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清史稿·何师俭传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①。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②,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③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④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若带露花,则房敛⑤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⑥也。

(选自《正午牡丹》)【注】①精粗:精良和粗劣。

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②姻家:儿女亲家。

③披哆(chǐ):文中指花朵完全开放、花瓣散开。

④黑睛:瞳孔。

⑤房敛:花冠收拢。

⑥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转转不已________②如是再啮________③尝得一古画________④善求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B.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C.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D.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②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4)从“老河兵找到石兽”“丞相吴公一眼看出画面上是正午牡丹”两件事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茌平人马周①,客游长安,舍与中郎将常何之家。

六月,千午,以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

何武人不学,不知所言,周代之陈便宜②。

二十余条。

上怪其能,以问何,对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

”上即召之:未至,遗使督促者数辈。

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③门下省,寻除监察御史,奉使称旨。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马周:唐初大臣。

②便宜:指有利国家,合平时宜之事。

③直:进入。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及谒见________②寻除监察御史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

(3)选文中的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高官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日与牛嬉戏攀角捋尾皆不动。

牛或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不惧。

稍长,使之牧。

儿出即出,儿归即归,儿行即行,儿止即止,儿睡则卧于侧,有年矣,一日往牧,牛忽狂奔至家,头颈皆浴血,哮吼以角触门。

儿父出视,即掉头回旧路。

知必有变,尽力追之。

至野外,则儿已破颅死,又一人横卧道左,腹裂肠出,枣棍弃于地。

审视,乃三果庄盗牛者(三果庄,回民所聚,沧州盗薮也)。

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

是牛也有人心焉。

又西商李盛庭买一马,极驯良。

惟路逢白马,必立而注视,鞭策不肯前。

或望见白马,必驰而追及,衔勒不能止。

后与原主谈及,原主曰:“是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

”是马也亦有人心焉。

【注】①薮(sǒu):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高考语文文言文清史稿列传八十七何师俭传阅读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清史稿列传八十七何师俭传阅读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清史稿列传八十七何师俭传阅读题附答案文言文阅读题在高考语文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考生要加以重视。

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高考语文文言文清史稿列传八十七何师俭传阅读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清史稿列传八十七何师俭传阅读题原文文言文,回答4-6题。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

以纳赀,于康熙六十年选授兵部员外郎。

奉职勤恳,常数月不出署。

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佥事,部请留任一年,世宗命以升衔留任,赐人葠、貂皮。

师俭以执法卻重贿,忤要人,因诬以避瘴故留部。

侍郎李绂昌言曰:“今部曹不名一钱,才者尤劳瘁,苟得郡,争趋之,况监司耶?”期满,复请留,加按察司副使衔。

司疏奏皆出其手,他司事难治者亦时委之。

三年,出为江南驿盐道副使,上召对,勉以操守,复赐人葠、貂皮,许上疏言事。

四年,调广东粮驿道副使。

岁大祲,师俭以存留米五万石给饷,饬所属缓征。

或疑专擅获咎,师俭曰:“请而后行,民已苦箠楚矣!”总督孔毓珣与巡抚杨文乾不相能,以师俭署盐法道,欲引以为助。

文乾疑为毓珣党,令买铜,将以赔累困1/ 3之。

明年,文乾入觐,上示以毓珣弹事,亦及师俭,乃知师俭非阿毓珣者。

令署按察使,毓珣又疑师俭暱文乾。

及文乾卒,劾师俭违禁开矿,侵蚀铜价。

逾年,署巡抚傅泰会鞫,事始白。

上知其无罪,命往陕西佐治军需。

师俭在兵部,谙悉诸边形势扼塞、战守机宜、刍饷缓急。

至凉州,每集议,指画如素习,总督查郎阿深重之。

署凉庄道参政。

师过凉州,檄至肃州支饷。

两路遥远,师俭即以凉州所蓄给之,师行无乏。

一日羽书数过,师俭策必调取生兵,峙餦以待。

已而果然。

肃州师将行,飞檄令截取公私骡马,官民皇皇。

师俭曰:“在道官商皆赴肃者,若官顿於途,货弃於地,非军前所宜。

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茭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檄虽严,吾自当之。

”於是官商皆安,军事亦无误。

寻调补西安盐驿道副使。

关中旱,诏以湖广米十万石自商州龙驹寨运陕西。

师俭董其役,未半,大雨谿涨,骡马少,不足供转输。

《清史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清史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清史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清史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岳起,满洲镶白旗人。

乾隆三十六年举人。

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

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

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

逾年,擢内阁学士。

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

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

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

未几,擢江苏巡抚。

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

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

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

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

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

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

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

”诏嘉其实心除弊。

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

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

寻命解署职,遂卒。

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

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

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

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

异数也。

妻亦严正,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

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

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

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节选自《清史稿》)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殚心民事殚心:竭尽心力。

B.京漕积习相因积习:长久的习惯。

C.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故事:以前事情。

D.君方畏戒之不暇不暇:来不及。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B.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C.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D.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岳起追求高洁的品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澄渊博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

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

俭乃叹服。

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①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

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

澄曰:“此名服匿②,单于以与苏武。

”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

②服匿:盛酒器。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自非亭午夜分B.读书过陆澄/人恒过C.单于以与苏武/未复有与其奇者D.并夺物将去/委而去之(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

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⑥。

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矢里燥。

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

②黄门:宦官。

③中藏:宫中仓库。

④渍:浸、蘸。

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

⑥服:认罪。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B.向求,实不敢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此易知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令破鼠矢/国破山河在(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3)孙亮是如何判断老鼠屎是黄门刚放入蜜中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小题。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飞事亲至孝事:________②饰名姝遗之遗:________③皆铠以习之铠:________④秋毫无犯犯:_______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

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

”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居父母丧,逾大祥①,始食盐酪②。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

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③,解以覆之。

晨留客饮,妻子贷栗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

《清史稿》阅读及答案

《清史稿》阅读及答案

《清史稿》阅读及答案《清史稿》阅读及答案文言文,完成下题。

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

十八年,授安徽凤阳推官,严惩讼师,州郡懔然。

值大旱,祷雨未应,贞麟曰:“得无有沉冤未雪,上干天乎?”于祷雨坛下,立判诸大狱,三日果雨。

江南逋赋案兴,蒙城、怀远各逮绅民百余人系狱候勘。

狱不能容,人皆立,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

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保全者五百家。

河南优人朱虎山,游食太和,发长数寸,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诬以藏匿故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

事发,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

贞麟力白其诬。

逮至京师复勘,刑鞫无异,贞麟乃释昝姓而治之谏罪。

颍州民吴月以邪教惑众,株连千余人,贞麟勘多愚民无知,徒坐月及为首者。

捕人索财于水姓,不得,指为月党,追至新蔡杀之。

乡人来救,并诬为月党。

抚镇发兵围之,系其众至凤阳。

贞麟廉得实,惩捕而尽释新蔡乡人。

其理枉活人多如此。

旋以他事解官,后得白。

康熙九年,授直隶盐山知县。

地瘠而多盗,立法牌甲互相救护。

有警,一村中半守半援,盗日以息。

清里役,逃亡者悉与豁除,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

十二年,旱,谓父老曰:“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

”及秋征,吏仍以旧额进。

贞麟曰:“下输上易,上反下难。

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

”立令除之。

又永革杂派陋例,民皆感其惠。

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值大旱,祷雨未应值:遇到B.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隙:隔阂C.徒坐月及为首者坐:犯罪D.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期年:一整年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B.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C.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D.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贞麟疾恶如仇。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解析(1)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解析(1)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解析(1)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②贤________③恐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2)这;才能;担心,害怕(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史稿·何师俭传阅读附答案文言文阅读题
清史稿何师俭传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

以纳赀,於康熙六十年选授兵部员外郎。

奉职勤恳,常数月不出署。

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佥事,部请留任一年,世宗命以升衔留任,赐人参、貂皮。

师俭以执法却重贿,忤要人,因诬以避瘴故留部。

侍郎李绂昌言曰:今部曹不名一钱,才者尤劳瘁,苟得郡,争趋之,况监司耶?期满,复请留,加按察司副使衔。

司疏奏皆出其手,他司事难治者亦时委之。

三年,出为江南驿盐道副使,上召对,勉以操守,复赐人参、貂皮,许上疏言事。

四年,调广东粮驿道副使。

岁大祲,师俭以存留米五万石给饷,饬所属缓征。

或疑专擅获咎,师俭曰:请而后行,民已苦箠楚矣!总唱孔毓珣与巡抚杨文乾不相能,以师俭署盐法道,欲引以为助。

文乾疑为毓珣党,令买铜,将以赔累困之。

明年,文乾入觐,上示以毓珣弹事,亦及师俭,乃知师俭非阿毓珣者。

令署按察使,毓王句又疑师俭昵文乾。

及文乾卒,劾师俭违禁开矿,侵蚀铜价。

逾年,署巡抚傅泰会鞫,事始白:上知其无罪,命往陕西佐治军需。

师俭在兵部,谙悉诸边形势扼塞、战守机宜、刍饷缓急。

至凉州,每集议,指画如素,习,总督查郎阿深重之。

署凉庄道参政。

师过凉州,檄至肃州支饷。

两路遥远,师俭即以凉州所蓄给之,师行无乏。

一日羽书数过,师俭策必调取生兵,峙以待。

已而果然。

肃州师将行,飞檄令截取公私骡马,官民皇皇。

师俭曰:在道官商皆赴肃者,若官顿於途,货弃於地,非军前所宜。

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檄虽严,吾自当之。

於是官商皆安,
军事亦无误。

寻调补西安盐驿道副使。

关中旱,诏以湖广米十万石自商州龙驹寨运陕西。

师俭董其役,未半,大雨溪涨,骡马少,不足供转输。

商於山中无顿积所,水次隘,运艘不齐。

师俭以秋谷将登,请止运,民亦不饥。

军中马缺,檄取驿马。

师俭谓:置邮传命,如人身血脉,不能一日废。

拒不可,事竞寝。

擢按察使,数平疑狱。

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虽责势贤亲不徇纵。

十三年,以目疾乞休。

高宗即位,赦诏至,时目已失明,令吏诵案牍,谛听,得邀赦典者,立出之而后上陈.留两月,毕其事始归。

后卒於家,陕西祀名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
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B.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C.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解荛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D.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
与货亦省/刍解荛送之/烦足获两利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