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髙各科具体知识点重难点总汇

合集下载

小初高数学教材目录+重难点

小初高数学教材目录+重难点

小学段数学目录+重难点一二年级知识点:认识数学认识数字大小比较加减学习与物体的认识问题/失分点:位置分不清运算进退位易错生活常识应用易错(路、人民币,重量)单位的转化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100元=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巧算:a+b+c=a+(b+c) a-b-c=a-(b+c)(凑数看末尾能不能凑成整十数)一年级(一)一、10以内的数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几个与第几个比一比数射线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与合加法讲讲算算(一)减法讲讲算算(二)加与减看数射线做加、减法10的游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20的数十几就是十和几20以内数的排列加减法(一)加减法(二)讲讲算算(三)加进来、减出去数墙四、识别图形物体的形状五、整理与提高分彩色图形片推算比较加倍与一半大家来做加法大家来做减法组算式数学游乐场一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计算游戏比一比二、100以内数的认识十个十个的数认识100百以内数的表示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练习(一)认识人名币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一)认识钟表几时、几时半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小练习(2)五、几何小实践左与右上、中、下、左、中、右长度比较度量线段六、整理与提高百数表两位数加减法复习交换各人眼中的20小练习(三)二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加与减巧算方框里填几二、乘法、除法(一)乘法引入看图写乘法算式倍10的乘法5的乘法2的乘法4的乘法8的乘法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分一分与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几倍被除数为0的除法小练习(一)三、统计统计表初步条形统计图(一)四、乘法、除法(二)7的乘、除法3的乘、除法6的乘、除法9的乘、除法3、6、9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九九”——乘法口诀表看图编乘、除法问题分拆为乘与加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小练习(二)五、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六、整理与提高大家来做乘法乘除大游戏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等于2个3乘与除数学广场——点图与数数学广场——幻方数学广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二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小复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相差多少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数射线(千)位置图上的游戏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二)时、分、秒小练习(1)四、三位数的加减法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一位数三位数加法三位数减法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小练习(2)五、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六、几何小实践东南西北角三角形与四边形三角形的分类(1)七、整理与提高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大小比较解决问题巧算(2)数学广场——列表枚举数学广场——七巧板数学广场——流程图(1)三年级学科知识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除法认识分数图形周长面积的求法及应用圆角分、重量长度用小数表示失分点:多位数乘除法进退位失分图形周长面积的变式题失分重难点:乘法除法图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小学至初中知识点全部

小学至初中知识点全部

小学至初中知识点全部一、语文知识点语文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下面为你总结了小学至初中的语文知识点:1. 字词句篇章理解:包括字义、词义的理解,句子结构的分析以及篇章的整体理解等。

2. 诗词鉴赏:学习古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词、散文等的欣赏和理解。

3. 文言文阅读:学习古代文言文的阅读,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 写作能力:学习各种写作文体和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科目,下面为你总结了小学至初中的数学知识点:1. 数与式的认识:包括数的认知、运算法则、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扩展形式和运算规则。

2. 代数与方程:学习代数表达式的思维方式,解方程、组成比例、解比例方程等代数计算方法。

3. 几何与图形: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空间几何的认识。

4. 数据与概率: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概率的计算与分析。

三、英语知识点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为你总结了小学至初中的英语知识点:1. 单词与词义:学习英文单词的拼写、发音和词义,在日常交流和阅读中能够准确使用。

2. 语法与句子构成:学习英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句子的构成、时态的运用以及主谓一致等。

3. 阅读与理解:培养阅读英文文章的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听力与口语:学习听力技巧,培养通过听力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科学知识点科学是对自然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的研究和应用,下面为你总结了小学至初中的科学知识点:1. 生物与生态:学习生物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分类,了解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物质与能量: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培养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3. 地球与宇宙:学习地球的结构、动力和气候,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和天体运动规律。

小初高数学知识点

小初高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梳理一年级(上)1.准备课(1~10数的认识和比较)2.位置关系(上、下、前、后、左、右)3.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较大小、第几、分合、加减法、0的认识)4.图形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6.11~20的认识7.钟表(整时刻)8.20以内进位加法一年级(下)1.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分类与整理(性别、年龄等)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5.认识人民币及简单计算6.100以内加减法(整十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7.找规律(数字、图形)二年级(上)1.长度单位(厘米、米)2.100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和进位、不退位和退位、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角的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4.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运算5.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6.7~9的乘法口诀7.认识时间(非整点数)二年级(下)1.简单的数据收集2.除法(利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裁剪),轴对称图形4. 7~9的乘法口诀求商5.混合运算(加减乘除混合在一起)6.有余数的除法7.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10000以内),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8.克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及推理三年级(上)1.时分秒的认识及单位换算2.万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进位)3.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单位换算)4.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笔算)5.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和周长)6.分数(认识、简单计算和应用)7.数学广角(集合)三年级(下)1.位置与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笔算)3.统计表(找出并计算一些信息)4.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笔算)5.面积和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6.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7.小数(认识、计算)四年级(上)1.大数的认识1)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大数的读法(分级,从亿级读起,注意零的读法),大数的写法,比较大小,把一个大数写成以亿或万为单位的数,近似数(四舍五入),十进制计数法,2)0和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字(1,2,3…)都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自然数为0,无最大自然数3)算盘(一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公顷与平方千米重要公式: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3.角的度量线段,直线,射线,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4.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无零,因数中有零,应用: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垂直(定义和画法),距离,长方形的画法,平行四边形(底,高,易变性),梯形(定义,上底,腰,下底,高,等腰梯形,直角梯形)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整数),笔算除法(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大,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被除数非整十数)7.条形统计;先分类,再做调查,统计,画格线,最后做条形统计8.数学广角-优化:事件的安排,比赛选手的选派四年级(下)1.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互为逆运算,加数+加数=和;差=被减数-减数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互为逆运算,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不能为03)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2.观察物体: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边看3.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率:a×(b+c)=a×b+a×c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数位,读法,写法1dm=10cm=100mm,0.1m=0.10m=0.100m,性质(小数末尾填零或去掉零,小数不变),比较大小,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右移扩大,左移缩小),单位换算,近似数(小数,大数后面保留几位小数)5.三角形定义,底,高,具有稳定性,两点间的距离,分类(锐角,直角,钝角,等腰,等边),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为360°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点对齐,加法,减法,混合运算,运算律仍然适用7.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平移,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平移思想)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9.鸡兔同笼兔子只数=(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五年级(上)1.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乘法运算定律也适用,混合运算2.位置:用数对表示3.小数除法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循环节)4.可能性:统计出现各种结果的次数,把所有的次数都加起来,两者做比。

小初高各科知识点速记总结

小初高各科知识点速记总结

小初高各科知识点速记总结小初高各科知识点速记总结近些年来,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都面临着知识点繁杂、学习任务重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科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小初高各科的知识点,并提供一些速记技巧,希望能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小学知识点速记总结1. 语文- 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书名号等。

- 常用词语辨析:比如“使用”和“运用”、“由于”和“因为”等。

- 基本句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 五种修辞手法:夸张、对比、排比、拟人和比喻。

2. 数学- 乘法口诀表。

- 常见数学公式:例如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等。

- 转化常用单位:例如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 正数和负数的加减乘除法规则。

3. 英语- 常用动词的过去式、进行时和完成时的构成规则。

- 常用句型:例如“Do you like...?”、“How old are you?”等。

- 常用的连词、代词和冠词的用法。

- 一些基础的短语和日常用语。

二、初中知识点速记总结1. 语文- 古诗词背诵:例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 修辞手法的应用:比如夸张、反问、拟人等。

- 各个时期的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 三角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成立条件。

3. 英语- 语法知识:主谓一致、虚拟语气等。

- 阅读理解技巧:例如浏览式阅读和扫读等。

- 名著导读:例如《小王子》、《简爱》等。

- 讨论话题的表达和观点陈述。

三、高中知识点速记总结1. 语文- 唐诗宋词的背诵和鉴赏。

- 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技巧。

- 文学常识:例如文学流派、文学常识等。

- 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2. 数学-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和运算。

- 平面几何的性质证明和题型分析。

- 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排列组合、函数和极限的计算和应用。

小初高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

小初高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

小初高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小初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那么,小初高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呢?下面我们从不同学科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知识点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涵盖了识字、词语的意义、词语的用法、语法、篇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其中,识字包括汉字的形状、发音、部首、笔画等;词语的意义包括词义辨析、成语、俗语等;词语的用法包括词语的搭配、运用等;语法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篇章包括段落的组织、修辞手法等。

总体而言,语文的知识点非常庞大,难以精确统计。

二、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也有着众多的知识点。

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点。

其中,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位的概念等;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整数运算、分数运算、百分数运算等;代数包括代数式、方程、函数等;几何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等;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的计算、统计的方法等。

数学的知识点也非常繁多,难以准确计数。

三、英语知识点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具体而言,涵盖了单词的拼写、词义、词性、语法、句式、阅读理解等知识点。

例如,单词的拼写包括单词的拼写规则、单词形态变化等;词义包括单词的含义、词义辨析等;语法包括时态、语态、语气、虚拟语气等;阅读理解包括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回答问题等。

英语的知识点同样非常多,难以一一列举。

四、科学知识点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之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分支。

每个分支都有着大量的知识点,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物体的运动、环境保护、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物理包括物理量、运动、力等;化学包括元素、化学式、化学反应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人体等。

科学的知识点同样庞大且丰富。

综上所述,小初高的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中每个学科都有大量的知识点。

小升初各科必考知识点

小升初各科必考知识点

小升初各科必考知识点小升初是指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考试,各科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理科。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科的必考知识点。

语文是小升初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主要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语文的必考知识点包括:1.常见字词的识记和用法,包括正确使用常见的词语、成语和俗语等。

2.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考察学生对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理解能力。

3.诗词篇章的背诵和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和现代优秀作品。

4.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5.作文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数学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科目,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数学的必考知识点包括:1.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口诀。

2.数字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比例的理解和运算等。

3.几何知识,包括图形的边和角、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4.时间、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单位换算。

5.数据分析,包括统计图表的读取和分析、概率等。

6.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英语是小升初考试中的外语科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英语的必考知识点包括:1.基础单词和词组的识记,包括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2.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的基本结构、时态和语态等。

3.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4.听力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听懂简短对话和短文,并能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5.口语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和描述。

6.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包括句子的连接和语法的运用等。

理科主要包括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理科的必考知识点包括:1.科学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化和传播、地球与宇宙等。

小升初知识归类总复习

小升初知识归类总复习

小升初知识归类总复习小升初考试是对小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

每一年,小学毕业生都会面临这一考验,考试科目设置也不尽相同,但其中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等。

为了帮助小学生把握各科知识,下面我们就把准备小升初考试的各学科的重点知识归类总结,以供参考。

一、语文1.词:小升初考试需要掌握的字词主要有常用汉字、字辨析、成语以及文言文中的词句。

重点关注考纲规定的常用汉字,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辨析,文言文也要熟悉常用的词句。

2.法:主要有句子结构、句子成分以及语气等等。

重点关注句子结构,特别注意句子成分,包括主谓宾、定语等等,还有语气,要求做到语意准确。

3. 作文:考试中要求考生掌握写作技巧,从考题中找到写作的思路,并且注意文章的结构,使用合适的句式和词汇,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最后给出一篇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二、数学1.础算法:主要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分数四则运算以及位数运算等。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项基本算法,特别注意位数运算,考查的题型有混合运算、竖式运算等等。

2.术:主要有整数基本运算、分数与小数的运算以及算术公式的使用等等。

重点关注整数的计算,特别注意分数和小数的综合运算,熟悉算术公式,要掌握如何分解因式和因式合并等知识。

3.何:主要有形状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等。

重点关注几何定理,特别注意图形的认识与分析,强调空间思维能力。

4.率:主要有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实验以及统计信息的分析等。

重点关注概率的基本概念,特别注意统计图形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如何从统计数据中分析推断问题的正确答案。

三、英语1.词:小升初英语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单词主要有词汇拼写、常见词汇、短语以及词组等等。

重点关注考纲规定的词汇,特别注意常用的短语和词组,要求熟练掌握。

2.子:主要有句子结构、句子成分以及句子语气等。

重点关注单句和复句的基本结构,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成分,并且加强最常见的句型组合,以提高句子的灵活性。

小学学科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学科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学科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小学各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语文- 基础字词: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笔画和基本意义。

- 句子结构:了解主谓宾等基本句子成分,学会构造简单句子。

- 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学习如何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内容。

- 写作基础:练习写日记、小短文,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数学- 基础运算: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 数的认识: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基本运算规则。

- 几何图形:识别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了解它们的基本属性。

- 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长度、面积、体积等度量单位。

# 英语- 基础词汇:学习日常用语和基本词汇。

- 简单句型:掌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基本时态的句型结构。

- 日常会话:练习简单的日常对话,如问候、询问和表达需求。

- 字母和发音:学习26个英文字母及其发音规则。

# 科学- 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如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

- 生物多样性:认识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

- 物质和能量:学习物质的三种状态,了解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 社会- 地理知识:了解国家、省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征。

- 历史事件:学习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社会规则: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规则和法律常识。

# 体育- 基本运动技能:掌握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运动技能。

- 团队协作:通过体育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 艺术- 音乐基础: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和旋律。

- 绘画技巧:练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

# 信息技术- 计算机操作: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 网络使用: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互联网,搜索和获取信息。

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初髙各科具体知识点重难点总汇小学各年级知识点汇总小学语文一、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点一年级:拼音、汉字、词组、简单句、古诗的背诵、看图说话汉语拼音: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和部首。

看图说话:学会简单的词组和句子,能看图说话。

二年级:汉语拼音、字母表、轻声、358个汉字、査字典、造句、简单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的韵母:1、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eninunUn后鼻音为angengingong2、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3、隔音符号:以a〇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海鸥hSi’6u4、标调:a〇eiuU,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li与jqxy相拼时去两点,如juquxuyu。

字母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查字典的方法:1、音序查字法。

如:鼎di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in)及所对应的页码;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手),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

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

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年级:同音形近字、关联词、阅读、记笔记、作文(记叙完整事件)、理解词语汉字量: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关联词:1、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2、(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3、(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习;4、(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阅读:1、学会默读,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会复述课文,会略读。

理解词语: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

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

(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一回屋工作一再出去一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四年级:古诗的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句式、阅读、作文、词的感情色彩古诗的理解:作者,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句式: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1、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

2、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3、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4、(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5、(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6、(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7、(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8、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9、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10、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1、他(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

五年级:句式、病句、修辞方法、作文句式:句式的掌握1、“把”字句或“被”字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

句式的变换: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

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

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

”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与反问句(肯定)(否定)(否定)(肯定)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

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4、扩句和缩句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

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

如:小明去看电影。

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

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病句:1、句子不完整。

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

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

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重复啰嗦。

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

“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

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8、注意常用修改符号的用法:修饰手法:1、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

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

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

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自问自答。

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

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7、疑问:提出问题。

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作文: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2、背诵古诗文50篇;3、初步的写作能力的培养(400字左右);4、要求不光完整而且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二、小学语文各年级学科问题及失分点一年级:失分点:拼音、汉字、看图说话。

失分的问题:知识方面,对拼音部分掌握不扎实。

1、在音节拼读方面,还不能熟练的拼读音节;2、音节定调不准,例如:基本能写出事物相对应的拼音,但是定调不准确;3、音节的分合、标调等还不扎实。

习惯问题:1、学生还没有养成仔细听话的好习惯。

主要表现在个别学生不会听课。

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课下一无所知,降低了学习效率;2、一小部分学生的书写还不过关;3、很多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不能认真的复习,改正。

二年级:失分点:汉语拼音、轻声、汉字、造句、简单标点符号。

习惯方面:1、在听之前没有把题目看清,听时无针对性,比较盲然;2、低年级学生听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没有良好的听写习惯问题;3、书写时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去写。

知识方面:1、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字音字形字义上没有完全吃透;2、课文内容没有完全领会;3、审题,解题能力有待提高。

三年级:失分点:1、同音形近字、关联词、阅读、词语理解;2、问题:基础:字词句不够扎实,如构词能力,析字能力;3、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课文内容把握不是很好。

学习能力:1、提取信息的能力不是很到位;2、概括能力和运用能力要提高,辨析能力要加强。

四年级:失分点:阅读、修改病句、句式的运用、作文、理解。

问题: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

如预习,听讲,复习没落实。

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没有加强。

五年级:失分点:阅读(古代诗文,文学常识,语言表达)、作文(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问题: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各年级学科难点和重点一年级:拼音和标调、汉字能分清会写和会认的字、笔画、部首、看图说话三年级:学会记笔记、仿写句子、扩句、积累词语、学习写作文四年级:句子的运用、阅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作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五年级:积累运用、阅读、作文(具有启发性、丰富材料、有文采、善用修辞手法、构思新巧)。

四、如何学好小学语文学好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练习基础。

1、拼音要学好,然后就是字,当然这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说读写的习惯;2、多积累些词语,放在本子上,时时拿出来看下。

然后多读课外书,当然再读的时候要思考这文章的含义。

写下你读后的感想,可以准备一个积累本,多积累好词佳句,有利于作文的提高。

如果想作文好些,建议天天写日记。

其实语文在于平时的积累,而小学语文相对来说,基础知识更加的重要。

所以在小学阶段,基础要扎实,才能学好语文。

小学数学一、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一年级:认识数学、认识数字、大小比较、加减学习与认识、物体的认识二年级:简单的加减乘法四则混合运算、认识大数、基本的生活应用(轻重,东南西北)、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角、长方形、正方形、轴对称)三年级: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除法、认识分数、图形周长面积的求法及应用、圆角分、重量长度用小数表示四年级:应用题的一些分类学习、四则运算定律、线、角的初步知识、小数的认识及性质、小数的应用、方程的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方程应用题)、正数负数的初步认识及应用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列方程解应用题、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体积及表面积、约数和倍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简单的统计二、小学数学各年级学科问题及失分点一年级:位置分不清、运算进位退位易错、生活常识应用易错(路、人民币、重量)单位的转化二年级:乘法表的认识与记忆易错、简单图形认识混淆、三位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题易错三年级:多位数乘除法进退位失分、图形周长面积的变式题失分四年级:应用题理解分析失分、运算定律运用失分、简便计算、小数点的移动及小数的加减法失分五年级:计算问题(小数及简易方程)、分析应用题、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综合运用三、小学数学各年级学科难点和重点一年级:比较数的大小、加减法、长度人民币的认识二年级:乘法表的学习与认识、加减法、角的认识、方向的区分三年级:乘法除法、图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四年级: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点的移动及小数的加减、简便计算五年级: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正负数的认识、应用题四、如何学好小学数学1、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