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复习学案_(21)
地理复习学案(答案)

一、 地图三要素一、知识要点梳理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
考点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4、野外定向的方法有哪些?①指南针定向法;②北极星定向法; ③太阳定向法;考点二: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形式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_大,内容 简略 。
考点三:图例和注记(记住课本P10、P112常用图例)二、地球概况、纬线一、知识要点梳理考点一: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不规则 球体.2、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约__5.1亿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6371__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__4万__千米.考点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两种形式( )( )( )( ) ( )( )( )( )( )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逆时针 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顺时针 (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考点三:纬线 1、纬线的特点2、纬度的划分:____赤道_____南北____北____南__纬度的分界线。
又是最__长___的纬线。
4、特殊纬线:赤道的纬度是 0°,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 ,南回归线的纬度是23.°S ,北极圈的纬度是66.5°N ,南极圈的纬度是66.5° S ,北极点的纬度是90°N_,南极点的纬度是90°S 。
5、低中高纬度范围:低纬度的范围是 0°至30°,中纬度的范围是30°至60°,`高纬度的范围是60°至90°。
初二地理复习学案

盐城地理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盐城市位于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
在地球的五大热量带当中的北温带,在中国的五大温度带中,南部大范围为亚热带,北部小范围为暖温带。
2、海陆位置:盐城位于南方地区,地处江苏东部沿海,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
3、相对位置:北连连云港,西接淮安、扬州和泰州,南临南通等五个省辖市(地级市)4、范围: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东部近海的有:东台市、大丰市、射阳县、滨海县、响水县5县市;西部有阜宁县、建湖县;市辖区:盐都区、亭湖区。
5、基本概况:全市有1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927个村民委员会,554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2006年底,总人口815万人,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
盐城邮编:224000;地区代码:320900;电话区号:0515;市政府驻地:亭湖区。
盐城也有瓢城、鹤乡等美称。
市树:合欢、水杉。
市花:紫薇、石榴二、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全市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势平坦,地形为平原,分为黄淮、里下河和滨海三个平原区。
平均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对高度不超过8米。
2、气候特征:(有利方面)盐城自然气候条件较好,处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13.7℃-14.4℃,年平均无霜期209-218天,年平均降水量900mm-1066mm,属于湿润区。
水资源充足,光温水配合良好,且季节协调、宜农宜牧,是全国农副产品的重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在县(市)。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学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学案(一)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各类地理区域:1.请举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2.根据各地的、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请在右图中填写各区域名称。
二、四大区域界线:1.自然差异:2.人文差异四、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大致分界主导因素南方、北方地区分界一线西北、北方地区分界区与区的分界线,依次通过、、青藏、其他地区分界级阶梯分界线,依次通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影响因素地形区一月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河流流量植被类型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耕地类型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典型水果耕作制度(作物熟制)东北:一年熟华北:两年熟一年熟至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墙体(利于)屋顶坡度(利于)、墙体运动项目(一)自然差异:(二)农业: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下,适宜发展业。
1.畜牧业差异2.种植业差异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水和水,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发展了农业。
青藏地区人们在湟水谷地、藏南谷地等的地区,发展了农业,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气温较,有灌溉,土壤。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学案(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城市职能:中心、中心、中心。
二、自然地理特征:位于带,的北部边缘,面向。
向西北可进入,西面。
是 ,南面是 ,东北可进入 。
气候: 气候,冬夏 ,春秋 。
三、交通: 、 、 、 、 五条铁路线交汇处。
四、名胜古迹:古城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格局为“凸”字形,呈轴线左右 。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 等。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一、位置:均位于 带,南邻 海。
香港位于 江口 侧,澳门位于 江口 侧,都与 省相邻,它们都属我国的 区,实行“ ”政策。
二、地 人 。
解决措施:“上天下海”。
“上天”指 ,“下海”指 。
三、经济——香港 贸易发达,其中最大贸易伙伴是 。
香港与内地经济优势互补,香港优势有丰富的 ,内地优势是 、 丰富且低廉。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学案

(一)辽阔的疆域一、课前预习:1、中国的位置::从东西半球看在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在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属于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大洲、大洋位置:在东部、西岸。
:在大陆东部、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中国陆地面积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和。
3、:最北端:省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的。
最东端:江与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最西端:的高原。
4、我国东部和南部濒临海、海、海、海。
它们与洋连成一片。
和属于我国的内海,渤海西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 盐场。
东海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渔场。
5、我国有个陆上邻国:(东)、、(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北)、阿富汗(西)、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西南)、、、(南)。
有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自治县、市)、(民族乡、镇)三级。
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二、展示交流与答疑:三、知识梳理与归纳:四、课堂检测:1.下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略图,在武汉工作的四川籍人李明要乘火车前往成都去支援灾区,其中哪一个是李明工作单位所在的省和前往的省?()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读省区图,完成下面各题。
请将A、B、C、D填入相应空格内,并根据题目填空。
(1)中国人口地理界线的其中一个端点位于_______;另一个端点在_______省;(2)四个省区中临海的是_______;(3)四省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_____,主要是_______(民族)的集中分布区域;(4)四省区中,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_______省区?(5)我国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_______省区?3.与我国的黑龙江、新疆都接壤的国家是A.蒙古B.俄罗斯C.哈萨克斯坦D.朝鲜4.关于我国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位于东半球、南半球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5.贝贝看到一辆牌照为“鲁一A65320”的大货车从他家门前经过,可以推断该车属于A.山东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河南省6.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A.蒙古B.日本C.英国D.印度7、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广州却温暖如春,这里是花的海洋。
八年级下 地理 商务星球版 学案21《活动课:区域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参考学案

A、天然气的价格优势 B、沿线地区的能源需求
C、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需求 D、西部地区的需求日益增加
10、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气分布区位于()
A、东北 B、华北 C、华南 D、西北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仔细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收集材料。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4.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5.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区()
A.水资源都丰富 B.光照资源都丰富
C.热量资源都丰富 D.常规能源都丰富
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自主检测:
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西气东输的原因有几点,试着阐述一下。
西气东输的影响课本中注重强调那几点。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西气东输工程分别经过哪些地形区和河流?多沿城市分布原因是什么?
2.天然气与煤炭相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长期以来西部天然气为何迟迟未得到开发?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7.“西气东输"管线.人口
8、因“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而带动的相关产业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钢铁、建材 B、航空、电子 C、运输、商业 D、土建、机械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完成1~6题:
八年级地理复习学案

八年级地理复习学案(中图版)班级姓名学号1.世界上海陆分布状况是:分陆地(29%),分海洋(71%)。
2.七大洲的名称分别是、、、、、。
3.四大洋的名称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4.目前,地球上分了六大板块,它们的名称是、、、、、。
5.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6.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7. 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
证据有、。
8.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9.地球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就主要分布在的交界地带。
10.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
造成各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1.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纬度地区,气温;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冬季;洋流对沿海地区的气温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有洋流经过的地区气温比较: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
1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到两极,降水逐渐。
造成降水差异的原因是、、、等因素。
13.世界的“雨极”是印度的,世界的“干极”是南美洲的。
14.降水的季节差异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5.热带雨林气。
候主要分布在,其特点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南美洲的流域。
16.地中海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的大陆西岸,其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
17.我们这里的气候类型是,特点是夏季,冬季。
18.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气候对、、和等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的影响最为显著。
19.人种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肤色,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种族:、、。
人种的区别还表现在、、等方面。
20.世界人口分布是,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
21.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的人口稠密,原因是这里;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八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2、知道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3、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掌握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4、掌握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5、了解黄河,长江的概况和开发治理情况。
【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特征,长江,黄河。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回忆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征。
板书:一、地形和地势特征强调:重点掌握我国的地形剖面图,这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要能在上面找出各个地形区。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分组比赛。
板书:二、地形地势的分布3、在我国气温分布图上找出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总结冬季和夏季的气温特点。
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分析其位置和地形的关系。
复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找出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补充:这是本节一个重点内容,需要结合地图掌握每种气候的位置和特点。
5、列表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讲述:长江重点是开发,黄河重点是治理。
长江的开发:航运,灌溉,水能。
黄河的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强调:这是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在以后的考试中经常出现,重点掌握两个水系图,和几个重点水电站的位置。
还有长江的几个城市的位置。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分别代表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上黑板找地形,说特点。
冬季:越向北气温越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读图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季风区的界限。
在气候类型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分析其特点。
从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省份和地形区列表比较。
【作业设计】黄河水系图,长江水系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并了解划分依据。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知道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运用资料概括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特点;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农牧业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了解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及未来方向。
•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知道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建设的方向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出其城市建设成就。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对一些重点的内容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
在复习的时候,教学教师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习题,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训练。
让学生感觉困难的知识点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让学生在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综合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导练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章的题目,认识本章要阐述解决的问题。
(从整体上把握本章,以便掌握本章的知识脉络。
)教师:所谓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指的是自然和人文方面。
中国的地理差异当然是中国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不一样的地方。
过渡:对于区域有一定的理解后我们来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展示幻灯片)基础巩固定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并掌握各区域地理差异尤其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巩固练习:1、填空(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_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二)
2
强化训练(完成时间15分钟)
1、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2、下列哪个地区,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呢?()
A.成都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3、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
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新疆南部
4、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5、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A.开采铁矿 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
6、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的是()
A.机械工业B.食品工业C.石油化工D.钢铁工业
7、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8、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位置优越D.劳动力资源充足
9、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产业开发重点相同 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
10、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
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
思想。
11、⑴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辽
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读图判断字母所代
表的工业基地: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C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
A工
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则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