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珙的的诗词全集诗集(164首全)

合集下载

后有竹千余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翻译

后有竹千余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翻译

后有竹千余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翻译
1、后有竹千余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翻译:后面有成片的竹林,约有一千多棵,竹子长势高壮,如房上使用的椽木一般粗细,遮天蔽日,再也看不清天空和日光。

2、出处:出自《避暑录话·卷上》
3、原文节选: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

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

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馀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

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

余绍圣初始登第,尝以六七月之间馆于此堂者几月。

是岁大暑,环堂左右,老木参天,后有竹千馀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苏子瞻诗所谓“稚节可专车”是也。

寺有一僧,年八十馀,及见公,犹能道公时事甚详。

迩来几四十年,念之犹在目。

今余小池植莲虽不多,来岁花开,当与山中一二客修此故事。

释智遇诗词162首-宋朝

释智遇诗词162首-宋朝

释智遇诗词162首索书:****************** 心晴女人阁《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约束万象,耸动人天。

风云会合,来自日边,纵饶海口亦难宣。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同门出入,未尝谩你。

诸人苟或粉饰太过,山僧只得掩耳。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鸡足峰前,黄梅流口,逗到冷泉几制肘。

若谓凌霄非正传,毕竟衣法属谁手。

野犴吼,虚空昨夜翻筋斗。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人间无,天上有,往往无人脱窠臼。

四海娟娟洗玉魂,九野茫茫白兔走。

寒山子,不关口,也落马驹群队后。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一人要贫贫不得,一人要富富不得。

要知贫富不相当,且请各归本位立。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朕闻上古,其风朴略。

王言如丝,谁敢不听。

忽有人问鄮山,只向他道,风门海口,当风抵浪,也须是个人始得。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镜容鹰爪,面目可憎。

掉发南岳,下山教化。

从臾檮林,对御讲经。

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灭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旧去新来懒送迎,岩间冢下见枯形。

忍成残腊半宵梦。

侩地寒檠两岁灯。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时迁物换,革故鼎新。

土膏未动,商量打春。

太公有意垂钓,夫子无心获麟。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去时晓露消袢暑,归日秋声满夕阳。

恩渥重重何以报,望无云处祸天长。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一年又一年,循环数不足。

本分面上人,犹如隔罗縠。

惟有南极老人,扣天鼓三下,望北关而祝,愿我王万福。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

会得许你,升其堂入其室。

《偈颂二十四首》作者:释智遇 年代:宋世尊三昧,金口玉音,亲付嘱紫芝检。

九重城里凤衔来,再沾雨露之恩,光阐法门之盛。

李光地写的诗

李光地写的诗

李光地写的诗《依韵酬李光化叙怀》宋朝·范仲淹列宿专城且自娱,清名善最即前涂。

江山乐国诚难会,风月诗家的不辜。

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公馀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禹谟。

《和李光祖·老去深悲宠辱惊》宋朝·吴芾老去深悲宠辱惊,归来胸次渺寰瀛。

登山临水随宜坐,问柳寻花信意行。

境胜已勾诗兴动,身閒还引道心生。

亲知满眼如君少,何不时来共一觥。

《和李光祖二首·天资洒落更瑰奇》宋朝·吴芾天资洒落更瑰奇,何患诸公不己知。

运蹇尚须资汲引,时来宁复藉维持。

家声况是钧公裔,文采还高幼妇碑。

大器成时须在晚,如君方壮未为迟。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万里承平尧舜风》宋朝·范仲淹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本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次韵和李光丞见惠长絛之什》宋朝·杨亿貂裘已敝洛阳尘,空有隐家漉酒巾。

双阙金章奉朝请,小斋纱帽齐天真。

久持梵行称居士,犹掌王言作侍臣。

惠我长絛识君意,欲教莲社伴遗民。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其二》宋朝·陈渊腊穷春到不须臾,霜下陈根岂用锄。

若信彫荣如转毂,故应摇落有扶疏。

《挽李光熙父子联》清朝·蔡希邠殉棺死孝,捧檄死忠,惊霎时两代捐躯,齐赴波涛完大节;立坊予旌,建祠予祀,料此日九原含笑,并游瀛岛列仙班。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其三》宋朝·陈渊窗前松竹翠连山,窗下弦歌昼掩关。

雪里忍看梅欲吐,烟中遥认鸟知还。

《和李光祖二首·漏残休更问铜壶》宋朝·吴芾漏残休更问铜壶,自视平生分已逾。

每叹奔驰非得计,只知静退是良图。

耽诗况味今虽在,爱酒情怀近已无。

诏比二疏吾岂敢,或言出处亦相符。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其四》宋朝·陈渊未暇南山访隐居,祇应无处不逢渠。

凭君一省从前梦,莫叹离群岁又除。

释祖可 诗词

释祖可 诗词

释祖可诗词
天台山中偶题
宋释祖可
伛步入萝径,绵延趣最深。

僧居不知处,彷佛清磬音。

石梁邀屡度,始见青松林。

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

凄风薄乔木,万窍作龙吟。

摩挲绿苔石,书此慰幽寻。

次吴伯江所藏文湖州山水韵
宋释祖可
乘空作山川,妙绝借墨色。

曲折千里素幅间,来自吴兴白蘋客。

乃知潇湘洞庭岸,平吞胸中寄笔力。

清霜摇落江海空,如闻冥冥度惊鸿。

重楼复阁底处所,使我绝欲空濛中。

吴侯吴侯安用许,浪迫归心赴翛渚。

如何唤得江上船,一卧苍波占烟雨。

咏秦处士作枯松
宋释祖可
秦郎真是旧摩诘,写出崔巍霜雪姿。

林壑卷帘相照映,坐令公子发幽思。

求初老墨梅
宋释祖可
手开玉玺心希有,乃得横烟冰雪枝。

枯木堂中安用许,适堪病眼发新诗。

墨梅
宋释祖可
不向江南冰雪底,乃于毫末发春妍。

一枝无语淡相对,疑在竹桥烟雨边。

Classified as Internal。

描写云南的诗句

描写云南的诗句

1.《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2.《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 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3.《送云南上人》
作者: 释行海(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4.《云南即事》
作者: 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偈颂三十首诗词

偈颂三十首诗词

偈颂三十首诗词偈颂三十首诗词1偈颂三十首[宋] 释印肃失却本来面目,个个日南长至。

先祖时节苦临,处处笙歌乐醉。

也参禅,亦详义,也贫穷,亦富贵。

蒙头塞耳有谁知,大地茫茫没巴鼻。

智悲同运,野店横溪。

头头物物,实理希奇。

悟本谁悟,迷是谁迷。

家家观世音,户户礼牟尼。

亨老总不知,都料斫木底。

不因这三门,如何在这裹。

老师本无节,世间如梦寐。

我今梦中说,说者觉如义。

若有未觉者,好盖令饱睡。

等待睡惺时,自己难回避。

恐彼少盐醋,米面并豆鼓。

我击木童儿,汝定知来意。

每人与一饱,大家要了利。

冬日莫更歇,腊尽相将至。

如人各上山,努力争先势。

时节莫瞒心,早归欢喜地。

坚个弥勒楼,露出真慈氏。

了知生死即涅槃,自性如空包天地。

试问空空空不知,不知知处法不二。

偈颂三十首诗词2偈颂三十首[宋] 释印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

若人解实相,於中无虚诳。

说与不说同,是师名最上。

实相未全融,语默空花同。

而复结空果,后进不能通。

何故不能通,缘师指落空。

依妄不归实,师子堕邪宗。

二妄相依堕,带累千万个。

因人一道虚,契类皆招祸。

不了却自心,只管说他过。

将谓佛法僧,也似陈行货。

倒床吃不得,苦痛忍难过。

晓夕无把捉,又见火轮磨。

始悔我自错,无福转加祸。

未得将为得,未证将为证。

妄想一刹那,果招沙劫病。

皆是自欺心,不依佛慧命。

六度未能圆,五戒犹未定。

口说一切无,贪嗔转增盛。

人问道如何,胡应全无性。

此不见性种,三界魔民虫。

众生若遭遇,万劫堕贫穷。

自坏他亦坏,自聋他亦聋。

自堕彼亦堕,自空彼亦空。

究竟还如佛,万像一镜中。

若能如是解,可表警凡笼。

偈颂三十首诗词3偈颂三十首[宋] 释印肃佛是西天之梵语,此土将觉义以同名。

心边不觉属众生,心转觉时一切佛。

佛开口处为言教,化导迷心转觉心。

众生开口成寐语,沙魇群迷叫不醒。

迷悟不同希达者,诸佛方便救迷情。

情忘想尽明心者,海藏琅函不可轻。

在在处处堪闻演,共祝吾皇亘古今。

臣忠子孝那边静,风雨调和物物成。

是非一体元无二,佛与众生不出心。

唐珙简介及作品8首

唐珙简介及作品8首
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
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
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
天资自可凌汗漫,笔力犹能造遒劲。
年来神品不可得,醉素张颠夸草圣。
残篇断简付覆缶,玉轴牙签同弃甑。
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
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
7、猫
觅得狸儿太有情,乌蝉一点抱唇生。
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
因此,唐珙(字温如)确为元末明初诗人。
二、籍贯考证
唐珙为会稽人,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元诗选补遗》小传。其父唐珏为会稽山阴人。
北宋易元吉《山猿野麞图》中,唐珙自题籍里为“雷门”,雷门即古代会稽城门,如《会稽记》记云:“雷门上有大鼓,围二丈八尺,声闻洛阳。”《湘州记》亦云:“泉陵山有大石鼓。昔有神鹤飞入会稽雷门中,鼓因大鸣。”又《太平寰宇记》“台州白鹤山”条:“昔有白鹤飞入会稽石鼓,俗传雷门鼓中,击之声震洛阳。”《太平御览》:“昔有白鹤飞入会稽雷门鼓中,击之声震洛阳,故名。”则唐珙籍里可知。
人物考证
一、年代考证
《全唐诗》“无考”类诗人中收录一首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后据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考证,唐温如实为元末明初人,考证资料如下:
按,唐温如此诗,不见于唐、宋人有关载籍中,连素有淹博之誉的宋人洪迈撰集的《唐人万首绝句》进御本及赵宦光、黄习远的编定本中也没有此诗,自唐至清诸家唐诗选本也未予选录。唯一例外的是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选入此作,见该书卷三十四。最早收录唐氏此诗的是元人赖良编撰的《大雅集》,题为《过洞庭》,唐珙作。在作者小传中介绍,珙字温如,会稽人。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赖良字善卿,浙江天台人,“是集皆录元末之诗”,“其去取亦颇精审”,“故不失为善本”。《大雅集》前有元至正辛丑一三六一年杨维桢序,称其“所采皆吴越人之隐而不传者”。可知《大雅集》所录诸家,皆为编集者同时代人,又有乡里之谊,所收作品亦当可靠。钱谦益《列朝诗集》甲前集十一收入唐珙《过洞庭》及《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据《列朝诗集》编辑体例,甲前集所收的多为“明世之逸民”,可知唐珙也是自元入明的诗人。《古今图书集成·方舆编·山川典》第二百九十八卷“洞庭湖部”收录唐珙《过洞庭》诗,亦置于元人之列。

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译文)

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译文)

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译文)〔宋〕欧阳修原文如下: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

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译文如下: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

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屠宰贩运,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

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

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

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bzgwgz_014/bz>的玩乐中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如珙的的诗词全集、诗集(164首全)
1、《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
2、《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是定出得不得,关捩初无多子。

文殊神通太过,罔明轻轻弹指。

...
3、《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觅心不得疑情息,与汝安心万事休。

十万里沙来又去,杖挑只履在肩头。

...
4、《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我瞿昙佛,具正遍知。

子母分解,只在当时。

...
5、《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问你地藏知不知,下头注脚万千千。

算沙入海徒疲倦,不若教他了目前。

...
6、《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真正道流行脚去,护身符子不须担。

国师实为耽源切,不是临岐作对谈。

...
7、《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一般颜色两般名,纸盖难瞒众眼睛。

雪峰当时便封转,闽王犹未息疑情。

...
8、《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相公问道古来有,指水指天只药山。

总是只园听法者,如今分布在人间。

...
9、《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曲设多方验作家,有谁亲见老玄沙。

耳聋口哑眼睛瞎,五浊众生数似麻。

...
10、《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闻声不见形,撼树却惺惺。

体用何须论,归家落日明。

...
11、《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荒院天寒烧木佛,一堆红燄对枯床。

浑身终夜烘烘暖,罪过难教院主当。

...
12、《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廓然无圣真实语,对朕者谁心未息。

本光灿烂照十方,无量劫来到今日。

...
13、《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补陀岩上,白衣观音,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
14、《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只将乍入来伸请,一到丛林志便高。

吃粥了也洗钵去,宗师
不用更忉忉。

...
15、《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洞水无缘会逆流,见他苦切故相酬。

西来祖意实无意,妄想狂心歇便休。

...
16、《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白水田边问路头,雪眉婆子打耕牛。

草鞋泥滑青山远,不是愁人也著愁。

...
17、《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佛手驴脚容易见,最难道处是生缘。

黄梅不是周家子,七岁传衣便会禅。

...
18、《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千载灵龟庵下出,团团骨上卦重重。

草鞋盖却无头尾,且听傍人定吉凶。

...
宋·释如珙
受惠当思报,将他一饼回。

出家缘法到,当下得心灰。

...
20、《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学者疑心尚未休,饱柴饱水坐牛头。

子期不用黄金铸,末世知音有赵州。

...
21、《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心灯不可付,祖印亦难传。

野鸭飞过去,搊得鼻头穿。

...
22、《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一刀成两段,释得二僧争。

草鞋头戴出,猫儿无再生。

...
23、《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牙齿唇皮包不过,吾家密事俗人知。

首座出院未为过,长老罚油方合宜。

...
宋·释如珙
人来面壁成多事,争得心开见本源。

空劫已前诸佛子,话头不举自然圆。

...
25、《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钟鸣众集归方丈,苦杀堂头请法人。

法法本来无一法,若言无法法缠身。

...
26、《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托钵回身去,钟鼓未鸣时。

不会末后句,只有心奯知。

...
27、《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密启深深意,禅和不用疑。

恰得三年活,言中果有期。

...
28、《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秘魔提杈起,验你本来人。

得在杈下死,不负此生身。

...
宋·释如珙
蝼蚁皆有佛性,为甚狗子却无。

赵州观音院里,壁上挂个胡芦。

...
30、《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大地一只眼,谁敢屙其中。

锹子寄将去,那知到雪峰。

...
31、《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不曾出门去,庄上吃油糍。

庄主归相谢,侍者不得知。

...
32、《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尘中辨主问岩头,心识如何曾得休。

鼻孔眼睛都要见,铜沙锣里满盛油。

...
33、《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担一片板在肩头,如何得到空王地。

睦州古佛多垂慈,要你自家放舍去。

...
34、《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你若学他看,牛皮真个穿。

长年横案上,字义自然圆。

...
35、《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坐禅成佛生妄见,磨砖作镜妄尤多。

打车打牛俱是妄,搅得心肠没奈何。

...
36、《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岂要共出一双手,只教唤著沙弥来。

铁铛无脚又无耳,墙下春深荠叶开。

...
37、《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圆相中间坐底谁,便施女拜各呈机。

国师道大遍天下,未许寻常人得知。

...
38、《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千里同风见不差,僧持此语报玄沙。

不知蹉过如何也,莫是玄沙蹉过他。

...
39、《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尊者策眉王不会,十方刹土古风清。

佛斋胜会亲曾预,不是寻堂粥饭僧。

...
40、《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二十年来不具眼,茅庵烧却是徒为。

三春暖气无多子,真实之言亦可师。

...
其他人正在查询:陈小娴王渤张元干李白贾岛送公贾岛万倾波中得自由王維郑板桥若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