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贵州省烤烟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系区域试验初报

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系区域试验初报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省是我国著名的烤烟产区之一,其烤烟种植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培育了多个优质烟叶品种。
随着烟草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贵州烤烟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贵州省不同烤烟品种的特性和适应性,对其进行区域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产量质量的比较,可以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并对其试验设计、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贵州烤烟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该地区烤烟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试验设计和方法本次试验旨在对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进行区域试验,比较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质量。
试验设计如下:1. 选取试验地点:在贵州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区作为试验地点,包括遵义、毕节、铜仁等地,以考察不同区域对烤烟品种的影响。
2. 选择试验品种:本次试验选取了7个不同的烤烟品种进行试验,包括不同的优质烤烟和普通烤烟品种,以比较它们在贵州省的种植效果。
3. 设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试验地点都设置了相同数量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4. 施肥和灌溉管理:对所有试验地点的烤烟品种进行统一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以保证各品种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进行比较。
5. 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各个试验地点的烤烟品种进行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定期观测和数据采集,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
通过以上试验设计和方法,我们将得到关于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质量的详细数据,为烤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 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部分主要是对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系区域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本次试验共涉及到7个不同品种的烟叶,包括品种A、品种B、品种C、品种D、品种E、品种F和品种G。
不同烤烟品种_系_对比试验

品种 (系 ) Variety( line)
GY28 GY20802 黔烟 1号 黔烟 2号
播种期
Sow ing
tim e 01220 01220 01220 01220
出苗期
Em ergence
stage 02212 02212 02215 02215
成苗期
Seedling
stage 042 10 042 10 042 15 042 15
10062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距最大, 其他均较 K326大; GY28、黔烟 5号、CZ21和金 7936最 大叶面积较 K326高, GY20802和黔烟 3号与 K326较接近。
表 1 不同烤烟品种 (系 )主要生育期
T ab le 1 M a in grow th p er iod of d ifferen t flu e2 cur ed tobacco var ieties( lin es)
筒型
长椭圆 渐尖
中
叶面
Leaf surface 平
叶缘
Leaf m argin 平滑
主脉
Prem ary vein 中
叶肉厚薄
Th ickness of m esophyll 厚
筒型
长椭圆 渐尖
小
较平
平滑
粗
厚
烤烟品种 (系 )区域试验是烤烟新品种选育和生产试验、 推广的中间环节, 旨在研究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抗 病性、经济效能、质量特点等, 为品种审定、择优布局、推广利 用提供依据。为鉴定不同品种在德江县的农艺性状表现、内 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 笔者对不同烤烟品种进行了对比 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 2009年在德江县合兴乡茶元村 茶元组坳田试验地进行, 海拔 984. 1 m, 位于 E108b05. 653c, N28b07. 309c。试验地块为老干田, 地势平坦, 肥力中等, 土质 轻砂壤, 前茬作物为烤烟, 无严重病害史。 2009年 ( 2~ 9月 ) 常年平均气温、月降水总量和月总日照数分别为 20. 4 e 、 109. 0 mm、104 h。 1. 2 试验材料 供试烤烟品种 (系 )为 14个, 分别为 GY28、 GY 20802、黔烟 1 号、黔烟 2 号、黔烟 3号、黔烟 4 号、黔烟 5 号、黔烟 6号、黔烟 7号、黔烟 8号、CZ21、金 7936、毕纳 1号和 K326(CK ); 供试验肥料为思南县种子公司复合肥厂生产的 烤烟专用肥, 其中, 基肥 N BP2O5 BK2 O 为 8B10 B24; 追肥 N B K2O 为 15B30。 1. 3 试验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 积 40 m2; 每份材料每重复 60株; 方形区组, 长形小区, 试验 地四周设置保护行。试验于 1月 20日播种, 采用漂浮育苗, 每份材料播 2盘 ( 160孔 /盘 )。烟苗于 4月 20日移栽, 行距 1. 0 m, 株距 0. 6 m, 施纯 氮量 97. 5 kg /hm2, 氮、磷、钾比为 1B2B3。中心花开放达 50% 一次性打顶, 并摘除顶部 2~ 3片 小叶。烟叶成熟时, 分小区挂牌采收烘烤, 按炕次贮藏, 其他 栽培管理措施按优质烟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系区域试验初报

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系区域试验初报为了进一步提高贵州烤烟的品质和产量,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贵州省烟草公司联合开展了7个不同烤烟品种系在不同区域的试验,旨在找到适合当地环境的烟叶品种,并加速优质烟叶的培育和推广。
本次试验选择了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7个地区进行试验,其中贵阳市为中山区和花溪区的试验地点,遵义市分别在播州区、仁怀市和赤水市设置试验田。
试验覆盖了贵州省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为研究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充分的实验数据。
在试验中选取的7个烤烟品种系分别为贵州521、贵州68、货9、圆362、贵州5号、贵州16和贵州171。
这些品种均是在贵州省长期培育和适应而来,具有一定的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
试验中精心设计了各类处理和控制措施,包括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试验开始后,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不同品种系在不同地区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试验过程中,一方面关注各烟叶品种的生长速度、叶片大小、叶色纯度等性状,另一方面也对不同地区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监测和分析,以寻找适合各品种的生长环境。
经过数月的试验观察和数据整理,初报的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系在不同地区的生长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贵州521在贵阳市中山区和花溪区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势头和产量稳定性,在遵义市的播州区和仁怀市也有良好的表现。
贵州68则在遵义市的赤水市表现较好,烤烟叶品质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而货9则在六盘水市表现较为突出,其对当地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很好,叶片颜色较浓,产量也较高。
圆362适应性广泛,几乎在所有地区都有不俗的表现,特别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圆362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品种。
贵州5号品种系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表现突出,其烟苗结构较好,叶片紧实,叶质优良且含糖量高,因此得到了大量种植农民的青睐。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研究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研究作者:刘晓昂王远辉赵中汇廖成松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2年第06期摘要:为准确鉴定黔南州自育烤烟品系特征特性,为黔南州烤烟品种的审(认)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云烟85为对照,对8个黔南州自育烤烟品种(系)的主要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WA-2的农艺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值最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福烟2号和福烟3号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上3个品种比较适合在该区域种植。
关键词:烤烟;品种;比较研究;黔南州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32品种是决定烤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2]。
研究表明,烤烟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为20%~35%,对品质的贡献率为50%[3-4]。
然而,品种潜力的发挥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其产质量有很大区别[5]。
因而,针对贵州烤烟种植区域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选育适合当地的优良烤烟品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是解决主栽品种单一问题,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彰显贵州烤烟烟叶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6]。
黔南州的大部分烤烟种植区域属黔中烟区,是贵州五大生态烟区之一[7],对贵州烤烟生产的贡献巨大。
然而,常年主栽烤烟品种单一,缺乏适合当地特殊气候特征的烤烟品种,一直是黔南州烤烟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
本研究以云烟85为对照,对黔南州选育的8个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选育黔南州特色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及其基本情况在瓮安县天文镇乌江村手巾坝组,选择地面平整,土壤肥力均匀,肥力水平中等的旱作且无病史的土壤开展试验,于5月10日移栽。
1.2 供试品种(系)1.3 试验方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3行区,行距1 m,株距0.6 m,小区计产面积为30.6 m2 (每小区第一株和最后一株,不参与计产、计值);每个品种每个重复51株;区组和小区设置为长方形,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
贵州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要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比较

贵州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要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比较耿召良;冯勇刚;向章敏;张婕;蔡凯;朱显灵【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2(000)010【摘要】为比较贵州不同产区烤烟烟叶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道真、威宁、盘县、天柱和贵定5个产区的K326、云烟85、云烟87、贵烟1号和贵烟201等品种C3F和B2F等级的烤烟烟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贵州烤烟烟叶中主要有机酸、多酚、生物碱、甾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2.47,33.65,29.79和2.47 mg/g.②与国内其他产区烤烟烟叶相比,贵州烤烟烟叶有机酸、多酚和生物碱含量较高,甾醇含量居中.③贵州不同产区烤烟烟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成分总合量以盘县最高,威宁、天柱和道真次之,贵定最低;不同产区烤烟烟叶有机酸含量以盘县最高,多酚含量以威宁最高,生物碱含量以天柱最高.【总页数】5页(P31-35)【作者】耿召良;冯勇刚;向章敏;张婕;蔡凯;朱显灵【作者单位】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阳市金阳新区云潭北路 550081;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阳市金阳新区云潭北路 550081;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阳市金阳新区云潭北路 550081;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阳市金阳新区云潭北路550081;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阳市金阳新区云潭北路 55008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 2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1;S572【相关文献】1.不同烤烟产区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研究 [J], 周冀衡;杨虹琦;林桂华;杨述元2.不同传统香型及产地的上部复烤烟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 [J], 谢媛媛;冯燕燕;苏加坤;罗娟敏;王义明;郭磊;蔡继宝;罗国安3.我国主要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与可用性评价 [J], 蒋佳磊;朱书秀;陆扬;苏燕;潘力;汤晓东;陈晓水;牛芳芳;赵路灿;陆明华4.我国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主要有害成分分析 [J], 闫宁;刘加红;杜咏梅;马强;周德海;张怀宝;张忠锋;侯小东;付秋娟5.浓香型和清香型烤烟主产区中部烟叶彰显度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J], 白茂军;邓小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个烤烟品种(系)在天柱烟区的生产试验

选 是烟 叶 生产 中 的一 项 重 要 的基 础性 工 作 , 该 研 究 鉴定 了贵烟 2号 和 2 0 1 0 A4两个 品种 ( 系) 的 综 合 生产 性 能 。
比例 、 中等烟 比例 、 均 价和 级指 等 。
1 . 3 . 4 统 计 分 析 采 用 Ex c e l 对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它各 时期 降雨 量 均 偏 多 , 特 别 是 伸 根期 和成 熟 期 明显 偏 多 , 全 生 育 期 降 雨 量 超 出 最 佳 要 求 约 1 4 0 mm。 日照 时数 除 缓 苗 期 和 成 熟 期 日照 时数 接近 最低 要求 外 , 其它 生育 期均 较最 佳要 求偏 低 。 由于 2 0 1 2年 烤烟 大 田期 降雨量 偏 多 , 导致 日照 时 数缩 短 , 对烟 叶 干物质 的 积 累造 成 了影 响 , 致 使 叶
摘要 : 为 了选 育优 良的 烟 叶 品 种 , 对 贵 烟 2号 和 2 0 1 0 A4两 个 品 种 ( 系) 在 天 柱 烟 区进 行 了综 合 鉴 定 。 结 果 表 明: 两 个 品种 ( 系) 株 高、 有效叶 、 腰 叶 长 及 宽 均 好 于对 照 K3 2 6 ; 大 田 生 育期 贵 烟 2号 与 K3 2 6 接近, 2 0 1 0 A 4生
氯含量偏低 ; 中部 烤 烟 叶 的 吸 食 品 质 前 五 项 综合 得 分 低 于 对 照 。综 合 来 看 , 2 0 1 0 A4宜再 次 进 行 配 套 试 验 ; 贵 烟 2号 不 宜在 天 柱 根 茎 性 病 害 严 重 的 烟 区推 广 , 但其 钾含 量 高 。 有一 定 的优 质烟 叶 特 点, 可 选 择 区 域 示 范
查 内容 主 要包 括 移 栽 期 、 大 田生育 期 、 株高 、 叶片
5个烤烟品种在贵州地区的区域适应性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1年第 1 期
表4 各烤烟品种( 经济性状 系)
所以产值产量最低 。虽然 G H一1 T 产值最高 , 但品质不高 , 生
产上应发挥它 的抗病性强的优点 , 改善其 品质 , 为生产提供替
代品种。 2 6 化 学成 分含 量 分析 .
从 表 5可 知 , 照 K 2 对 36中部 烟 叶烟 碱 含 量 为 2 2 % , .7 其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1年第 1 期
王 怀珠 , 李洪勋 , 田景先.5 烤烟品种在 贵州地 区的区域适应性试验[ ] J .江苏农 业科学,0 1 1 :1 —12 2 1 ( ) 1 1 1
5个 烤 烟 品种 在 贵 州地 区 的区域 适 应 性试 验
王怀珠 ,李洪 勋 ,田景 先
2 3 田 间抗 病 性 比较 .
型 为黄 壤 ,H值 5 3 肥 力 中 等 。 p .,
1 2 试 验 设 计 .
供 试 品 种 ( ) G 8 9 0 3 、 2 南 江 3号 、 T 一1 云 系 : 2 、30 2 C 、 GH , 烟 8 、 36作 对 照 。 田间 试 验 采 取 随 机 区 组 排 列 , 设 7个 5K 2 共 处 理 , 处 理 3次 重 复 。施 纯 氮 量 8 . g h 其 中 无 机 氮 每 2 5 k/ m , 占 7 % , 机氮 占 3 % , 料 配 比为 N : K O=l: . l 0 有 0 肥 PO : 14 : .7 2 4 。移 栽 密 度 为 1 0 920株/ m 。5 % 中 心 花 开放 后 一 次 h 0
余品种烟碱含量偏低 , 中 G 8最低 ; 其 2 还原糖含量 G 8最高 , 2
特色烤烟品种比较试验

特色烤烟品种比较试验摘要在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一致的情况下,以云烟85为对照,通过大区对比试验对中烟103、中烟102、红花大金元、云烟87、云烟97等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值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从农艺性状看,云烟系列品种好于其他品种;从产值看,云烟85最好,其次是云烟87和中烟103,中烟102和红花大金元最差。
云烟系列品种较适合威宁县种植。
关键词特色烟叶;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品质是遗传因素、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
栽培措施完全可以人为加以控制;生态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虽然可以通过栽培技术和工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变,但多数因素是很难改变的;而遗传因素,其基因型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程度则受到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特别是烟叶质量这种多因素、多变化、难定量的特征特性,其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表现的更为突出。
威宁县是贵州烟草生产大县,为切实抓好特色烟叶研究开发工作,充分挖掘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风格特征的特色烟叶,增强中式卷烟优质原料保障能力,特做了特色烟的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适合威宁县的特色烟叶品种。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点设在威宁县雪山镇锅底村,北纬27°06′51″,东经104°05′69″,海拔2 067m。
供试土壤为黄壤(该片区代表性土壤)。
1.2供试品种与肥料以云烟85为对照,参试品种为中烟103、中烟102、红花大金元、云烟87、云烟97。
采用威宁县大面积生产用的烟草专用复合肥(N∶P2O5∶K2O=12∶12∶24)。
1.3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共设6个处理,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各品种大区移栽面积均为333.33m2,密度为1.818万株/hm2,行距110cm,株距50cm,1.4调查方法农艺性状以团棵期、打顶期每个处理调查20株;经济性状为大区实测数据。
2结果与分析2.1生育期由于中烟102、中烟103是在中水镇育苗,播种期比其他4个品种要早4d,但出苗期、移栽期以及团棵期6个品种时间均相同;现蕾期云烟85、红花大金元、云烟87以及云烟97较中烟102早5d,比中烟103早2d;打顶期云烟85、红花大金元、云烟87以及云烟97比中烟102早6d,比中烟103早2d;顶叶成熟期云烟系列品种均比其他品种早6d(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 , 待调 查 和记 载 后统 一打 顶 。 团棵 期至 采收 结束 按 照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烟草 行 业标 准 《 烟 株病 害 分级标 准 ( Y C , I ' 3 9 — 1 9 9 6年 ) 》 , 调查气 候性 斑 点病 、 赤 星病 、 黑胫 病等 病害 的 危 害 情况 。 初烤 烟 叶价 格 以六 盘水 市 烟叶 收购价 为准 ( 不 含 价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3年第 l 6期
农艺 学 ຫໍສະໝຸດ 2 0 1 2年贵州省烤烟品种 比较试验研究
卢 江
( 六盘水市烟草公司盘县分公司 , 贵 州盘 县 5 5 3 5 3 7 )
摘 要 为 鉴定 参试 烤烟 品种 贵烟 2号 不 同生 态地 区, 对土 壤 、 栽培 、 烘烤 、 气候 条件 的适 应性 和在 生产上 的利 用 价值 , 为 生产 选 用后备 品种 和 配套技 术的 制定 提供 依 据 。 以K 3 2 6为对 照 , 比较 研 究 了品种 贵 烟 2号生 育期 、 植 物 学性 状 、 农 艺性状 、 经 济性 状等 在 盘县 的综 合表 现。 结 果表 明 : 贵烟 2号在 农 艺性状 、 经 济性 状 、 病害、 生 育期等 方 面表现 良好 , 该 品种 在 烘烤 特性 , 产量、 产值 等 方面 烟农 评价 较好 , 且 在产 值 方面表 现佳 . 具 有推 广潜 力 。 关键 词 烤烟 ; 品种 ; 推广; 贵 州省 ; 2 0 l 2年
性 的影 响 。 而 烟 叶 生产 同时 又 受到 环 境 的 影 响[ 1 ] 。 要 想 充 分
8 、 1 7 、 2 6日, 9月 6 、 1 8日人 工抹 权 , 其 他按 六 盘水 优 质烤 烟 综合 标 准体 系执 行 。 1 . 4 调 查与 统计
按 中 华 人 民 共和 国烟 草 行 业标 准 YC / T 1 4 2 — 1 9 9 8进 行
烟专用基肥 、 农家肥 9 7 5 、 7 5 0 0 k g / h m / 作基肥 , 5月 l 0 —1 7
日追 施 烤 烟 专 用 追 肥 7 5 k g / h mz , 7月 2日用 宁 南霉 素叶 面
表 1 不 同烤 烟品 种主 要 生育期 、 农 艺 性 状 比 较
1 . 2 试验 材料
供 试 品 种 为 贵 烟 2号 、 K 3 2 6( C K) , 由贵 州 省 烟 草 科 学
研 究所 提供 。
1 . 3 试 验 方 法
2 . 1 不 同烤 烟 品种主 要生 育期 及农 艺性 状 比较
从 表 1可 以 看 出 , 贵 烟 2号 大 田 生 育 期 较 对 照 品 种
农 艺性 状 调查嘲, 每品种( 系) 留代 表性 的烟 株 2 O株 不 打顶 , 分别 在现 蕾 期 测定 其株 型 、 叶形 、 叶缘 、 叶尖、 叶面 、 叶色、 叶
种 的选 择提 供 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概 况
片厚 薄 、 叶耳 、 主 脉粗 细 。 第 一 青果 期 测定 自然 株 高 、 茎 围、
K 3 2 6短 1 2 d , 自然 株 高较 对 照 品种 高 1 6 c m, 单 株 自然 叶数
试 验采 用大区对 比设计 , 参 试 品 种 贵 烟 2号 与 对 照
K 3 2 6进 行对 比 , 不设 重复 。 采用 漂浮 育 苗 , 2月 1 5日播 种 , 5 月 1 0日移 栽 . 7月 1 3日中耕 培 土 。 4月 l 0 —2 0日分 别施 烤
利 用好 品 种 资源 , 只有 对 各个 品种 进 行 不 同生 态 类 型环 境
下 的适 应 性 鉴定 才能 更 好地 挖 掘 品 种 优势 , 从 而 更 好地 发 挥 品种特 性 在卷 烟 工业 中 的作 用嘲 。 为 了筛 选 出适 宜贵 州 省
烟 区 生产 上大 面积 推 广应 用 的品 种 , 在盘 县 开展 以 K 3 2 6为 对照 、 贵 烟 2号 为处 理 的生 产试 验 , 以为 贵州 省 优 良烤 烟 品
外补 贴 ) 。 采 用平 均 数 法对 各处 理 的主要 经 济性 状进 行 统计 分析。 生产 管 理 措 施严 格 按 六 盘水 市 优 质烤 烟 综 合 标准 体 系执行 。
2 结 果 与 分 析
试验 于 2 0 1 2年 在 六 盘 水 市盘 县保 田镇 上 保 田村 大 箐
片区 进行 , 海拔 1 5 9 9m, 年均降 雨量约 1 4 0 0mm, 年平 均 气 温 1 5 . 2℃ 。 所 选地 块 地 势向 阳 , 肥 力 中等 , 不 渍水 , 无根 茎 性 病害 , 无 重病 史 , 前 作绿肥 、 油菜 。 生产 上市 采用 玉米 一绿 H E / 油菜一 烤 烟轮 作 。
中 图分类 号 ¥ 5 7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1 6 — 0 0 5 9 — 01
烤 烟 品种 是 烟叶 生产 的基础 , 对 烤 烟 产量 、 质量 有 决 定
喷雾防治花叶病 , 7月 1 3日人 工打 顶 , 7月 2 3 、 3 0日 , 8月
贵 烟 2号 为 2 2 . 2片 , 较 对 照 品 种少 1 . 8片 。 贵烟 2号 打 顶后 株 高为 1 0 9 . 7 4 c m, 较 对 照 品种 高 l 7 . 9 4 e m。 对 照品 种单 株可 采叶 数比 贵烟 2号 多出 2 . 8片 。 贵烟 2号腰 叶长 7 8 . 5 0 c m. 较 对照 品 种 K 3 2 6长 2 . 2 5 c m, 贵烟 2号腰 叶 宽 2 9 . 5 c m, 较 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