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料

合集下载

苏州

苏州
苏州,古称吴、东吴、苏州府等。东邻上海,濒临东海; 西抱太湖(太湖70%水域属苏州 苏州市市徽 ),紧邻无锡。隔湖遥望宜兴和常州;北濒长江,与南 通、靖江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 水面紧邻湖州。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 间天堂”、“丝绸之府”、“园林之城”。苏州素来以 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 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 “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 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 的国际城市,并在2012年获得特色魅力城市称号。苏州 市经济发展迅速,现为江苏省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
名称由来
苏州自古有两个名称,吴县的 “吴”和苏州的“苏”。
吴的来历:相传商代末年,周国古公亶 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 幼子季历。亶父喜欢季历,但是按照制 度,必须传位于嫡长子。泰伯、仲雍为 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到当时荆蛮人居 多的江东,并随乡入俗。当时的江东人 有个习俗,就是喜欢边跑边呼喊,泰伯 造了一个“吴”字代表他们。在梅里, 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勾吴”。 “勾”是当时荆蛮语的拟声词,无义 。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有:松鼠桂 鱼、响油鳝糊、蟹粉蹄筋、清溜 虾仁、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 雪花蟹斗、樱桃肉、酱汁肉、薰 鱼、(鱼巴)肺汤、三件子、密 汁火方 采芝斋糖果 、暖锅、枣泥拉糕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的来历: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 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 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江东册封 给胥。从此,江东便有了“姑胥”之称。“姑”是 当时荆蛮语的拟声词,无义。“胥”字不常用,就 改用一个读音相近的“苏”。“蘇”(“苏”的繁 体字)由草、鱼、禾组成,象征鱼米之乡。于是 “姑胥”就成“姑苏”了。后来,吴王阖闾在灵岩 山造姑苏台,灵岩山就成了姑苏山。今苏州仍有胥 江、胥门、姑胥桥等地名。到了隋代,大批量的 “郡”升格为“州”,苏州所在的“吴郡”本要升 格“吴州”,但已被其他地方用了,所以就采用 “苏州”了。

苏州简介

苏州简介

苏州苏州(Suzhou),中国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的吴王阖闾时期,建城史逾2500年,又因城西南有山曰姑苏,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更名为苏州。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令人心驰神往。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重要的副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枢纽,同时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之一。

苏州行政区划市辖区▪吴江区▪相城区▪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姑苏区▪吴中区县级市▪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太仓市目录1简介1.1 概况1.2 名称由来1.3 城市荣誉2历史沿革3地理环境3.1 气候特征3.2 湖泊水系3.3 地形地貌4资源5行政区划5.1 姑苏区5.2 相城区5.3 吴中区5.4 虎丘区5.5 吴江区5.6 国际开发工业区5.7 代管县级市6交通6.1 公路6.2 铁路6.3 轨道交通6.4 航空6.5 水运7人口8社会8.1 科技8.2 卫生8.3 体育9政治10经济10.1 总量10.2 城建10.3 工业10.4 交通运输业10.5 国内贸易10.6 金融业10.7 旅游业10.8 体制改革10.9 民营经济10.10 对外贸易10.11 外资10.12 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10.13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10.14 外资企业11文化艺术11.1 概况11.2 宗教11.3 方言11.4 民俗11.5 戏剧11.6 诗词11.7 饮食11.8 节日12教育13旅游13.1 概况13.2 景点14著名人物14.1 近代14.2 当代15地方特产15.1 苏绣15.2 丝绸15.3 桃花坞木板年画15.4 美食15.5 宋锦15.6 碧螺春15.7 苏州婚纱1简介概况苏州,古称吴、姑苏、平江、苏州府等。

苏州简介导游词

苏州简介导游词

苏州简介导游词苏州简介导游词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苏州简介导游词,供大家参考!苏州简介导游词1苏州是长江三角洲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公元514年,吴王阖闾在此建都,令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起“七堰八门六十坊”的阖闾大城。

所以,和许多自发形成的城市不同,苏州从一开始就是一座有规划的城市,并保持了二千五百年基本不变的格局。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东西窄,南北宽,呈长方形。

城周有内外两条护城河,四周有水陆城门七座,陆城门一座。

城内河街并行,居民前街后河,临河而居。

因此,苏州城的格局可用“三双”来概括,即双护城河、双城门、双棋盘。

虽然古老的城墙大多毁坏,城门也拆除几尽,但最古的盘门水陆城门仍保留完好,双护城河用水巷、小巷并行的双棋盘仍可见到。

苏州城内河道很多,总长35公里,在这些宽宽窄窄的河面上有各式拱桥、梁桥186座。

唐杜荀鹤有诗赞苏州:“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各位游客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城市。

许多城市几乎大同小异。

但是,苏州的城市形象相当有个性。

大家是否注意到苏州民居楼房的基本色彩,粉墙黛瓦,一白一黑,两种极色。

为了打破这种极强的反差,有时会用上一点青灰来过渡。

苏州的城市也各园林一样,十分素雅。

至于苏州园林的色彩,我们到园林后就可看到。

到时候我再作详细介绍。

苏州园林是苏州的骄傲。

她有许多桂冠。

拙政园等四个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个园林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典型例证。

明清时期,苏州有园林271处,目前存有六十余处。

苏州园林为什么这么多,又这么精美呢?这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及苏州的地理、人文都有关系。

我们知道,从隋朝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

而苏州在隋唐时期经济已相当发达。

白居易诗中就说过,湖州殊冷僻,苏州太繁雄,还说,杭州丽且康,苏民富而庶。

苏州城

苏州城

谢谢
苏州的经济

苏州于19世纪初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匙,明朝末年, 苏州地匙的耕地丌到全国的八十八分之一,却承担 着全国近十分之一的赋税,其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苏州的丝绸产业

乾隆年间,苏州从事丝绸生产和销售的约有十万人, 拥有织机一万多张,丝绸年产量有数十万匘,品种 达三十多种。苏州还设有织造局,专门生产皇家使 用的丝绸。
苏州城
基本概况
苏州,古称吴,又叫阖闾大城, 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 等,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 古城匙。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 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 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 建城至今,2500多年,城址未变 为世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 之一。
苏州的经济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城市的经 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明 清时期出现了一批规模大、人口 多、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19世 纪初,全世界人口50万以上的大 城市仅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由此可见中国城市的繁荣。其中 苏州城是明清时期江南最繁华的 工商业城市之一。
苏州的手工业

苏州的手工行业有数十种,比较重要的有丝织业、 染布业、造纸业、印刷业等,其中丝织业尤为发达, 是当时全国丝织业的中心,苏州也因此享有”丝绸之 都”的美誉。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变化唐武德七年(624)又将州治迁回旧城。隋炀帝开通江南运 河,凭借这条黄金水道,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苏州成为东南 沿海水陆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货物在此集散,甚至还远涉 重洋。大历十三年(778),苏州升为江南唯一的雄州。至 宋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已丌胫而走。明清时 期,苏州更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鸦片战争后,随着 上海的崛起、太平天国的战乱、沪宁铁路的开通,苏州的地 位急剧下降。

苏州概括

苏州概括

苏州市一、城市概况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东方水城”——苏州游览。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

作为全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既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又是中国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苏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80公里。

南连浙江嘉兴、湖州等地,西拥太湖,北靠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4%,平均海拔约4米,东南部地势低洼,西南部多小山丘。

由于临江近海,且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此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天寒冷湿润,夏天湿热多雨,春秋两季较短。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五个县级市。

苏州市区面积l649.72平方公里,包含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高新(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六个区和中新合作开发的国家级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全市户籍人口600多万,市区人l7I约230万。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全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5%,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有大小湖泊300多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太湖、阳澄湖、金鸡湖、尚湖等,河道两万多条,正如唐诗所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难怪马可·波罗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城因水而兴,吴文化因水而名,水是苏州的灵魂,更是苏州城市的命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织的大交通网络。

苏嘉杭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沿江高速、沪宁高速、苏沪高速、沪苏浙皖高速从北到南依次排开,这些高速公路和苏州绕城高速构成了全国密度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成为苏州公路交通的主干网。

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使苏州和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的铁路交通极为便利,现在苏州到上海乘坐高铁列车只需20分钟,到南京也只要一个小时。

空中交通,东有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西有无锡硕放机场和南京禄El机场,南临杭州萧山机场,通过这些机场与国内外数百个主要城市实现互通。

苏州

苏州

军事家 孙武
铸剑师 干将莫邪
明末清初思想家 顾炎武
四大才子 唐寅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 范仲淹
汉宫皇后 赵飞燕
诺贝尔奖得主 李政道
著名教育学家 叶圣陶
演员 韩雪
影后 刘嘉玲
贝聿铭
卢浮宫 大金(国际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首批试点)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苏州城历史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 的父亲阖闾命楚国伍子胥建阖闾城,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 时期,这里是吴国的都城,至今还保 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 沿用至今。 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变迁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区至今仍坐落 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苏州园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两席(拙政园、留园)。“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2500多年的历史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游客来苏州旅游的必游 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使古今游客都要来枫桥,闻寒 山寺的钟声。 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 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 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 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 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张 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就是苏州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168.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 上年增长13.0%,中国大陆排 名第5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则 达到了11.72万元,已经成为全 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 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2010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 力排行榜中,苏州排名第十一 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2008年7月,由中国国家 统计局、商务部、中国商业联 合会发布的《2008中国商品交 易市场统计年鉴》表明,全国 商品交易市场排名榜全国前 100强中苏州市有6家市场上榜; 在江苏省前30强市场中苏州市 有9家市场上榜。

苏州基本资料

苏州基本资料

1.城市性质: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发展目标:在规划期内苏州全市域基本实现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现代化,经济繁荣、文教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道德风尚良好,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完善。

苏州中心城城市设施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古城风貌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发扬,成为与国际经济接轨,高度开放,经济发达,国际上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3.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014.7平方公里(包括吴县市的市区、太湖度假区、及东山、西山、镇湖、太湖、渡村、望亭、通安、东渚、光福、胥口、浦庄、横泾、东桥、黄埭、渭塘、湘城、木渎、越溪、藏书、郭巷、车坊、甪直、黄桥、蠡口、陆慕、北桥、太平、阳澄湖28个镇;吴江市的同里、屯村2个镇;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巴城、正仪、南港5个镇)。

4.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近期为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0万人。

2005年149.1万,其中吴县市区13.5人。

远期为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0万人。

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

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

远期为186.9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5.总体布局:城市布局结构形态采用“组团式”布局,由城市组团,山脉、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

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6、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系统的主骨架是井字形快速路加三环的道路系统。

古城内保持原有路、河格局,严格限制道路拓宽。

7、自然环境:经纬:市中心位于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2′气候: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

有关苏州的介绍

有关苏州的介绍

有关苏州的介绍
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以下是关于苏州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它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二、历史文化
苏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它是“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孕育了昆曲、评弹、园林和苏绣等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

苏州的古典园林、大运河苏州段以及江南水乡古镇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经济发展
苏州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先进的制造业。

同时,它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更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四、旅游资源
苏州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古典园林以及周庄、同里等江南水乡古镇都是游客必游之地。

此外,苏州的丝绸、刺绣、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也是旅游者喜爱的纪念品。

五、现代设施
苏州拥有完善的现代设施,包括便捷的交通网络、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丰富的教育资源等。

同时,苏州还是一座体育之城,曾多次举办国际和国内重要体育赛事。

总之,苏州是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无论是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还是现代设施都让人流连忘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