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行间套种果桑的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特色果树果桑配套栽培技术(两篇)

特色果树果桑配套栽培技术(两篇)

引言概述:特色果树果桑配套栽培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果树种植模式,它以果桑为主要果树品种,配植其他特色果树,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达到增产、提质、增收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特色果树果桑配套栽培技术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一、果桑的品种选择1.根据地理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果桑品种。

2.选择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果桑品种。

3.注意果实成熟期和果桑的经济价值。

二、果桑的土壤要求1.选择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场地。

2.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3.保持适宜的土壤pH值,可以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来提高果桑的生长效果。

三、果桑的栽培管理1.合理的修剪和整形,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2.控制果桑的生长势,避免过度生长。

3.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合理施肥,根据不同生育期调整养分供应。

四、特色果树的选择和配植1.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特色,选择适合种植的特色果树品种。

2.确保特色果树和果桑的生长特性相互适应。

3.合理设计果树和果桑的配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五、特色果树果桑的联合管理1.特色果树果桑的生长习性和需求相互协调。

2.合理进行浇水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

3.注意特色果树果桑之间的竞争关系,及时调整栽培密度。

小结:特色果树果桑配套栽培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果树种植模式,通过合理选择果桑品种,充分利用土壤资源,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果树配植,可以实现增产、提质、增收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地理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和管理。

只有不断总结和创新,才能使特色果树果桑配套栽培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特色果树果桑配套栽培技术引言:特色果树和果桑作为农业发展中重要的产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果树以其独特的品种特征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而果桑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理想的经济作物。

本文将阐述特色果树和果桑的配套栽培技术,旨在帮助果树和果桑农业的从业者了解并掌握相关技术,实现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果桑栽培技术范文

果桑栽培技术范文

果桑栽培技术范文果桑是指以果树作为寄主,利用其嫩枝进行无性繁殖而得到的一种栽培的桑树。

在果桑栽培中,正确的技术操作可以提高桑树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果桑栽培技术的一些要点。

1.地块选择和准备: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地。

果桑对土壤要求不高,但要避免沙质土或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在地块准备时,应进行耕作,除草,翻耕等工作,使土壤松散、透气。

排水不良的地块要加以排水处理。

2.桑树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

常用的果桑品种有柳叶杄,长叶5号,汉桑1号等。

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特点不同,要结合自己的地理环境和经验选择适合的品种。

3.树苗繁殖:桑树可以通过扦插、压条或播种繁殖。

扦插和压条繁殖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一致性。

扦插一般在春季进行,选择健康的无病虫的枝条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根系形成后可以移植。

压条则是将枝条垂直埋入沙土,保持湿润即可。

4.种植密度和行距:5.培土和追肥:桑树生长期间需要及时培土和追肥。

培土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和根系的通气性,促进树木生长。

追肥可以提供树木所需的养分,一般可以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果桑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结合可以提高树木的产量和品质。

6.病虫害防治:果桑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蚜虫、蛞蝓、桑小食心虫等。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灌溉管理,定期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源等。

定期巡查果桑状态,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以避免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7.剪修和整形:桑树生长期间要进行剪修和整形。

剪修可以促进桑树枝条的分枝和生长,增加产量。

整形可以控制树冠的形状和大小,使树冠更加均匀,有利于光照和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结果管理:果桑结果后,要及时采摘果实,以免影响树木的产量和生长。

果实采摘后,要注意果园的清理和消毒。

果桑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修剪,对于长势较强的枝条要适当短截,促进新梢的生长。

以上是果桑栽培技术的一些要点。

果桑 栽培技术 pdf

果桑 栽培技术 pdf

果桑栽培技术
果桑的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园地选择:选择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厚度在50厘米以上、肥力中等、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水方便的土地建园。

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品质好、果形大、丰产性好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3.苗木选择:建园苗木选择标准为:苗木鲜活,地径0.6厘米以上,地面以上部位枝条有3个以上饱满芽,有粗0.2厘米、长30厘米的根5条以上,枝干上无明显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4.土地整理:园内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全面深翻整地,耕深30—60厘米;然后细作平整土地,挖好排水渠道,按栽植规格开沟或挖坑。

5.定植:一般在桑苗落叶至土壤封冻前(冬栽)或土壤解冻至桑苗发芽前(春栽)定植,以冬栽为好。

栽植密度为150—222株/亩,株距为1—1.5米,行距为3米。

栽前将苗木根系修剪后泡水半天,根部蘸泥浆后在定植点挖小坑栽植。

栽苗时将苗扶正,然后分层对苗木进行埋土压实。

同时向上轻提苗木,确保根系与土壤密接,嫁接口露出地面。

苗木栽植深度的标准为,给土壤浇水沉实后,苗木原土印与地面相平或略低于地面。

6.整形修剪:根据果桑的生长情况和栽培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

7.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果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8.采收与加工:根据果桑的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并进行加工处理。

以上是果桑的栽培技术要点,供您参考。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果桑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果桑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果桑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一、果桑栽植年度安排2011年春,按计划标准栽植实生桑苗,常规管理。

2012年春,嫁接,视成活及生长情况进行树型养成的修剪及常规管理。

2013年,桑果采收完毕,剪伐,树型养成,常规管理。

2014年桑果采收完毕,进行剪伐、树型养成结束,常规管理。

红果2号等品种苗木无需嫁接,直接栽植后,修剪采果,树型养成,常规管理。

二、果桑的栽培技术1、土地改良果桑栽培应选择壤土,沙壤土的土地,土壤深度1米以上,耕作层厚度25㎝以上。

pH值在6-7范围内生长最好。

由于建造日光温室大棚墙体时,将地表土挖去垒墙,致使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因此在栽植果桑苗或实生桑苗时,事先进行土地改良。

每座棚加入风化煤10立方,每亩施有机肥2吨,提高土壤肥力,扩大松土层。

2、选择品种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目的,选择鲜食口感好、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如红果2号、和田白桑、药桑等品种。

3、栽培密度宜采用中低杆密植栽培,一般667㎡栽400-500株比较好,行距1.3-1.5 m,株距以0.8-1.0㎝为好。

过密则不利于阳光照射,降低桑果的甜度,还会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过稀则不利于充分利用土地。

4、树型养成采果专用的桑树一般养成中干桑、低干桑,便于采摘桑果和田间管理。

第1年桑树栽植后离地面30cm处剪定养成主干,当新梢长到10-15cm时留选生长健壮,着生位置均匀的新梢2-3根,其余疏去,第1年养成2-3根枝条。

第2年等桑葚收获后离条枝基部30cm处行夏伐养成第1支干,发芽后每支干上选留分布均匀而健壮的新梢2-3根,其余疏去,每株保留4-6根枝条;第3年等桑葚收获后每枝干枝条基部30cm处夏伐养成第2支干,发芽后每枝干上选留分布均匀而健壮的新梢2-3根,其余疏去,每株保留8-12根枝条;第4年即可大量收获桑果,采果后即行夏伐,每枝条基部10-20cm处剪定养成第3 支干,发芽后每支干上选留分布均匀而健壮的新梢1-2根,其余疏去,每株保留16根枝条;以后每年进行正常的收获与剪伐管理。

果桑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果桑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果桑种植栽培技术要点果桑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种植区域:果桑的适应性强,在中国最南南海和最北黑龙江都有种植(品各不同抗冻性不同),无论栽植在黄绵土、沙壤土或壤土上,都能健康生长,水肥、光照越好,产量越高,一般耕地,田边地旁,均可利用。

2、品种选择:以采摘农业鲜食桑椹为主,宜栽台湾长果桑、无籽大十,口感好,成熟早,还可以搭配少量白色桑葚品种如韩国大白珍珠,黑、红、白搭配很漂亮;以加工桑果汁等为目的,宜选用四季果72系,口感一般,但产量高。

3、栽植密度:品种不同用途不用采摘方法不同种植密度会不同。

台湾长果桑每亩220株:2×1.5米行株距;无籽大十330株:树形松散,采用行株距2×1米形式;要是做加工的四季果300株每亩,让树再长高大些,摇树取果。

栽培要点:1、秋末桑树落叶后至第二年开春发芽前为最佳栽桑时期。

整平土地,按计划行距挖750px深的沟槽,施入有机肥和磷肥。

2、把购回的桑苗大小分开,然后逐株等距栽植,栽苗深度为正好埋住嫁接口,栽后浇定根水。

如果特别干旱,要隔3天浇水一次,最好傍晚浇水。

北方冬前栽植的,要对苗干埋土防冻。

3、开春桑树发芽前,距地面20-1000px高平剪。

6月初,对生长健壮的枝条留20---1250px平剪,促发侧芽。

当年加强水肥和防虫管理,使其快速成长。

除草最好是人工除草,如果来不及可用草甘膦,但要注意不要让药水溅到苗体而产生药害。

冬季剪梢:是为了储存养分,提高来年桑葚的产量和质量,剪梢只剪去枝条顶端15---20公分的嫩梢部分,时间应在桑树完全落叶后进行。

4、第二年春就有桑椹,五、六月采果后,要对桑树定形修剪,每株选留3—4个粗壮枝,基部留长15—500px平剪,成为支干。

支干上萌发新枝,即为下年结果枝条。

5、第三年以后,每年采果结束,都将全部枝条从基部剪掉,使重发新枝。

及时疏去过密的细枝、弱枝,集中营养长好枝。

留枝数和种植密度有关,一般一亩留6000根左右结果枝条。

果桑的建园及丰产栽培技术

果桑的建园及丰产栽培技术

果桑的建园及丰产栽培技术一、建园选择桑园尽可能选择在远离公路、养殖区及其他污染源的地方,以避免灰尘、异味等污染桑果而影响鲜食品味。

选择土壤质地良好,有机质含量在1.3%以上,土壤pH值在5.5~7.5范围内,耕作层厚度在50cm以上,地下水位在0.8m以下的园地。

一定栽培规模的果桑园,种植前应先规划好小区。

以 0.1hm²为1个小区单位。

种植畦应为南北向。

对坡度在15°以上缓坡地,建园时宜修筑水平梯地。

小区间应有操作道,操作道通果园主干道。

平地,按行距开沟,沟宽30cm,沟深30cm,果桑园四周开排灌沟,与畦沟相通。

山坡地,应着重修挖好梯面内侧排水沟和做好整个果桑园蓄水沟(池)的合理布局。

二、栽植技术1、苗木品种、质量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高产、优质、抗病的果桑品种。

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检疫性有害生物,苗木直径0.8cm以上大小均匀的1年生果桑嫁接苗。

2、栽植密度选择苗木落叶后到次年春季桑芽萌动前,12月初到次年3月上旬均可栽植。

以产果为主的果桑667m²种植密度应选择200~300株,叶果兼用型的果桑种植密度则应选择300~600株左右。

行距3.0~4.0m,株距1.0-1.5m。

3、土地整理先全园翻耕、整畦,并在定植点上撒入10kg 以上腐熟发酵羊粪有机肥,与表土拌匀后作底肥,然后作畦挖穴备栽。

4、种植将苗木放在定植穴中央,理直根系,扶正主干,然后边填土,边踏实,同时轻轻向上提苗,确保根系与土壤密接,嫁接口露地。

栽种后要浇透定植水,再在定植面上覆盖一层薄土以保湿。

三、培养树形果桑的树型以低干养成为宜,剪枝形式采用一级留枝形式。

种植后离地 25~35 cm处定干。

发芽后,新梢长到10~15cm时,选留2~3个健壮新梢生长。

第2年采果后,离地45~55cm处剪伐,养成第1级支干和第2级支干;剪伐发芽后每支干选留着生位置匀称的3~4 个健壮新梢生长。

四、施肥技术果桑应注重施肥质量,注意勿偏施氮肥,强调 N、P、K 配合施肥,多施有机肥,提高果实品质。

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果桑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水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果桑栽培技术对果桑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就对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选地造园1、土壤选择:果桑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2、地势选择:果桑适应性强,对地势要求不严格,但适宜种植的地势应当选择南北走向,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地块为宜。

3、光照条件:果桑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宜选择光照充足、风向通畅的位置进行种植。

二、优质高产树种选择1、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选择抗寒抗病性强的果桑品种,如红道、黄拟山桑等。

2、高产优质品种: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果桑树种进行种植,以提高果桑的产量和质量。

三、种植管理1、整地平整: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整地平整,以便于种植和管理。

2、合理密植:对果桑的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果桑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一般密植为3m×2m或3m×3m左右。

3、施肥浇水:果桑是一种喜欢肥水的植物,对土壤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施肥和浇水,以保证果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病虫害防治:果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经常对果桑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果桑的产量和质量。

四、修剪管理1、盆栽修剪:果桑在生长期需要进行盆栽修剪,包括揭秧、整枝、整形等,以促进果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定龄更新:果桑一般在2-3年需要进行一次定龄更新,使果桑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头和高产优质的特性。

3、疏花疏果:果桑在结果期需要进行疏花疏果,以保证果桑的果实生长和发育,提高果桑的产量和质量。

五、采摘存储1、成熟期采摘:果桑通常在6-7月成熟,成熟期需要及时采摘,以防止果实过熟。

2、储存方式:采摘后的果桑需要及时进行整理和包装,并采用合适的储存方式,以保证果桑的品质和保质期。

六、市场推广1、加强品牌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果桑品牌的宣传推广,提高果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果桑种植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技巧

果桑种植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技巧

果桑种植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和
技巧
桑葚是鲜嫩多汁的水果。

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也非常好。

因此有许多的果农想要通过种植桑葚来发家致富。

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果桑种植技术,同时也要知道有哪些技巧可以使我们种植的果树结的果实又大又饱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果桑适合什么样的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说明
一般来说看到的果桑都是采用盆栽的种植方式。

它属于热带水果。

所以对阳光的要求比较高。

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阳光直射。

如果说在寒冷的地方种植的话,口感很不好,而且也会结果很少。

果桑种植技术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定期的对树枝进行裁剪,保证果桑的高度在50厘米左右。

一但超过了这个高度的话就会使顶部的枝芽没有办法从根部获得良好的营养。

果桑在一年当中会结多次果,每次结完果实之后,都需要对它进行裁剪。

这是非常重要的果桑种植技术。

剪枝的意义是什么
只有经过裁剪之后的果桑树。

才会更好的分化,才能够有新的枝芽长出来。

如果我们发现某一棵树上的果实特别多的话,也要对它进行疏果处理。

具体来说就是将一部分的果实剪下来,这样可以避免果实过度吸取土壤当中的养分,避免下一次结果的时候变得很少。

一旦我们发现这次的结果数量很多就要尽快的给它施肥,只有掌握了果桑种植技术我们才能够科学的种植,才能够使最后的收益非常的可观。

如果说我们总是依照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的话,是没有办法得到良好
的收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笑春,等.葡萄园行间套种果桑的技术探讨.广西蚕业,2019,56(2):65-67桑果和葡萄都是浆果类的水果,口感都很好。

桑果成熟的标志多为果实由红色变为紫色或紫黑色[1],但采摘时间短且不耐运输和储存。

葡萄主要收获于夏秋季,成熟的葡萄紧实,易于运输,保存时间相对较长。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倾向购买营养健康的食品,选择桑果作为消费品的人群也越来越多[2]。

桑果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经常食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桑果既可食用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果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多样,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很广,目前已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饲料、生物技术等多个行业,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利用葡萄行间套种果桑,是农业综合利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产业结合的新模式。

本文根据鹿寨县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技术水平,首先选择基础的高效种植模式进行探讨,开展了葡萄园行间套种果桑的试验研究,建立一套水果和果桑套种的高效种植技术方案,有利于农户的发展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家庭农场或农民致富提供一套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推动鹿寨县果桑产业的发展。

1地址及品种选择1.1试验地选址根据果桑的种植要求,在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呦呦鹿鸣精品葡萄示范区内选择向阳、土层较深、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全钢架大棚避雨种植方式进行葡萄套种果桑技术栽培示范。

棚收稿日期:2019-04-12;接受日期:2019-05-13第一作者简介:郑笑春(1986—),女,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种桑养蚕技术推广及研究工作。

E -mail :821022402@通信作者信息:黄守洋(1966—),男,本科,高级农艺师。

E -mial :lzxcyz2014@葡萄园行间套种果桑的技术探讨郑笑春1,黄守洋2(1.鹿寨县桑蚕科学研究所,柳州市545600;2.鹿寨县蚕业指导站,柳州市545600)摘要为了实现农业产业结合,稳定发展,争取葡萄和桑果双丰收,对葡萄行间套种果桑进行技术探讨,旨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探索大棚葡萄园冬春季葡萄的冬眠时期套种果桑的田间试验,从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葡萄果园套种果桑技术,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土地资源以达到优势互补、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葡萄果园套种果桑技术的研究,是发展立体高效型农业技术的新途径,对促进资源再生,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套种;果桑;技术探讨中图分类号S888.4;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657(2019)02-0065-03ISSN 1006-1657;CN 45-1212/SDOI :10.19553/ki.1006-1657.2019.02.0152019年第56卷第2期广西蚕业Guangxi Sericulture V ol.56No.2,2019内安装有物联网云平台——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系统和喷灌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完成温湿度、光照、CO 2浓度、叶面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测、汇总、转换与传输工作,当温湿度超过设定阀值的时候,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 远程访问数据中心并编辑短信,达到远程控制大棚温湿度的效果。

棚内还安装有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这些现代农业设备可以根据农作物各生长期以及计划的产量所需的肥料用量,设置好预定参数,即可实现精准施肥。

1.2试验品种选择试验选取的果桑品种为粤椹大10,葡萄品种为阳光玫瑰。

2供试果桑与葡萄的物候期对照供试果桑和葡萄的物候期对照如表1所示。

果桑形成大树冠的时间在3月中旬—5月上旬,树冠高度和宽度低于2m ,采果后即对一级主枝进行短截。

3月中旬—5月上旬的葡萄处于果实膨大前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且葡萄叶片集中在1.8m 的棚架上,果桑的树冠并不影响葡萄采光。

同时,果桑和葡萄没有交叉感染的病害。

因此,只要基肥和水肥合理施用,就能满足果桑和葡萄的生长需求,达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的目的。

品种粤椹大10阳光玫瑰萌芽期1月上旬3月上旬伸长期1月中下旬3月中下旬花芽分化期2月上旬4月上旬开花期2月上旬4月中旬幼果期2月中旬4月下旬果实膨大期2月中下旬5月—6月上旬果实转色期2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成熟期3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表1果桑与葡萄的物候期对照表3套种方法3.1种植时间在葡萄冬季休眠期,即葡萄采果后的12月中下旬进行种植。

3.2种植方法根据大棚内葡萄行株距为6m×2m 的情况,果桑幼苗栽植于葡萄行间(图1),行株距为6m×2m ,每667m 2土地种植55株,定植开沟深50cm ,宽60cm ,沟底铺一层稻秆,厚度约20~30cm ,再覆表土10cm 左右,种植后踩实并浇足水后覆土。

图1葡萄园大棚套种果桑3.3水肥管理水肥管理对果桑的座果率有很大影响,在果桑生长发育过程中,春季的萌芽期和夏伐后的萌芽期,这两个时期是果桑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如果这两个时期给水量不足,容易造成植株缺水、土壤干旱的情况,就会直接影响果桑的生长发育。

为了促进果桑的正常生长,必须满足这两个时期果桑的需水量。

同时,在每年冬季,按照桑园标准在果桑行间开20cm 深,30~40cm 宽的沟进行冬肥的撒施,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果桑的营养,提高座果率。

另外,在夏伐后,每667m 2果桑需要撒施碳氨和尿素,一般碳氨的用量为50kg ,尿素的用量为20kg ,肥料使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宜。

通过撒施碳氨和尿素的方式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促进果实成熟。

3.4管理技术果桑苗木定植后采用短截法及时定干,留干高度为30cm ,种植当年一般每株果桑能萌发新梢6~8个。

新梢长至20cm 时打顶促使其分枝。

定植当年以养树为主,不提倡大量座果。

采完一季桑果后,应立即短截结果的母枝,留2~3个芽促其萌发作为下一季结果的母枝,并施肥促进花芽萌发生长,为下一季桑果丰产创造条件。

果桑树形的主干高度控制在60cm 左右,采用三级留枝的方法进行剪枝。

第一次剪枝是在种植当年完成果桑苗木定植后2~3个月的时间内,在距离地面1~2cm 处进行剪枝。

第二次剪枝是在发芽以后,选取2~3个壮芽,距离地面30cm 进行剪枝。

第三次剪枝(第二次剪枝后的2~3个月)郑笑春,等.葡萄园行间套种果桑的技术探讨.广西蚕业,2019,56(2):65-67在距离地面60cm处进行剪枝。

3.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果桑生长的主要因素。

大棚葡萄行间套种果桑,棚内病虫害危害性相对较少。

桑椹菌核病是主要防治的病害之一。

桑椹菌核病,俗称白果病,是危害桑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3],主要是在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

一般当10%的桑花柱头微微张开时第一次喷药,之后每间隔7~10d喷药一次,一直到整个花期结束。

防治药剂主要有50%多菌灵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等化学农药[3]。

另外,要及时处理已经感染菌核病的桑果,人工摘除病果并清理出果园后,挖坑将其深埋。

桑天牛为果桑的另一种主要虫害,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即夏伐后,对伐后的枝干涂抹石灰,能有效地预防桑天牛的为害。

如发现桑天牛为害桑树枝干,采取人工捕捉方式进行扑杀,并对蛀洞内的天牛幼虫进行防治,一般是往蛀洞内注入药液,用棉花蘸取80%敌敌畏乳油30~50倍药液塞入排泄孔,然后用湿泥将洞口封住。

要时刻注意天气和季节气候的变化。

在高温多雨时期,要注意观察果桑病虫害的情况,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

喷施次数要根据实际的虫害情况来确定,按标准备好药剂的浓度,一般是每隔10~15d喷一次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5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以便更有效地防治桑毛虫、桑尺蠖、斜纹叶蛾、桑天牛等害虫。

杀虫剂与预防菌核病的药剂不宜混合使用,应分别于不同时间有针对性的使用。

3.6杂草防治大棚葡萄行间套种果桑,棚内杂草生长相对较少。

具体防治方法为:每年4月下旬进行一次小型机械割草,6月份喷施除草剂20%草铵膦75~120倍,8月份进行一次小型机械割草,10月份喷施20%草铵膦75~120倍。

经过两次机械割草和两次喷施草铵膦即可有效防治大棚杂草。

4葡萄园行间套种果桑的技术试验结果通过葡萄行间套种果桑种植试验,从果桑与葡萄的物候期可以看出,广西桑果的成熟期在每年的3—4月,此时正是葡萄的萌芽期,桑果成熟对葡萄的生长及后期产量、品质没有影响,正常保持每667m2葡萄产量在1250~1500kg的范围内。

按阳光玫瑰市场批发价60元/kg计,每667m2葡萄产值在75000元~90000元。

每667m2粤椹大10桑果产量在275~300kg,按农业观光自行采摘销售30元/kg的价格计算,每667m2葡萄行间套种果桑可增加经济收入8250元~9000元。

葡萄行间套种果桑模式既能增加葡萄种植户在同等单位面积上的收入,又适应现代城市观光休闲的发展需求。

5讨论与小结5.1讨论从果桑与葡萄的物候期表中可以看出,果桑与葡萄在各自的生长期内互不干扰。

实施葡萄大棚套种果桑,大棚顶棚及周围覆盖无滴膜或防虫网,比露地直接种植果桑可以更有效降低果桑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量,特别是降低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果桑生长在污染相对较少的环境下,品质更好,特别是避免下雨天气造成的落果、烂果,保证桑果正常的含水量,更耐储存和有利于保鲜。

另外,通过实施安装棚内物联网云平台——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系统和喷灌系统,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农业田间管理方式,减少了水肥耗损,降低种植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实现葡萄与桑果的双丰收,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大棚内的桑果成熟时间早且相对集中,如采摘不及时,成熟的桑果容易掉落,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这种套种方式更适用于在城市周边的郊区,以发展观光农业的方式进行推广,或是当地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桑果深加工产品的地区。

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发展果桑种植面积,还解决了桑果在成熟盛期易落果的问题。

5.2小结实施葡萄大棚套种果桑,利用果桑、葡萄成熟期时间差,利用葡萄大棚空余(行)地等生产要素,探索一条“高效复合生态系统”的立体高效型农业种植模式,以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是丰富现代农业观光休闲产业的新途径,也是蚕桑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值得更深入的探讨与发展。

[参考文献][1]唐妍,郑笑春.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J].花卉,2016(2):64.[2]谢寿泳,黄艺,莫云霞,等.粤椹大10倒袋接法在夏季生产中的实践[J].广西蚕业,2018,55(1):67.[3]陈小青,潘志新,石美宁,等.广西桑椹菌核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广西蚕业,2017,54(1):5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