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合集下载

2013--2014第二学期四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2013--2014第二学期四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四校联考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学科 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

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玷污/沽酒 迤逦/绚丽 恶心/深恶痛绝B.央浼/谗言 大概/气概 薄荷/日薄西山C.晦朔/回溯 气度/忖度 载重/载欣载奔D.点缀/辍学 了解/解围 咀嚼/咬文嚼字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各地电视台歌唱类节目如火如荼,湖南卫视却另辟蹊径,引入全新节目模式,甄选五位明星打造的亲情互动、温馨有趣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正成为大众新宠。

这档节目成功地与时尚文化不约而同,使得“爸爸”这一家庭中的脸谱形象得到全新的演绎。

A.另辟蹊径 B.甄选 C.新宠 D.不约而同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2012级第四学期期中试题化 学I 卷(42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合乎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聚氯乙烯,它们都属于链状高分子,受热易熔化B. 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C.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符合C n (H 2O)m 的组成D. 控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2.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 .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C .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D .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丙三醇3.已知反应4NH3+5O 24NO +6H 2O ,若在反应开始后5s~10s 之间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v (H 2O)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关系是( )。

A.45v (NH 3)=v (O 2)B.56v (O 2)=v (H 2O)C.23v (NH 3)=v (H 2O)D.45v (O 2)=v (NO)4.氯原子对O 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 3+Cl===ClO +O 2 ΔH 1,ClO +O===Cl +O 2 ΔH 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 3+O===2O 2 ΔH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应O3+O===2O 2的ΔH =E 1-E 3 ②反应O 3+O===2O 2是放热反应 ③ΔH =ΔH 1+ΔH 2 ④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A .①②B .②③ C.③④ D.②④5.为检验某卤代烃(R -X)中的X 元素,采用下列实验操作:①加热煮沸 ②加入AgNO 3溶液 ③取少量卤代烃 ④加入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NaOH 溶液 ⑥冷却。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卷(带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卷(带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卷(带解析)1.-- I heard that you lost your wallet and your i-Phone.--- Oh,__________ !A.never mind B.that’s all right C.just my luck D.thank you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ever mind没关系,B.that’s all right没关系,C.just my luck真倒霉, D.thank you谢谢,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你丢了钱包和i-Phone。

所以第二个人说:--哦,真倒霉。

根据句意选C。

考点:考查交际用语2.I was blessed with a happy childhood, _____ most people would want to have. A. that B. it C. the one D. one【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句意:我幸运地享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大多数人想要的童年。

这里需要一个代词泛指a childhood,而one可以泛指前面的可数名词单数,that特指前面的可数名词单数或不可数名词,it是特指前面的同类同物,the one是特指前面的可数名词单数,所以选D。

考点:考查代词3.At long last the child was found on top of _____ we call the muse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whichB. thatC. whatD. where【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句意:最后,这个孩子在我们称为是科技馆的顶上被找到了。

这句话中的of后面接的是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call后面接的是双宾语,而这里显然缺少一个宾语,所以用what连接宾语从句,选C。

考点:考查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4.Although her disease her eyesight and forced her to leave the dance floor, she refuses to fall into self-pity.A. has affectedB. affectedC. affectsD. had affecte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句意:虽然他的病已经影响了她的视力并迫使她离开了舞台,但是她拒绝自怨自艾。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成都市“六校联考”高2012级第四学期期中试题生物(全卷满分:9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 (每题6分,共42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成熟的筛管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草履虫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2. 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已经成为畅销世界的方便食物之一。

制作的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类吸收利用C.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D.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3.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以初步鉴定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 当糖源不足时, 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 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5.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大肠杆菌同时含有RNA和DNA,组成其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8种6. 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纤维素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果胶酶不特指某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7.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B.胡萝卜是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原料C.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是工业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D.提取后,干燥过程中,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太高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8分)1、(11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pdf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pdf

②具有创造性,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③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具有指导性
,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空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
理现象。地面上的单摆运动在太空中竟然成为神奇的圆周运动,这表明①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
本卷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发现的新粒子确系希格斯玻色子;4月3日,宣布
探测到多余的正电子;11月21日,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首次发现了源自太阳系外的超高能中微子。这些科学发现共同佐
在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又可更进一步,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图旁,终于可以为化学键配上货真价实的“素颜照
”。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展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使我们欧亚各国经
C.要坚持辩证否定,勇于改革创新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后,幸福是一种状态;今天,我发现,幸福既不是实物也不是状态,是一种领悟
。以下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五洋捉鳖”的豪言壮语,在今天已变为现实!在今天的中国,前瞻性研究尤为可贵。想获得准确的预测就要①运用发展

高二试卷-四川省成都市2013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六校协作体)

高二试卷-四川省成都市2013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六校协作体)

“国学 ”,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
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
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 “一国所有之学 ”,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
学术文化,与海外 “中国学 ”或 “汉学 ”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 略同于 “古学 ”、“旧学 ”或 “国故学 ”,是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 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 “四部 ”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
高二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 2013 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六校协作体)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 2011 级第四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全卷满分: 150 分完成时间: 150 分钟) 试卷说明:请将 1—10 题选择题涂在机读卡相应位置,其它题的答案请答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B.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就业岗 位将近 1000 多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C.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工商管理局围绕粮油、肉类、酒类、调味品、 保健品、农副产品等热销品集中精力进行检查。
D.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良 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D.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吸引创新人才、聚敛全球财富的扩张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建 立合作共生机制,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鼎立发展之势。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五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科试题和答案

五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科试题和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块考试五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科试题2015年1月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舟楫./编辑.船舷./琴弦.殉.难/徇.私舞弊B.砧.板/粘.贴剽.悍/缥.缈弹劾./骇.人听闻C.溃.败/馈.赠瞋.目/嗔.怪谙.熟/黯.然失色D.畸.形/罗绮.剥削./瘦削.惆怅./为虎作伥.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

”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

A.风流人物B.沧海桑田C.脍炙人口D.众望所归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B.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的一个特殊气候,_______。

_______,______,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①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②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③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④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⑤他在这里没有堕落⑥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A.③①②⑥④⑤B.①④②⑤⑥③C.③①⑥⑤④②D.①③⑥④⑤②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完成5-7小题。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语文第四学期期中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C2、A3、C4、B5、C6、A7、参考答案:(1)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

(句意2分,“无劳、不安、避”各1分)(2)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巧因病去世(句意2分,“坐、征、会”各1分)【译文】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

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胃公正平和的美称。

政权更迭时,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

建武元年,在一年中迁升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

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百性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慌。

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去杀,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

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棨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

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谋划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后,杀死杨异等人,贼兵终于被消灭,拜授为成皋县令,到任三年,建树的政绩尤其显扬。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

他生活节俭,施政清廉公平,以惩罚强暴树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性。

又设计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

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

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

”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

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最终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向来喜好推荐贤明的人,多次举荐知名之士,有清河的刘统和鲁阳长董崇等。

先前,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之印的书信发兵,没有虎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疏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也很谨慎小心的。

原来的制度派遣军队,都用虎符。

其它征调的事,只用拿着信件的使者罢了。

兵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就采取作为最重要的信物,以此来表明彰显国家的命令,保持国家的威严与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答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埋(mán)怨忤(wǔ)逆恓(xī)惶变徵(huī)B.半晌(shǎng)刽(guì)子手湛湛(zhàn)青天觊(jí)觎C.谛(tì)听罗绮(qǐ) 列观(guàn)勾(gōu)当D.吮舐(shì)凝噎(yē)渐(jiān)染提(dī)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良辰好景编篡不防说说战栗B.消魂揩油市列珠玑天堑C.人情世故凛赋玉枕莎厨绣闼D.关怀备至扶辇前合后偃混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的人读古人的文章相当吃力,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古人写作时文不加点。

B. 在科学领域,他默默耕耘,刻苦钻研,取得的成绩真是擢发难数,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C.作为老的教育技术手段之一的投影媒体是否真的是廉颇老矣,不中用了呢?是否要彻底退出教育领域,完成其历史使命了呢?是的,我认为投影媒体历史使命已经结束。

D.表弟是一个小淘气,整天拿我的东西。

每当我要他完璧归赵时,他都会问我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 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B. 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C.像往年一样,今年3月5日,龙泉一中多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

很多志愿者表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爱,而爱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D.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节选)朱自清十五年【注】四月一日,北京《晨报·诗镌》出世。

这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氏主办的……《诗镌》里闻一多氏影响最大。

徐志摩氏虽在努力于“体制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用理论来武装别人。

闻氏才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徐氏说他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

《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用比喻,又喜欢用别的新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

《死水》转向幽玄,更为严谨;他做诗有点像李贺的雕饰而出,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

但他的诗不失为情诗。

另一方面他又是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

但作为诗人论,徐氏更为世所知。

他没有闻氏那样精密,但也没有他那样冷静。

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他尝试的体制最多,也译诗;最讲究用比喻——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

陈西滢氏评他的诗,所谓不是平常的欧化,按说就是这个。

又说他的诗音调多近羯鼓铙钹,很少提琴洞箫等抑制缠绵的风趣,那正是他老在跳着溅着的缘故。

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只是想像着自己保举自己做情人,如西方诗人一样。

但这完全是新东西,历史的根基太浅,成就自然不大——一般读者看起来也不容易顺眼。

闻氏做情诗,态度也相同;他们都深受英国影响,不但在试验英国诗体,艺术上也大半模仿近代英国诗。

梁实秋氏说他们要试验的是用中文来创造外国诗的格律,装进外国式的诗意。

这也许不是他们的本心,他们是要创中国的新诗,但不知不觉写成西洋诗了。

这种情形直到现在,似乎还免不了。

他也写人道主义的诗。

【注】十五年,指1926年。

5.对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风格特点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精密冷静,徐志摩活泼鲜明。

B.闻一多精密冷静,徐志摩热情奔放。

C.闻一多繁丽严谨,徐志摩热情奔放。

D.闻一多繁丽严谨,徐志摩活泼鲜明。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闻一多既写诗又研究诗歌理论,徐志摩只写诗不研究诗歌理论。

B.闻一多写诗偏重于理性的控制,徐志摩写诗偏重于感情驱遣。

C.闻一多在诗歌理论方面影响较大,徐志摩在诗歌创作方面影响较大。

D.闻一多、徐志摩写诗都讲究运用比喻,给人的感觉都是活泼鲜明的。

7.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可以说是当时唯一的爱国诗人,而徐志摩则是多吟咏爱情的著名诗人。

B.闻一多、徐志摩都有志于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诗,然而不能摆脱西洋诗的影响。

C.闻一多、徐志摩都凭借想像写作情诗,然而成就都不大。

D.闻一多、徐志摩都对中国现代诗歌的体制进行了长期探索,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

太祖征孙权,表歆为军师。

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

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

及践阼,改为司徒。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征之。

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转拜太尉。

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

帝不许。

临当大会,乃遣散骑常侍缪袭奉诏喻指曰:“朕新莅庶事,一日万几,惧听断之不明。

赖有德之臣,左右朕躬,而君屡以疾辞位。

夫量主择君,不居其朝,委荣弃禄,不究其位,古人固有之矣,顾以为周公、伊尹则不然。

洁身徇节,常人为之,不望之于君。

君其力疾就会,以惠予一人。

将立席几筵,命百官总己,以须君到,朕然后御坐。

”又诏袭:“须歆必起,乃还。

”歆不得已,乃起。

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

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

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

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

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

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

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

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

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

”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

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子表嗣。

(选自《三国志·华歆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负:背着B.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幸:希望C. 委荣弃禄,不究其位委:抛弃D. 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衅:祸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惧听断之不明B.为国者以民为基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王曰:“谁可使者?”C.而君屡以疾辞位D.须歆必起,乃还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第Ⅱ卷(123分)四、(31分)10.将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5分)(2)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4分)11.在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华歆有着怎样的治国思想?请用文中关键词或句子作答(回答两点即可)。

(4分)12.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8处)(4分)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8分)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管鉴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1)首句“海棠花底东风恶”中的“花底”极有意蕴,请概括回答。

(2分)(2)本诗使用了多种写作手法。

就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手法作具体分析。

(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除外。

6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小题)(6分)(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执手想看泪眼,。

(3)遥岑远目,,。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如今有谁堪摘。

(6),徒慕君之高义也。

(7)市列珠玑,,。

(8)羽扇纶巾,谈笑间,。

五、(22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18题。

流水和高山赵丽宏在宁静的西湖畔,凝视波光潋滟的水面,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九寨沟,欣赏那些水晶一般清澈晶莹的流水时,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黄山,惊叹着群山千姿百态的变化时,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黄河边上,看那浑浊的急流翻卷着漩涡滔滔奔泻,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峨眉山顶,俯瞰着在翻腾的云海中起伏的群山,我的心里回响着音乐。

坐船经过长江三峡的时侯,面对着汹涌的急流和峻峭的危岩,我的心里回响着音乐。

……面对着流水和高山,我想起了人类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们是贝多芬和莫扎特。

记得很多年前,在一些愁苦的日子里,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倾听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听这些优美的钢琴曲,如同沿着一条迂回在幽谷中的溪涧散步,清凉晶莹的流水洗濯着我的疲惫的双脚,驱散了我心头的烦恼。

莫扎特的音乐如同清澈的流水,在起伏的大地上流淌。

这流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然而它们永远不会失去控制,始终保持着优美的节奏,它们在风景如画的旅途上奔流,绿阴在它们的脚下蔓延,花朵在它们的身边开放,百鸟在它们的涛声中和鸣,有时,也有凄凉的风在水面吹拂,枯叶像金黄的蝴蝶,在风中飘舞……曾经听到一些自称喜爱音乐的人宣称:不喜欢莫扎特。

莫扎特太甜美。

仿佛喜欢了莫扎特,就是一种浅薄。

这样的看法使我吃惊。

创造美,竟然可以成为一种罪过,岂不荒唐。

我听过莫扎特生前创作的最后几部作品,他的第四十交响曲,他的《安魂曲》。

这些在贫病交迫的境况中写成的音乐,把忧伤和困惑隐藏在优美迷人的旋律中,听这些旋律,只能使人对生命产生依恋,只能对生活产生憧憬。

一个艺术家,面对着穷困和死神,依然为世界唱着美丽的歌,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把这样的境界称之为“浅薄”,那才是十足的浅薄。

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很少有人不被他的激情所振奋。

即便是那些对音乐没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气势磅礴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力量,感受到一种居高临下,俯瞰大地的气概。

就像读杜甫的《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音乐家把心中的音符倾吐在乐谱上时,灵魂中涌动着多少澎湃的激情?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很自然地联想起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以宽广深沉的大地为基础,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