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跨考点综合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文化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 人民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文化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 人民必修

历史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分期我国封建经造纸术的发明古代科技我国古代科济高度发改进是书写材封建经济的进入总结技初步发展,四大发料的一次伟大发展为科技、时期;中展;《诗经》明进入成熟革命;数学、文学、书法、国小说创和《离骚》期,并逐渐天文历法、农绘画的发展作进入新历史分别奠定现外传;天文学、医学均取奠定坚实基阶段;书要旨实主义、浪历法等取得得伟大成就; 础,我国古法、绘画漫主义的基重大发展;汉赋佳作涌代科技、文取得重大础;汉字与词进入繁盛现;书法、绘学艺术取得发展;戏绘画取得重时期;风俗画取得较大发全面发展。

曲发展进大成就。

画是画坛最展。

入活跃期。

大亮点。

历史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分期1.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农业息息相关,体现了对农业服特征务的特点。

3.文学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政治状况紧密联系,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

一、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特点1 . 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 , 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技严格地讲是经验科学 , 主要表现为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进行积累、整理 ; 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 , 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 . 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 , 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 , 直接从这些现象中进行总结 , 在揭示现象背后的原理方面则很薄弱 ; 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 , 将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 , 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3 . 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 , 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大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 实用性强 , 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 ; 西方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 , 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绘画、雕塑促进工艺技术发展
古代中国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促进了工艺技术的发展,如绘画 中的颜料研制和雕塑中的材料加工技术都得到了不断提升。
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科学思想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如《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梦溪笔谈》 中的自然科学见解等,这些作品对科技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族特色。
03 古代中国科技与 文学艺术关系探 讨
科技对文学艺术影响
01
造纸术、印刷术推动文化传播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从而推
动了文学艺术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02
天文、历法对诗歌创作影响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历法相当发达,这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
许多诗歌中融入了对天文现象的描绘和历法知识的运用。
01
包括四大发明、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方
面的突出成就。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
02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以及书法、绘画、
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作品。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03
包括与周边地区的科技文化交流,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高考命题趋势预测
01
结合时代背景,考察古 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 艺术成就的时代意义和 影响。
古代中国数学以算法为中心,注重实际应用,如《九章算术》等著作 体现了当时数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天文历法
古代中国天文历法成就斐然,如《石氏星表》、浑天仪等,对农业生 产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成就
古代中国医学以中医为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如《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77页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77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的科技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文化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全国通用版)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全国通用版)

秦朝儒学处于 受压制时期
“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 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 改造时期
儒学处于 独尊的地位
在继承先秦儒学“仁”“仁政”等思想的 基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 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 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文化大革命” 期间
儒家思想进一步 遭到批判
对儒家文化进行全民的、规模最大 的破坏,儒家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进 一步减弱
专题二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比较项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欧洲启蒙运动
政治 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 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 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 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 空前壮大
必修三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
单元综合提升
内容索引
单元知识结构 纵横线索归纳 主观大题演练
单元知识结构
纵横线索归纳
专题一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程
春秋战国儒学 创立和发展时期
地位
儒家思想受到 统治者的冷落
原因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 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 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 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需要
廉颇 韩非 荆轲 陈胜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 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指导语 1.首先确定本题的时空界限:材料给出的是“东汉”,设问中要求的是“中国 古代史”。 2.根据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观点明确。 (1)可以从肯定班固的评价标准谈看法。例如:①从表格整体内容上看:汉代 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是儒家思想;②从表格具体内容上看:人物按圣人 愚人标准划分,折射出儒家占主流地位的特点;道家(老子)和法家(商鞅、韩 非)人物排名前列,折射出汉代新儒学外儒内法的特点;民间的商人(范蠡)、 侠客(荆轲)和农民(陈胜),折射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特点;表中未展列评判 汉代人物,折射出史家受制于时代的特点。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浙江课件: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浙江课件: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
3.李清照(南宋、婉约派):经历过南渡悲苦、对山河破碎有切身感受,其
词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反映南宋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时代
特征)
4.辛弃疾(南宋、豪放派):以其高超的艺术功力、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
的个性风格,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四)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b)
元杂剧代表人物,作品揭露黑暗的现实、讴歌反抗精神。代表作
《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五)明清四大长篇小说——(b)
1.《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为历史演义
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模范。
2.《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为英雄传奇小
说的创作树立了模范。
3.《西游记》:吴承恩,明朝,神魔小说。在一个传统的取经故事里,
之间”,“②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
者千有余篇。
论从史出 史料二 ①反映了汉赋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②适应了 (2014· 四川高考)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
பைடு நூலகம்
统治者的需求。
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论从史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历史理解 1.影响科技文化发展繁荣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2)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3)经济因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4)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是否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是否推行 了有利于文化、教育发展的政策。 (5)文化交往因素: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交往程度,是一定时期文化 发展的重要条件。 (6)前代科技文化的基础。 (7)广大科技文化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7页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7页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术与文化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牡 丹 蕉 石 图
墨 兰 图
1、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2、山水画:是国画的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述内容,在题材 上特别讲究布局勾画,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在创 作上,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 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3、宫廷画:广义的说是指围绕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 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也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 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题材非常广泛,以工笔设色和 写实风格为主。 4、风俗画: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题材的人物画; 5、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 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 6、工笔重彩: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绘画艺术
张旭
自 怀 叙 素 帖
天 际 乌 苏 云 轼 帖
魏碑:魏碑是我国南北 朝时期(公元420-588年) 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 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 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 种。北魏书法是一种承 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 渡性书法体系,对当时、 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 生了巨大影响。 龙门二十品
瘦金体:瘦金体是宋徽宗
(赵佶,1082~1135年)创 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 书”或“瘦筋体”,也有 “ 瘦金体 鹤体”的雅称, 是楷书的一种。其特点是瘦 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 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 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 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 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3、课本学思之窗。
2、中国的书法艺术大致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由 隶书衍生出哪些字体?兼具哪些功能?这些字体 都有何特点?列举相应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等 慈 寺 碑
钟繇小楷
佛 王 遗 羲 教 之 经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共39张PPT)

6.牢记明清小说的 1 大特点及 4 大影响因素 (1)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 佛、道三教。 (2)影响因素
素材来源 物质基础 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为小说创作提供 丰富的文学素材 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的 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 活的深刻观察等
绘画风格
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商品 绘画功能 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8.明确古代中国文学的 1 大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特点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 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9.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古代文人画在创作方面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 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突出特点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以 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
一轮复习必修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018/8/22
[主干串知]
[教材归纳] 1.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四大特点
在科技内容上
研究方法
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探索不够
对典籍的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 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一轮复习必修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念 奴 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赤 卷起千堆雪。 壁 江山如画, 怀 一时多少豪杰。 古 (宋· 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1)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辞藻华丽、对仗 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一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 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
3 押题热考视角
1.命题点 通史意识——汉代历史现象
与右侧文本材料所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
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
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市民阶层壮大
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B.农民娱乐的需求 D.宫廷贵族的消遣
解析 题干的这种艺术形式是宋词,故A项正确;

农民生活贫穷,文化素养较低,B项不是其原因,故B项错误;
C、D项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其社会根源,故C、D项错误。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谢谢欣赏!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3.明清——承古萌新时期 (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国粹”京剧(加试题):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 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2 理解综合问题
1.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
1234567
解析 答案
5.命题点 主干知识——文学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
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1234567
解析 答案
6.命题点 史学素养——史料分类
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
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
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三国志》
C.《三国》
B.《三国演义》 D.《三国英杰传》
解析 《三国志》是史学家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记录,属于第一手史料,
故A项正确。
1234567
解析 答案
右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
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秦朝 C.唐朝
B.汉朝
√D.宋朝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 略法度
●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1234567
解析 答案
3.命题点 世界意识——四大发明的世界意义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
项是 A.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
√B.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出调整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华丽的文体
解析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汉代太学的设立,故B项正确。
●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
1234567
解析 答案
2.命题点 时空观念——宋代历史现象
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解析 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234567
解析 答案
4.命题点 唯物史观——文艺是社会现实的映象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
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
火药
事上广泛使用
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 指南针
线索2——古代中国的文艺
1.从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时期 (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2)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 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 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又要针对具体历史事实进行评判,因此体现了“言必有据”和“论从史
出”的原则,故选B项。
1234567
解析 答案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2.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全面繁荣时期 (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 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 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 (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 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 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 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的形成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必修第三 册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跨考点综合
时空定位
内容索引
1 归纳主要线索 2 理解综合问题 3 押题热考视角
1 归纳主要线索
线索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名称
成就
影响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 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
造纸术
改进造纸术
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 印刷术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项目
中国
西方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
经济
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增长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展提供了保障
思想 文化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 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 予以充分重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 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发
对外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
2.宋元时期科技文艺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 (1)科技:宋元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其西传的重要时期,反映了 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 (2)文学:宋词一方面是表达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的形式;另一方面也 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的现实。 (3)书画艺术:宋元诸多书画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盛行的风 俗画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
7.命题点 史学素养——史学原则理解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
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④以小见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儒家主张编写史书既要弄清楚具体的历史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