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小结与测评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的影响目题(一)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1)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生活必需品是生活所必需的,因此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大。
(×)辨析:正因为生活必需品是生活所必需的,所以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小。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辨析: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从方向运动和需求弹性上把握价格变动的影响(1)一般说来,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运动,引起商品供给量的正方向运动。
(2)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需求弹性的商品的影响不同,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3)当某商品价格变动时,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呈反方向运动,与它的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呈正方向运动。
2.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需求量变动趋势需求量变动曲线(需求曲线)同一商品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曲线不同商品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知识点总结归纳概括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7:供求影响价格(b)(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价格,但这些因素不能直接影响市场上商品的价格。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给和需求,即供求关系。
供给缩小或需求扩大,可能导致商品供不应求,从而价格上涨;供给扩大或需求缩小,可能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从而价格下降。
考点8: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1)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提示:影响价格的因素:①根本因素(决定性因素):价值决定价格②直接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考点9: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考点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不可能无限制上涨或下跌,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考点1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c)(1)对人们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③商品价格变动还会影响相关的其他商品的需求量。
[推荐学习](江苏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https://img.taocdn.com/s3/m/f4518c5d7fd5360cbb1adb18.png)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运用“价格的变动及其影响”分析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
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解析从教材知识看,玉米价格下降会对生产和消费产生影响,会使玉米种植规模减少,会增加玉米需求;从材料看,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和正常流通受阻,因此,玉米价格下降会减少玉米库存,缩小国内外玉米价格差,减轻进口压力。
常见设问角度(1)请你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说明某商品降价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者会产生哪些影响?常用答题语言(1)一般情况下,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下降,替代品的需求会减少,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增加。
(4)价格变动调节产量。
价格上涨,增加产量;价格下降,减少产量。
(5)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反之,则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高一政治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3)商品是经过交换且非进入使用过程的劳动产品。
狭义的商品仅指符合定义的有形产品;广义的商品除了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外,还可以是无形的服务。
比如“保险产品”、“金融产品”等。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凡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自然状态的阳光、水、空气、雨水等,都不是商品。
(2)必须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劳动产品可以是用来交换,也可以不交换。
一种劳动产品,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就不是商品。
如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如果是用来自己消费的,就不是商品,因为没有进行交换;如果是用来销售的,那就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于交换的。
这里的交换指的是商品和商品之间的交换,封建社会农民向地主缴纳的地租、送给别人的礼物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特征:第一,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第二,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第三,同一种物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第四,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及商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特点:第一,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其他物品、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第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非课改地区专用)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课程小结新人教版必修1

(非课改地区专用)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课程小结新人教版必修1课程小结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热点素材2018年7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到2020年,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价格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作用明显增强;到2025年,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价格机制更加完善,并落实到全社会各方面各环节①。
《意见》指出,建立健全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激励提升供水质量、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供水工程和设施良性运行,促进节水减排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②。
充分发挥电力价格的杠杆作用,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③。
信息解读信息点对接知识①价格变动的影响②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创新演练1.科技进步使光伏产业的发电价不断降低,预计到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低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
由此可见( )①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的电力是互补商品②价值决定价格,成本低的东西价格就低③科技发展导致成本下降,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决定性因素④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光伏企业在竞争中具备优势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互为替代品,①错误;价值决定价格,但成本低的商品不代表其价格就一定低,②错误。
2.要充分发挥电力价格的杠杆作用,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这说明( )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B.供求影响价格C.价格变动影响消费D.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答案 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价格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应选D。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3.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数量近200家,鉴于未来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自主车企陆续迈入造车之列,这使得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大幅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

价格变动的影响一、选择题1. 在市场上,甲商品和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关系,乙商品与丙商品是互为互补关系。
2018年5月份以来,甲商品价格明显持续上涨,其他条件如果不变,根据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甲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导致( B )①对甲商品的需求减少,对乙商品和丙商品的需求增多②甲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乙商品和丙商品的供给减少③甲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乙商品和丙商品的供给增大④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对乙商品和丙商品的需求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根据材料甲、乙、丙之间关系,从需求法则看,甲的价格明显持续上涨,消费者会减少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对乙商品的需求,因乙、丙是互补关系,进而导致对丙的需求也增多。
故①正确,④错误;从供给法则看,甲的价格涨,生产者一度会扩大规模,供给量增加。
而乙、丙因需求量增大,生产规模会扩大,市场供给增多。
故②错误,③正确。
故选B。
2.2018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大蒜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
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B )A.①B.②C.③D.④[解析]大蒜产量大增,因此供给量增加;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即需求变化不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说明大蒜价格下降,故②符合题意。
①③体现了价格升高,故排除。
④体现了需求减少,供给变化不大,与题意不符。
3.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
下列经济现象与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点为均衡价格)蕴含的经济原理相符的是( C )①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由S向S1位移②鼓励民间资本深入教育领域,社会办学由E点转向E1点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有效需求增加,房地产S向S2位移④若E向E2位移,表明某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导致商品房供给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上涨,房地产由S向S1位移,①与题意相符。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2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件 新

价格的下降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增加。 (3)“蒜你完”来袭,买葱姜的人比“蒜你狠”时减少了,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葱姜与大蒜互为替代品,当大蒜价格下降时,对蒜的需求会增加,从而减少对
葱姜的购买。
答案
归纳提升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 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 它的购买。 图示 需求曲线(如下图)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学案2 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1.阐释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
2.理解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重点、难点)
3.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4.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知识分析生活现象。(重点)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典型例题 例2 (2018· 泰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面对我国当前大豆供给不足、
谷物生产过剩的粮食问题,有人建议明年取消主产区的麦、稻最低收 购价格制度。这是因为价格变动 A.能够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B.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
C.能够调节产量,优化农业品种结构
D.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
答案
热点追踪
74 667辆,同比分别增长225.5%和200%。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
成56 706辆和50 253辆,同比分别增长168.4%和164.3%。
数据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撑。早在 2009年政府就开始实施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此后更是免征了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 而这一趋势今后一段时期仍将继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 还将再延长三年。此外,政府还明确提出,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鼓励地方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通行便利给予支持。
(全国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2-价格变动

[例1] 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
系如右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
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
移
()
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汽油价格上涨,对汽车的需求量减少,①入选;面粉 价格下降,对面粉的需求增加,对大米的需求减少,②入 选;房贷利率下调,购房需求将会增加,③排除;M商品供 不应求会造成价格上涨,但图像显示价格不变,④排除。 答案 A
具体表现
一般情况
价格上升,需求减 少价格下降,需求 增加
其 他
不 同
生活必 需品
价格变化对人们的 需求影响较小
情 况
商 品
高档耐 用品
价格变化对人们的 需求影响较大
图示
甲商品价格上涨,会
导致乙商品需求增
加。互为替代品的两
替代品 种商品,一种商品价
格变动,另一种商品
其相 他关
的需求与该商品价格 变动方向一致
2.双十一期间实体商店冷清,物流、快递繁忙的原因何在? 提示:网上购物消费与实体店购物消费可以相互替代,电 商的降价吸引消费者等待这一天购物,减少了到实体店购 物数量。 网上购物与物流、快递是互补的,网购的商品要通过他们 送给消费者,网购商品的大量增加必然增加对他们的需 求。
[名师点拨] 1.正确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 投入。
改革玉米收储制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形 式一一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小结与测评
[热点材料]
全国多地实行阶梯水价
阶梯水价,是在合理核定居民用水及各类企业营业用水基本用量的基础上,对定量以内的用水实行低价,超过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超量累进加价;对公共服务用水实行低价,对合理工业生产用水实行中价,对营运用水实行高价。
阶梯水价的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
例如有的城市将居民的生活用水水价设定两个水量的分界点,从而形成三种收费标准:用水15吨以内为人民币0.6元/吨,15~20吨为1.4元/吨,20吨以上为2.1元/吨。
缺水城市可实行高额累进加价制。
设问:(1)分析实行阶梯水价的合理性。
(2)分析说明实行阶梯水价改革对居民消费、对国家、对用水企业产生的影响。
[审题指导]
(1)①价值决定价格。
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会提高供水成本,实行阶梯水价能够使水价真实反映其价值。
②价格影响供求。
实行阶梯水价可以提高过度用水者的支出代价,从而促进
水资源节约。
③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实行阶梯水价会降低人们的用水量,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④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经营活动。
实行阶梯水价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2)对居民消费的影响:①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
实行阶梯水价,随着第二、三阶梯水价的提高,会促使人们减少对水的需求量。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实行阶梯水价,第一阶梯水价可以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实行阶梯水价,会使生产者减少水的使用量。
对国家的影响:实行阶梯水价能够引导企业和居民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