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粤教沪版
沪粤版九年级全册《第14章+热机与内能》2013年单元测试卷

沪粤版九年级全册《第14章热机与内能》2013年单元测试卷(扫描二维码可查看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5分)(2013秋•惠水县校级月考)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方法D.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2.(5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5分)(2008•乐山)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C.较高的凝固点D.较大的热值4.(5分)(2013秋•惠水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气体的内能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利用水密度大的特点C.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机属于热机的一种D.柴油机和汽油机内的飞轮转动2周,完成一个循环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对应题目的答题位置上.5.(5分)(2008•荆门)如图是小明和小娟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左右两装置,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水和柴油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必需器材,使柴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选填“相同”或“不同”).6.(5分)(2009•湖州)炎热的夏天中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而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沙滩的温度,其原因是.7.(5分)(2007•南京)我国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发现的天然温泉就有2000处以上,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个别地方达100℃~140℃.100kg的温泉水从60℃降到20℃放出的热量是J,相当于kg的煤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8.(5分)(2012•宜昌模拟)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填“改变”或“不变”).三、简答题(共10分)9.(10分)(2013秋•镇雄县校级月考)江西盛产茶叶,有悠久的“茶文化”.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都有过泡茶的经历,请问:用开水泡一杯茶和温水泡一杯茶,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杯浓些,哪一杯淡些?为什么?四、计算题(共15分)10.(15分)(2009•奉化市模拟)实验室某玻璃瓶中盛有质量为140g、体积为1.72×10﹣4m3的酒精.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1)瓶中酒精的密度.(2)将这些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3)这些热量能使2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度?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35分)11.(10分)(2008•临沂)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能.(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现象:;原因:.12.(13分)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的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的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13.(12分)(2001•黑龙江)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这样的实验:取500g水放在烧杯中,测得水的温度为20℃,然后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将温度计插在水中观察水温的变化,当温度计的示数恰为70℃时,消耗了10g的酒精.[C水=4.2×103J/(kg•℃)](1)请计算出实验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有的同学试图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酒精热值,请回答这种做法是否可以?并说明理由.沪粤版九年级全册《第14章热机与内能》2013年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B 2.B 3.D 4.D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对应题目的答题位置上.5.温度计不同6.热传递水的比热容大7.1.68×1070.4 8.4.2×103改变三、简答题(共10分)9.四、计算题(共15分)10.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35分)11.内筒壁发热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12.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不易升温增大绿化面积热量比热容蒸发13.。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品

1《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B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 .气体膨胀,气体温度降低 2.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 . 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 . 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 . 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 水和100g 水内能相同4.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尽量增大受热面积。
B .烧煤时加大送风量 C.把煤磨成煤粉 D .选用热值较高的燃料5、下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6.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 C .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 7.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水变成冰后,比热容不变C.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柴油机的冷却剂D.一桶水比一小杯水的比热容大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 .2.1×103J/(kg ·℃) B .4.2×103J/(kg ·℃)C .1.2×103J/(kg ·℃)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9、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 、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D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10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科 D .排气冲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的,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得烫手,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能。
2022-2023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内能与热机》检测题(满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A .分子间有引力B .分子间有斥力C .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是运动的2.以下带“·”的物体中,内能增大的是( )A .保持不变的冰水混合物B .气缸内气体膨胀做功C .正在锯木头的锯条D .温度逐渐降低的热水3.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B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 .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D .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4.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 、b 两液体加热(如图1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
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 a 、m b 、c a 、c b 表示a 、b 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m a =m b ,则c a >c bB . 若m a =m b ,则c a <c bC .若c a =c b ,则m a >m bD .若c a =c b ,则m a =m b5.如图2是某老师自制的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在酒精没有完全燃烧的情况下热值将变小B .纸筒飞出使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C .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 .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和乙,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 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b 温度计 a 温度计 甲 a b 乙 0 时间/min 温度/℃ 图2A.加热相同时间,甲、乙吸收的热量不同B.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高于乙C.升高相同温度时,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多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不会发生热传递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8.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各3分,共30分)1、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D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 .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4、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B )5、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C )A.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 内能一定也为零B.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C. 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 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6、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C )A .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 .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7、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8、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右下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 吸收的热量为( C )A. 5.04×105JB. 4.2×105JC. 2.52×105J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10、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那么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A )A.1:2B.2:1C.8:1D.4: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如图表示的是汽油机的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气体内能的。
中考物理《内能与热机》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D. 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答案】B
【解析】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一定有内能,故A正确;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用锯条锯木板,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正确;
A. 甲图中,水沸腾后如果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B. 乙图中,水再次沸腾是因为水面上方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不变
C. 用酒精灯加热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D. 烧瓶内壁小水珠是瓶外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5.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某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A。
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D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错误的是( )
A.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A.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 物体含有热量越多温度也就越高
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D. 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4. 如图甲所示,当烧瓶中的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水很快停止了沸腾,然后将抽气筒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向外拉动活塞时,看到的现象是水再次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某同学在烧杯中装入质量为100g、初温为20℃的水,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升高到70℃,此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J,水增加的内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内能与热机综合测试卷 粤教沪版

青山湖区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单元测试卷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一、选择题(1-9题为单选,每题2分,10-11题为多选,每题3分,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共24分)1、燃烧2kg 某种燃料放出J 7106.3⨯的热量,则这种燃料的热值为 ( D )A .J 7108.1⨯B .J 7106.3⨯ C .J 7102.7⨯ D .以上都不正确2、 有关四冲程内燃机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只有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效率不可能大于等于1C. 工作开始时要靠外力启动D. 每一个工作循环,燃气只做功一次 3、 铜的比热容是酒精的1/6,取铜块质量为酒精的6倍,设初温相同,使它们分别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酒精中,则 ( )A. 铜块向酒精传热B. 酒精向铜块传热C. 它们之间不发和热传递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是单缸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门与活塞位置关系图。
图中E 、F 分别为进气门和排气门,S 为活塞,箭头指向表示活塞运动方向。
在下列排序中,符合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顺序的是( C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丁、丙C .乙、丁、甲、丙D .丙、丁、乙、甲 5、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C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 6、将质量为10g ,热值为kg J /102.47⨯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kg 的水吸收,水的初温20℃,(水的比热容为)./(102.403C kg J ⨯)水的温度将升高 ( B ) A .70℃ B .80℃C .90℃D .100℃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 .2.1×103J/(kg ·℃)B .4.2×103J/(kg ·℃) C .1.2×103J/(kg ·℃)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8、一茶杯开水,从刚倒入到可以喝的这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 C ) A 、500J B 、5000J C 、5×104J D 、5×105J 9、由Q =cm (t - t o )可得。
12.1认识内能同步练习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12.1 认识内能一、夯实基础1、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B.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C.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D.小球由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2、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3、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也一定相等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二、能力提升6、下列过程中,属于利用内能做功的例子是( )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B.太空中的星体碎片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8、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三、课外拓展9、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
当加热至2min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_____(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考试范围:第十二单元;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8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物体含有的热量最多B. t2、t3时刻物体的内能相等C. t2时刻比t3时刻的内能小D. t1时刻物体的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2.实验室有质量1tt、温度0℃的冰块和质量1tt、温度0℃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块的内能等于水的内能B. 冰块的内能小于水的内能C. 将冰块放入水中,能量从水传递给冰块D. 将冰块放入水中,能量从冰块传递给水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越快,具有的内能就越多B.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多C. 不同物体间的内能不能转移D. 不同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但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与质量也相同,不考虑热量损失。
能证明燃料2的热值较高的是( )A. 燃料完全燃烧后,对比甲乙两图,发现乙图液体温度较低B. 燃料完全燃烧后,对比甲乙两图,发现乙图液体温度较高C. 加热相同时间,对比甲丙两图,发现液体t升温较高D. 加热相同时间,对比甲丙两图,发现液体t升温较高5.一标准大气压下:t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甲所示;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浸在正在熔化的t物质中(如图乙所示,不考虑它们与空气的热传递)。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t物质的熔点是−5℃B. t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约10tttC. 图乙中,试管内水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 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保持不变6.有一家庭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约为:干木柴200tt,烟煤80tt,液化石油气30tt,煤气60tt。
这四种燃料中热值最高的是( )A. 液化石油气B. 煤气C. 烟煤D. 干木柴7.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tt,丙物体质量为2tt,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t t,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 1tt的丙物质温度升高1t t,需吸收2000t的热量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t t,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8.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和铁块(t铝>t铁)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将它们互相接触,则( )A. 铝块将热量传给铁块B. 铁块将热量传给铝块C. 不发生热传递D. 无法判断9.甲、乙两物体吸收相等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2.沿江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4.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沸腾是水蒸气顶起水壶盖5.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6.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A小轿车 B.载重卡车 C.远洋轮船 D.动车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二、填空题8.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的内能增加了。
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如果要让加工后的质量为2kg =0.88×103J/(kg·℃)】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的铝件【C铝铝件需要放出 J的热量。
9.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做功冲程将能转化为能,其他三个冲程是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来完成。
10.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增加。
11.妈妈在厨房炖排骨,小雪还没进门就闻到了排骨汤的香味,这是一种现象。
妈妈把菜刀放在磨石上磨了几下,发现菜刀的温度升高了,这是用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12.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核岛核泄漏,为了给泄露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较大的性质,它(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能(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13. 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有一辆汽车在某天烧了100kg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如果只烧了60kg汽油,则剩下的汽油的热值是。
14.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
在挑选汽车时,发动机(汽油机)效率的高低是区分汽车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经验的司机可以通过闻尾气的气味做出初步的判断。
输出功率相同时,汽油味越淡,汽车发动机效率越,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15.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质量m/kg初温t/℃末温t/℃加热时间t/min吸收热量Q/J1 O.1 20 30 22 O.2 20 30 43 O.3 20 30 64 O.3 20 40 125 O.3 20 50 18(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2)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17.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好。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她们双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1)属于体验的有 _________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_______ ;(3)属于假设的有 ____________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____________ ;(5)属于结论的有 __________ 。
四.计算题18.一辆汽车,总重为1.2×104N,四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2m2,该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h,消耗汽油10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的热值为4.6 ×10 7J/kg,密度为0.7 ×103kg/m3,g=10N/kg)求:(1)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2)10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千瓦?(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9.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
求:。
(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2)水吸收的热量Q。
吸(3)燃气灶的效率η。
五.综合能力题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它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许多根玻璃吸热管组成的集热器,每根玻璃吸热管由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
如图22所示是玻璃吸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它的结构与保温瓶的玻璃内胆相似,只是在玻璃吸热管的内表面涂了一层黑色的吸热材料;另一部分是保温储水箱,保温储水箱下部与玻璃吸热管相通。
玻璃吸热管的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当太阳光入射到黑色的吸热层上时,黑色吸热层能把太阳能更有效地转化为热能,将管内的水加热。
向光一侧的水被加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而向上运动;背光一侧的水由于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向下运动,形成冷热水循环,最终整箱水都升高到一定的温度。
玻璃吸热管具有吸热保温作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1)玻璃吸热管内向光一侧的水吸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所受到的浮力___重力。
(2)能否将黑色的吸热材料涂在玻璃吸热管的外表面?简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质量为100kg的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60℃,求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4)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面积为S=2m2,热效率为η=40%(即热水器能将照射到玻璃吸热管上的太阳能的40%转化为水的热能),该地点太阳能辐射到地面的平均功率为P=1.4×103W/m2(即平均每平方米每秒种太阳能辐射能为 1.4×103J)。
在第(3)小题中水吸收的热量由该热水器提供,求需要加热多少小时?21. 2020年上海世博会使用了一种纯电动节能环保车。
这种车使用电池作动力源,走起来比燃油车的响声小得多,同时也不会排放气体。
下表是一款纯电动汽车与同型号内燃机汽车对比的测试数据(测试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
车型能源测试距离牵引力有用功百公里耗能效率纯电动汽车电能km100600N J102.77⨯83.3%内燃机汽车汽油km100600N J1038⨯(1)请通过计算,在表格内填写汽车牵引力做的有用功及内燃机汽车的效率;(2)根据题目信息,说出这种纯电动汽车节能、环保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 C2.D3.C4.D5.C6.A7.A8. 做功 1.32×105 9. 内机械惯性 10. 温度内能 11. 扩散做功12. 比热容汽化吸收 13、4.6×109J 4.6×107J/kg14.高燃料(或汽油)燃烧充分,效率高15.(1)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水吸收的热量(1分)(2)1、2、3(1分)(3)两个分探究共用的数据(1分)(4)水的质量有关;水升高的温度有关(1分)16.(1)甲、乙甲、丙 (2)lkg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3.0×105 17.(1)AB (2)CF (3)DG (4)EH(5)I18. 解:(1)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F =G =1.2×104 N ……………………1分Pa 100.12m N 102.1S F p 524=⨯== ……………………………2分(2)V =10L =0.01m 3 m =ρV =0.7×103 kg /m 3×0.0lm 3=7kg ………1 Q 放=mq =7kg ×4.6×107J /kg =3.22×108J ………………………2分(3)W =Q 放×30%=3.22×108J ×30%=9.66×107J (1)分26.8kW W 1068.23600s J 1066.9t W P 47=⨯=⨯== …………1分19(1)Q 放=vq=0.5 m 3×7.0×107J/m 3=3.5×107J(2) Q 吸=cm ∆t=4.2×103J/(kg ·℃)×100kg ×50℃=2.1×107J(3)η=Q Q 吸放×100%=772.110J 3.510J ⨯⨯×100%=60% 20. (1)大于 (2)不能,因为吸热管由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真空不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