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术、吸氧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吸痰术、吸氧术ppt课件

吸痰术、吸氧术ppt课件
3.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
当压力表指针降至0.50Mpa(5 kg/ cm2)时,即不可再用。
氧疗监护
• 缺氧症状
• 神志 烦躁变安静 • 生命体征 平稳 • 皮肤色泽 发绀变红润
• 实验室检查
• PaO2,PaCO2,SaO2
• 氧气装置是否通畅 • 氧疗副作用
氧疗副作用
• 氧浓度>60%,持续时间>24h
组织性缺氧
• 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 • 原因
• 组织中毒,如氰化物中毒 • 细胞损伤,如大量放射线照射
• 以上四类缺氧中,低张性缺氧,氧疗效果最好
吸氧的适应症:
①呼吸系统疾患引起呼吸困难:小儿肺炎、哮喘、肺 部外伤致气胸
②心衰
③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等。
④中毒:如CO中毒、麻醉剂中毒等。
氧疗方法
• 氧气头罩法
• 患者头部置于头罩 里,罩面上有多个 孔,可以保持罩内 一定的氧浓度、温 度和湿度
• 主要用于小儿
氧疗方法
• 氧气枕法
• 氧气枕是一长方形 橡胶枕,枕的一角 有一橡胶管,上有 调节器可调节氧流 量,氧气枕充入氧 气,接上湿化瓶即 可使用
• 可用于家庭氧疗、 危重患者的抢救或 转运途中
电动吸痰器
负压表
脚踏开关
负压调节器
安全瓶
贮液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源开关
吸痰术操作流程
➢医生戴口罩帽子,洗手→核对解释→嘱患者 取舒适体位→检查清洁口鼻腔→铺治疗巾→ 检查调节负压→戴手套,接吸痰管→试吸→ 吸痰→吸痰毕,抽吸NS冲管→清洁患者面部 →整理、记录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用物24h更换1次
注 2.负压:小儿<40Kpa ,成人40-53Kpa

吸氧、有效排痰ppt课件

吸氧、有效排痰ppt课件
• 6.防止爆炸与火灾:氧气易燃易爆,做好 “四防”,注意用氧安全。
15
吸氧操作方法
•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
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
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16
吸氧操作方法
• (二)操作要点。 •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 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 • 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 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
22
吸氧操作方法
• 1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 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切实做好四防: 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23
︱ 第二节 胸部物理治疗
搜索
(CPT)
胸部物理治疗
搜索
(CPT)
CPT概念:用物理的技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种治疗方法。包
括体位引流、拍背、震颤、咳嗽、吸引、呼吸练习
CPT作用:1.清除气道分泌物:降低大气道阻力,有利于肺的扩 张,降低小气道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局部损伤和细菌的侵 袭力。2.促进肺的再扩张:增加局部灌注,从而有效的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改善通气,使肺组织健康无阻塞,使呼吸肌肉强壮,
佝偻病,心律不齐,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治疗中烦
咳嗽C的PT原之理咳:嗽
搜索
深吸气,声门关闭,胸腹腔内压力增加,声门打开, 腹肌收缩,快速排出空气,形成了咳嗽
刺激咳嗽的方法:
大量吸气,快速用力呼气,同时教患者咳咳咳。必要 时刺激口咽部,产生咳嗽
有效咳嗽方法:
(1)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上身微向前倾。
(2)缓慢深呼吸数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 气数秒、然后进行2~3声短促有力的咳嗽,缩唇将余气 尽量呼出,循环做2~3次,休息或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可

氧疗吸痰-PPT课件

氧疗吸痰-PPT课件

Oxygen therapy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Oxygen therapy
顽固性低氧血症
ⅰ:FIO2>35%,PaO2<55mmHg以下者 ; ⅱ:FIO2升高20%, 而PaO2却不能相应地升高10 mmHg。
Oxygen therapy
AIRVO TM 系列湿化治疗仪的主要组成部件及连接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Oxygen therapy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Oxygen therapy
文丘里面罩 ( venturi mask )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Oxygen therapy
(三)、其 它 氧 疗
• 气管穿刺给氧 • 氧帐 • 头罩 • 高压氧 • 体外膜肺 • 呼 吸 机:有创、无创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吸氧、吸痰 PPT

吸氧、吸痰 PPT
代谢 水纳潴留,酸中毒。
3
二、缺氧程度判断
缺氧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4
PaO2
mmHg
﹥50
SaO2
症状
﹥80% 意识清楚、无紫绀
﹥50
﹥80%
意识清楚、伴呼吸 困难
30-50 60-80% 正常或烦躁不安, 紫绀、呼吸困难
昏迷或半昏迷,显 ﹤30 ﹤60% 著紫绀、呼吸极度
困难(三凹征)
措施
一般不吸氧 低浓度氧疗, 1-2L/ml
23
二、方法
24
两人配合吸痰
吸痰间歇简易 呼吸器给氧
25
并发症
低氧血症 气道粘膜损伤 继发感染 支气管痉挛 心律失常、低血压等(迷走神经兴奋)
26
三、注意事项
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 吸痰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
28
需氧疗, 3-4L/ml
绝对适应症 4-6L/ml
三、吸氧装置
中心供氧装置
氧气筒供氧
氧气筒内的氧气供应时间:
[压力表压力-5(kg/cm2)]×氧气筒容积(L)
可供应时间=
5
1kg/cm2 ×氧流量(L/min)×60 min
四、给氧方法
单侧鼻导管给氧
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
6
四、给氧方法
18
三、吸痰法
一、定义
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 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 性肺炎、肺不张等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 1. 无力咳嗽、排痰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 如昏迷、新生儿、危重、麻醉术后等患 者。 2. 窒息时的急救,如溺水、吸入羊水等患 者的急救

吸痰术ppt课件

吸痰术ppt课件
告知患者吸痰术的目的和重要性, 取得其配合和理解。
提醒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呼吸 道感染。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 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吸痰术的定义和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02
吸痰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禁忌症包括颅底骨折、
03
吸痰术操作前准备
患者评估与教育
03
评估患者呼吸道状况
观察患者咳嗽、呼吸音、痰鸣音等,判断 痰液性质和量。
了解患者病情及合作程度
向患者解释吸痰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配合。
指导患者正确咳嗽
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方法,以便在吸痰过程 中更好地配合。
器械准备与检查
01
准备吸痰器
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器,检查吸 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各管连接是
加强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吸痰术的必要性和 注意事项,减轻患者恐惧和焦虑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
THANKS
作用
吸痰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危重、昏迷、 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 效咳嗽、排痰者。
吸痰术原理与操作方法
原理
利用负压原理,将吸痰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插入气道一定深 度,通过吸痰管的负压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
操作方法
包括准备用物、核对解释、摆体位、吸痰、观察与记录等步骤。 其中,吸痰时动作应轻柔、迅速、准确,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需气管内给药者;机械通气患者需通过吸引留取痰标本进行痰培养者。

吸痰术.- ppt课件

吸痰术.- ppt课件

• 谢谢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6、更换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 至气管深部,放松导管折叠端,轻轻左右旋转, 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每次 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
• 7、分离吸痰管将吸引器负压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 液的瓶内;
8.脱去手套置于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整理用 物;
9.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 率;
10.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 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整理床单 位,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 项,规范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 1~2次,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插管动作轻柔、 敏捷。
2.给予大流量面罩吸氧。 3.准备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或氧饱和度监测仪。 4.操作前不宜进食过多的食物或尽量在进食前操
作,避免操作时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起呕吐。 5.听肺部痰鸣音,由下至上,多次的有效拍背。 6.操作前给予约束双上肢。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了解 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或用氧浓度, 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 配合,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神经内科二病区
时间 地点:示教室 主讲人:蒋莲枝 内容:吸痰法 参加人员:
吸痰术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一般有以下二种方法:
(一)中心吸引装置 (二)电动吸引器
一)中心负压装置:
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只需接上吸 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
二) 电动吸引器
1、组成:由马达、偏心轮、 气体过滤器、压 力 表、 储液瓶、安全瓶组成。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吸痰技术概述•吸痰技术操作流程目录•吸痰技术注意事项•吸痰技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吸痰技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吸痰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01吸痰技术概述定义与目的定义吸痰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清除的操作。

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患者。

禁忌症对于严重的呼吸道烧伤、大咯血、呼吸道急性炎症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吸痰技术。

评估患者解释操作准备用物环境准备操作前准备01020304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呼吸道情况。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负压吸引装置、无菌手套、治疗巾等。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安静,关闭门窗,调节室温至适宜温度。

02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评估患者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选择合适的吸痰方式01020304评估患者情况010204选择合适吸痰管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分泌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一般选用12~14号吸痰管,婴幼儿多选用10号吸痰管若痰液粘稠,可选择较粗的吸痰管以便于吸引吸痰管应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03插管前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一般不超过气管隆嵴部位插管时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吸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病情变化正确插入吸痰管调节负压吸引压力,一般成人控制在150~200mmHg,婴幼儿不超过100mmHg 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引不超过3次,以免加重缺氧症状有效吸引分泌物吸引时边旋转边提拉吸痰管,避免在气道内上下提插吸痰后给予高浓度吸氧2~3分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缺氧改善情况03吸痰技术注意事项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吸氧吸痰ppt课件

吸氧吸痰ppt课件
双侧鼻导管给氧
长度:插入鼻孔内约1cm
7
四、给氧方法
氧气枕法
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 上有调节器可调节氧 流量,氧气枕充入氧 气,接上湿化瓶即可 使用,此法可用于家 庭氧疗、危重病人的 抢救或转运途中,以 枕代替氧气装置。
8
四、给氧方法
氧气头罩法
将病人头部置于头罩 里,罩面上有多个孔, 可以保持罩内一定的 氧浓度、温度和湿度。 头罩与颈部之间要保 持适当的空隙,防止 二氧化碳潴留及重复 吸入。此法主要用于 小儿。
二、氧气吸入法
1
氧是维持生命的要素之一
氧是一种药物
2
一、急性缺氧的症状和体征
系统
症状和体征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肺水肿。
心血管 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血管扩张,休克。
中枢神经
欣快感,头痛,倦怠,判断力减低,行为不 准确,迟钝,烦躁不安,视乳头水肿,视网 膜出血,抽搐,昏迷。
肌肉神经 衰弱无力,震颤,反射亢进,共济失调
29
27
三、注意事项
若鼻腔口腔和气管切开需要同时吸痰时,先吸气 管切开处,再吸鼻腔或口腔。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盘内用物应更换消毒
1-2次/d,每根吸痰管只用1次 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超过2/3
2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3
二、方法
24
两人配合吸痰
吸痰间歇简易 呼吸器给氧
25
并发症
低氧血症 气道粘膜损伤 继发感染 支气管痉挛 心律失常、低血压等(迷走神经兴奋)
26
三、注意事项
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 吸痰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 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采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的手法。 先吸口咽部,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氧装置
• 氧气筒及氧气表
– 氧气筒 • 容纳氧气6000L,总开关、气门
– 氧气表 • 由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及安全阀组成
– 氧气筒内的氧气供应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可供应时间= (压力表压力-5(kg/cm2))×氧气筒容积(L) 1kg/cm2 ×氧流量(L/min)×60 min
– 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如高山病 – 外呼吸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如先天性心脏病
血液性缺氧
• Hb数量或性质改变,造成PaO2或Hb结合的 氧不易释放
• 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循环性缺氧
• 组织血流量,使组织供氧量减少 • 原因
– 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如休克、心力衰竭 – 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如栓塞
Electric machine
负压表
电动吸痰器
脚踏开关
负压调节器
安全瓶
贮液瓶
电源开关
吸痰术操作流程
医生戴口罩帽子,洗手→核对解释→嘱患者 取舒适体位→检查清洁口鼻腔→铺治疗巾→ 检查调节负压→戴手套,接吸痰管→试吸→ 吸痰→吸痰毕,抽吸NS冲管→清洁患者面部 →整理、记录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用物24h更换1次
雾化 吸入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辅助用物
返回
【操作程氧序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评估患者
病情 年龄 缺氧程度 治疗情况 鼻腔状况 心理反应 合作程度
戴口罩帽子,洗手
核对解释,嘱患者取舒适体位
检查、清洁鼻腔
安装氧气表,连接氧气管
调节流量
应先调节流量再插管 根据病情、年龄、缺氧程度调节
润管插管
蘸水润滑 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长
注 2.负压:小儿<40Kpa ,成人40-53Kpa
意 事
时间:<15 s,间隔 3-5min
项 3.吸痰管应一管一用,吸痰液瓶内盛3/4满应倒掉
4.吸痰过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痰液情况、血氧饱 和度
5.按需吸痰,如发现有痰鸣音和排痰不畅,应及时
吸痰。
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
叩拍 胸背
滴少量 生理盐水
化痰 药物
氧疗方法
• 氧气头罩法
– 患者头部置于头罩 里,罩面上有多个 孔,可以保持罩内 一定的氧浓度、温 度和湿度
– 主要用于小儿
氧疗方法
• 氧气枕法
– 氧气枕是一长方形 橡胶枕,枕的一角 有一橡胶管,上有 调节器可调节氧流 量,氧气枕充入氧 气,接上湿化瓶即 可使用
– 可用于家庭氧疗、 危重患者的抢救或 转运途中
3.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
当压力表指针降至0.50Mpa(5 kg/ cm2)时,即不可再用。
氧疗监护
• 缺氧症状
– 神志 烦躁变安静 – 生命体征 平稳 – 皮肤色泽 发绀变红润
• 实验室检查
– PaO2,PaCO2,SaO2
• 氧气装置是否通畅 • 氧疗间>24h 氧中毒
供氧装置
• 中心供氧装置
– 医院氧气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管道至病房、 门诊、急诊。供应站有总开关控制,各用氧 单位配氧气表,打开流量表即可使用
氧疗方法 • 鼻导管给氧法 • 鼻塞法 • 面罩法 • 氧气头罩法 • 氧气枕法
鼻导管给氧法
• 单侧鼻导管给氧
– 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 尖至耳垂的2/3
组织性缺氧
• 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 • 原因
– 组织中毒,如氰化物中毒 – 细胞损伤,如大量放射线照射
• 以上四类缺氧中,低张性缺氧,氧疗效果最好
吸氧的适应症: ①呼吸系统疾患引起呼吸困难:小儿肺炎、哮喘、
肺部外伤致气胸 ②心衰 ③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等。 ④中毒:如CO中毒、麻醉剂中毒等。 ⑤其他:某些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孕妇胎心
音不良、分娩时产程过长等。
氧疗
1.低浓度氧疗:﹤40%。用于低氧血症伴CO2潴留。 一般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2.中浓度氧疗: 40%~60%。用于明显通气/灌注 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
3.高浓度氧疗:﹥60%。用于单纯缺氧、无CO2潴留。 4.高压氧疗:特制的加压舱内。用于CO中毒。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 /min)
吸氧术、吸痰术
氧气疗法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 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治 疗方法
缺氧分类 • 低张性缺氧 • 血液性缺氧 • 循环性缺氧 • 组织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
• PaO2,组织供氧不足 • 原因
— 固定与记录 记录用氧开始时间、氧流量并签名
整理与观察
解释
拔管
先拔管再 关开关
先关总开关
关流量开关
放余气 记录停氧
时间并签 名
整理与记录
氧气吸入疗法-安全吸氧
【注意事项】
1.做好“四防” 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2.遵守操作规程
使用氧气前,应先调节好氧流量再插鼻导管吸氧。 停用氧气前,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中途改变氧流量时,应先分离鼻导管,调节好流量后再连接。
• 双侧鼻导管给氧
– 双侧鼻导管插入鼻孔 内约1cm,并将导管 环固定稳妥
鼻塞法
鼻塞为一种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鼻塞塞入一侧 鼻孔鼻前庭内给氧,两侧鼻孔可交替使用 。刺激 性小,病人舒适,两侧鼻孔可交替使用。
氧疗方法
• 面罩法
–面罩置于患者的口 鼻部供氧
–氧流量一般需6~ 8L/min
–用于病情较重,氧 分压明显下降者
吸痰术
• 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 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 发症的一种方法
• 【目的】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如: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 预防并发症发生
–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 预防:
•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 (2)血气分析 •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1. 某患者使用一次性双侧鼻导管吸氧,所需氧 浓度为 33℅,试计算氧流量为多少?
2. 已知氧气筒容积为40L,压力表所指压力为 95kg/cm2 ,应保留压力为5kg/cm2,若病人用氧量 为3L/min,试问筒内氧气可供应多少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