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模型0

合集下载

第一章_数据库系统概述

第一章_数据库系统概述

2.模式/内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 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 说明逻辑记录和字段在内部是如何表示 的
数据库中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
该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
模式/内模式映象的用途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 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 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
1、信息(information)
定义: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 运动状态反映的综合。
特点:
客观存在 可以感知 可存储、加工、传递和再生
2、数据(Data)
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 象
数据的定义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
认 识 抽

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 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信息世界 机器世界
数据模型(续)
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两步抽象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
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 次。
数据模型(续)
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 (1) 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 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 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 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例:实体-“明星” (950231,刘德华,Andy,香港,27-9-1961,
天秤座,牛,174 cm, 68 kg,AB)
(4) 主键(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又称主键,或 关键字。
(5) 联系(Relationship)

计算机基础重要知识点完整版.doc

计算机基础重要知识点完整版.doc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1.第一章:计算机概论2.196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3.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4.1到4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6.运算速度,MIPS衡量7.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8.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9.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10.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11.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12.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13.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14.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15.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控制调试16.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17.最小信息单元,位(bit)18.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19.0有唯一编码,补码20.ASCII码,1个字节;汉字外码,2个字节21.ASCII,大写字母100,小写11022.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点阵:占24*24/8=72KB23.微机=主机+外部设备24.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接口,BIOS25.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26.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27.外部:PCI,AGP28.内存:ROM,RAM(大于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29.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1.操作系统发展:手工,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2.界面分类:命令行,图形用户3.工作角度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4.设计角度分类:面向进程,面向对象5.OS特征:并发,共享,虚拟6.Linux,自由操作系统7.OS功能(管理):进程和处理器,设备,存储,文件,8.进程: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9.状态:运行,就绪,阻塞10.调度:剥夺式,非剥夺式11.存储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区,页式和段式12.文件名,最多,256字符13.文件存储单位,簇14.文件分配:连续,链式,索引15.EXCEL,最多,255工作表,256列,每单元格65535字符,65536行16.单元格全选,Ctrl+A;系统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Shift+;换行,Alt+Enter17.SUM(B1:B2) , A VERAGE(B1:B2) , MAX/MIN(B1:B2)18.IF(B3>90,“优”,IF(B3>60,“合格”,“不合格”))19.COUNTIF(B1:B12,“<60”)20.ROUND(B3,2)21.RANK(E3,E3:E7,0)22.引用别的工作表:SHEET1!(半角)E2第三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模型:层次(有序树),网状(有向图),关系(二维表)2.数据库系统组成: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3.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4.关系是二维表,元组的集合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6.Access对象(7):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Access数据基本载体,字段8.数据库处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9.数据库特点:最小冗余度,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10.数据库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管理11.设计数据库的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施数据库,使用和维护第四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多媒体特征: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综合性2.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音视频,图像压缩,多媒体网络,超媒体,文字处理3.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编码4.没有压缩,BMP;全部色彩模式,PSD5.ACDSEE,数字图像浏览软件;PHOTOSHOP,彩色图像处理软件6.分辨率:屏幕,图像,像素,打印机,扫描仪7.图像深度:每个像素的数据所占位数8.PHOTO选取图像工具:选框,套索,魔术棒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APARNET,Internet前身2.网络发展阶段:网络诞生,网络形成,互连互通,高速网络3.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基本概念: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S的核心):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相关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3. 数据模型:(1)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也是主体,也可具有属性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

本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1:1关系名(属性1,属性2,……)1:n 将1的主键放入n中学生(班级编号,……)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2)E-R模型:能根据具体问题构建E-R模型、画出E-R图实体集:矩形框属性:椭圆联系:菱形(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修改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留所有属性)、投影(所有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结(4)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参照、自定义)实体:主键不能为空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任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第二章A 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1. 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2. 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3.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1)字段名命名规则不能空格开头、不能用.!()[]、最长64个字符(2)字段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是/否、查阅向导(备选项中选择)(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索或排序的根据,加快查询速度)、必填字段(4)设置主键4.建立表间关系:关联字段、实施参照完整性5.表的复制、更名、删除6.数据的导入、导出第三章查询1.查询的概念和作用查询是根据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的方法浏览、更新、分析数据2.选择查询使用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然后按所需顺序显示数据3.条件查询(1)查询条件的表示①条件的组合:and、or、not②取值范围的说明: >、<、>=、<=、<>between… and…In③条件不确定: like*(替代零个一个或多个任意字符)、?(任意单一字符)、#(任意一个数字)、[ ](替代方括号内任意字符)、!(替代方括号内字符以外的任意字符)、-(2)函数①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②字符串函数(LEN,LEFT,RIGHT,MID)③日期函数(DATE,NOW,YEAR,MONTH,DAY)4.交叉表查询、重复项查询、不匹配项查询:特点、何时适用交叉:对数据库中表和查询进行分类统计,使用的字段必须来源于同一个表或查询重复:对某些怒有相同值得记录进行检索和分类,判断信息正确性不匹配:查找可能的遗漏,在一张表中有另一张表中没有4.参数查询在作为参数字段的条件行中,以[ ]括起与字段名不同的内容5.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删除查询、追加查询第四章 SQL查询select-from-where、insert、update、delete,要求能读懂select:构成查询结果的属性列from:作查询的表where:查询条件insert:将子查询结果插入到指定的表update:数据更新,需要更新的表delete:删除字段数据定义:用于定义和修改基本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create(建立)drop(删除) alter(修改)数据操纵:用于表或视图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insert(插入) delete update数据查询: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select数据控制:用于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利 grant(授权) revote(回收权限)第五章窗体1.窗体的概念和作用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控件使用构成了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界面,从而完成显示、输入和编辑数据等事物作用:可作为浏览、编辑、输入输出表或查询中数据的交互界面可作为组织、控制整个系统中对象的外观界面2.创建窗体的三种方法自动创建、窗体向导、设计视图3.窗体的构成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4.窗体的控件(1)类型:结合型控件、非结合型控件、计算型控件(2)常用控件:文本框,命令按钮,列表框和组合框,标签,选项组,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3)常用属性:名称、标题记录源:窗体的数据来源,一般为表或查询控件来源:控件所显示数据的来源,通常是与控件结合的字段行来源:组合框、列表框的列表选项来源5.主/子窗体:主窗体内套有子窗体,便于在同一窗体中显示不同表中相关联的数据第六章报表1.报表的概念和作用:与窗体的功能比较、区别报表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浏览、分析、汇总和输出;窗体用于浏览、编辑、输入、输出2.报表的构成:报表页眉、页面页眉、组页眉、主体、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3.排序和分组报表中的数据(对最多10个字段分组)汇总项:可以添加多个字段的汇总,并且可以对同一字段执行多种类型的汇总分组间隔项:确定记录如何分组在一起,可以自定义标题项:更改汇总字段的标题,可以用于列标题还可用于标记页眉与页脚的汇总字段有/无页眉节选项:用于添加或移除每个组前面的页眉节4.标签报表:特点:在一页中显示多个标签,通过标签报表,用户可以查看到多个且数据格式相一致的标签。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4.数据模型:实体间联系的种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5.数据模型的三种类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6.关系数据库基本术语:关系、元组、属性、域、关键字、外部关键字。

关系的特点7.关系运算: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8.VF两种运行方式:菜单方式和交互式方式(命令方式和程序方式)9.所谓项目是指文件、数据、文档和对象的集合,其扩展名为 .pjx。

10.项目管理器包含的选项卡:全部、数据、文档、类、代码、其他11.项目管理器各选项卡所包含的文件有哪些?12.项目管理器可以完成对文件的新建、添加、移去、删除,但不包含重命名。

第2章1.常量的种类: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和逻辑型在书写字符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和逻辑型需要加定界符2.变量是值能够随时改变的量。

变量名的命名规则:以字母、汉字和下划线开头,后接字母、数字、汉字和下划线构成,不包含有空格3.当内存变量与字段变量同名时,要访问内存变量需加前缀M.(或M->),例如M.姓名4.数组定义的格式DIMENSION 数组名()、创建数组后,系统自动给每个数组元素赋以逻辑假.F.5.表达式的类型:数值表达式、字符表达式、日期时间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每个表达式的运算规则与结果。

6.运算符$ 称为子串包含测试,格式<字符表达式1> $ <字符表达式2>7.SET EXACT ON │OFF 的区别与含义。

第一章数据库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数据库概述ppt课件
确定实体集的关键字:用下划线在属性上标明关键字 的属性集合
确定联系的类型:在无向边上注明
20
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
2024年5月5日
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的静态特征 数据操作:描述数据的动态特征 数据的约束条件:描述完整性规则
层次模型
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 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无父节点,即树根 根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 典型系统:IBM公司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系统
13
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
2024年5月5日
第三节: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视图抽象和外模式 概念抽象和模式 物理抽象和内模式 数据独立性
14
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
2024年5月5日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视图抽象和外模式
现实世界中的信息按照不同用户(应用)的观 点抽象为多个逻辑数据结构。每个逻辑数据结
现实体间的联系 关系模型中的基本概念:元组、属性、域、主键、关系名、关系模式 关系模型的优点:
可以简单、灵活地表达各种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 用户界面好,易用性佳 支持数据库重构 具有严密的数学基础和操作的代数性质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关系模型的不足:
运行效率不够高 不直接支持层次结构
信息是经过处理、加工提炼而用于决策制 定或其他应用活动的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处理过程 的结果。
8
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
2024年5月5日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
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具有逻辑关系和明确意义的数据集合 针对明确的应用目标而设计、建立和加载 表示现实世界的某些方面 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具有安全控制机制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显示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 √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 1.2 数据描述 • 1.3 数据模型 • 1.4 数据库系统 • 1.5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 1.6 E-R模型的设计 • 1.7 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 1.8 关系代数 • 1.9 关系规范化
• 数据描述
– √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 √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 数据联系的描述
数据联系的描述
• 什么是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与一 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 元数。例:一元联系、二元联系、三元联 系。
• 二元联系的三种类型:
– 一对一 – 一对多 – 多对多
数据联系的描述
两个实体型间的联系:
一个班级中有若干名学生,
组成
每个学生只在一个班级中学习 n
学生
1:n联系
数据联系的描述
• 多对多联系(m: n):若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和
实体集B中的多个实体有联系,反过来,实体集B
Hale Waihona Puke 中的每个实体也可以与实体集A中的多个实体有
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多对多的联系,
记作m: n。
课程
• 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实体型1
实体型1
实体型1
1
1
m
联系名
联系名
联系名
1 实体型2 1:1联系
n 实体型2 1:n联系
n 实体型2 m:n联系
数据联系的描述
• 一对一:若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至多和实
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与B具有
一对一的联系,反过来亦此。一对一的联
系记作1:1。
班级

数据模型与决策 课后测试题

数据模型与决策 课后测试题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后测试题1、数据决策与模型课后测试题数据决策与模型第一章课后测试题1.StruthersWells公司的销售及生产部门,有超过10000名的白领员工,这些雇员分布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

一份针对300名员工的调查显示,其中120人情愿接受岗位调动前往美国以外地区工作。

根据此次调查,公司全体白领雇员中可接受岗位调动的比例是多少?(单项选择题)A.30%B.40%C.50%D.60%2.以下是美国八大汽车制造厂商,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汽车销售量与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汽车销售量数据:比较八大汽车厂商的总体销量,相较22、009年,2021年同期的汽车总体销量是上升还是下降?百分比是多少?(单项选择题)A.上升,8.7%B.下降,9.5%C.上升,9.2%D.下降,7.8%3.以下是美国八大汽车制造厂商,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汽车销售量与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汽车销售量数据:比较八大汽车厂商的销售状况,其中市场份额改变幅度最大的是?〔请考虑增长和削减两种状况〕(多项选择题)A.Ford,市场份额增长3.7%B.GeneralMotors,市场份额增长3.8%C.Mazda,市场份额削减3.5%D.Toyota,市场份额削减33、.9%〔全套答案加2181381787〕4.以下是美国八大汽车制造厂商,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汽车销售量与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汽车销售量数据:比较八大汽车厂商各自的销量状况,比较八大汽车厂商各自的销量状况,其中自身销量发生改变幅度最大的是〔〕。

〔请考虑增长和削减两种状况〕(多项选择题)A.GeneralMotors,销量增长超过20%B.Ford,销量增长超过30%C.Toyota,销量削减超过10%D.NissanNA,销量削减超过20%5.位于亚特兰大的Brandon广告公司,为BostonM 4、arket快餐厅新推出的鸡肉餐品进行消费者调研。

Brandon共调查了1960位消费者,其中1176人声称,假如该鸡肉餐品推向市场,他们将会购置。

access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3)数据独立性强。
(4)以关系代数为基础,数据库的研究更加科学化。
在关系操作的完备性、规范化及查询优化等方面,为数据库 技术的成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11页,共63页。
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 的文章,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1)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以支持
的。在此之前,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
6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其主要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转移到数
据事务处理,从而出现了数据库技术,它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 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在短短的三十几年 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第 二代关系数据库系统和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目前,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技术、并行计算机技术等相互渗透,成为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据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扩展性。
第4页,共63页。
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属于系统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数据库 系统具有数据共享、并发访问、数据独立等特性的根本保证,主要 提供以下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及查询优化。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1.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有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 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完整性约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门
1
部门
1
学生
m
设有
1
拥有
n
选修
n
经理
雇员
课程
ER模型基本概念

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例子:三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ER模型基本概念
课程
一对多
m 1
供应商 对对多
n n m
设有 教师

供应 项目
p
参考书
零件
一门课可由多名教师讲授,使用若干本参考书,每一 名教师只讲授一门课,每一本参考书只供一门课使用 一个供应商可供给多个项目多种零件,而每个项目可 使用多个供应商供应的零件,每种零件可由不同的供 应商供给

室名

外码: 实现了E-R图中的联系。
教研室
工作
1 n
地址 电话号
教师
职工号 姓名
研究方向 职称
关系模型

关系的描述--例子(右图)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 课程(课年龄 所在系
学生
m
选修
n
成绩
课程
学时
课程号 课程名
实体与联系 -- 例2
1
n
实体与联系 -- 例2
1
n
1
典型的逻辑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对象关系模型 对象模型 数据库系统的命名 根据数据模型进行命名的
关系模型简介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 关系--二维表:用户角度
学生 学号 姓名 050001 王立 050002 张红 050003 赵亮 性别 年龄 所在系 18 CS 男 17 IS 女 17 CS 男
ER模型基本概念
实体集: 联系:现实世界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种 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 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一对一联系(1:1)例如:部门、经理 一对多联系(1:n)例如:部门、雇员 多对多联系(m:n)例如:学生、课程

ER模型基本概念
实例分析(E-R图)
系名 地址 电话号

1 1
班名
人数 课程号 学时

n
设有
n
教研室名 地址 电话号 指导人数 研究方向 职称
班级
1
教研室
工作
n 1 n
课程名
属于
n m
课程
n
选修
学生
指导
1
教师
姓名
姓名 住处 是否四级 研究方向
学号
职工号
实例分析(E-R图)
学号 姓名 住处
学生
教师
如何表示?
本科生
类层次的翻译 --方法二

Hourly_Emps ( ssn CASCADE, hourly_wages, hours_worked, sname, lot) Contract_Emps(ssn CASCADE, contractid, sname, lot)
实体与联系 -- 例1
m p
n
实体与联系
例子2 在这个例子中,一个部门至多只能有一个管理者, 但一个经理可以管理多个部门,经理管理部门有 一个起始时间和所自由支配的财务情况,如果对 于每个部门都有一个财务情况,则这种表示方式 是非常自然的;如果属性dbudget表示对其所管 理所有部门而言所能自由支配的财务情况的话, 则上述表示会引起dbudget信息的冗余 解决策略:引入一个实体Mgr_ppts来表示一组部 门的经理的委派,也就是将原来的二元联系建模 为一个实体,并用一个三元联系取代原来的二元 联系
供应商
m
供应量
n
供应
p
项目
项目号 预算 开工日期
零件
零件号 名称 规格 描述 单价
多对多联系集到表的转换--例2
课程
1
供应商
m
设有
m
n
供应
n
p
教师 一对多 供应()
参考书
项目 对对多
零件
供应商()
项目 零件
一对多联系集的翻译
1
n
一对多联系集的翻译---- 方法一
将一对多联系翻译为一个独立的表
Manages(ssn, did, since)
将Address作为一个属性:如果我们仅仅是想记载雇 员的一个地址,这是这种方式就比较合适 也可以将地址信息建模为一个实体集Addresses,并 在Employees和Addresses之间建立一个联系 Has_Address,这种设计在以下两种情况是必须的 必须为雇员记载多个地址 我们希望结构化雇员的地址信息

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
图表、文件 等文字形式 表示 现实 世界 信息 世界
数据模型
机器 世界

逻辑数据模型:用于机器世界,是按计算机系 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它需要有严格的形式化 定义,且常常要加上一些限制和规定,以便机 器实现
概念模型-- ER模型基本概念



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 模型中最常用的是ER模型,介绍ER模型(实 体联系)中的主要概念。 实体(Entity): 姓名 属性(Attribute): 性别 学号 域(Domain): 专业 学生 码(Key): 实体型(Entity type):
类层次的翻译
类层次的翻译 --方法一
三个实体集翻译成三个关系 实体集Employees的翻译比较简单 关系Hourly_Emps的属性包括:ssn, hourly_wages, hours_worked,; ssn是主关键字; 同时ssn一个外键; 当超类中实体被删除时子 类中的对象也必须删除 Contract_Emps的翻译相类似 思考题:为什么在关系Hourly_Emps的属性 中不包含属性name和lot? 体现继承性了吗?
实体与属性
雇员号 雇员号 雇员名 职称 雇员名 职称
雇员
雇员
1 有
地址
如果多个?
n
地址
省 市 街道
实体与联系
例子1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不允许一个雇员在同一 部门工作过两次的话,则该ER图的设计没有任 何问题,但如果允许同一雇员在一个部门多次 任职的话,则上述ER图设计存在问题。Why? 解决策略:引入一个实体Duration,也就是将 原来的二元联系建模为一个实体,并用一个 三元联系取代原来的二元联系
ER模型的其它特征 -- 类层次
学号
姓名 住处
职工号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学生
教师
ISA
n
ISA 研究生
指导 研究方向
1
本科生
是否四级
教授(副)
指导人数 研究方向
培养类型
ER模型的其它特征 -- 类层次
ISA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化,即子类是经过超类特 化而得到的 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概括,即超类是对子类进 行概括而得到的 定义在ISA联系上的两种约束关系 Overlap约束:Overlap约束用来指定两个子 类之间是否允许包含同一实体 Covering约束:Covering约束用来指定子类 中所有的实体是否包含超类中的所有实体
关系模型

关系的描述 元组 050001 王立 男 18 CS 属性 学号,姓名,性别等 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组 学号;姓名+性别(假定情况)等 主码:指定的一个码。一般选择: 例如:学号。
关系模型
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 例子(右图):表示 教研室(室名, 地址, 电话号) 教师(职工号,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室名)
多对多联系集到表的转换--例1
m
n
Works_In(ssn, did, since)
Employees(ssn, name, lot) Departments(did, dname, budget)
多对多联系集到表的转换--例2
供应商号 名 地址 电话 账号
供应(供应商号,项目号,零件号,供应量) 供应商(供应商号,名,地址,电话,账号) 项目(项目号,预算,开工日期) 零件(零件号,名称,规格,单价,描述)
类层次的翻译 --方法一
Hourly_Emps ( ssn CASCADE, hourly_wages, hours_worked) Contract_Emps(ssn CASCADE, contractid)
Employees(ssn, sname, lot)
类层次的翻译 --方法二
三个实体集翻译成两个关系 仅生成两个关系:Hourly_Emps和Contract_Emps, 他们都包含超类Employees的属性,除了主关键 字约束以外,不需要定义任何约束 当然,对于overlap约束只能用通用约束机制来 实现 对于方法一来讲,covering约束也只能用通用 约束机制来实现
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
ER模型基本概念
学号 姓名
专业
学生
m
选修
n
成绩

课程
学时 课程号 课程名
实例

例子:开发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学校中有若干 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 有若干教师,其中有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 干名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 若干课程,每门可由若干学生选修。
实体与联系 -- 例1
m
n
实体与联系 -- 例1
情况1 Employee1 Employee1 Employee1 情况2 Employee1 Employee1 Employee1 95~96 department1 96~97 department2 98~99 department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