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湖南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大练习生物学(答案在最后)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报道,某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新的人体“器官”,其曾被认为是遍布全身的密集结缔组织,但实际上是充满流动液体的间质网络,贯穿于淋巴系统,是淋巴液的来源之一,还可介导癌细胞的扩散及转移。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间质网络中的液体有运输物质的功能,其成分一般稳定B.与血浆和组织液不同,间质网络中的液体属于细胞内液C.淋巴液还可来源于组织液,淋巴液回流受阻可造成水肿D.间质网络的发现对癌细胞的追踪及癌症治疗有重要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
【详解】A、间质网络中的液体是淋巴液的来源之一,有运输物质的功能,其成分一般稳定,A合理;B、间质网络中的液体与血浆和组织液类似,应属于细胞外液,B不合理;C、淋巴液还可来源于组织液,淋巴液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进而会引起组织水肿,C合理;D、根据题意,间质网络可介导癌细胞的扩散及转移,因此间质网络的发现对癌细胞的追踪及癌症治疗有重要意义,D合理。
故选B。
2.脑雾,即大脑处于“模糊状态”,患者常常表现出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脉搏和血压不稳等症状。
近期有研究发现,脑雾患者持续性血脑屏障破坏,可诱发脑内炎性反应,出现脑水肿和脑炎等生理病变。
据此椎断错误的是()A.患者意识障碍可能是大脑皮层受损导致B.患者记忆力下降可能是新突触的建立功能障碍导致C.患者脉搏和血压不稳说明自主性神经也可能受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D.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渗出,脑脊液渗透压降低,引发脑水肿【答案】D【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
实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进食辣椒后,辣椒素刺激相应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神经中枢,而后神经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将兴奋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汗腺,引起汗腺分泌量增加;同时兴奋还能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
【详解】A、由分析可知,汗腺分泌活动加强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
6. 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感
B。 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
C。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D. 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可见人体的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B。
8. 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效应器指的是运动神经元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C。 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 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传导方向可以是双向的;兴奋在突触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靠突触结构实现,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预防眼睛结膜炎,更要了解结膜炎,结膜炎可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性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下列有关引起该病的细菌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结膜炎细菌可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而结膜炎病毒不能B. 组成两者的化合物中都含蛋白质和核酸,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C. 细菌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 两者都不含有染色体,但都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3.生命系统是分层次的,下列有关池塘中的生命层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池塘里各种各样的鱼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群落C.池塘中的一个草履虫,既是个体层次,又是细胞层次D.研究每升池水中大肠杆菌的个数,属于种群水平的问题4. 某多肽有20个氨基酸,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20位(见图);肽酶X 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B. 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19个C. 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20肽多了4个D.肽酶X和肽酶Y混合后作用于该肽链一定能剔除天门冬氨酸5.关于细胞中的核酸和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B.核酸和蛋白质在某些结构中常同时出现,如核糖体、染色体和线粒体C.蛋白质和核酸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是其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D.不同生物细胞功能不同,直接原因是其蛋白质的种类数量不同6.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内江2023—2024学年(上)高2025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①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用来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至细胞体②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③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④神经元是可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并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⑤多数神经元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⑥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详解】①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其数量多于神经元,不具有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至细胞体的能力,①错误;②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其与神经元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②正确;③神经元的长轴呈纤维状,外表大多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③错误;④神经元是可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并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即为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④正确⑤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⑤错误;⑥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⑥正确。
故选C。
2.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
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答案】A【解析】【分析】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生理活动。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沈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答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体中含有丰富的酶及营养类物质。
下列物质及酶类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DNA聚合酶B.氨基酸C.载体蛋白D.胰液2.指头受伤后,人们可以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以达到治疗效果。
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给药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上述三种给药方式中,口服发挥作用的速度最快B.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时,药物从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所经过的途径相同C.静脉注射可以使用0.9%的KCl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D.静脉注射时,药物除了要通过血浆,还要通过组织液才能到达靶细胞3.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③④参与人体内环境的构成,A、B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产生的降低血糖的激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①是胰岛细胞,则进食后A处的胰岛素含量低于B处的B.②和细胞内液之间可发生物质的双向交换C.③处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②④处的D.②③④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4.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Ⅰ、Ⅰ、Ⅰ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可分别表示血浆、淋巴液、组织液B. Ⅰ表示循环系统,Ⅰ可表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C. 若从Ⅰ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D. 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5.某人因车祸造成脊髓在胸部折断,出现小便失禁现象,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不复存在B.脊髓在胸部折断导致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被破坏C.脊髓在胸部折断导致大脑不能调控脊髓控制的排尿反射D.针刺该患者下肢,患者下肢有反应,也有感觉6.下图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功能上来说,b为树突,d为轴突B.c结构位于反射弧的反射中枢C.若在d处给予刺激,则可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D.e结构参与构成效应器7.下图是人大脑皮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为大脑的左半球,形象思维主要由此半球负责B.聋哑人相互交流时,需大脑皮层视觉中枢、V区、躯体运动中枢参与调节C.大脑皮层S区损伤的患者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与人交流,但不能听懂话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越大,相应部位躯体越大8.乙酰胆碱(ACh)的受体有M、N两种类型,位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与ACh结合后,激活K+通道,引起K+外流;位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与ACh结合后,激活Na+通道,引起Na+内流。
云南省文山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高二年级生物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来自血浆B.淋巴液和血液中都有淋巴细胞,血钠含量过低出现肌肉抽搐C.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消化酶分布在外界环境中D.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体液是指机体内所含有的大量水分以及溶解在这些水中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下图是人体体液中的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b、c、d分别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b中的蛋白质含量比d高B.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c、dC.人取食酸杨梅时内环境的pH能维持稳态与a中NaHCO3、Na2HPO4相关D.d中含有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移酶、尿素、尿酸等物质3.下列因素中一般不会导致正常机体产生组织水肿的是()A.毛细血管壁的破损B.淋巴循环受阻C.摄入大量蛋白质D.患肾小球肾炎4.焦虑是因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很多学生都经历过考前焦虑,考前焦虑可能会让学生感到紧张不安、心跳加速、排尿增加,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消化不良、呼吸急促的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焦虑导致心跳加快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有关B.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会抑制胃肠蠕动造成消化不良C.焦虑这一烦躁情绪若持续时间较长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D.呼吸急促可能是内环境中的CO₂刺激相关感受器,进而通过脑干的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所致5.小鼠摄入樱桃味糖精溶液时,糖精溶液会引起小鼠唾液分泌。
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高二年级(理科班)生物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人体的稳态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细胞内液B、组织液C、细胞外液D、血浆2、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3、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 B.延髓 C.大脑 D.小脑4、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为其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提供营养C、维持血糖代谢平衡D、维持水和无机盐代谢平衡5、下列属于人在寒冷中的身体变化的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⑥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多⑦骨骼肌颤栗⑧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⑦⑧6、下丘脑具有神经调节和分泌激素的功能。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是()A、抗利尿素,促进肾小管和输尿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钾离子C、抗利尿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排出钠离子7、人体代谢终产物中,水的排出途径是( )①皮肤②肺③直肠④肾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9、以下关于人体温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体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B.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C.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0CD.人体体温会随周围气温的变化有较大的波动10、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B.氨基酸C.氧气和二氧化碳D.血红蛋白11、淋巴B细胞起源于()A、胸腺B、脊髓C、骨髓D、脾12、汗液排出的人体代谢废物是()A.尿素和尿酸B.水和无机盐C.CO2和油脂D.油脂和乳酸13、超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过度的免疫反应。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1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液①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 2等物质B .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C .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 的剧烈变化D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2.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 .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 .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3.2012年11月18日,广州举行了首届马拉松赛,如图为比赛的选手。
运动员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降低、CO 2、Na 2CO 3B .降低、乳酸、NaHCO 3C .升高、CO 2、H 2CO 3D .升高、乳酸、NaHCO 34.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A .图中兴奋部位是B 和CB .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 .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D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5.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如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B.③→④C.②→①D.④→③26.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7.下图1表示信息在神经细胞中的传递规律,图2是图1中某结构的放大图。
对其中的认识有误的是( )A .结构①是树突,结构②也可能是树突的膜B .结构④中所含物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C .X 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后,出现Na +内流D .结构③中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8.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 .糖尿病多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 .糖尿病病人的尿多,是因为糖尿病病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低9.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何任元审题:袁志刚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后面的答题卡中。
1.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别注入到甲细菌和乙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新噬菌体的是A.甲细菌B.乙细菌C.甲或乙细菌D.甲和乙细菌2. 人的肝细胞内不可能...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质是A.胰岛素B.mRNA C.谷丙转氨酶D.性激素3.具有a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2n-1)•(a-m) B.2n-l•(a-m) C.(2n-1)•(a/2-m) D.2n•(a/2-m)4.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取决于DNA的A.核苷酸种类的多样 B. 空间结构的多样C. 碱基对的不同排列方式 D. 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5. 根据右图实验,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B.F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C.F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1黑羊相同D.白色是隐性性状6. 下列关于基因在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B. 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C. 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双存在D. 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都成双存在7. 某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则该分子中C:A等于A.1:3 B. 1:2 C. 2:3 D. 1:18.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9. 已知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为Ab:aB:AB:ab=4:4:1:1,该生物自交后代中出现aaBB个体的几率是A.1/16 B. 4/100 C. 1/100 D. 16/10010.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为显性,厚壳(T)对薄壳(t)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若杂交组合TtRr×ttRr,它们的后代表现型有A.2种 B. 4种 C. 8种 D. 6种11. 如果用重氢标记一个细菌的DNA分子,然后把这个细菌放在不含重氢的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菌繁殖到第10代时,含重氢标记的细菌数量将为A.1个 B. 2个 C. 102/2个 D. (102/2)-1个12. 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B. 磷酸、核糖、碱基C. 核糖核苷酸、五碳糖、碱基D. 脱氧核糖核苷酸、五碳糖、碱基13. 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A.DNA和信使RNA上B.DNA和转运RNA上C.信使RNA和转运RNA上D.染色体和基因上14.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l B.2种,13:3C.3种,12:3:l D.3种,10:3:315. 不是极体和极核的共同特点的是①基因型均与卵细胞相同确②均在卵巢中生成③形成过程中均发生了减数分裂④染色体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16. 基因A、B、C控制三种酶的产生,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A X 物质−→−B Y物质−→−C黑色素。
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亲代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 1/64B. 3/64C. 27/64D. 9/6417. 已知牛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5个四分体,牛的细胞核中共有6×109个脱氧核甘酸。
假定平均每个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则牛的体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平均基因数为A.2×105B.1×105C.1.2×105D.4×10518. 玉米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长成高秆,问其自交后代是A.全是高秆 B.全是矮秆 C.有高秆有矮秆 D.高秆与矮秆之比为3∶119. 下列关于纯合体、杂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体的自交后代是纯合体 B. 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C.杂合体的自交后代是杂合体 D. 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20.A.1B.4C.1和3D.1和421. 某个体产生基因型为ABCDE的配子的几率为1/8,则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ABbCcDDEe B.AABbCcDDEE C.AABbCcDdEe D.AaBbCcDdEe22. 基因型为DRR和Ddrr的个体,杂交后代基因型可能是A.rrX D X D B. RrX d X d C. RrXY D D. RrX d Y23.现有子代基因型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YYRr、YyRr,比例为1:1:1:1:2:2,并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双亲的基因型是A.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24.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A.①B.④C.①③D.②④25.A B C D答题卡一、选择题答案:26(10分,每空1分).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图1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 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 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 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分裂的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
27(8分).豌豆的黄色子叶(A )对绿色子叶(a )是显性,有色种皮(B )对无色种皮(b )是显性。
用纯合的黄色子叶、有色种皮的豌豆作父本,用绿色子叶、无色种皮的豌豆作母本,进行杂交,所得种子连续播种和自交,得到各代种子。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分)(1)第一年母本植物株上所结豌豆种皮性状是;子叶的颜色是 。
(3分)(2)第二年将上述杂交所得种子播种,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种皮的表现型有_____种,子叶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种。
(3分)(3)请用棋盘法写出遗传图解,说明第二年所得种子子叶的性状表现。
28(12分,每空1分)人类中男人的秃头(A)对非秃头(a)为显性,女人在A 基因为纯合时才为秃头,褐眼(B)对蓝眼(b)为显性,现有秃头褐眼的男人和蓝眼非秃头的女人婚配,生下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儿和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请回答:(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若他们生了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女儿,则女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他们所生的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几率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所生的儿子(非秃头褐眼)将来与一个蓝眼秃头的女人婚配,那么他们所生的子女可能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若生一个秃头褐眼儿子的几率是______;若连生三个非秃头蓝眼的女儿的几率为______。
(5)这对夫妇再生一个非秃头褐眼女儿的几率为______。
29(10分,每空2分). 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人群中有若干种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请分析回答:(1)缺乏哪一种酶可导致个体又“白(白化病)”又“痴(智力低下)”? (2)缺乏哪一种酶可导致个体只“白”不“痴”?(3)缺乏哪一种酶,婴儿用过的尿布留有黑色污迹(尿黑酸)? (4)出现上述各种代谢缺陷的根本原因是 。
(5)从上述实例可以证明遗传物质能够 。
30、(10分,每空2分).下图中表示甲、乙、丙三种病毒的DNA 、RNA 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数字表示遗传信息转录过程的是 ,表示翻译过程的是 ,表示DNA 自我复制的是 。
(2)图中7表示 。
(苯丙氨酸 苯丙酮酸酪氨酸 尿黑酸 乙酰乙酸CO 2+H 2O 黑色素 酶① 酶② 酶③ 酶④ 酶⑤酶⑥ 132DNARNA8 9DNA RNA4 5高二级生物科考试答案一. 选择题(共70分)二. 填空题(共80分)26. (1)DNA 复制(或染色体复制);间;着丝点分裂 (2)乙.丙;甲(3)8;1:2;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粒体RNA DNA 140 …TCAG … UAC 和CGA AUG 和GCU 27(1)无色 黄色(2)1 9 2 (3)28.(1)AaBb Aabb (2)AaBb 或aaBb (3)1/4 1/4(4)褐眼秃头男孩 蓝眼秃头男孩 褐眼不秃头女孩 蓝眼不秃头女孩 1/4 1/64 (5)3/16 29(1)酶① (2)酶⑤ (3)酶③(4)基因突变(5)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 30(1)1、8 2、5、9 3、10 (2) 逆转录(3)复制和表达遗传信息…ATGGCTT … …TACCGAA … P黄色子叶 aa AA 绿色子叶配子 ×a F 1 Aa (黄色)第一年 第二年 a F 1配子→↓ A a A a Aa (黄色) AA (黄色) Aa (黄色) aa (绿色) F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