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酸碱平衡紊乱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排泄固定酸 维持血浆3-浓度
1. 3重吸收 ()
肾血管 近曲小管 管腔
集合管 肾血管
Na+ HCO3-
Na+
HCO3 - + H+ ↑
H2CO3
↑ H2O +CO2
+ 3-
H+
↓
H+ + HCO3 ↑
H23
H2CO3
↓ 2 + H2O
↑ H2O +CO2
ClHCO3-
重吸收的3不 是滤过的3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
病理生理教研室 吴立玲
38 , 2 (直立性眩晕 )
:(泻药)
: 110/60 80/50 100
:
[] = 140 [] = 3.3 [] = 116 [] = 9 = 40
= 7.25
酸碱平衡紊乱
()
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 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 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
Cl-
Cl-
HCO3AG
UA UC
HCO3-
AG
UA UC
正常
AG正常 型代酸
原因()
入酸增多(excess intake) 摄入含氯酸性药过多
3-丢失( ) 严重腹泻、小肠及胆道瘘管、
肠吸引术等
排酸减少(impaired excretion)
急、慢性肾衰泌H+减少
摄入含氯药物过多
在代谢中产生H+和 肾小管重吸收 ,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
一、代谢性酸中毒
()
概念()
以血浆 [3-] 原发性减少和 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a 3-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f2a601b8f67c1cfbd6b806.png)
精选版课件ppt22 Nhomakorabea 1. 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
PaCO2↑→ 降 低 脑 脊 液 及 脑 间 质 液 pH→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
很 敏 感 )→ 呼 吸 ↑ → CO2 排 出 特点↑:→PaCO2↓→pH↑
酸
碱
精选版课件ppt
7
酸碱物质的来源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特点:
机体代谢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量 »碱性
物质量
分类:
挥发酸、固定酸
精选版课件ppt
8
挥发酸 (Volatile acid)
糖、脂肪、蛋白质氧化终产物
CA CO2 + H2O
H2CO3
H2CO3 →H++ HCO3-
挥发性酸
H2CO3
经肺呼出--呼吸性调节
定 义在标准状态下,将1L全血或血浆用酸
或碱滴定至pH7.4时所用的酸或碱的量 正常值-3.0 ∽ 3.0 mmol/L 意 义反映代谢性因素指标
代谢性酸中毒:BE负值增加 代谢性碱中毒:BE正值增加
精选版课件ppt
45
六、 阴离子间隙 (anion gap, AG)
定 义 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 )与 未测定的阳离子(UC )的差值
精选版课件ppt
18
表4-2 全血中各缓冲系统的含量与分布
缓冲对 占全血缓冲系统%
HCO3- 缓冲对 血浆
53 35
红细胞
18
非 HCO3- 缓冲系
47
Hb及HbO2
35
血浆蛋白
7
HPO42-
5 精选版课件ppt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酸碱平衡紊乱

第4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2. B二、问答题1.pH 时可以有酸碱平衡紊乱;[][]32-3HCO lg CO H pKa pH +=,pH 值主要取决于HCO 3-与H 2CO 3的比值,只要该比值维持在正常值20:1,pH 值就可维持在;pH 值在正常范围时,可能表示:①机体的酸碱平衡是正常的;②机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但处于代偿期,可维持HCO 3-∕H 2CO 3的正常比值;③机体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因其中各型引起pH 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pH 时可以有以下几型酸碱平衡紊乱:①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②代偿性轻度和中度慢性呼吸性酸中毒;③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④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⑤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 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⑥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⑦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2.该患者首先考虑呼吸性酸中毒,这是由于该患者患有肺心病,存在外呼吸通气障碍而致CO2排出受阻,引起CO2潴留,使PaCO2升高>正常,导致pH下降;呼吸性酸中毒发生后,机体通过血液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和肾代偿,使HCO3ˉ浓度增高;该患者还有低氯血症,Clˉ正常值为104 mmol/L,而患者此时测得92 mmol/L;原因在于高碳酸血症使红细胞中HCO3ˉ生成增多,后者与细胞外Clˉ交换使Clˉ转移入细胞;以及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NH3增多及NaHCO3重吸收增多,使尿中NH4Cl和NaCl的排出增加,均使血清Clˉ降低;病人昏唾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肺心病患者有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①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酸中毒和缺氧使脑血管扩张,损伤脑血管内皮导致脑间质水肿,缺氧还可使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形成脑细胞水肿;②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一方面可增加脑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使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导致中枢抑制;另一方面增加磷脂酶活性,使溶酶体酶释放,引起神经细胞和组织的损伤;3. 剧烈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原因如下:①H+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I丢失,血浆中HC03-得不到H+中和,被回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03-浓度升高;②K+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K+大量丢失,血K+降低,导致细胞内K+外移、细胞内H+内移,使细胞外液H+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③Cl-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Cl-大量丢失,血Cl-降低,造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引起缺氯性碱中毒;④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加强HC03-重吸收;以上机制共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4.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HCO3-原发性降低, AB、SB、BB值均降低,AB<SB,BE负值加大,pH下降,通过呼吸代偿,PaCO2继发性下降;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①体内分解代谢加剧,酸性代谢产物形成增多;②肾功能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③肾小管产氨与排泄氢离子的能力降低;5.高钾血症与代谢性酸中毒互为因果;各种原因引起细胞外液K+增多时,K+与细胞内H+交换,引起细胞外H+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这种酸中毒时体内H+总量并未增加,H+从细胞内逸出,造成细胞内H+下降,故细胞内呈碱中毒,在肾远曲小管由于小管上皮细胞泌K+增多、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引起反常性碱性尿;低钾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互为因果;低钾血症时因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引起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同时细胞外的H+向细胞内移动,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此时,细胞内H+增多,肾泌H+增多,尿液呈酸性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病理生理学案例版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6、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A.促进氧离曲线左移 B.氧合血红蛋白减少 C.两种作用均无关 D.两种作用均有关
7、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氧分压 B.肺的通气功能 C.肺的换气功能 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
8、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液pH
死亡前患者pH 7.09,HCO3-9.8mmol/L, PaCO233.4mmHg,K+ 5.8mmol/L。根据 病人发生感染性休克,判断HCO3- 为原发 因素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
三看代偿定单混
代偿规律
各种调节的特点:
血液:缓冲反应迅速,作用有限
肺:快而强大,30分钟达高峰,仅对CO2 有调节作用
细胞:缓冲强,2-4小时起效,易致钾代 谢紊乱
肾:强而持久,起效慢
一、pH 动脉血pH 7.35~7.45
pH ∝
HCO-3 H2CO3
HPO42-
H2PO
- 4
Pr-
HPr 正常?
❖ 无酸碱平衡紊乱
1.酸 少
经胃丢失 经肾丢失 低钾血症
◆胃
正常
CO2 H2O
H2CO3
H+ CA HCO3- H+
HCO3-
消化道H+ 丢失—幽门梗阻、肠梗阻
呕吐
肠腔 H+ 肠腔中HCO3不能中和
代碱
CO2 H2O
H2CO3
H+ H+
HCO3-
HCO3-
消化道H+ 丢失
呕
ECF↓
醛固酮↑
保钠排钾 保碱排酸
⒋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高钾血症 H+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09年级病理生理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指标最能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A.AB B.SB C.PaCO2 D.pH E.BB2、当AB>SB时,提示患者可能有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混合性碱中毒E.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3、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出现碱性尿常提示:A.严重低钠血症B.严重高钠血症C.严重低钾血症D.严重高钾血症E.严重高钙血症4、发生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A.血液的缓冲B.呼吸的代偿调节C.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D.肾的代偿调节E.骨骼的代偿调节5、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A.血液的缓冲B.呼吸的代偿调节C. 骨骼的代偿调节D.肾的代偿调节E. 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6、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A.血液的缓冲B.呼吸的代偿调节C. 骨骼的代偿调节D.肾的代偿调节E. 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7、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有A.大量输入生理盐水 B.腹泻C. 肾小管性酸中毒 D.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E.糖尿病8、碱中毒患者出现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手足搐搦的原因是A.血清钾降低 B.血清钙降低C.血清钠降低 D.血清镁降低E.血清钙增高9、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时对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影响最明显:A.心血管系统B.泌尿系统C.消化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E.运动系统1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A.呕吐B.腹泻C.休克D.缺氧E.糖尿病11、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常伴有低钾血症,其主要原因是A.消化道丢钾B.泌尿道丢钾C.钾摄入不足D.血钾被稀释E.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12、酸中毒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A.无影响B.增强C.减弱D.先增强后减弱E.先减弱后增强13、最能反映患者血浆中实际HCO3-浓度的指标是A.AB B.BB C.SB D.BE E.pH14、高血钾引起的酸中毒其特征是血浆HCO3-血浆H+细胞内H+尿中H+A.↓↑↓↑B.↓↑↓↓C.↓↑↑↓D.↑↓↑↑E.↑↓↓↓15、低血钾引起的碱中毒其特征是血浆HCO3-血浆H+细胞内H+尿中H+A.↓↓↑↓B.↑↓↓↑C.↑↓↑↑D.↓↑↑↑E.↓↑↑↓16、某糖尿病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0、HCO3-16mmol/L、PaCO2 4.3kPa(32 mmHg)、Na+140mmol/、血C1-104mmol/L,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A.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17、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48、HCO3-21mmol/L、PaCO2 3.87kPa(29 mmHg), 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8、某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3、HCO3-36mmol/L、PaCO2 9.3kPa(70 mmHg),AG10mmol/L,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A. 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中毒19、某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检查结果:PH 7.49、HCO3-36mmol/L、PaCO2 6.4kPa(48 mmHg), 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中毒20、某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2、HCO3-15mmol/L、PaCO2 4.0kPa(30 mmHg), 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中毒二、多项选择題1、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原因有:A. 胃液丢失过多B. 低钾血症C. 醛固酮分泌过多D. 库存血输入过多E. 低氯血症2、下列哪些情况可出现PaCO2低于正常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代谢性碱中毒E. 酸碱平衡3、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的影响有:A.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强B.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驰C. 心律失常D. 心脏传导阻滞E. 心肌收缩力减弱4、下列哪些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A. 休克B. 缺氧C. 糖尿病D. 肺水肿E. 心力衰竭5、某患者严重腹泻2天,软弱无力,皮肤弹性差,呼吸深快,心率110次/分,尿少,血气检查结果:PH 7.30、HCO3-13.6mmol/L、PaCO25.32kPa(40 mmHg),血清Na+128mmol/L,血清K+3.0mmol/L,血Cl-110mmol/L,可判断为:A.低钾血症B.脱水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6、下列那些属于非挥发性酸?A.硫酸 B.碳酸 C.磷酸 D.β–羟丁酸 E.尿酸7、下列酸碱指标中哪些排除了呼吸的影响A.AB B.SB C.BB D.BE E.PaCO28、动脉血pH值在7.35~7.45可能说明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没有酸碱平衡紊乱C.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9、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方式有A.碳酸氢钠重吸收增强B.磷酸盐的酸化加强C.肾小管上皮H+-Na+交换减少D.肾小管上皮细胞泌氨增强E.肾小管上皮细胞泌氢增多10、剧烈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是A.胃液中丢失大量的H+ B.胃液中丢失大量的K+C.胃液中丢失大量的Cl- D.胃液中丢失大量的HCO3–E.胃液中丢失大量的细胞外液11.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的影响有:A.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强B.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C.心律失常D.Ca2+内流受阻E.肌浆网释Ca2+障碍三、名词解释1、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2、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3、anion gap,AG4、二氧化碳分压(PaCO2)5、代谢性酸中毒6、pH7、BB 8、BE9、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10、呼吸性酸中毒11、代谢性碱中毒12、呼吸性碱中毒13、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14、肾小管性酸中毒(I型、II型)四、填空题1、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方式主要包括:①,②③。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正常体液中酸(H+)的主要来源是A.食物摄入的酸B.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碳酸C.蛋白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D.糖代谢产生的甘油酸、丙酮酸、乳酸和三羧酸E.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2.下列缓冲系统不能缓冲挥发酸的是A.HCO3-/H2CO3B.HPO42-/H2PO4-C.Pr-/HPrD.Hb-/HHbE.HbO2-/HHbO23.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A.pHB.CO2CPC.PaCO2D.ABE.BE4.反映血浆中HCO3-实际含量的指标是A.SBB.BBC.BED.ABE.AG5.抽取的血液标本,如未与空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将受影响?A.SBB.BBC.AGD.BEE.AB6.反映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A.SBB.ABC.BBD.BEE.AG7.反映全血或血浆中碱过多或碱缺失的指标是A.BEB.ABC.PaCO2D.SBE.BB8.所谓阴离子间隙是指A.细胞内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B.细胞外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C.细胞内外的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D.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之差E.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与未测定的阴离子之差9.完全代偿性酸或碱中毒时,血浆中HCO3-/H2CO3的比值应为A.30/1B.25/1C.20/1D.15/1E.10/110.下列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休克B.幽门梗阻C.肾功能衰竭D.心力衰竭E.糖尿病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糖尿病B.CO中毒C.严重饥饿D.肠瘘E.水杨酸中毒12.AG正常型代谢型酸中毒常见于A.腹泻B.幽门梗阻C.严重肾功能衰竭D.重度高钾血症E.严重贫血13.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改变是A.HCO3-降低B.SB、AB、BB均降低,AB<SB,BE负值增大C.pH下降D.PaCO2降低E.以上都是14.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A.颅脑损伤B.重度低钾血症C.呼吸道阻塞D.低张性缺氧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15.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A.PaCO2增高B.pH降低C.SB、AB、BB均升高,AB>SBD.BE正值增大E.以上都是16.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B.细胞内缓冲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1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A.剧烈呕吐B.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C.醛固酮分泌过多D.低钾血症E.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18.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A.血浆HCO3-浓度升高B.pH增高C.SB、AB、BB均升高,AB>SB,BE正值增大D.PaCO2升高E.以上都是19.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B.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C.呼吸加深加快D.血浆游离钙降低E.低钾血症2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低张性低氧血症B.癔病发作C.氨中毒D.G-杆菌败血症E.严重低钾血症21.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为A.PaCO2降低B.SB、AB、BB均降低,AB<SBC.BE负值增大D.pH升高E.以上都是2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ARDSB.心跳呼吸骤停C.严重低钾血症D.颅脑损伤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3.下列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pH明显降低B.HCO3-减少和PaCO2增高,二者不能相互代偿C.SB、AB、BB变化不大,AB<SBD.血K+升高E.AG增大24.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特点是A.PaCO2和HCO3-浓度均升高,且超出彼此正常代偿范围B.SB、AB、BB均升高,AB>SBC.BE正值增大D.pH变化不大E.以上都是25.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感染性休克B.肺性脑病C.水杨酸中毒D.糖尿病合并感染E.ARDS26.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30, PaCO24.5kPa (34mmHg), HCO3-16mmol/L , 血Na+140mmol/L,Cl-104mmol/L,K+4.5mmol/L,应诊断为A.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B.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C.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27.某溺水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20,PaCO210.7kPa (80mmHg),HCO3-27mmol/L,可诊断为A.代谢性碱中毒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8.某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7.33,PaCO29.3kPa(70mmHg), HCO3-36mmol/l,应诊断为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9.某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49 ,PaCO26.4kPa(48mmHg),HCO3-36mmol/L,可诊断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30.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 pH7.47,PaCO24.5kPa(26.6mmHg), HCO3-19.3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1. 某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7.26,PaCO211.4kPa (85.8mmHg), HCO3-32mmol/L ,血Na+140mmol/L,Cl-90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32. 某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休克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25,PaCO210.7kPa(80mmHg), BE-4.6mmol/L, SB21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型题A.呼吸代偿B.肾脏代偿C.细胞内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骨骼代偿E.细胞外液缓冲3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3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酸碱平衡正常35.PaCO2原发性增高见于36.PaCO2原发性降低见于37.HCO3-原发性增加见于38.HCO3-原发性降低见于血浆pH血浆H+ 细胞内H+ 尿液H+A.↓ ↑ ↑ ↑B. ↓ ↑ ↓ ↓C. ↑ ↓ ↓ ↓D. ↑ ↓ ↑ ↑E. ↓ ↑ ↑ ↓39.高血钾引起酸碱失衡的特点是40.低血钾引起酸碱失衡的特点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 pH正常说明酸碱平衡正常。
4-酸碱平衡紊乱

分析酸碱失衡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规律
一看pH, 定酸中毒or碱中毒
二看病史, 定HCO3 –和PaCO2谁为原发or继发改变
(or/and根据H-H公式) 三看原发改变, 定代谢性or呼吸性酸碱失衡 如果原发HCO3 - or , 定代谢性碱or酸中毒 如果原发PaCO2 or , 定呼吸性酸or碱中毒 四看AG, 定代酸类型 五看代偿公式, 定单纯型or混合型酸碱失衡
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时,所 用的酸或碱的量(需用酸表明血液碱多,以“ + ”值表示; 需用碱表明血液酸多,以“ - ”值表示)。
正常值:0〒3 mmol/L (-3 ~ +3 mmol/L) (0 的含义?)
【Significance】
7.35 -3.0
代酸 或代偿后的呼碱
7.4 0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
1.一个病人的pH等于7.4,是否有酸碱失衡?
2.一个病人的pH、PaCO2、HCO3-均正常, 是否有酸碱失衡?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一、pH值
Acid-Base Disturbance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溶液[H+]的负对数即pH。 pH = pKa+lg[HCO3
ICF(一般细胞): (红细胞) :
KPr HPr KHb HHb
NaHCO3
Na2HPO4
NaPr
;
;
K2HPO4 KH2PO4 KHbO2 HHbO2
;
; KHCO3 H2CO3
Acid-Base Disturbance
全血中各缓冲系统的含量与分布 缓冲系统 血浆HCO3占全血缓冲系统% 35 53%
4酸碱平衡紊乱2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的弱碱性水,测一测你喝的水是弱碱性的吗?”弱碱水体质变碱健康真实?谎言?★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性的过程。
★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病理情况下,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
CO 2H 2O体内的酸挥发酸固定酸H 2CO 3不能经由肺排出需经肾随尿排出蛋白质代谢硫酸、磷酸、尿酸糖酵解甘油酸、丙酮酸、乳酸脂肪代谢β羟丁酸、乙酰乙酸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pH=pKa + lg [NaHCO 3] [H2CO3]Henderson-Hassalbach方程式pKa:H2CO3平衡解离常数的负对数,37℃时为6.1[H2CO3]=PaCO2×CO2溶解度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pH = pKa + lg[NaHCO 3][H 2CO 3]原发性原发性原发性原发性酸碱平衡的调节(一)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HPO 42-H+H 2PO 4-H+HHbO 2HbO 2-H +HHb Hb-H +HPr Pr -H +H 2CO 3HCO 3-缓冲体系占全血缓冲系%-35血浆HCO3-18红细胞HCO3HbO2及Hb35磷酸盐5血浆蛋白7(二)肺的调节★特点速度快10分钟起效,30分种达到高峰★机制通过对呼吸深度、频率的调节,调节CO2排出量,维持NaHCO3/H2CO3颈A 体和主A 体化学感受器呼吸加深加快pH↓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NaHCO 3]↓[H 2CO 3]↓CO 2排出 维持[NaHCO 3]/[H 2CO 3]在20:1(三)肾的调节★特点★机制缓冲能力强,但速度最慢12-24小时后发挥作用◢H +-Na +交换◢NH 4+-Na +交换◢可滴定酸的排出Na +Na+HCO 3-Na+Na +-K +ATP 酶HCO 3-H++CO 2H 2O+HCO 3-H++CO 2H 2O CAH 2CO 3HCO 3-+NaHCO 3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小管腔H +-Na +交换NH4+-Na+交换Na 2HPO 4Cl-H +ATP 酶NaHPO 4-H++HCO 3-H++CO 2H 2O CA H 2CO 3集合管上皮细胞血管小管腔NaH 2PO 4可滴定酸的排出K+H+H+K +酸中毒[H +][K +]碱中毒[H +][K +](四)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调节你还相信喝弱碱水使体质变碱,从而有益于健康吗?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水的标准:1、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尤其是重金属和有机物)2、水的硬度适度,介于50-200mg/L(以碳酸钙计)3、PH值呈弱碱性(7.0—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pH是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区分代谢性或呼吸性。
pH ∝
HCO3
-
H2CO3
[HCO3-] 受代谢因素影响 [H2CO3] 受呼吸因素影响
(二)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定义 是反映H2CO3的指标 2.正常值: 33-46mmHg 平均:40mmHg 3.意义:反应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 PaCO2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 PaCO2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
1. 红细胞内缓冲系统的作用 (急性)
RBC
CO2 ↑
[HCO3- ] ↑
CO2+H2O→H2CO3
HCO3H+ +Hb-
pH ∝
[HC O3-]
[H2C O3]
Cl-
HHb
Cl-
2.细胞的离子交换作用
(急性)
H+
K+
K+
3. 肾的代偿 (慢性)
慢性呼酸: 持续24h以上的CO2潴留
泌H+ 泌氨 HCO3-重吸收,血浆中HCO 增高,维持比值.
H2CO3
呼吸深、快 通气↑ H2O+CO2 CO2 呼出↑ 降低体内H2C O3
维持PH相对恒定
pH ∝
HCO3
-
20
1
H2CO3
(三)肾脏的调节 通过排酸保碱调节血液中【HCO3-】,维持 机体pH相对恒定。
特点:反应较慢,很强的排酸保碱效能
pH ∝
HCO3
-
20 1
H2CO3
机体是通过多种调节途径维持酸碱平衡的
四、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
pH值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缓冲碱(BB)
碱剩余(BE) 阴离子间隙(AG)
1. pH值
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
pH ∝
HCO3
-
20
H2CO3
1
pH ∝
HCO3
-
H2CO3
酸中毒 PH↓、[H+]↑、P CO2↑、P O2 ↓
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深、快 通气↑ 呼吸加快加深是代酸的主要临床表现 CO2 呼出↑
[HCO3 -]↓/ [H2C O3] ↓ PH相对恒定
(四)指标变化 1.pH↓或正常 2. HCO3-↓( SB↓ BB↓ BE ↓) 3.PaCO2↓ 4.血K+↑
H++HPO42H++Pr-
酸的来源
酸
挥发酸
H2CO3 H2O + CO2
代谢
食物
固定酸
硫酸、磷酸、丙酮 酸、乳酸 、酮体、 水杨酸
碱的来源
(1)体内代谢产生 (2)摄入(主要) 食物: 蔬菜、瓜果
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 血液缓冲系统 • 肺的调节
• 肾脏的调节
(一)血液缓冲系统
由弱酸和它相对应的碱构成的具有缓冲酸或 碱能力的混合溶液
思考题
1. 反映血液H2CO3浓度的最佳指标是: A.pH B.PaCO2 C.BB D.SB E.AG
2.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Pr-] / [HPr] B. [HPO42-] / [H2PO4-] C.[HCO3-] D.[HCO3-] / [H2CO3] E.[H2CO3]
思考题
酸碱失衡类型
1.单纯型 病因
原发改变 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
代谢性酸中毒
pH ∝
-HCO 3 (20)
H2CO3 (1)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
呼吸性碱中毒
2.混合型
呼酸+代酸 呼酸+代碱 呼碱+代酸 呼碱+代碱 代碱+代酸 呼碱+代酸+代碱 呼酸+代酸+代碱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五) 影响 1.心血管系统 (1)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血压下降 (2)心脏收缩力减弱 (3)心律失常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表现:疲乏、感觉迟钝、嗜睡、甚至神志 不清、昏迷
3.高血钾
三、呼吸性酸中毒
概念:
以血浆中H2CO3浓度增高,导致动脉血 pH﹤7.35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HC O3-]
pH ∝
[H2C O3]
(一) 原因与机制
1. CO2排出减少: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障碍 (各种呼吸系统 疾病). 呼吸机使用不当,通气量小; 2. CO2吸入过多(少见)
(一)原因: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机使用不当
肺部疾患
呼吸道阻塞
呼吸肌麻痹 胸廓病变
(二)呼吸性酸中毒的分类
1.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八)阴离子隙(AG) 1.AG=UA-UC
=Na+-(HCO3-+Cl-)
2.正常值: 10-14mmol/L
3.意义:区别代酸的原因
代酸:AG >16
AG
pH ∝
- HCO 3
肾调节
H2CO3
肺调节
课堂测试题
• 填空题: 1.在众多的酸碱平衡指标中3个基本指标 是 、 、 。 2.血浆内最主要的缓冲系统是 。
当病因引起【HCO3-】原发性变化时, 机体代偿必将使H2CO3发生继发性同方 向变化,以维持pH恒定,反之亦然。
pH值
酸中毒
正常
碱中毒
正常值:7.35-7.45 7.35 意义: pH﹥7.45 失代偿性碱中毒 pH﹤7.35 失代偿性酸中毒 正常 pH正常 代偿性酸碱中毒
7.45
酸碱中毒同时存在(混合型)
(六)缓冲碱(BB)
1.定义:是指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碱 性物质的总和
2.正常值:45-52mmol/L
3.意义: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BB↓:代酸 BB↑:代碱
(七)碱过剩或碱缺失(BE) 1.定义: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将 1升全血的pH滴定到7.4时所用的 酸或碱的量(mmol)
2.正常值:0±3mmol/L 3.意义: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加酸,碱过剩,BE为+值:代碱 加碱,碱缺失,BE为-值:代酸
(三)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意义:反映代谢性指标
• SB、SB正常值22-27mmol/L 正常人AB=SB • 二者均↑,代碱 • 二者均↓,代酸
• AB与SB 的差值反映呼吸性因素的影响 • AB>SB 有CO2潴留,见于呼酸和代偿性代碱 • AB<SB 有CO2排出过多,见于呼碱和代偿性 代酸
一、代谢性酸中毒
概念:
以血浆 [HCO3-] 原发性减少导致动脉血 pH <7.35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pH ∝
[HCO3-] [H2CO3]
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二)原因、机制
(1)摄入酸过多
(2)产酸增加(固定酸) 乳酸酸中毒(缺氧):休克,缺氧 酮症酸中毒(脂肪分解):
糖尿病,严重饥饿,酒精中毒
• 心血管系统:与代酸一致
• 高血钾
死亡 酸中毒
正 常
碱中毒
死亡
6
6.8
7.35-7.45 pH
7.8
9
酸和碱的概念
酸: 能够释放出H+的物质称之为酸。 如: H2CO3, HCl , NH4+
强酸, 弱酸
碱:能够结合H+的物质称之为碱。 HCO3- , NH3、OH-
酸
H2CO3
碱
H++HCO3-
NH4+
H2PO4 HPr
H++NH3
缓冲调节方式
H2CO3
弱酸
H ++HCO3-
共扼碱
H+ +HCO3
-
H2CO3 + NaCl
强酸
H2CO3 + OH-
弱酸
HCO3-+H2O
强碱
弱碱
pH ∝
HCO3
-
20
1
H2CO3
(二)肺的调节 挥发酸H2C O3
酸中毒 PH↓
[H+]↑、P CO2↑、P O2 ↓
呼吸中枢兴奋
特 点 : 作 用 快 , 效 能 大
3
-
2.肾脏:慢性
(四)指标变化 1.pH↓或正常 2.PaCO2 ↑ AB > SB
4.CL-↓:Cl-进入红细胞
(四) 指标的变化
1.pH↓或正常
2.PaCO2↑ 3. HCO3-↑( SB↑ BB↑ BE↑)
(五)影响
• 中枢神经系统:更明显
–CO2 舒张血管,脑水肿 –CO2 麻醉,肺性脑病
主要内容
概念 酸碱物质的来源
酸碱平衡的调节
常用指标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概念 在代谢过程中机体不断产生和摄入 大量的酸性/碱性物质,通过机体一系
列调节作用,体液的酸碱度保持在一个
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正常血浆pH波动于 7.35-7.45之间,称之为酸碱平衡。
各种原因引起体内酸碱负荷过度(酸性或 碱性物质堆积或不足),超过机体调节代偿 能力;或因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体液环境酸 碱度稳定性破坏,则形成酸碱失衡。
(3)排固定酸减少
肾功能障碍
(4)丢失HCO3-(肠液中HCO3-含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