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8年绵阳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题

七年级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2018年4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3.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①地动仪模型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A . 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5.“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
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6.下列文物出土于唐代墓葬,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出什么?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7.“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
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8.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人教版四川绵阳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四川绵阳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春秋曾国贵族曾公求墓葬出土编钟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
据此可知()A: 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B: 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C: 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D: 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答案】C【解答】编钟上的铭文反映的是曾国作为诸侯国追随周昭王南征,说明曾国认同了周王的权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曾国作为诸侯国随周昭王南征,是分封制巩固的表现,没有体现分封制受到冲击,排除A;周昭王南征并不代表西周政治中心南移,也不能证明西周实现对边疆的控制,排除BD。
故选C。
第2题.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A: 严禁贪污B: 颁布均田令C: 迁都洛阳D: 实行汉化政策【答案】D【解答】据材料孝文帝……诏断北语,一从正者……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实行汉化政策,要求大臣在朝堂必须说汉语,禁止说鲜卑语。
第3题.我国古代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对下面我国古代两大水利工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至今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B: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C: 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都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D: 这两项古代水利工程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答案】C【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给当时民众造成沉重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隋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因素,C项错误。
故选C。
第4题.1727年,为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朝在西藏设置了()A: 乌里雅苏台将军B: 西域都户C: 伊犁将军D: 驻藏大臣【答案】D【解答】1727年,为监督西藏地方政务,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绵阳市2018年川教版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

绵阳市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2.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
”不可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南宋对外贸易发达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3.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D.统一国家的建立4.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这种形式下,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人民解放军发动外线作战,向国民党统治区进攻的战略方针。
下列事件中属于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 D.豫湘桂战役6.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7.下列关于世界各国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B.古希腊的《十二铜表法》是近代许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C.汉景帝时,减轻刑罚,废除了肉刑,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D.日本大化改新,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8.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传说螺祖是黄帝的元妃。
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 四川地区已经出现手工业B. 当时已经建立了国家C. 黄帝主要活动于四川地区D. 禅让制度已经被破坏【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被称为“丝绸之母”,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体现了四川地区已经出现了手工业。
B项黄帝时期还没有建立国家;C项黄帝主要活动与黄河流域;D项表述错误。
故选A。
2. 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
这些主要说明A. 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B. 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C. 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D. 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领先于全世界,由于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以及文官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A项表述错误;B项与题意表达的含义不符;D项表述错误。
故选C。
3. 分析图片中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下列四个历史人物中符合这一共同特点的是A. 噶尔丹B. 五世达赖C. 大小和卓D. 林则徐【答案】D【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末明初,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1662年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所以戚继光和郑成功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民族英雄。
ABC项都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首领;D项林则徐1839年进行了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也是民族英雄。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一、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今日无非一死,但虽死而海军的声威永在!”与上述民族英雄的事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义和团运动D.黄海大战2.如图是李明的笔记,其中部分字迹因种种原因不清晰了,这部分字迹应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3.五四运动的参加者许德珩回忆说:“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运动,然而五四运动却高于辛亥革命。
”得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A.敢于彻底反帝反封建B.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C.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成功D.明确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4.党和红军的许多领导人和广大干部战士,从革命战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战略转移中遭受的挫折,是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他们强烈要求改换领导,改变军事路线。
为此,中共中央做出的决定是()A.进行秋收起义B.召开遵义会议C.发动南昌起义D.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6.下列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其中属于敌后战场抗战的是()①平型关大捷②台儿庄战役③保卫大武汉④百团大战⑤第三次长沙会战A.①③④B.②⑤C.②③⑤D.①④7.如图是一幅历史照片,可以用来佐证()A.战略决战的开始B.全国大陆基本解放C.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垮台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9.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四川绵阳中考历史与社会考试题历史部分

绵阳市初中 2018 级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试卷第 I 卷<选择题。
共 24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4 个小题,每题1分,共 24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1、光明中不正在组织历史知识比赛。
主持人说:“他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一致了钱币、胸怀衡和文字。
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
”你以为主持人描绘的人物是:iWw8TnBkAcb5E2RGbCAPA、禹B、嬴政C、杨坚D、李世民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能反应唐代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文物是:A 、司母戊鼎B、“汉并天下”瓦当C、筒车 D 、《清明上河图》 <局部)3、曙光中学历史研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环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立一期历史板报,能够采集的有关史料有:iWw8TnBkAcp1EanqFDPw①、张骞能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岳飞抗金④、郑成功光复台湾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1912 年,图乙代替图甲成为中国的国旗。
你以为惹起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图甲图乙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5、中共十八大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代表名额共2270 名,由全国40 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右以下图反应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状况,此中中共党员人数增加最快的历史期间是:iWw8TnBkAcDXDiTa9E3dA、新文化运动期间B、国同革命运动期间C、红军长征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6、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表是吴斌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
你以为这个表格的主题是:事件时间结果一五计划1953—— 1957 年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确立了初步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成为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大纲三大改造1953—— 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成立大跃进1958 年开始国家遇到重要损失,人民生活遇到极大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年开始伤害民众的生产踊跃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盛行B、建设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C、新中国政权的稳固D、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研究iWw8TnBkAcRTCrpUDGiT7、2018 提是“”恐惧侵袭事件十周年。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学习啦丽仪 2017-09-12 17:14:10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做的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 半地穴房屋B. 打制石器C. 稻谷D. 彩陶器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他”是()A.梁启超B.陈独秀C.李大钊D.胡适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A.AB.BC.CD.D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
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材料描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10.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
最新-2018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历史试题及答

保密★ 启用前【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8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5至7页,第Ⅱ卷7至8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③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④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 秦统一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辄徙其豪侠于蜀”。
这一措施①充实巴蜀人口,加强蜀地控制②削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③促进蜀地开发,推动民族融合④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对该作品的正确解读是A.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始流行B.牛耕逐渐普及到了大江南北C.推动中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D.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发展5. 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C.冲破门第,品德惟上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6.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市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与社会
第I卷(非选择题共1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2.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
”不可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南宋对外贸易发达
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
3.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
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统一国家的建立
4.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这种形式下,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人民解放军发动外线作战,向国民党统治区进攻的战略方针。
下列事件中属于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平型关大捷 D.豫湘桂战役
6.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7.下列关于世界各国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
B.古希腊的《十二铜表法》是近代许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C.汉景帝时,减轻刑罚,废除了肉刑,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
D.日本大化改新,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8.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全体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B.“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亚历山大东侵的足迹远达印度河流域
D.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9.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其共同点不包括()
A.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10.图书《安妮日记》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该书通过日记的形式,记载了犹太女孩安妮为免遭纳粹迫害,与家人躲躲藏藏的生活。
日记将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
该书( )
A.批判了三角贸易时葡萄牙人残害黑奴的暴行
B.反映了一战时人们对“凡尔登绞肉机”的恐惧
C.控诉了二战时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暴行
D.揭露了冷战时美国侵略越南的暴行
11.当今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已经联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都在一条船上”。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中国家有利
B.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使其经济地位下降
C.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解决
12.下列对“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理解正确的是()
A.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B.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途径
C.提高了集团内各国的国际竞争力
D.彻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8分,共18分)
1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三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3分)(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
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两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原因。
(3分)
14. (8分)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攻击。
”
材料三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
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
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1)材料一中图1、2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简要评价这一体系。
(3分)
(2)材料二中《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哪一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该政策开始执行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分)(3)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成立哪一组织与之对抗并标志两极格局局面形成? (1分)
(4)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2分)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B2.D3.B4.A5.B6.B7.D8.A9.D10.C11.D12.C
13.(1)图1《南京条约》;图2《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
(2)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任选两例)(3)原因:欧洲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迅速;清政府闭关锁国;人们鄙视西方科技,愚昧无知;不重视教育与科技。
14.(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建立了战后暂时的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但由于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而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2)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出台。
(3)华沙条约组织(或华约组织)。
(4)多极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