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开挖降水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方案

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方案

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基坑降水是基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为了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内部施工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基坑降水施工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基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降水类型根据基坑降水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地下水位降低:通过排水井、抽水泵等设备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降低,达到保证基坑内部干燥的目的。

2. 地表水排泄:通过设置排水管道、疏通沟渠等设施,将地表积水迅速排泄出基坑,保持基坑周围地表干燥。

3. 下水道排放:将基坑内的排水通过下水道排放到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中。

三、降水施工方案1. 勘察分析在降水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勘察分析。

勘察分析包括对基坑降水区域的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降水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2. 降水井设置在确定了降水施工方案后,需要对基坑周边设置降水井。

降水井的设置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确定降水井的数量和位置。

3. 抽水泵安装在设置了降水井后,需要安装抽水泵。

抽水泵的型号和数量需要根据基坑降水量以及地下水位等确定,以保证降水施工的效果。

4. 排水管道设置除了地下水位降低外,还需要对地表水进行排泄。

为此,需要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管道,将地表水迅速排泄出去,避免地表积水对基坑施工的影响。

5. 污水处理在降水施工中产生的污水需要进行处理,不能随意排放。

需要设置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将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6. 使用场合降水施工主要适用于基坑工程中,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者地表水积水较多的情况下,降水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技术措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1. 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抽水泵的正常运转,避免因为抽水泵故障而导致降水效果不理想。

2. 排水管道的设置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排水畅通,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地面积水过多。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一、降水工程优化设计: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特征和拟建场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特征,本基坑工程的安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坑降水的成功与否,这使得降水设计的可靠性更加重要。

㈠工程重点难点分析:1、拟建场地主体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17.4~19.3m,需降低潜水水位。

如潜水疏干不当会造成土体含水量较高,不利于挖掘机挖土及土方外运,不便于基坑内施工作业。

2、浅层土体较松散,固结度差,基坑内降水会导致孔隙水压力降低从而引发周边环境产生地面沉降,导致已建建筑物开裂等不良影响。

3、拟建场地需降低承压水水位,防止突涌发生,影响基坑内施工作业。

㈡降水应对措施:1、对于坑内浅层潜水,采用管井降水措施,对坑内浅层土体进行疏干降水。

2、基坑内需进行承压水降水的目的含水层,采用减压降水管井进行按需减压降水,达到保证基坑安全及施工顺利进行的目的:⑴对坑内开挖深度以内的微承压水进行“按需疏干”降水,即根据开挖进度,始终保证承压水位位于开挖面以下1.00m;⑵对坑内开挖深度以下的微承压水进行“按需减压”降水,即始终保持承压水位位于安全埋深以下。

3、在基坑内、外布置水位观测井,根据地下水位监测结果指导降水运行。

4、开挖过程中,确保减压降水井的不间断工作。

根据减压井抽水量及观测井的地下水水位,确定开启的减压井数量、抽水速率,合理控制地下水水位,将降水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

5、为确保降水井的不间断工作,要求施工现场应配置备用发电机组,必须有的双电源的保证措施。

㈢降水设计对策:1、采用浅层降水管井,对坑内潜水含水层进行疏干降水,以达到有效降低被开挖土体含水量的目的。

2、针对基坑内需进行承压水降水的目的含水层,采用深层降水管井进行减压降水,达到保证基坑安全及施工顺利进行的目的:3、对坑内开挖深度以下的承压水进行“按需减压”降水,即始终保持承压水位位于安全埋深以下。

4、在基坑内外布置水位观测井,根据地下水位监测结果指导降水运行;5、本工程首先开启浅层降水管井,当开挖面超过临界深度时,逐步开启深层降水管井,按需降低下部微承压含水层。

地下通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开挖降水施工方案

地下通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开挖降水施工方案

地下通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开挖降水施工方案一、地下通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地下通道的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是确保地下通道施工和使用安全的关键之一、基坑围护结构应根据地下通道的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1.土体情况和地下水位分析在地下通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前,先要对场地土体情况和地下水位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及含水量等参数,确定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对基坑安全的影响程度。

2.围护结构的选择根据地下通道基坑的深度和土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围护结构类型。

常见的围护结构类型有:明挖法、顶升法、开挖法和削坡法等。

每种围护结构类型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围护结构的设计根据选定的围护结构类型进行详细的设计。

设计时要考虑到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变形控制以及与地下通道结构的配合等方面。

4.边坡保护设计如果地下通道基坑开挖边坡比较陡峭,需要对边坡进行保护设计。

常用的边坡保护方式有喷护板、钢筋混凝土滑坡屏障等。

5.排水系统设计1.地下水位测定在开挖前,要先进行地下水位的测定,了解地下水位的高低和波动情况。

根据地下水位测定结果,进行后续降水施工的方案确定。

2.降水井施工在基坑周围开挖降水井,并进行井壁的加固工作。

降水井的数量、位置和深度等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地下水抽排在降水井附近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取到地面,并进行排放处理。

抽水泵的选型要满足泥浆、砂石等固体颗粒的抽干要求。

4.排水施工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取到地面后,需要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放。

排水管道要保证通畅,并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的排放设置。

5.监测和安全措施在降水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加固工程、监测预警等,保证施工安全。

总之,地下通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开挖降水施工方案是保证地下通道施工和使用安全的重要工作。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排水系统的有效性,提高工程质量。

深基坑支护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一、引言深基坑工程是建设行业中常见的重要工程类型之一,其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开挖和降水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针对深基坑支护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从支护结构选择、开挖工艺设计到降水施工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支护结构选择1.土方支护:适用于土质较好且基坑深度较浅的情况,支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对土质要求较高。

2.钢支撑支护:适用于基坑较深、土质较松软的情况,能够提供较大的支撑承载力和变形控制能力,但施工难度和成本较高。

3.混凝土支护:适用于长期开挖、基坑深度较大的情况,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围护效果,但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三、开挖工艺设计1.分段开挖:根据基坑深度和周边环境条件,合理划分开挖深度,控制单次开挖量,避免引起地表沉降和周边建筑物损坏。

2.施工监测:设置监测点位,实时监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和支护结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开挖速度和支护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3.开挖顺序:根据地质条件和支护结构特点,合理确定开挖顺序,一般采用从基底向上逐层递进开挖的方式,尽量减小地表沉降影响。

四、降水施工方案1.降水井设置:根据地下水位和基坑周边情况,合理设置降水井位置和数量,确保降水效果和施工进度。

2.降水管道排水:采用抽水机将地下水通过降水管道抽入排水系统,保持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稳定,防止地下水涌入基坑。

3.降水监测:对降水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降水方案,避免地基沉降和支护结构受损。

五、总结深基坑支护开挖及降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支护结构选择、开挖工艺设计和降水施工方案。

只有在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标准和细致实施施工方案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施工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XXX,XXX.《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中国建筑出版社,20XX.2.XXX,XXX.《基坑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3.XXX,XXX.《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施工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措施。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保障基坑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在进行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工程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本文将从基坑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三方面提出具体的专项施工方案。

二、基坑支护方案1.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基坑围护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支护形式,确保基坑壁土体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进行。

•采用支撑等方式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稳定,以满足各个工程阶段的要求。

2.基坑围护施工•采用分段开挖的方式,同时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安全施工。

•严格遵守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规范,保证支护质量。

三、降水施工方案1.降水系统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设计合理的降水系统,确保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控制。

•考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设置降水系统的排水口和排水管道。

2.降水施工操作•确保降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密切监控降水效果,及时调整降水泵的运行状态。

•严格遵守降水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降水作业的安全进行。

四、土方开挖方案1.开挖方案设计•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包括开挖顺序、施工方法、开挖深度等。

•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要求,确定土方开挖的施工范围和限高限深。

2.土方开挖施工•采用合适的土方开挖设备,加强土方开挖现场管理,确保开挖施工的效率和安全。

•按照土方开挖方案的规定,控制开挖进度,及时处理开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综上所述,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是基坑工程中重点施工环节,需要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只有在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完成基坑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工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的专项施工方案,希望对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基坑支护与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与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与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基坑支护方案:1.确定基坑支护的类型: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和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开挖控制法、喷射混凝土支护法、拱形支护法等。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了解土层情况、地下水位等信息,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大小,进行围护结构的设计,并进行施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控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沉降等情况,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降水方案:1.降水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对基坑降水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降水设备、安装降水管道等。

2.施工过程中的降水措施:根据基坑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降水方式,如抽水、排水等,确保基坑的干燥,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安全监控:在降水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基坑的水位和水量,确保降水效果和施工安全。

4.施工后的处理:在降水结束后,对基坑进行检查,检查基坑的干燥程度和施工质量,以确保后续施工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1.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避免施工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

2.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准备充足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滑鞋、护目镜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4.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施工,避免意外的发生。

以上是基坑支护与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加强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可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补充,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排桩基坑降水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排桩基坑降水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排桩基坑降水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是基于对基坑开挖和支护工程的理解和经验,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常会遇到降水的情况。

为了防止基坑降水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水和防水。

以下是一种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排桩和基坑降水的处理方法。

方案一:基坑排桩及降水处理方案1.基坑排桩方案:(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土质情况,确定基坑的尺寸和形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开挖。

(2)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土层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桩方案。

排桩的目的是提高基坑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滑动和坍塌。

(3)选择合适的桩型和桩长,并设置适当的桩间距和桩距,以保证桩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4)在排桩的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桩身的浮沉和损坏,确保排桩的质量和效果。

2.基坑降水处理方案:(1)在进行基坑开挖前,根据现场情况和降水量,制定合理的降水处理方案。

可以选择人工排水或机械泵排水,或者综合采用两者的方式。

(2)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降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排水措施,保持基坑内的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3)选用合适的排水设备和工具,进行排水施工。

排水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排水效果达到要求。

(4)对于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地区,可以采用防水板或者防水膜进行封闭,防止地下水和降水渗入基坑内。

3.安全措施:(1)在进行排桩和降水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对于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的情况,要注意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时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于基坑开挖和排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监控和协调,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以上是一种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针对基坑降水问题,提出了排桩和降水处理的具体措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

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

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是在地下工程施工中,为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而采取的措施。

基坑的支护主要指的是对基坑周围土体进行加固和防护,而降水方案则是指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如何将地下水排除出基坑,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的内容。

一、基坑支护方案1.地表防护:在基坑周围的地表进行封堵,以避免地表土体的坍塌和水土流失。

可以使用钢板桩、混凝土墙等结构物进行围护,并且加固地表土体。

2.土钉墙:在基坑周围挖掘带有倾斜支护土层的槽,然后在土体内打入预制的土钉,形成钉挡土墙,以增加基坑的稳定性。

3.拱形支护结构:在基坑周围设置拱形支护结构,通过其自重和相邻土体的作用,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和抗倾覆能力。

4.加固支撑:对于较大的基坑,在基坑周围设置加固支撑结构,如预应力锚杆和混凝土护坡等,以增加基坑的稳定性和防护能力。

5.排土坡:在基坑周围设置合理的排土坡,以降低基坑周围土体的倾斜度和抗滑稳定性。

二、降水方案1.降低地下水位:通过井点降水的方式,设置抽水井,将周围地下水抽出,从而降低基坑内的地下水位。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单井点抽水、连续井点抽水或联合井点抽水等方式。

2.周边围堰:在基坑周围设置围堰,以防止地下水进入基坑。

围堰可以使用沉箱围堰、钢板桩围堰或深层围堰等结构,具体选择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工程规模。

3.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围护结构中设置水密性较好的地下连续墙,通过其储存的地下水容积和渗流的阻隔作用,将地下水排出。

4.预埋导水槽:在基坑围护结构中设置预埋导水槽,将地下水引导到周边排水系统中,通过排水管道将地下水排出。

5.加设水泥浆层:在基坑周围的土体上部加设一层水泥浆层,以防止地下水的渗流进入基坑。

水泥浆层可以通过注浆或喷浆的方式施工。

总结起来,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主要包括地表防护、土钉墙、拱形支护结构、加固支撑和排土坡等支护措施,以及降低地下水位、周边围堰、地下连续墙、预埋导水槽和水泥浆层等降水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开挖降水施工方案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2)第二节工程概况 (3)2.1工程主要情况 (3)2.1.1 专项工程名称 (3)2.1.2 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 (3)2.1.3 地形、气候及地质条件 (3)2.3工程施工条件 (4)2.3.1XX大道区域施工工况 (4)2.3.2交通 (4)2.3.3用水 (4)2.3.4用电 (4)2.3.5通讯 (4)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 (4)3.1总体施工安排 (4)3.2施工段落计划 (4)第四节施工组织机构 (5)4.1组织结构 (5)4.2各部门工作职责 (6)4.3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7)第五节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7)5.1施工准备 (7)5.1.1技术准备 (7)5.2资源配置计划 (7)5.2.1 劳动力配置计划 (7)5.2.2 物资设备配置计划 (7)6.1围护结构-SMW工法桩施工 (8)6.1.1概况 (8)6.1.2 SMW工法桩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8)6.2地基加固-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8)6.2.1机械选择 (8)6.2.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 (9)6.3基坑降水施工 (9)6.3.1概况 (9)6.3.2降水施工 (9)第七节基坑土方开挖 (10)7.1开挖控制原则 (10)7.2开挖准备工作 (10)基坑围护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据1、施工图:《XX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施工图第四篇土建I标第四册结构》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范》(GB500204-2002)2011年版4、《建筑基坑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6、《型钢水泥搅拌桩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9、《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1998)10、《焊接H型钢》(YB3301-25)1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第二节工程概况2.1 工程主要情况2.1.1 专项工程名称本方案为下穿通道基坑围护施工专项方案,为通道结构施工前必须或部分必须完成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①围护结构:SMW工法桩;②地基加固:三轴搅拌桩、双轴搅拌桩;③基坑降水:管井降水;④基坑开挖与支护。

2.1.2 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XX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是有轨电车网络中的骨干线路,全长约19.133km,线路东西向贯穿高新区,连接XX片区的生态城和XX城、XX片区的XX经济开发区、中心城片区的XX街道和XX街道,在终点站XX 乐园站与在建的轨道交通1号线和规划中的轨道交通3号线相互换乘。

本标段是XX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的第1标段:里程范围SDK0+00~SDK5+300,线路全长5.3m,其中:路基段3541.2m(分为一般路基及地基加固段路基两种形式),U型槽段774.7m(含长链78m),桥梁5座共1062m,通道5座。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土石方、道路排水、下穿通道、桥梁、安装工程等。

2.1.3 地形、气候及地质条件(1)本工程线路经过区域地貌类型单一,属XX洲冲湖积平原。

场区内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典型的XX水网化平原。

(2)XX地区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多年平均气温16.7℃;最冷平均气温3.1℃;最热平均气温29.9℃;极限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2.7℃;自11月中旬至至翌年3月下旬为无霜期,无霜期达230天左右。

XX地区降水量比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29.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一年中降水量不均匀,主要集中与6~9月份,约占全年的50%左右;1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3.9%左右;春末夏初多霉雨,夏季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雨,秋末冬初多阴雨。

XX地区平均相对湿度在76%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322.6mm,蒸发量变化受湿度、气温、气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3工程施工条件2.3.1XX大道区域施工工况施工场地位于XX大道与纵向路段交叉路口区段,施工场地最大跨度为123米,最小跨度72米。

需拆除XX大道沿线设施及既有路面。

2.3.2交通施工过程对既有道路进行全副封闭围护施工,一期施工封闭北侧道路及绿化带,二期施工封闭南侧道路及绿化带。

封闭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标示及交通引导工作,保持施工场外道路通畅,交通较为便利。

2.3.3用水施工用水利用XX大道沿线自来水管道,自行由总管采用150mm主管,60mm支管铺设若干条临时供水线路,至引各作业面及生活区。

2.3.4用电本标范围内施工用电利用发包人提供XX大道沿线电路电源施工使用:起点设置1台400KVA箱变电源,嫁先路路口位置设置1台500KVA箱变电源,秀水大桥西侧桥头位置设置1台500KVA箱变电源,青山大桥东侧桥尾位置设置1台500KVA箱变电源,共设3台500KVA箱变电源及1台400KVA箱变电源。

施工前将在施工范围内布设三相五线动力线路,在临时道路下每隔100米埋设2根φ104钢管,便于电缆线过路至施工区域内,主电缆线径为240mm²。

装设统一的配电箱,保证工程用电畅通安全。

同时在施工中将自备2台200kw 发电机,以备在停电时急用。

施工前配合业主与电力、电信等部门进行协商,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各种管线完好,工作状况良好,保证周围居民生活、生产不受施工影响。

2.3.5通讯信息通讯方便,按施工要求,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安设了现场使用的电话线路和网线,项目部设置了传真电话,上网电脑若干。

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3.1 总体施工安排为保证工期完成施工,其中5座通道采用平行作业施工(XX新城站2013年春节后实施),每座地下通道基本分为二期施工,先期施工北侧一期,通车后翻交至施工南侧二期。

施工顺序为:交通疏散--→管线改移、场地平整→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内降水→地基搅拌桩加固→开挖至第一道支撑位置以下→设第一道支撑,开挖至第二道支撑位置以下→设第二道支撑→开挖至基坑底面→及时施筑垫层→施筑地下通道底板防水层及底板结构、部分侧墙,拆除第二道支撑→施筑侧墙及顶板结构及防水层,拆除第一道支撑、拆除倒换支撑→恢复地面→拔出型钢,恢复路面。

质量目标:创“省级优质工程”安全目标:无死亡、重伤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机械设备事故,无行车安全事故,确保施工安全,确保既有设施安全。

文明施工目标:创“省级文明工地”3.2 施工段落计划5个通道平行施工,每个通道施工分两期进行:一期:①围护结构SMW工法桩施工:2012年12月18日~2013年2月5日;②地基加固:2012年12月18日~2013年2月5日;③冠梁:2013年2月1日~2013年3月10日;④基坑开挖与支护:2013年3月1日~2013年4月15日。

二期:①围护结构SMW工法桩施工:2013年5月20日~2013年7月5日;②地基加固:2013年5月20日~2013年7月5日;③冠梁:2013年6月1日~2013年7月6日;④基坑开挖与支护:2013年7月1日~2013年8月10日。

第四节施工组织机构4.1 组织结构为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等目标的实现,针对本工程项目的意义和特点,组建XX五公司XX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土建Ⅰ标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安全质量部、合同部、工程试验室及综合办公室7个职能部门。

全面负责这个项目的生产管理。

XX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Ⅰ标项目部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图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实行全面质量安全管理,成立地基加固施工、围护结构施工、下穿通道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施工等QC小组,开展QC 小组活动,随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精心组织施工。

4.2 各部门工作职责4.2.1 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校核、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

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保养和后期服务。

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开发新成果。

4.2.2 安全质量部:(1)依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项目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对试验技术工作进行指导。

(2)依据安全目标制定本项目的安全管理规划,并认真贯彻落实。

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安全抽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

负责安全检查督促,对危险源提出预防措施,制定抢险预案。

定期组织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4.2.3 合同部:负责向业主办理验工计价和合同管理,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

负责内部承包合同的制定、签订和管理,指导各作业队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负责本工程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

对本工程各工序进行定额测定及分析,适时算出各工序定额并分析个项目定额单价。

4.3 主要人员岗位职责4.3.1 项目经理:本工程总负责人,是质量、进度和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负完全责任。

4.3.2 项目总工程师:对质量、进度和安全负全面技术责任,主抓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主管工程部、试验室、测量组。

4.3.3 生产副经理:负责本项目现场日常生产安排和管理,负责现场的施工协调、施工进度,并兼主抓现场安全生产工作。

4.3.4 质量负责人:在项目总工的领导和授权下,主管本工程质量管理。

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审,组织制定经理部的质量方针目标,对质量指标、质量计划负责,并对质量保证系统的工作质量负责,组织质量奖惩工作。

4.3.5 安全负责人:负责本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制定本项目的安全管理规划,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抽查,定期组织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4.3.6 专业工程师:在项目生产副经理的领导和授权下,负责本项目隧道工程现场生产和管理,以及现场的施工协调、施工进度。

第五节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1 施工准备5.1.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按需要做到项目齐全,标准正确,内容完整,计划超前,交底及时,并按交底逐一抓好落实。

5.2 资源配置计划5.2.1 劳动力配置计划(1)管理人员配置项目部定员36人,设项目经理1人,常务副经理1人,负责本工程全面管理;副经理3名,负责工程的场地施工生产管理、安全、文明施工及对外协调;总工程师1人,负责本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XX创新及应用等工作;设安质部长1人,主管安全生产,负责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