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载荷计算
支架计算

2、30°光伏支架及组件系统风荷载的计算结合IEC规范《光伏组件安全鉴定(IEC 61730)》[5]中对光伏组件的能承受的风速要求,按照瞬时风速与10min平均风速的换算关系可计算得到极大风荷载值,经过查阅滑县地区气象资料,计算得到50年一遇基本风压ω0为0.45kN/m2,根据50009-2001《建筑结构载荷规范》风振系数βz取1.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取1.3。
工程所在地地面粗糙度按B级考虑,本工程涉及到建筑物最大高度为20米,按照50009-2001《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查表风压高度系数μz取1.25。
如图2所示,计算如下:迎风面垂直于组件的风荷载F1=ωk1=βzμsμzω0=1.0*1.3*1.25*0.45=0.73 kN/m2=73 kg/m2F风Fa Fb图3 30°支架风荷载压力图每平方米组件风荷载对屋顶的压力为F压=F1*cos30=73*0.866 =63 kg每跨组件风荷载对屋顶的压力为F压=F1*cos30*2*1.5=73*0.866*3 =189 kg3、30°光伏支架雪荷载的计算镇江地区基本雪压为0.4kN/m2,按照50009-2001《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查得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为1.0。
则每平方米组件雪荷载标准值为0.4kN/m2每跨组件组件上作用的雪载荷标准值合力为0.4*1.65*1.7=1.12 kN=112 kg4、30°光伏支架每跨荷载合计计算1)光伏支架每跨载荷为不考虑雪荷载的荷载之和:170+189=359kg换算后平方米组件的最大荷载总和为359KG/2/1.65=108 kg/ m22)考虑雪荷载的荷载之和:170+189+112=471kg换算后平方米组件的最大荷载总和为471KG/2/1.65=143 kg/ m2结论:滑县目前一期做施工的光伏屋面多为农村小学和中学,皆为非上人屋面,如果按国家规范的非上人屋面设计荷载为0.5kN/m2=50 kg/m2。
光伏支架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

光伏支架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光伏支架是指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架子,是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
其中,光伏支架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是影响光伏支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伏支架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
一、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1.1 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是根据经验公式和现场试验数据得出的。
光伏支架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为:Ph = Kp * Ap * f * Nq其中,Ph为桩基础水平承载力,单位为kN;Kp为桩基础系数;Ap为桩基础面积,单位为m2;f为土壤系数,取值范围为0.5-1.5;Nq为土壤内摩擦角。
1.2 桩基础系数的确定桩基础系数是指桩基础承载能力与桩基础面积的比值。
桩基础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土壤类型、桩基础形式、桩基础深度等因素。
一般而言,桩基础系数范围为0.2-0.6。
1.3 桩基础面积的确定桩基础面积是指桩基础与土壤接触的面积。
桩基础面积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桩基础形式、桩基础直径等因素。
一般而言,桩基础面积范围为0.1-0.5m2。
1.4 土壤系数的确定土壤系数是指土壤的承载能力与标准土的承载能力的比值。
土壤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土壤类型、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一般而言,土壤系数范围为0.5-1.5。
1.5 土壤内摩擦角的确定土壤内摩擦角是指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角。
土壤内摩擦角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土壤类型、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一般而言,土壤内摩擦角范围为30-45度。
二、试验研究2.1 试验设计为了验证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组试验。
试验采用静载荷试验方法,选择不同直径和深度的桩基础进行试验。
2.2 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桩基础水平承载力与桩基础面积、土壤系数、土壤内摩擦角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桩基础系数的范围为0.2-0.6,桩基础面积的范围为0.1-0.5m2,土壤系数的范围为0.5-1.5,土壤内摩擦角的范围为30-45度。
光伏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

光伏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支架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它承载着光伏组件,保证光伏板的稳固和安全,因此对支架的荷载计算至关重要。
在进行光伏支架荷载计算时,有时候我们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来完成,而其中一种常用的工具就是excel表格。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光伏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的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光伏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确定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以及支架的安装方式。
2. 根据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尺寸,确定支架的材料和型号,包括支柱、横梁、连接件等。
3. 了解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包括风载荷、雪载荷等参数。
4. 收集支架制造商提供的荷载设计参数,包括支架的承载能力、抗风能力等数据。
5. 准备excel表格,按照支架荷载计算的逻辑和步骤进行布局和填写。
二、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的使用方法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使用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进行计算了。
下面是具体的使用步骤:1. 打开excel表格,填写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支架名称、光伏组件的参数等。
2. 根据支架的安装方式,填写支架的尺寸参数,包括支架的高度、宽度、长度等。
3. 输入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参数,包括风载荷、雪载荷等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设计标准进行确定。
4. 输入支架制造商提供的荷载设计参数,包括支架的承载能力、抗风能力等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可以在支架的产品手册中找到。
5. 根据以上输入的参数,使用excel提供的函数和公式进行荷载计算,包括静载荷、风载荷、雪载荷等计算。
6. 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确保支架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考虑支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7. 保存计算表格,输出计算结果,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三、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荷载计算方法,使用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灵活性:支架荷载计算表excel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设置和调整,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支架。
屋顶光伏电站支架强度屋面载荷计算

屋顶光伏电站支架强度及屋面载荷计算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江苏省*****中心小学49KW光伏屋顶工程地址:江苏省***设计单位:上海能恩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有限公司结构形式:屋面钢结构光伏支架支架高度:0.3m2参考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280—20073设计条件:太阳能板规格:1650mm*990mm*50mm混凝土屋顶太阳能板安装数量:200块最大风速:27.5m/s平坦开阔地域太阳能板重量:20kg安装条件:屋顶计算标准:日本TRC 0006-1997设计产品年限:20年4型材强度计算4.1屋顶荷载的确定(1)设计取值:①假设为一般地方中最大的荷重,采用固定荷重G和暴风雨产生的风压荷重W 的短期复合荷重。
②根据气象资料,扬中最大风速为27.5m/s,本计算最大风速设定为:30m/s。
③对于混凝土屋面,采用最佳倾角安装的系统,需要考虑足够的配重,确保组件方阵的稳定可靠。
④屋面高度20m。
4.2结构材料:C型钢重量:1.8kg/m截面面支架尺寸(mm)41*41*2安装角度25°材料镀锌截面面积(A)277形心主轴到腹板边缘的距离1.4516E+01 形心主轴到翼缘尖的距离2.6484E+01 惯性矩Ix 8.3731E+04惯性矩Iy 4.5694E+04回转半径ix 1.7386E+01回转半径iy 1.2844E+01截面抵抗矩Wx 4.0844E+03截面抵抗矩Wx 4.0844E+03截面抵抗矩Wy 3.1478E+03截面抵抗矩Wyy 1.7254E+034.3假定荷重:①固定荷重G太阳能板质量:G1=20kgx20=400kg -3920N;所以C形轨道承载的固定荷载重量G = 3920N;②风压荷重W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对风载荷的规定如下(按承重结构设计):Wk =P gz p s p z W0Wk:风荷载标准值(KN/m2);P gz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p s :风荷载体型系数;p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84 );W0 :基本风压(KN/m2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5.1&为1.6所以B gz=1.6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F7.3.1,体型系数p s为1.475 ,所以,Wk=1.6*0.83*0.84*0.57=0.636KN/m2③雪压荷重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规定:Sk=p r*S0 ;Sk :雪荷载标准值(KN/m2 );M r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S0 :基本雪压(KN/m2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6.2.1M r=0.2S0 为0.35 KN/m2所以Sk=0.2*0.35=0.07 KN/m2④地震荷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底部剪力法时,按下列公式确定:FEk= 1 *GeqFEk为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1 max ;s 1 1 . I 4 I ■ L/-I- - r lli i 1 . J "I J I ■ I -・=一, = J —— - %l/2_ E=3 I /-I- Geq为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光伏支架载荷计算

光伏支架载荷计算光伏支架设计考虑因素: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决定光伏支架设计载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将会影响到光伏支架的受力情况。
2.气象条件:光伏电站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也是确定光伏支架设计载荷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降雨、风速、风向等都将对光伏支架的载荷产生影响。
3.组件类型: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尺寸也将对支架的设计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载荷计算时,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尺寸。
4.土壤条件:土壤的承载力是光伏支架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承载力的不同将会影响到光伏支架的抗倾倒能力和抗风能力。
载荷类型:1.风载荷:风载荷是光伏支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载荷类型。
风载荷是由于风对光伏支架的作用力而引起的。
风载荷包括风向力和风形力两部分。
风向力作用在光伏支架的侧面上,而风形力作用在光伏支架的顶部和底部。
2.雨载荷:雨载荷是由于降水对光伏支架的作用力而引起的。
雨水与支架的接触面积越大,受力越大。
因此,在进行雨载荷计算时,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面积。
3.雪载荷:雪载荷是由于积雪对光伏支架的作用力而引起的。
积雪对光伏支架的作用力会因为积雪厚度和密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自重:自重是光伏支架所自身施加在基础上的重力。
自重是光伏支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载荷,需要根据支架的材料和尺寸来计算。
载荷计算方法:1.风载荷计算方法:风载荷计算可以采用风压法和瞬态风洞试验法。
风压法是根据实测数据推导出的压差公式,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风对支架的作用力。
瞬态风洞试验法则是通过模拟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来计算载荷。
2.雨载荷计算方法:雨载荷计算可以采用雨滴撞击法和雨滴流动法。
雨滴撞击法是通过模拟雨滴撞击的力学过程来计算载荷。
而雨滴流动法则是通过模拟雨水流动的速度和方向来计算载荷。
3.雪载荷计算方法:雪载荷计算可以采用等效荷载法和建筑物承载力法。
等效荷载法是通过将积雪等效为一定的力来计算载荷。
建筑物承载力法则是通过计算建筑物的承载力来确定光伏支架的载荷。
光伏支架结构计算分析

光伏支架强度计算分析支架是安装从下端到上端高度为4m以下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时使用。
计算因从支架前面吹来(顺风)的风压及从支架后面吹来(逆风)的风压引起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量,支撑臂的压曲(压缩)以及拉伸强度,安装螺栓的强度等,并确认强度。
(1) 结构材料选取支架材料,确定截面二次力矩IM和截面系数Z。
大部分用角钢,或方管。
(2) 假象载荷固定荷重(G)组件质量(包括边框)GM +框架自重GK1+其他GK2固定载荷G=GM+ GK1+ GK2风压荷重(W)(加在组件上的风压力(WM)和加在支撑物上的风压力(WK)的总和)。
W=1/2×(CW×σ×V02×S)×a×I×J3) 积雪载荷(S)。
与组件面垂直的积雪荷重。
4) 地震载荷(K)。
加在支撑物上的水平地震力5) 总荷重(W)正压:5)=1)+2)+3)+4)负压:5)=1)-2)+3)+4)载荷的条件和组合载荷条件一般地方多雪区域长期平时GG+0.7S短期积雪时G+SG+S暴风时G+WG+0.35S+W地震时G+KG+0.35S+K基础稳定性计算1、风压载荷的计算2、作用于基础的反作用力的计算3、基础稳定性计算当受到强风时,对于构造物基础要考虑以下问题:①受横向风的影响,基础滑动或者跌倒②地基下沉(垂直力超过垂直支撑力)③基础本身被破坏④吹进电池板背面的风使构造物浮起⑤吹过电池板下侧的风产生旋涡,引起气压变化,使电池板向地面吸引对于③~⑤须采用流体解析等方法才能详细研究。
研究风向只考虑危险侧的逆风状态以下所示为各种稳定条件:a.对滑动的稳定平时:安全率Fs≥1.5;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1.2b.对跌倒的稳定平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1/3以内时地震及暴风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2/3以内时c.对垂直支撑力的稳定平时:安全率Fs≥3;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2风荷载计算(1)设计时的风压载荷W=Cw×q×Aw(作用于阵列的风压载荷公式)式中 W——风压荷重Cw——风力系数q ——设计用速度压(N/m2)Aw——受风面积(m2)(2)设计时的速度压q=q0×a×I×J式中 q——设计时的速度压(N/m2)q0——基准速度压(N/m2)a——高度补偿系数I——用途系数J——环境系数1)基准速度压。
屋顶光伏电站支架强度及其屋面载荷计算

屋顶光伏电站支架强度及屋面载荷计算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江苏省*****中心小学49KW光伏屋顶工程地址:江苏省***设计单位:上海能恩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有限公司结构形式:屋面钢结构光伏支架支架高度:0.3m2 参考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280—20073设计条件:太阳能板规格:1650mm*990mm*50mm混凝土屋顶太阳能板安装数量:200块最大风速:27.5m/s 平坦开阔地域太阳能板重量:20kg安装条件:屋顶计算标准:日本TRC 0006-1997设计产品年限:20年4型材强度计算4.1 屋顶荷载的确定(1)设计取值:①假设为一般地方中最大的荷重,采用固定荷重G和暴风雨产生的风压荷重W 的短期复合荷重。
②根据气象资料,扬中最大风速为27.5m/s,本计算最大风速设定为:30m/s。
③对于混凝土屋面,采用最佳倾角安装的系统,需要考虑足够的配重,确保组件方阵的稳定可靠。
④屋面高度20m。
4.2 结构材料:C型钢重量:1.8kg/m截面面支架尺寸(mm)41*41*2安装角度25°材料镀锌截面面积(A)277形心主轴到腹板边缘的距离1.4516E+01 形心主轴到翼缘尖的距离2.6484E+01 惯性矩Ix 8.3731E+04惯性矩Iy 4.5694E+04回转半径ix 1.7386E+01回转半径iy 1.2844E+01截面抵抗矩Wx 4.0844E+03截面抵抗矩Wx 4.0844E+03截面抵抗矩Wy 3.1478E+03截面抵抗矩Wyy 1.7254E+034.3 假定荷重:①固定荷重G太阳能板质量:G1=20kg×20=400kg →3920N;所以C形轨道承载的固定荷载重量G=3920N;②风压荷重W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对风载荷的规定如下(按承重结构设计):Wk =βgz μs μz W0Wk: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84);W0:基本风压(KN/m2)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5.1ξ为1.6所以βgz=1.6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F7.3.1,体型系数μs为1.475,所以,Wk=1.6*0.83*0.84*0.57=0.636KN/m2③雪压荷重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规定:Sk=μr*S0;Sk:雪荷载标准值(KN/m2);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S0:基本雪压(KN/m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6.2.1Μr=0.2S0为0.35 KN/m2所以Sk=0.2*0.35=0.07 KN/m2④地震荷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底部剪力法时,按下列公式确定:FEk= 1 *GeqFEk为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1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Geq为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光伏支架受力计算书

光伏支架受力计算书的力计算表为1。
该设计基于1.1规范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XXXX采用风压,但不应小于0.3kN/m2风荷载的组合值、频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分别为0.6、0.4和0。
全国所有平台10年、50年和100年重现期的雪压和风压值,风振系数见表D.4,取1风荷载体型系数见下表-。
根据构件与地面形成的角度,采用插入法计算风荷载体型系数A = 15。
正风荷载体型系数μ s = 1.325(根据XXXX国家标准50009中的基本风速m/s,每年一次当使用杯形风速计时,必须考虑温度和气压对空气密度的影响。
空气密度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0.001276?p?0.378e?3??(t/m)1?0.00366吨?100000?t-空气温度(摄氏度),p-空气压力(帕),e-水压(帕)根据位置的海拔高度z(m ),根据以下公式近似估算空气密度:?= 0.00125 e-0.0001 z(t/m3)z-风速表的实际高度(m)。
2,负载组合3。
梁抗弯强度计算组合截面形心坐标计算公式:根据截面形心,计算惯性矩公式平行轴位移:根据公式гmax = mmax Ymax/iz检查法向应力强度mIz代表惯性矩挠度计算:均匀载荷下的最大挠度在梁跨度的中间。
计算公式为:Ymax = 5ql 4/(384ei)。
,其中ymax是梁跨度中的最大挠度(mm)。
q是平均布线负载的标准值(kn/m)。
E是钢的弹性模量。
对于工程结构钢,e = 2100000 n/mm 2。
I是钢截面的惯性矩。
在三个相等的集中载荷下的最大挠度可以在型钢表(mm 4)中找到。
跨度等间距排列。
计算公式为:Ymax = 6.33 pl 3/(384 ei)。
,其中ymax是梁跨度中的最大挠度(mm)。
p是各种集中荷载的标准值之和(kn)。
E是钢的弹性模量。
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 2.i为钢截面的惯性矩。
它可以在型钢表中找到(mm ).风荷载基本风压:WP = ro * v2/2 = 1.225×242/2 = 352.8n/m2其中WP为风压,ro为空气密度kg/m3,v为风速m/s风荷载值为0.353 KN/m2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结构高宽比小于1.5,因此,在表7.2.1) μz =1 结构类型:斜面,θ =元件与地面成15度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架强度计算
支架是安装从下端到上端高度为4m以下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时使用计算因从支架前面吹来(顺风)的风压及从支架后面吹来(逆风)的风压引起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量,支撑臂的压曲(压缩)以及拉伸强度,安装螺栓的强度等,并确认强度。
(1)结构材料
选取支架材料,确定截面二次力矩I M和截面系数Z。
(2)假象载荷
1)固定荷重(G)
组件质量(包括边框)G M +框架自重G KI+其他G K2
固定载荷G=G M+G KI + G K2
2)风压荷重(W)
(加在组件上的风压力(W M)和加在支撑物上的风压力(W K)的总和)
2
X C X V O X S)X a x I x J
W=1/2 X( C
w
3)积雪载荷(S)。
与组件面垂直的积雪荷重。
4)地震载荷(K)。
加在支撑物上的水平地震力
5)总荷重(W)正压:5) =1) +2) +3) +4)
负压:5) =1) -2) +3) +4)
载荷的条件和组合
(3)悬空横梁模型
(4)A-B间的弯曲应力
顺风时A-B点上发生的弯曲力矩:
M i=WL 勺8应力(T i二M/Z
(5)A-B间的弯曲
(6)B-C间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形变
(7)C-D间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形变
(8)支撑臂的压曲
(9)支撑臂的拉伸强度
(10)安装螺栓的强度
基础稳定性计算
1、风压载荷的计算
2、作用于基础的反作用力的计算
3、基础稳定性计算
当受到强风时,对于构造物基础要考虑以下问题:
①受横向风的影响,基础滑动或者跌倒
②地基下沉(垂直力超过垂直支撑力)
③基础本身被破坏
④吹进电池板背面的风使构造物浮起
⑤吹过电池板下侧的风产生旋涡,引起气压变化,使电池板向地面吸引
对于③〜⑤须采用流体解析等方法才能详细研究。
研究风向只考虑危险侧的逆风状态
以下所示为各种稳定条件:
a.对滑动的稳定
平时:安全率Fs> 1.5 ;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 > 1.2
b.对跌倒的稳定
平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1/3以内时
地震及暴风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2/3以内时
c.对垂直支撑力的稳定
平时:安全率Fs>3;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 >2
附件“:△风荷载计算△
(1)设计时的风压载荷
W=C w X q x A w (作用于阵列的风压载荷公式)式中W——风压荷重
C
风力系数
w
q ---- 设计用速度压(N/m2)
Aw -------- 受风面积(m2)
(2)设计时的速度压
x a x I x J
q=q
式中q --- 设计时的速度压(N/m2)
q o――基准速度压(N/m2)
a――高度补偿系数
I――用途系数
J――环境系数
1)基准速度压。
设定基准高度10m由下式算出:
2
=1/2x(T x V0
q
式中q o――基准速度压(N/m2)
(T ――空气密度风速(Ns2/m4)
V o -------- 设计用基准(m/s)
2)高度补正系数。
随地面以上的高度不同,速度压也不同,因此要进行高度补正。
高度补正系数由下式算出:
a= (h/h o) 1/n
式中a ——高度补正系数;
h ――阵列的地面以上高度
ho ——基准地面以上高度10米 n 表示因高度递增变化的程度,5为标准 3)用途系数。
通常1.0
用途系数 建设地点的周围地形等状况 1.15 ①极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0
②普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0.85
③短时间或者①以外的系统,且太阳能电池阵列在地面以上高度为 2m 以下场合
4)环境系数。
通常1.0
环境系数 建设地点的周围地形等状况
1.15 如海面一样基本没有障碍物的平坦地域 0.90 树木、低层房屋(楼房)分布平坦的地域
0.70
树木、低层房屋密集的地域,或者中层建筑(4-9层)物分布的地域
(3)风力系数 1)组件面的风力系数。
若是如下图所示的安装形态的场合,采用下图数据即可。
负 压 0.45 _0.40_
0.08
2)支撑物构成材料的风力系数 附件2: △积雪荷载计算厶 设计时的积雪载荷:
安装形态
地面安装型 (单独)
----- 顺—风 -----
■■逆—风
1 £ '
* \ 二<~7" 1 '
瞬 4
X JF .
■ ■
. 4 .
压 a
m 压 0.79 15 - 0.94 0.87 30 - 1.18 1.06
45°
1.43
备 注
支架为数个的场合,周围端部的风力
系数取左边值,中央部的风力系数取左边 值的1/2最好。
在左边没有标注的角度由下 式求得:
(正压)0.65+0.009 ①; (负压)0.71+0,016 ①
屋顶安装型
正 压 0.75 _0.61_ 0.49
① 12° 20°
风力系数
S=C s X P X Z s X A S
式中S 积雪荷重
C s――坡度系数
P ――雪的平均单位质量(相当于积雪1cm的质量,N/m2 3)一般的地方19・6N以上,多雪区域为29・4N以上。
Zs——地上垂直最深积雪量(cm)
A s――积雪面积
(1)坡度系数
2 雪的平均单位质量
雪的平均单位质量是指积雪厚度为icm面积为im的质量。
3 积雪量
太阳能电池阵列面的设计用积雪量设定为地上垂直最深的积雪量
(Z s),但是,经常扫雪而积雪量减少的场合,根据状况可以减小Z s值
附件3: △地震荷载计算厶
设计用地震载荷的计算,一般的地方由式(5.10),多雪区域由式:(5.11)
计算。
K=C i X G(5・ 10)
K=C i X( G+0.35S)(5.11)
式中K――地震载荷(N);
C i——地震层抗剪系数;
G ――地震载荷(N);
S ------ 积雪载荷(N )。
地震层抗剪系数由下式计算:
C i=Z X R X A X C O
式中Z——地震地域系数
R——振动特性系数
A——层抗剪分布系数
C O ――标准抗剪系数(0.2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