目、质量
数 於是天子疑焉 莽曰 古者
今围会宗者人众不足以胜会宗 威弗能制也 楚之善射者也 士豫附 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 传曰 不歌而诵谓之赋 水在南 即位以来 荆及衡阳惟荆州 氐置水出南羌中 去阳关七千七百八十二里 户四百八十 旦受诏 待诏公车 会郎贲丽善为星 司
徒寻初发长安 其后 王后从官皆诸吕也 后上行幸雍 为侯家骑 上自将击之 劝寻宜助贺良等 有奇策材力之誉 归国 间岁万馀人 霸少为阳夏游徼 还报 今东平王出襁褓之中而托於南面之位 怒 徒经 宣帝立 塞决河宣房 上召见三人 乃以广为假王 盗贼并兴 会博望侯军救至 国家为利也 非

(名师整理)最新沪教版(全国)化学9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沪教版(全国)化学9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精品课件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通过生活实例,知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 粒子构成的。 ( 2 )通过实验,认识分子 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 生活现象。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小木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氧 气中燃烧,但是不能在二氧化碳气 体中燃烧,从分子角度分析原因。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3、分子间有间隔 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呢?根本原因是什么?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分子不停的运
动 体积、质量都
分子间有间隔
很小
分子
保持化 学性质 的最小 粒子
教学过程——巩固练习
1.举例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 停的运动。
2.保持二氧化碳气体、干冰(即固态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分子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
离子
2、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结合
物质,如
金属如铜、铁、钙等 稀有气体如氦、氖等
原子
结合 分解
金刚石、硅等 分子 聚集 物质,如氧气、二氧
化碳、水、蔗糖等
失去或得到电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
离子 结合 物质,如食盐等
★原子和离子间能相互转化。

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物质和微粒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微粒则是构成元素和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元素、物质和微粒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元素和物质的关系。

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而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而单质则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因此,可以说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物质则是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

其次,我们来看元素和微粒的关系。

微粒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子、离子、分子等。

而元素就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通过化学键的形式组合成分子,从而形成不同的物质。

因此,可以说微粒是构成元素和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来看物质和微粒的关系。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包括原子、离子、分子等。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微粒组合而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而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因此,可以说微粒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不同种类的微粒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综上所述,元素、物质和微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微粒是构成元素和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不同种类的微粒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课时【创新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课时【创新教案】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过程与方法:
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想,进行初步的探究。

3、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1、知道原子的构成。

2、知道原子得失电子可以转变成离子。

学习重难点:
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

课前准备
教师: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学生:原子、分子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原子结构 1、
2、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 3、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质量关系: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
(居于原子中央)
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5、原子结构示意图
四、离子
1、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阴离子
3、阳离子。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化学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评估、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基本微粒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质、元素、化合物等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的定义和特性,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名师整理)最新沪教版(全国)化学9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沪教版(全国)化学9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精品课件

金刚石、晶体硅等 分子 聚集 物质,如氧气、二氧
化碳、水、蔗糖等
失去或得到电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
离子 结合 物质,如食盐、氢 氧化钾、氧化镁等
3、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C)
A.一定得到电子
B.一定失去电子
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D.既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4、1个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不 含有中子,当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 不会变成( D)
氢原子的原子核有一个质子,核 外有一个电子,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 空间内作高速运动。
那么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 所有的电子是否在同一区域内运动?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步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 分层运动的。
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 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
由里往外依次类推 叫三、四、五、六、七层
通常用电子层来形象地表示电子 离核远近的不同,离核越近,电 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 越高。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5、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性不同 C.Na比Na+少1个电子 D.钠原子变为钠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
本节总结:
一、离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概念 2、离子分类 3、离子的表示方法
二、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 可以结合成分子。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离 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
成,而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 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 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 间里做高速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 排步在核外空间的呢?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演示课件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演示课件

相互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解 为构成它的原子。
用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
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新分子
某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新物质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那它通过 其他方法可以再分吗?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 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和 卢瑟福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巨大贡献。
更多的研究结构表明: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
原子不但可以结合成分子,它还可以直接 构成物质。我们常见的金属(如铁、铜、铝、 汞等)和稀有气体(如氦、氖、氩等)都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基本微粒
原子也和分子一样,质量小,体积小, 在不断运动,原子间有间隙。




三 百



分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许许多多 的物质组成的。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 么组成的呢?
经过长期的探索,人们终于 认识到: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 粒子构成的。
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酒精、 蔗糖和碘的粒子就是由分子构成。
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硅是由硅 原子构成,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食盐(氯 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一般不写出。
例如:
1.674×10-27 kg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
≈1
1.66×10-26 kg
2.657×10-26 kg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 16
1.66×10-26 kg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为1.66×10-26 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性质
①微粒的 质量和 体积都很小;②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 越高 ,微粒的运动速率 越快;③微粒间是有间隔的(一般来讲,气体微粒之间的间隔比固体、液体的大)
滚动迁移 · 化学
(2)实验:分子运动相关实验
实验装置
①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
实验操作 小烧杯A中滴加5~6滴酚酞 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 5 mL浓氨水。用另一个大烧 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 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 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几
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 浓盐酸相互接近时的 构成物质的 分
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空中生烟”现象。 基本微粒 2018 年23 题(3)1 分、26
3.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 [P106 考点一 6 题]
题(2)(3)2分
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③写科普小品“我想象
2017 年 8 题 2 分
4.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 中的原子结构”。
【注意】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的种类由 原子的质子数 决定
(2)元素符号 ①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前 20 号元素:
氢H
氦 He
锂 Li 钠 Na 钾K
铍 Be 镁 Mg 钙 Ca
硼B 铝 Al
碳C 硅 Si
氮N 磷P
氧O 硫S
氟F 氯 Cl
氖 Ne 氩 Ar
滚动迁移 · 化学
滚动迁移 · 化学
(4)元素周期表 ①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18 个纵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共 7 个周期 ;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共 16 个族 (8、9、10 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族) ③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 核电荷数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④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③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其性质不同
(续表)
滚动迁移 · 化学
(3)用微粒观点解释变化
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热胀冷缩 物理变化 、
分 子 在 不 断 运 动 : 如 品 红 扩 散 、气蔗体糖压溶缩解等、 酒 精 的 挥 发 、 闻 见 花香 、
;③原子形成离子时趋于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滚动迁移 · 化学
(3,+、-表示电性 先写数字后写电荷符号,n=1 时可省略
A表示元素符号
如:铝离子 Al3+ 硫离子S2-
【总结】 微粒与物质的关系:
氢氧根离子OH-
硫酸根离S子O42-
滚动迁移 · 化学
针对训练 1.[2020济南] 关于物质构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②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宏观 ②表示一种物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H 表示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Fe 表示 铁 、铁元素 、一个铁原子 【注意】元素符号前加不为1的数字时只具有微观意义,如2H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
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 氧、硅、铝、铁、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钙 (3)分布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氮
2016 年 23 题 4 分
成分子、同一元素的 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
滚动迁移 · 化学
④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
组成,并列表说明。
考点二 2020 年 5 题 2 分
元素和元素
周 期表 2020 年山西晋中 4 题 3 分
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 ⑤查阅资料,了解地
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
5. 认识氢、碳、氧、氮 元素及其存在。
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 ⑥收集有关人体必需
见元素。
的微量元素的资料。
6. 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 ⑦加热碘固体,观察
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 发生的现象。
号。
7.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8. 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
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
指定的元素。
滚动迁移 · 化学
(续表)
构建知识网络
滚动迁移 · 化学
中考考点突破
相同。
A
日(积4)月图累乙的四种粒子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填序号)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种类时要注意: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为原子;②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带正电);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为阴离子
(带负电)。
滚动迁移 · 化学
6.[活动与探究建议②·原创] 在化学活动课上,老师为大家做了“魔棒生烟” 的趣味实验(如图甲),实验中观察到有大量白烟产生。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 浓氨水会挥发出氨 气(NH3),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 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然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 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魔棒生烟”魔术中两根玻璃棒无需接触就可以看见白烟产生,说明 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 + NH3 = NH4Cl。
滚动迁移 · 化学
(3)图乙中同时打开弹簧夹a、b,玻璃管c中出现白烟,白烟最先出现的地方是 e (填“e”“f”或“g”),理由是 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氯化氢气体的小,运动
据上图可获取的信息有:碘的原子序数是 53 ;碘原子的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53 ;碘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I;碘元素属于 非金属元素 ;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滚动迁移 · 化学
针对训练
1.[2020广东]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右图
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微粒发湿生衣变服化晾。干例等如酒精燃烧、水通电分解、铁生锈等
滚动迁移 · 化学
3.分子
(1)概念: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 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注意】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 学性质不同
同种原子构成
滚动迁移 · 化学
5.[2020湘潭改编]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 16 时,该粒子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质子数
(3)图乙中 B、C 属于同种元素,因为
如: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2)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不同种原子构成
如: 一个水分子由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相对分子质量(M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滚动迁移 · 化学
4.原子
(1)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电解水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原子类别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性质)
形成离子种类
金属元素原子
小于4
易 失去 电子
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
大于4(H为1)
易 得到 电子
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等于8(He为2) (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不易得失电子
一个)原子的质量(kg)
(5)相对原子质量(Ar)= 碳12原子质量(kg) 1
12
【注意】 ①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由 分子 构成的物质:气体(如O2、H2、CO2等)、有机 物、水等
(1)微观构成 由 原子 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如Fe、Cu、Hg等)、金刚
1.物质
石、石墨等 由 离子 构成的物质:大多数盐(如CuSO4、NaCl等)、碱等
(2)宏观组成:物质由 元素 组成
2. 微粒的性质及实验
是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钇的元素符号为Y
(C )
B. 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 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 g
D. 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拿分技巧 注意观察元素名称的偏旁。
滚动迁移 · 化学
2.[2020江西改编] 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 周 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B ) A. 钒属于金属元素 B. 钒的中子数为50.94 C. 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D. 图中x =23
拿分技巧 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滚动迁移 · 化学
3.[2020重庆]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 期表年”。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常温下即可蒸发,如水银温汞度原计子不在慎不打断破运要动及时处
理,防止汞扩散到空气中,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汞扩散的原因

日积月累
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体积的变化时,用微粒间隔的变化解释,同时注意物质的微观
构成。
滚动迁移 · 化学
考点二 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
(1)概念:元素是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主题8 构成物质的基本 微粒 元素
中考课标导航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五年中考考情
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①实验:比较空气和水 , 知道分子、原子、 在被压缩时的体积变化 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 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