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戏剧阅读指导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戏剧》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戏剧》知识点总结1. 戏剧的结构和分类戏剧结构外部分为幕、场、景等。
内部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戏剧分类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等。
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等。
题材历史剧、神话剧等。
2. 戏剧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的特征尖锐激烈: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因此最后爆发的冲突是格外激烈的。
《雷雨》中所有的人物都卷入了戏剧冲突,人物之间的交锋是惊心动魄的,矛盾层层叠加,最终爆发。
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矛盾,冲突鲜明而集中。
《雷雨》中三十年来两代人的矛盾纠葛,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展开,剧中场景集中在周家客厅和鲁家。
矛盾冲突的表现形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人之间意志和性格的冲突,属于外部冲突。
意志冲突,是指人物间对立的目的和动机出现,从而交织成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
《雷雨》中资本家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封建家长周朴园和渴望爱情与自由的蘩漪的不同动机,构成阶级、家庭之间的冲突。
矛盾冲突的表现形态人物内心的冲突:存在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属于内部冲突,此类冲突往往不易摆脱。
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的关系使鲁侍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她的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需要戏剧化的表现形式。
《茶馆》展示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矛盾冲突的不同类型单一型:这类戏剧冲突的对立面自始至终基本不变,在一次次的交锋中,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爆发。
《雷雨》中蘩漪与周萍的冲突一直存在,最终爆发。
主次型:全剧有一个主要冲突,但这一冲突并非每场都出现,有时出现的是次要冲突。
《西厢记》中主要冲突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三人与老夫人的冲突,但这一冲突并非每场都出现,有时出现的是次要冲突,即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冲突。
多样型:一些剧作没有完整而集中的戏剧情节,各场多由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组成。
这些剧作多在众多人物的活动中展示一个个分散的冲突,而这些冲突统一于一个共同的主题之下。
高考语文必备:戏剧阅读答题思路

高考语文必备:戏剧阅读答题思路高考语文必备:戏剧阅读答题思路新高考取消了考纲,因此考试题型和方式将更加灵活。
从去年到现在各地的模拟题、期中期末考试题来看,题型确实多种多样。
比如,以往从未在考试中出现过的现代诗歌阅读也被考到了。
试卷中第二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四类。
显然,戏剧也在考查范围之内,不容忽视。
戏剧题重点关注三种题型:戏剧冲突、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
一、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1.人与人的冲突(外部冲突)。
比如,《雷雨》中董事长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封建家长周朴园和蘩漪的不同动机,构成阶级、家庭的冲突。
《茶馆》中,精明善良的王利发和耿介正直的常四爷等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在相互撞击中引起冲突。
2.人物内心冲突(内部冲突)。
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都是侍萍的亲生骨肉,要侍萍答应他们的结合,她既难同意,又无法道出真情。
儿女的要求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内心冲突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
《茶馆》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二、戏剧语言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在戏剧中要关注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即隐藏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它常用双关、暗示、隐喻等手法。
潜台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进戏剧冲突、表现主题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人物性格在戏剧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小说类似。
为了避免遗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首先,联系相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高考戏剧阅读知识点总结

高考戏剧阅读知识点总结戏剧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在高考中,戏剧阅读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通过对戏剧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并提升语文素养。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总结高考戏剧阅读的重点内容。
1.戏剧的定义和特点戏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手段来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戏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实际演出:戏剧是为演出而写的,它需要演员的表演和舞台的布景来呈现。
- 对白性质:戏剧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传递信息。
- 杂剧性质:戏剧常常会融入歌舞和戏曲的元素,以增加趣味和吸引力。
- 高度象征性:戏剧多采用象征手法,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感情。
2.戏剧的流派和代表作戏剧有多种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古代戏剧:包括希腊悲剧和喜剧,代表作有《奥赛罗》和《麦克白》等。
- 正剧:以描写英雄人物的悲惨命运和社会冲突为主题,代表作有《红楼梦》和《汉宫秋》等。
- 话剧: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话和情节展示社会问题,代表作有《茶馆》和《雷雨》等。
- 编舞剧:融合了舞蹈和剧情,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和《梁祝》等。
3.戏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戏剧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包括:- 戏剧冲突:戏剧中的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人物之间的冲突和人物内心的冲突。
- 舞台布景和道具: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设计能够为戏剧增色,展示不同的场景和氛围。
- 角色形象:角色形象是戏剧中的重要元素,通过角色对话和行为可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 节奏和音乐:戏剧通过节奏和音乐的运用来增强戏剧的感染力和观赏性。
4.戏剧作品与社会时代戏剧作品往往与社会时代息息相关,通过阅读戏剧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思潮。
- 古代希腊悲剧揭示了古希腊人对命运和智慧的思考。
- 《红楼梦》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反映了封建家族的衰败和人性的复杂性。
- 话剧《茶馆》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对抗。
高中戏剧阅读必备答题技巧

高中戏剧阅读必备答题技巧介绍高中戏剧阅读是高中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必备的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戏剧作品并回答相关问题。
技巧一:了解戏剧基本特点在阅读戏剧作品之前,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戏剧具有对话和动作来展现故事情节的特点,同时还包括角色、舞台设置等元素。
通过了解戏剧的特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戏剧作品。
技巧二:仔细阅读剧本在阅读戏剧作品时,学生应该仔细阅读剧本,并注重细节。
剧本中的对话和台词是理解戏剧情节和角色性格的重要线索。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舞台设置和指示,这些对理解剧情发展和舞台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技巧三:分析角色性格和动机在阅读戏剧作品时,学生应该重点分析角色的性格和动机。
通过对角色的行为和对话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戏剧的意图和主题。
技巧四:理解戏剧结构和情节发展戏剧作品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情节发展。
学生应该理解戏剧的起承转合和冲突发展,以便更好地把握剧情的发展脉络。
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剧情结构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技巧五:注意主题和意义戏剧作品通常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和意义。
学生在阅读和解析戏剧时,应该注意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戏剧作品,并在回答问题时有更多的观点和观察角度。
总结以上是高中戏剧阅读必备的答题技巧。
通过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仔细阅读剧本、分析角色性格和动机、理解戏剧结构和情节发展,以及注意主题和意义,学生能够在阅读戏剧作品并回答相关问题时获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这些技巧对高中学生有所帮助。
高考戏剧阅读知识点

高考戏剧阅读知识点戏剧是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高考中,戏剧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考戏剧阅读的知识点,并指导大家如何在考试中做到准确把握。
一、戏剧的定义和特点戏剧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它通过舞台表演来交流和传达思想。
戏剧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戏剧是一种集合了文字、表演和舞台视觉的艺术形式。
2. 戏剧通过对话和动作来表达情节和人物,具有强烈的可视化和表现力。
3. 戏剧的结构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通过冲突的展开和解决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二、戏剧的分类戏剧根据其表现形式和风格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现代剧等。
在高考中,悲剧和喜剧是两个重点考察的类型。
1. 悲剧:悲剧以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悲剧性的结局为主要特征,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反思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来引发观众的思考。
2. 喜剧:喜剧以幽默、滑稽、夸张等手法让观众感到欢笑,通过对生活中的困境和矛盾的戏剧化表达来达到娱乐和批判的效果。
三、常见的戏剧作品在高考戏剧阅读中,会出现一些经典的戏剧作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古希腊悲剧:如《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它们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遗产,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2. 莎士比亚戏剧: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剧本也是高考戏剧阅读的常见内容。
3. 中国戏剧作品:如元曲《西华山》、现代戏剧《茶馆》等,通过中国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展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四、戏剧阅读的技巧在高考戏剧阅读中,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剧本和表达。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戏剧阅读技巧:1. 精读剧本:仔细阅读剧本的剧情、对白以及舞台指示等内容,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2. 注意舞台细节:剧本中会有很多舞台细节的描述,包括布景、服装和道具等,关注这些细节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
阅读指导戏剧作品分析教学案

阅读指导戏剧作品分析教学案导语:戏剧作品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通过对戏剧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阅读指导戏剧作品分析教学案。
第一部分:导入戏剧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故事呈现给观众。
在进行戏剧作品的分析前,先导入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1 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戏剧片段,如《哈姆雷特》的“世上是否存在真实”独白等,让学生感受戏剧的独特魅力。
1.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戏剧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戏剧作品的表现手法等。
第二部分:戏剧作品的基本要素在进行戏剧作品的分析前,学生需要了解戏剧作品的基本要素,如角色、情节、舞台等。
2.1 角色分析介绍角色的不同类型:主角、配角、喜剧角色等,并分析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和与其他角色的关系等。
2.2 情节分析解读戏剧作品的情节结构,包括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局等,并分析情节发展中的冲突和转折点。
2.3 舞台分析分析戏剧作品的舞台布置和道具设置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的影响,并学习舞台指示的阅读方法。
第三部分:戏剧作品的文学技巧戏剧作品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学技巧。
在进行戏剧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时,学生需要关注以下文学技巧:3.1 对白学习分析对白的用词、语气、节奏和语法等,借此揭示角色关系和情节发展。
3.2 舞台说明解读舞台说明的用词和描写手法,分析其对舞台表演的具体指示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3.3 舞台语言通过分析角色的独白和独白的表演方式,并结合语言特点,揭示角色内心世界和戏剧意义。
第四部分:戏剧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戏剧作品不仅仅是一段故事的呈现,还承载着深刻的主题和意义。
学生需要分析戏剧作品中隐藏的主题和提供的思考。
4.1 主题理解通过阅读和分析戏剧作品,挖掘出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如爱与恨、正义与邪恶等。
4.2 作品意义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戏剧作品的深层含义和影响。
高考语文戏剧阅读题知识及答题技巧汇总

高考语文戏剧阅读题知识及答题技巧汇总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元素,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出戏的“本”。
戏剧文学与其他文学体裁具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要供舞台演出,因此具有时间、空间的集中性、尖锐的矛盾冲突和语言个性化等特点。
戏剧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按艺术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话剧以动作和对白为主要表现手段,歌剧则以歌唱为主,而舞剧则以舞蹈动作和器乐为主要表演手段。
戏曲则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以歌、舞、话剧三者有机结合为特点,其中京剧、评剧、越剧、豫剧、粤剧等为全国性的剧种。
戏剧还可以按剧情繁简和结构、题材反映的时代、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在阅读戏剧时,需要注意理解剧情、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分析矛盾冲突和表现
手法等方面,以全面理解戏剧作品。
同时,还需要注意阅读时的语言感受和表达方式,以提高阅读的鉴赏水平。
整本戏剧阅读指导策略

整本戏剧阅读指导策略为了有效指导戏剧阅读,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预在开始阅读一本戏剧前,先进行预。
可以阅读关于该戏剧的背景资料,了解戏剧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动机等。
此外,可以浏览剧本的简介、角色介绍和剧情概要,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角色分析在阅读戏剧时,重点关注各个角色。
分析每个角色的特点、性格和目标,了解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和发展。
可以创建一个角色列表,记录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剧情。
3. 剧情结构理解戏剧的剧情结构对于阅读和理解戏剧非常重要。
重点关注剧本的开头、发展、和结局,分析剧情的起伏和转折点。
可以在阅读时做笔记,记录剧本中重要的情节和事件。
4. 对白分析戏剧主要依靠对白来传达信息和展示角色之间的关系。
仔细分析对白,关注角色之间的互动和语言表达方式。
注意角色的语气、语速和用词选择,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5. 情景设定戏剧中的情景设定对于理解剧情和气氛非常重要。
关注剧本中描述的场景、时间和地点,想象并理解角色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和情感变化。
6. 主题分析探索戏剧中的主题是阅读过程中的关键。
思考剧本中探讨的问题、主题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剧本中的对话、事件和角色的发展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7. 交互研究阅读戏剧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研究。
可以组织阅读小组,讨论戏剧的情节、角色和主题。
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倾听他人的想法和见解,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通过采用以上指导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提高对戏剧的阅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戏剧阅读指导难点攻略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与散文、诗歌、小说并列的戏剧文学,指供表演使用的剧本。
我们这里所说的戏剧的鉴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鉴赏。
尽管近些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从未选考过戏剧,各地的模拟卷也较少涉及剧本阅读,但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一定不会考查。
鉴赏戏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理清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剧中人物由于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也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渗透于剧作的全过程和全要素中,它是题材的基本内容,情节运动的基本动力,主旨显现的决定性依据。
把握住了戏剧冲突,就等于抓住了总纲,纲举而其目自张。
如何理清戏剧冲突呢?我们知道,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不管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从情节的推进入手进行分析。
分析时,可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把握,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情节细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合起来,作综合分析。
如《窦娥冤》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直至行刑的全过程,按情节的开展,这折戏可以划分为三个场景:被押赴刑场的情景,与婆婆诀别时的情景,临刑时的情景。
抓住其中的“指天斥地”、“发下三愿”这两个主要场面,不难把握此折展示的是窦娥与元代贪官污吏之间的矛盾。
此外作者着意写窦娥要求避开前街去后街,为的是怕自己的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窦娥温顺善良的美好心灵。
如此善良的人却蒙冤而死,从而更深刻地批判了毁灭美的黑暗现实。
品味戏剧语言。
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艺术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
分析舞台说明,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辅助作用。
如《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奠定了悲剧情调,烘托出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思想情绪,也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冲突总爆发作好了铺垫。
品味人物语言,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
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
分析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三方面入手。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例如《日出》中顾八奶奶关于爱情的话:“爱情就是你心甘情愿拿出钱来叫他花,他怎么胡花你也不心疼,那就是爱情!爱情!”,一句话把她黑色的出身、地位、气质、教养以及黑色的灵魂暴露无遗。
所谓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比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等。
我们所说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雷雨》中繁漪关于吃药的那句台词“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恰如其分地表述了她特殊的处境和她对环境的不满和反抗,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波澜,通过动作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所谓潜台词,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者说言外之意。
如《雷雨》中,当鲁大海听说代表返回、工人复工、自己被开除后,愤怒揭露周家的罪恶发家史;周萍则出言相骂,大打出手,此时,鲁侍萍话语中的两次转折(“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展示出侍萍与周萍母子相逢时辛酸、机智、欲露急藏的心理。
欣赏人物形象。
在了解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
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
这就要求人物形象必须具有典型性——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只有这样,人物才能栩栩如生。
以周朴园为例,他是一个言必称“秩序”的道貌岸然的家长,一个大煤矿的法人,一个体恤下情的经理。
可是,他又是一个口是心非、心狠手辣的伪君子,一个贴着金装的魔鬼,一个高唱开明的暴君,一个需要感情、玩弄感情、最后失去一切感情的“精神乞丐”。
这是一种特定的专属于他自己的“周朴园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又是一种时代现象和历史现象的浓缩。
这一精神怪胎,正是中国封建主义的专制性、专横性、自私性和伪善性,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冷酷性与精明性的结合而诞生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上层统治者的“文化——精神”的代表,是时代的大雷雨注定要将其荡涤的社会残渣的心理标志与人格标志。
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周朴园之所以成为周朴园,成为社会的也是个人的周朴园,这是因为他生活在独特的又与普遍性相联的社会环境中,他必然对此做出各种适应,由此而形成了他的习惯,他的处世方法,他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形成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人格和性格;而这种特殊的人格和性格,又是他应付环境的历史所形成,所以它必然具有社会性。
冲刺演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雷雨(节选)外面敲门声。
鲁贵快十一点,这会有谁?鲁四凤爸爸,让我去看。
鲁贵别,让我出去。
鲁贵开左门一半了。
鲁贵鲁贵谁?外面的声音:这儿姓鲁么?鲁贵是啊,干什么?外面的声音:找人鲁贵你是谁?外面的声音:我姓周。
鲁贵(喜形于色)你看,来了不是?周家的人来了。
鲁四凤(惊骇着,忙说)不,爸爸,您说我们都出去了。
鲁贵咦,(乖巧地看她一眼)这叫什么话?鲁贵下。
鲁四凤(把屋子略微整理一下,不用的东西放在左边帐后的小屋里,立在右边角上,等候着客人进来)这时,听见周冲同鲁贵说话的声音,一时鲁贵同周冲上。
周冲(见着四凤高兴地)四凤!鲁四凤(奇怪地望着)二少爷!鲁贵(谄笑)您别见笑,我们这儿穷地方。
周冲(笑)这地方真不好找。
外边有一片水,很好的。
鲁贵二少爷。
您先坐下。
四凤,(指圆椅)你把那张好椅子拿过来。
周冲(见四凤不说话)四凤,怎么,你不舒服么?鲁四凤没有。
——(规规矩矩地)二少爷,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要是太太知道了,你——周冲这是太太叫我来的。
鲁贵(明白了一半)太太要您来的?周冲嗯,我自己也想来看看你们。
(问四凤)你哥哥同母亲呢?鲁贵他们出去了。
鲁四凤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周冲(天真地)母亲告诉我的。
没想到这地方还有一大片水,一下雨真滑,黑天要是不小心,真容易摔下去。
鲁贵二少爷,您没摔着么?周冲(稀罕地)没有。
我坐着家里的车,很有趣的。
(四面望望这屋子的摆设,很高兴地笑着,看四凤)哦,你原来在这儿!鲁四凤我看你赶快回家吧。
鲁贵什么?周冲(忽然)对了,我忘了我为什么来的了。
妈跟我说,你们离开我们家,她很不放心;她怕你们一时找不着事情,叫我送给你母亲一百块钱。
(拿出钱)鲁四凤什么?鲁贵(以为周家的人怕得罪他,得意地笑着,对四凤)你看人家多厚道,到底是人家有钱的人。
鲁四凤不,二少爷,你替我谢谢太太,我们还好过日子。
拿回去吧。
鲁贵(向四凤)你看你,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太太叫二少爷亲自送来,这点意思我们好意思不领下么?(收下钞票)您回头跟太太回一声,我们都挺好的。
请太太放心,谢谢太太。
鲁四凤(固执地)爸爸,这不成。
鲁贵你小孩子知道什么?鲁四凤您要收下,妈跟哥哥一定不答应。
鲁贵(不理她,向周冲)谢谢您老远跑一趟。
我先给您买点鲜货吃,您同四凤在屋子里坐一坐,我失陪了。
鲁四凤爸,你别走!不成。
鲁贵别尽说话,你先给二少爷倒一碗茶。
我就回来。
鲁贵忙下。
1.剧中周冲说“这是太太叫我来的”后,鲁贵“明白了一半”,结合全文,你觉得鲁贵“明白”的是什么?答:2.这段文字中涉及的戏剧冲突有几点?请简要分析。
答:3.剧中鲁贵在收下周冲的钱后说“您回头跟太太回一声,我们都挺好的。
请太太放心,谢谢太太”,“请太太放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4.结合这段文字,简要概述鲁贵和周冲的性格特点。
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
(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
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
(围披肩)托伐,再见。
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娜拉:那就难说了。
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她对丈夫的一切义务。
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对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
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
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
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
现在事情完了。
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吗?娜拉: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生人?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
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
再见。
(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
)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
她走了。
(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1.剧中娜拉说“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娜拉所说的“真正像夫妻”指的是什么?答:2.为什么娜拉要对丈夫称自己为“你的泥娃娃”?答:3.剧中娜拉为什么要“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答:4.简要介绍本剧中娜拉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