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神舟号”载人航天器中宇航员所在的轨道和返回仓都是密封的,宇航员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使宇航员困乏,呼吸频率加快,严重的还会窒息,为解决此问题,应在航天仓中加入()A.Na2O2 B.Na2CO3C.NaOHD.高压氧气瓶参考答案:A略2.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最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半径最小,W、Y同主族,X、Z同主族,且X、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Y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W和X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为Y2ZX2或Y2ZX4C.由W、X、Y、Z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能呈强酸性D.W、X、Y、Z四种元素两两之间形成二元化合物参考答案:B3. 分子式为C7H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加成后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A.3种B.4种C.5种D.6种参考答案:C略4.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参考答案:B略5.(08淄博调研)向存的大量Na+、C1-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Br-、CO32-B.A13+、H+、MnO4-C.NH4+、Fe3+、SO42-D.Ag+、Ca2+、NO3-参考答案:答案:A6. 已知某饱和溶液的以下条件: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

【精编文档】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精编文档】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氮是生命的基础,它与生命活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德国化学家哈珀首先合成了氨,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B.汽油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一定量的NO,处理不当会引发光化学污染C.植物可以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含氮化合物制造蛋白质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常温下直接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叫做“氮的固定”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D.S2-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2、O3互为同位素B.1H、2H、3H是三种核素C.32He和42He互为同素异形体D.H2O与D2O的组成元素不同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①MgF2②Na2O2③KOH ④CO2⑤NaClO ⑥H2SO4⑦NH3·H2OA.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⑥5.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A .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液氨可作制冷剂B .浓硝酸遇到铁、铝会钝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反应C .浓硝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D .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6.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①N 2→NO 2 ②NO 2→NO ③NH 3→NO ④NH 3→N 2 ⑤Cu →Cu(NO 3)2 ⑥HNO 3→NO 2A .①⑤B .①C .①④⑥D .①④7.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下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 、b 、c 、d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的是 A .CO 2、NOB .CO 2、Cl 2C .Cl 2、NH 3D .Cl 2、NO8.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右图的是A .C+ CO 2== 2CO B .氧化钙与水反应 C .氮气与氢气反应 D .碳不完全燃烧高温9.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碘化氢气体使其分解C.冰融化 D.加热纯碱晶体使之熔化10.“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 = 2Mg (OH)2。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周考化学试卷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周考化学试卷

高一化学卷I (每小题3分,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 、溴挥发B 、氯气被木炭吸附C 、食盐溶于水D 、硫酸溶于水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 、H 2OB 、CaCl 2C 、NaOHD 、Cl 2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其水溶液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 、固态导电的一定是金属单质D 、固态不导电但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4.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现象是A .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 . 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C . 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D . 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分子足球” 60N ,它与60C 分子结构相似。

60N 在高温和撞击后会释放出巨大能量。

下列对60N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60N 和N 14都是氮的同位素B .60N 和2N 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C .60N 中氮原子之间由共价键结合D .60N 高温和撞击后应该生成2N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C .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 .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还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必须看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 、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8.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钢铁腐蚀B .食物腐败C .炼铁D .橡胶老化9.在2A + B = 3C + 4D 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 V(A) = 0.5 )/(s L mol ⋅B. V(B) = 0.3 )/(s L mol ⋅C. V(C) = 0.8 )/(s L mol ⋅D. V(D) = 1 )/(s L mol ⋅10.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A 、一定是离子键B 、一定是共价键C 、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在共价化合物中,成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双方共同提供并且共同分享,那么,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之分的主要原因是A 、电子有得失B 、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 、电子既有得失又有偏移D 、金属元素的存在12.已知2H →H 2并放出437.6kJ 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 、氢气分子的能量比氢原子的能量低C 、1molH 2离解成2molH 要放出437.6kJ 热量D 、氢原子的还原性比氢分子的还原性弱13.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又有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的是A .2Na +2H 2O = 2NaOH + H 2↑B .SO 2+2H 2S = 3S+2H 2OC .2Na 2O 2+2H 2O=4NaOH+O 2↑ D.Cl 2+H 2O+SO 2=2HCl+H 2SO 41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 、碘化氢B 、烧碱C 、液溴D 、食盐15.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的能量将A 、升高B 、降低C 、保持不变D 、一个升高,一个降低卷II (55分)16、(共12分)在下列变化中:①干冰气化 ②硝酸钾熔化 ③食盐溶于水 ④HCl 溶于水 ⑤蔗糖溶于水 ⑥Na 2O 2溶于水。

2018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8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8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有Fe2+、NO、Fe3+、NH、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C.若有1mol NO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mol e-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参考答案:D略2.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A与C,B与D均为同主族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地壳中,C元素的含量位于第一位B.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强酸C.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ⅠA族D.B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B参考答案:C略3.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下列量值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

A.④⑤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②⑤参考答案:D略4. 用石墨电极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欲恢复到电解前CuSO4溶液的浓度,可向电解后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A.H2O B.CuO C.Cu(OH)2 D.CuCO3参考答案:略5.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B.新型氢动力汽车的使用可减少雾霾的产生C.明矾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福尔马林可用于食品保鲜参考答案:B解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B.新型氢动力计程车的投入,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有益于减少雾霾的产生,故B正确;C.明矾可用于自来水净水,不具有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用甲醛浸泡的水产品不能食用,故D错误;故选:B.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 2SO42-+ 2Ba2++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 B.向足量的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HCO3)2溶液2HCO3-+Ba2++2H++SO42-==== 2H2O+2CO2↑+BaSO4↓C.向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H++SO42-+Ba2++OH-=== BaSO4↓+H2OD.向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Mg(HCO3)2溶液至沉淀完全2OH-+Mg2+=== Mg(OH)2↓参考答案:D略7.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判定不正确的是()A.10mL 0.2 mol·L-1的氨水与l0mL 0.1 mol·L-1的盐酸充分反应混合后的溶液:c(NH4+)+c(NH3·H2O)=2c(Cl-)=0.1 mol·L-1B.已知酸性HF>CH3COOH,则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 > c(K+)-c(CH3COO-)C.CH3COOK溶液中加入少量NaNO3固体后的碱性溶液中:c(K+) + c(H+) = c(CH3COO-) + c(OH-)D.已知NaHSO3溶液pH<7,溶液中:c(Na+)> c(HSO3-)> c(SO32-)>c(H2SO3)参考答案:B8.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K+、Na+、Br-、SiO32- B.K+、Na+、Cl-、NO3-C.H+、Fe2+、SO42-、Cl2 D.K+、Ag+、NH3·H2O、NO3-参考答案:B略9. 已知CO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CO(g)+2H2(g)CH3OH(g)现在容积均为1 L的a、b、c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0和2 mol 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反应,测得相关数据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克四氧化三铁得到n克铁。

已知氧的原子量为16, 则铁的原子量为()A. B. C. D.参考答案:B略2. 在探究下列物质性质或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C略3. 同温同压下,a g气体A与b g气体B的分子数目相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质量的气体A与气体B,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a︰bB.气体A与气体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C.相同条件下,a g气体A与b g气体B体积之比为b︰aD.相同条件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b︰a参考答案:B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目相同时,物质的量也相同,n(A)=n(B),又因为气体的摩尔质量=所以A和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选项B正确;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同质量的气体A和B,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b:a,选项A错误;C、相同条件下,a g气体A与b g气体B的分子数目相同,所占的体积也相同,选项C错误;D、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a:b,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4. 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参考答案:解: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应除掉乙烯,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除去乙烯,故选C.5.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参考答案:C略6. 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2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原子;②外围电子构型为的原子;③其2p轨道为半满的原子;④2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该元素的原子半径比③所示的原子半径小。

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B.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D.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 H2发生加成反应2.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3>V2>V1 B.V3=V2=V1C.V3>V2=V1 D.V1=V2>V33.常温下,A是由X 和Y 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气体,X的原子序数小于Y,甲、乙、丙分别是X、Y、Z元素对应的单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Y、Z三种元素可能组成是离子化合物B.反应②为化合反应,反应③为置换反应C.常温常压下,Z的氢化物熔点为同族最高D. 原子半径:Y>Z>X4.钛有很强的耐酸碱腐蚀能力,可作为潜艇、航天飞22船的外衣,下列关于48Ti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22B. 中子数为48C.质量数为70D. 核外电子数为265.【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A.羽绒被B.有机玻璃C.面巾纸D.涤纶布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法、英、荷三国科学家分获,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研究方面的成就。

三蝶烯是分子机器的常见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Ⅰ、Ⅱ、Ⅲ均为烃B.三蝶烯一氯取代物有3种C.化合物Ⅱ生成化合物Ⅲ为取代反应D.苯炔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1.5 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 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 molB.反应后产生13.44 L H2(标准状况)C.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D.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答案】D【分析】硝酸铁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摩尔和1.5摩尔,铁的物质的量为39.2/56=0.7mol,氧化性比较,硝酸氧化性最强,先反应,然后铁离子反应,最后氢离子反应。

Fe+4H++NO3-=Fe3++NO+2H2O1 4 1 10.6 2.4 0.6 0.6Fe+2Fe3+=3Fe2+1 2 30.1 0.2 0.3铁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溶液中存在0.6mol铁离子,0.3摩尔亚铁离子。

【详解】A.反应后溶液中铁离子为0.6mol,错误,不选A;B.没有产生氢气,错误,不选B;C.先硝酸反应,错误,不选C;D.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和为0.9mol,正确,选D。

答案选D。

2.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可以加热),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的是( )A.铜B.炭C.五水硫酸铜D.氧化铜【答案】A【详解】A.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A符合题意;B.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C.五水硫酸铜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无水硫酸铜,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Na2CO3中滴入水,形成十水合碳酸钠,放热,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升高的是Na2CO3,故A错误;B.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产生,故B正确;C.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含Fe3+,不能证明含有Fe2+,故C错误;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24-时,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不能说明含有SO24-,故D错误;答案选B。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氮是生命的基础,它与生命活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德国化学家哈珀首先合成了氨,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B. 汽油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一定量的NO,处理不当会引发光化学污染C. 植物可以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含氮化合物制造蛋白质D. 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常温下直接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叫做“氮的固定”【答案】D【解析】【详解】A.1905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

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故A正确;B.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

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其产物就是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B正确;C.植物可以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含氮化合物制造蛋白质,故C正确;D.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故D错误。

答案选D。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N2的电子式:B.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C.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D. S2-的结构示意图:【答案】D【解析】【详解】A. 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N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A项错误;B. 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为满足稳定结构,O原子需要共用2对电子对,Cl原子需要共用1对电子对,其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C.O的质子数为8,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C项错误;。

D.S2-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6+2=1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化学用语是化学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其中A Z X元素符号的含义要牢记在心,其左上角为质量数(A)、左下角为质子数(Z),质子数(Z)=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下期高一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B.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最大限度时,反应速率也最大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和干冰升华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1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中子数为20的钾原子:2019KC. CO2的电子式是D. MgBr2的形成:3.把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反应一开始就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明了()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C.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铁粉的总能量D.硫化亚铁的键能高于铁粉和硫粉的键能4.已知R n-离子的核内有A-x+n个中子,质量数为A,则WgR n-离子里含有电子的数目为( )A.A N A x A W )(- B. A N A n A W )(- C. A N W A n x A W ---)( D.A N AxW ∙5. A 、B 、C 和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C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A 与B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等于A 的质子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C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 .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6.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X (g )+Y (g )⇌2Z (g ),已知反应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 -1、0.1mol ·L -1、0.2mol ·L -1,物质加入时不可能的数据是 ( )A. X 为0.3mol ·L-1B. Y 为0.15 mol ·L-1C .X ,Z 均为0.25 mol ·L -1D .Z 为0.4 mol ·L -17.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8. 下列化学反应中,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既有断裂又有形成的是 ( ) A. 2Na 2O 2+2H 2O=4NaOH+O 2 B.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C. 2KOH+H 2SO 4=K 2SO 4+2H 2O D. NH 4Cl+NaOH=NaCl+NH 3↑+H 2O9. 根据下列事实:①X+Y 2+=X 2++Y ;②Z 2+氧化性比X 2+弱;③由Y 、W 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 2++2e - =W 、Y-2e - =Y 2+。

可知X 、Y 、Z 、W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Z>Y>WB. Z>W>X>YC. Z>Y>X>WD. Z>X>Y>W10. Fe 和Mg 与H 2SO 4反应的实验如下:A. I 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 + 2H +=Fe 2++ H 2↑ B.取出Ⅱ中的铁棒放入CuSO 4溶液立即析出亮红色固体 C. Ⅲ中现象说明Mg 在浓H 2SO4中没被钝化 D. Ⅳ中现象说明Mg 的金属性比Fe 强11. 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 和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g )+B (g )x C (g )+2D (g )。

2 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0.8 mol D ,0.4 mol C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x =1B. 2 min 时,A 的浓度为0.9mol·L -1C. 2 min 内A 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 -1·min -1D. B 的转化率为60%12.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在高温下工作的速度更快B .HS -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 42-的反应是:HS -+4H 2O -8e -= SO 42-+9H +C .b 是电池的负极D .若该电池有0.45 mol 电子转移,则有0.45 mol H +向左通过质子交换膜13. 在一定条件下,RO 3-与R -可发生反应,RO 3-+5R -+6H +=3R 2+3H 2O ,下列关于R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R 位于周期表中第VA 族 B .R 可能是金属C. R 形成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D. 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1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H 2(g)+CO 2(g)CO(g)+H 2(g)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中的压强保持不变 C. υ正(CO 2)=21υ逆(CO) D. CO 、H 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变时15.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B 、 CO 和O 生成了具有共价键的CO 2C 、 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D 、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16. 在某一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A 的浓度从3.0 mol/L 变为2.0 mol/L 需要10秒,则从2.0 mol/L 变为1.0 mol/L 大概需要 ( )A.4秒B. 7秒C. 10秒D. 13秒第II 卷(52分)17. (12分)下表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有关数据:元素性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还原性最强的的是(名称)写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③与④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4×10-10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4)①、③、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其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5)下列事实能说明元素7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元素7形成的单质比硫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熔点低b.元素7和硫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c.元素7的单质通入到H2S的溶液中出现浑浊18、(14分)氮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的生活经常出现(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该条件下,1mol 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能量。

(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氮的气态氧化物X和Y之间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在0~3 min内,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Y的同时生成2nmol X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降低温度,则v(正)______,v(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反应 A(g)+3B(g)═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0.015mol (L•s)﹣1 ②v (B)=0.09mol (L•s)﹣1③v (C)=2.4mol (L•min )﹣1 ④v (D)=0.045mol (L•s)﹣1该反应在四中不同情况下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序号填空).19.(14分)天空不是垃圾场,污染气体不能随便排,研究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

已知:①CO(g)+NO2(g)=NO(g)+CO2(g) △H=-a KJ·mol-1 (a>0)②2CO(g)+2NO(g)=N2(g)+2CO2(g) △H=-b KJ·mol-1 (b>0)若用标准状况下3.36LNO2氧化CO至CO2(NO2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 kJ (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2) 己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①CH3COOH(1)+2O2(g)=2CO2(g)+2H2O(1) △H=-870.3kJ/mo1②C(s)+O2(g) =CO2(g) ΔH=-393.5kJ/mo1③2C(s)+2H2(g)+O2(g) =CH3COOH(1) ΔH=-488.3kJ/mo1请写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4)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2CO 2CO2+N2。

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

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填“甲”或“乙”)。

20.(12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

4、5、6是蘸有相应溶液的白纸,U型管上方插入填充有1.淀粉碘化钾溶液;2.NaBr溶液的两团棉花,两头带有弹簧夹的玻璃管:实验过程:Ⅰ. 关闭弹簧夹b,打开仪器a,滴加浓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