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跟踪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第4章 PWM技术简介

第4章 PWM技术简介

PWM技术简介直流电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调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早用于自动跟踪天文望远镜、自动记录仪表等的驱动,后来由于晶体管器件水平的提高及电路技术的发展, PWM 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各式各样的脉宽调速控制器,脉宽调速模块也应运而生,许多单片机也都有了PWM输出功能。

而51系列单片机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之一,却没有PWM 输出功能,可以采用定时器配合软件的方法实现MCS-51单片机的PWM输出调速功能,这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是非常实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智能化的产品日益走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实现产品的便携性、低成品以及对电源的限制,小型直流电机应用相当广泛。

对直流电机的速度调节,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办法,;例如用单片机软件实现PWM 调速的方法。

PWM控制技术一直是变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1964年A.Schonung和H.stemmler首先提出把这项通讯技术应用到交流传动中,从此为交流传动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局面。

从最初采用模拟电路完成三角调制波和参考正弦波比较,产生正弦脉宽调制SPWM信号以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开始,到目前采用全数字化方案,完成优化的实时在线的PWM信号输出,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PWM在各种应用场合仍在主导地位,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由于PWM可以同时实现变频变压反抑制谐波的特点。

由此在交流传动及至其它能量变换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PWM控制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正弦PWM、优化PWM及随机PWM。

正弦PWM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旨在改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降低电源系统谐波的多重PWM技术在大功率变频器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如ABB ACS1000系列和美国ROBICON公司的完美无谐波系列等);而优化PWM所追求的则是实现电流谐波畸变率(THD)最小,电压利用率最高,效率最优,及转矩脉动最小以及其它特定优化目标。

在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初,由于当时大功率晶体管主要为双极性达林顿三极管,载波频率一般最高不超过5kHz,电机绕组的电磁噪音及谐波引起的振动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的仿真

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的仿真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原理 (2)二、三相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系统的仿真 (5)1、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5)2、模块参数设置 (6)3、电路封装 (8)4、作图程序设计 (10)三、仿真波形及频谱分析 (12)四、仿真结果分析与总结 (18)1、仿真波形比较 (18)2、电流频谱分析比较 (19)3、相电压、线电压频谱分析比较 (19)4、总结 (19)五、课设心得体会 (20)六、参考文献 (21)摘要:滞环控制是一种应用很广的闭环电流跟踪控制方法,通常以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而著称。

在各种变流器控制系统中,滞环控制单元一般同时兼有两种职能,一则作为闭环电流调节器,二则起着PWM调制器的作用,将电流参考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开关指令信号。

然而,滞环控制的开关频率一般具有很大的不定性,高低频率悬殊,其开关频率范围往往是人们在进行滞环控制系统设计师比较关心的重要方面,只有明确开关频率的计算方法,才便于进行开关器件、滤波参数及滞环控制参数的选择。

电流跟踪型逆变器输出电流跟随给定的电流波形变化,这也是一种PWM控制方式。

电流跟踪一般都采用滞环控制,即当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给定电流的偏差超过一定值时,改变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使逆变器输出电流增加或减小,将输出电流与给定电流的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关键词:电流滞环跟踪PWM、闭环控制、滞环控制器HBC、环宽、电流偏差、开关频率、响应波形、频谱图一、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原理常用的一种电流闭环控制方法是电流滞环跟踪PWM(Current Hysteresis Band PWM ——CHBPWM)控制,具有电流滞环跟踪PWM 控制的PWM 变压变频器的A相控制原理如1图所示。

图1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A相原理图图中,电流控制器是带滞环的比较器,环宽为2h。

将给定电流i*a 与输出电流i a进行比较,电流偏差∆i a超过时±h,经滞环控制器HBC 控制逆变器A相上(或下)桥臂的功率器件动作。

PWM控制技术

PWM控制技术

PWM控制技术1.试说明 PWM 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PWM 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

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波形(含形状和幅值)。

在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条重要的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即窄脉冲的面积。

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

上述原理称为面积等效原理以正弦 PWM 控制为例。

把正弦半波分成N 等份,就可把其看成是N 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列所组成的波形。

这些脉冲宽度相等,都等于π/N,但幅值不等且脉冲顶部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曲线,各脉冲幅值按正弦规律变化。

如果把上述脉冲列利用相同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面积(冲量)相等,就得到 PWM 波形。

各 PWM 脉冲的幅值相等而宽度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根据面积等效原理,PWM 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

对于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 PWM 波形。

可见,所得到的 PWM 波形和期望得到的正弦波等效2. 单极性和双极性 PWM 调制有什么区别?三相桥式 PWM 型逆变电路中,输出相电压(输出端相对于直流电源中点的电压)和线电压 SPWM 波形各有几种电平?答:三角波载波在信号波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里只有单一的极性,所得的 PWM 波形在半个周期中也只在单极性范围内变化,称为单极性 PWM 控制方式。

三角波载波始终是有正有负为双极性的,所得的 PWM 波形在半个周期中有正、有负,则称之为双极性 PWM 控制方式。

三相桥式 PWM 型逆变电路中,输出相电压有两种电平:0.5U d和-0.5 U d。

输出线电压有三种电平U d、0、- U d。

3.特定谐波消去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设半个信号波周期内有 10 个开关时刻(不含0 和p 时刻)可以控制,可以消去的谐波有几种?答:首先尽量使波形具有对称性,为消去偶次谐波,应使波形正负两个半周期对称,为消去谐波中的余弦项,使波形在正半周期前后 1/4 周期以p /2 为轴线对称。

说明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说明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说明PWM控制的基本原理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技术,它通过改变信号的脉冲宽度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在电子设备中,PWM控制被广泛应用于调节电机速度、控制LED亮度、调节电源输出等方面。

本文将从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信号的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

在PWM控制中,信号的周期是固定的,但脉冲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通常情况下,脉冲宽度越宽,输出电压或电流就越大;脉冲宽度越窄,输出电压或电流就越小。

通过不断改变脉冲宽度,可以实现对电路的精确控制。

PWM控制的工作原理。

PWM控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地调节脉冲宽度来控制电路的输出。

当需要控制电路输出时,控制器会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和方向来生成相应的PWM信号。

PWM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就可以驱动电路输出。

通过改变PWM信号的脉冲宽度,可以实现对电路输出的精确控制。

PWM控制的应用。

PWM控制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机控制中,PWM信号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在LED调光中,PWM信号可以控制LED的亮度;在电源调节中,PWM信号可以控制电源输出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PWM控制还被应用于无线通信、数字电路、电源管理等领域。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

PWM 控制通过改变信号的脉冲宽度来实现对电路的精确控制,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WM控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载波反相三角波比较电流跟踪PWM控制法

载波反相三角波比较电流跟踪PWM控制法

论著载波反相三角波比较电流跟踪PWM控制法王心琦 张代润(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流跟踪PWM控制法,即载波反相三角波比较电流跟踪PWM控制法(CR-PWM),详细解释了 CR-PWM控制法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与传统三角波比较法及滞环控制法的比较,显示出CR-PWM控制法的优点。

通过仿真证 明了CR-PWM控制法能消除制约当前电流控制型逆变器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PWM;载波;电流控制;电压控制 Carrier-reversed Current tracking PWM Control WANG Xin-qi,ZHANG Dai-run (Sichuan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Chengdu Sichuan 610065,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a new tracking PWM current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that is, reversed-phase triangular wave carrier comparison PWM current control method (CR-PWM). Explained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CR-PWM control method in detail. Showed the advantages of CR-PWM control,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triangular wave method and the hysteresis control method. Proved that CR-PWM control method solved the constrai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ontrol inverters by simulations. Key words:PWM;Carrier;Current control;Voltage control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或电流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技 术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上世界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 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 用。

PWM控制技术

PWM控制技术


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相对于 PAM 法,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电

路结构,提高了输入端的功率因数,但同时也存在输出电压中除基波外,还包含


较大的谐波分量。

(2)随机 PWM

在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至上世纪 80 年代初,由于当时大功率晶体管主要为双
极性达林顿三极管,载波频率一般不超过 5kHz,电机绕组的电磁噪音及谐波造成

Amplitude Modulation)控制技术来实现的,其逆变器部分只能输出频率可调的

方波电压而不能调压.等脉宽 PWM 法正是为了克服 PAM 法的这个缺点发展而来的,

是 PWM 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它是把每一脉冲的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 PWM 波,


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

电流波形,降低电源系统谐波的多重 PWM 技术在大功率变频器中有其独特的优

势(如 ABB ACS1000 系列和美国 ROBICON 公司的完美无谐波系列等);而优化 PWM


所追求的则是实现电流谐波畸变率(THD)最小,电压利用率最高,效率最优,

及转矩脉动最小以及其它特定优化目标。

在 70 年代开始至 80 年代初,由于当时大功率晶体管主要为双极性达林顿


内的面积相等,通过改变调制波的频率和幅值则可调节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频

率和幅值.该方法的实现有以下几种方案。

(4)等面积法


该方案实际上就是 SPWM 法原理的直接阐释,用同样数量的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

PWM控制原理-看看就好-不要纠结

PWM控制原理-看看就好-不要纠结
化时,结果都要变化。
■调制法 ◆把希望输出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
波,通过信号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 ◆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或锯齿波作为载波,其中等腰三角波应用
最多。
烟台南山学院
6
第6页,共60页。
7.2.1 计算法和调制法
阻感负载
图7-4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调制法)
信号urU、urV和urW依次相差120°。
烟台南山学院
第10页,共60页。
图7-8 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波形
10
7.2.1 计算法和调制法
图7-7 三相桥式PWM型逆变电路
◆电路工作过程(U相为例) U☞相当相urU对>u于c时直,流上电桥源臂假V1想导中通,点下N’桥臂的V输4关出断电,压则 uUN’=Ud/2。 ☞当urU<uc时,V4导通,V1关断,则uUN’=-Ud/2。 ☞也感☞V当可负1和给能载VV是4中的1(二V电驱4极)动流加管信的导V号通方D始信1向(终V号来D是时4决)互续,定补可流。的能导。是通V,1(V这4)要导由通阻, ☞uUN’、uVN’和uWN’的PWM波形都只有±Ud/2 两种电平。
2cos 72
2cos 73 )
0
这样可以消去两种特定频率的谐波,对于给定的基波幅值a1,求解上述方
程可得一组1、2和3,基波幅值a1改变时,1、2和3也相应地改变。
烟台南山学院
16
第16页,共60页。
7.2.2 异步调制和同步调制
■载波频率fc与调制信号频率fr之比N= fc/fr称为载波比,根据载波和信号波是否同步
烟台南山学院
5
第5页,共60页。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
的应用场景
高压直流输电(HVDC)
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调节 和电流控制。
电机控制
用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永磁 同步电机(PMSM)等电机的控制。
不间断电源(UPS)
用于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压调节和能 量转换。
智能电网
用于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和 能量调度。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的特点
高电压输出
高效节能
易于数字化实现
降低谐波干扰
能够实现高电压的输出, 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
(HVDC)等应用场景。
通过优化PWM脉冲宽度 和角度,实现更高的电 压输出和更低的损耗。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等 数字技术,实现SVPWM算法
的快速计算和控制。
通过优化PWM脉冲的形 状和角度,降低对电网
电磁干扰
SVPWM控制技术产生的 电磁干扰较小,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较小。
04
电压空间矢量 PWM(SVPWM)控制优 化策略
电压空间矢量分配优化
考虑电机参数
根据电机的具体参数,如电感、 电阻等,优化电压空间矢量的分 配,以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降低谐波影响
通过优化电压空间矢量的分配,降 低PWM控制过程中产生的谐波, 减小对电机和整个系统的负面影响。
电压空间矢量 PWM(SVPWM) 控制技术
目录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技 术概述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算法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性能分析
目录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优化策略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技术发展趋势
电流输出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WM跟踪控制技术
S092233谢俊虎
摘要:本文介绍了两种常用的PWM跟踪控制技术,分析了两种跟踪控制技术的的基本原理,并用MATLAB对其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得到了控制目的。

关键词:脉宽调制(PWM),跟踪控制技术,MATLAB仿真
1 引言
PWM跟踪控制技术——是一种生成PWM波形的方法。

把希望输出的波形作为指令信号,把实际波形作为反馈信号,通过两者的瞬时值比较来决定逆变电路各开关器件的通断,使实际的输出跟踪指令信号变化常用的有滞环比较方式和三角波比较方式。

2 滞环比较方式
2.1 电流跟踪控制技术
电流跟踪控制技术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为:把指令电流i*和实际输出电流i的偏差i*-i作为滞环比较器的输入通过比较器的输出控制器件V1和V2的通断。

V1(或VD1)通时,i增大。

V2(或VD2)通时,i减小。

通过环宽为2△I的滞环比较器的控制,i就在i*+△I和i*-△I的范围内,呈锯齿状地跟踪指令电流i*。

2.1.1参数的影响
(1)滞环环宽对跟踪性能的影响:环宽过宽时,开关频率低,跟踪误差大;环宽过窄时,跟踪误差小,但开关频率过高,开关损耗增大。

(2)电抗器L的作用:L大时,i的变化率小,跟踪慢;L小时,i 的变化率大,开关频率过高。

图2-1-1 滞环比较方式电流跟踪控制举例图2-1-2 滞环比较方式的指令电流和输出电流
图2-1-3 三相电流跟踪型PWM逆变电路图2-1-4 三相电流跟踪型PWM逆变电路输出波形2.1.2采用滞环比较方式的电流跟踪型PWM变流电路的特点
(1)硬件电路简单。

(2)实时控制,电流响应快。

(3)不用载波,输出电压波形中不含特定频率的谐波。

(4)和计算法及调制法相比,相同开关频率时输出电流中高次谐波含量多。

(5)闭环控制,是各种跟踪型PWM变流电路的共同特点。

2.2 电压跟踪控制技术
把指令电压u*和输出电压u进行比较,滤除偏差信号中的谐波,滤波器的输出送入滞环比较器,由比较器输出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从而实现电压跟踪控制。

图2-2-1 电压跟踪控制电路举例
2.2.1采用滞环比较方式的电压跟踪型PWM变流电路的特点
(1)和电流跟踪控制电路相比,只是把指令和反馈信号从电流变为电压。

(2)输出电压PWM波形中含大量高次谐波,必须用适当的滤波器滤
(3)u*=0时,输出电压u为频率较高的矩形波,相当于一个自励振荡电路。

(4)u*为直流信号时,u产生直流偏移,变为正负脉冲宽度不等,正宽负窄或正窄负宽的矩形波。

(5)u*为交流信号时,只要其频率远低于上述自励振荡频率,从u 中滤除由器件通断产生的高次谐波后,所得的波形就几乎和u*相同,从而实现电压跟踪控制.
3 三角波比较方式
3.1基本原理
不是把指令信号和三角波直接进行比较,而是通过闭环来进行控制。

把指令电流i*U、i*V和i*W和实际输出电流i U、i V、i W进行比较,求出偏差,通过放大器A放大后,再去和三角波进行比较,产生PWM波形放大器A通常具有比例积分特性或比例特性,其系数直接影响电流跟踪特性,如图3-1-1所示。

图3-1-1 三角波比较方式电流跟踪型逆变电路
3.2特点
(1)开关频率固定,等于载波频率,高频滤波器设计方便。

(2)为改善输出电压波形,三角波载波常用三相三角波载波。

(3)和滞环比较控制方式相比,这种控制方式输出电流所含的谐波
4 定时比较方式
(1)不用滞环比较器,而是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钟。

(2)以固定采样周期对指令信号和被控制变量进行采样,根据偏差的极性来控制开关器件通断。

(3)在时钟信号到来的时刻,如i < i*,V1通,V2断,使i增大。

如i > i*,V1断,V2通,使i减小。

(4)每个采样时刻的控制作用都使实际电流与指令电流的误差减小。

(5)采用定时比较方式时,器件的最高开关频率为时钟频率的1/2。

(6)和滞环比较方式相比,电流控制误差没有一定的环宽,控制的精度低一些。

5 MATLAB仿真与分析
(1)单相时:DC V1=DC V2=100V L=1mH,R=10 ohms。

滞环宽度h=2*0.05。

仿真波形:
t/s
A
/


t/s
(2)三相时:DC =100V L=1mH,R=10 ohms。

滞环宽度h=2*0.05。

Control System :
仿真波形:
t/s a b / V
I a I b I c t/s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