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疾病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的管理》课件

《糖尿病足的管理》课件
《糖尿病足的管理》ppt课件
目录
糖尿病足概述糖尿病足的病因与病理机制糖尿病足的诊断与评估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控制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CHAPTER
糖尿病足概述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足部溃疡、感染、深层组织破坏等病变。
血管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无法及时感知足部的异常情况,如磨损、烫伤等。
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足部压力异常分布,容易导致足部溃疡和感染。
足部压力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等症状,但无溃疡和感染。
早期
患者可能出现足部溃疡,但感染较轻。
中期
患者足部溃疡和感染严重,可能伴有骨组织病变和坏死。
机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晚期
03
CHAPTER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评估
体检
医生通过触诊、视诊和听诊等手段,检查足部是否有异常。
症状观察
观察足部是否有疼痛、麻木、皮肤溃疡等症状。
辅助检查
如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传导、血流变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根据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症状评估
02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
如干细胞治疗、组织工程技术和生物材料等,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精准医疗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和预防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足病

针刺痛觉
步骤: 1)使用大头针尖端轻刺患者手臂部皮肤,使患者体验正常感觉(不作
为体征判断的依据); 2)患者卧位或坐位,暴露双足皮肤; 3)在患者闭眼的状态下,用大头针尖在双侧足部皮肤上各任选1个部位,
轻轻刺碰,左右侧共2个部位; 4)询问患者是否感觉疼痛。疼痛为针刺痛觉存在,不疼痛为针刺痛觉
缺失。
谢谢
判断: 记录患者是否存在针刺痛觉。任意一 侧针刺痛觉缺失,即判断为阳性;双 侧针刺痛觉均存在,则判断为阴性。
温度觉检查
步骤:
• 患者平卧位,放松,脱鞋袜,暴露 双脚;分别将检查仪两端接触患者 足背皮肤任意一点1~2秒进行检测;
• 患者不能辨别凉温觉者为异常; 双侧各检查一次,共两次。
判断:
记录患者温度觉正常或异常。任 意一侧温度觉异常,即判断为阳性 双侧温度觉正常,则判断为阴性。
128Hz音叉
判断:记录患者回答错误的次数。 在每侧3次询问中,患者回答错 误2次或3次全错,即判断为该 侧振动觉缺失,患者回答错误0 次或1次,即判断为该侧振动觉 存在。 任意一侧振动觉缺失, 即判断为阳性;双侧振动觉存在, 则判断为阴性。
10g尼龙丝压力觉检查
• 步骤:
• 1)先使用10g单丝一端置于患者的手臂皮肤上,用手按单丝另一端轻 轻施压正好使单丝弯曲,持续1-2秒,让患者体验皮肤受压的感觉(不 作为体征判断的依据),注意不是痛觉;
跛行 静息痛 足坏死
足背动脉触诊
胫后动脉触诊
筛查建议
治 疗—内科治疗
• 控制高血糖:胰岛素和\或降糖药物,以胰岛素治疗为首 选;
• 改善微循环: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桂哌齐 特、山莨菪碱+盐酸普鲁卡因、川芎嗪、西洛他唑等;

【糖尿病足临床进展】基于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临床进展】基于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临床进展】基于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摘要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等血管结构改变,同时伴有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而微循环的这些变化可通过引发能量代谢障碍、山梨醇积聚和肌醇耗竭及氧化应激异常增高等效应进而造成DPN的发生发展。

前列腺素E1、前列环素衍生物和胰激肽原酶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加神经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增加。

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至10.9%,据此可推测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14亿, 已成为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1]。

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将会出现DPN。

2010年上海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岁以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DPN发病率约为61.8%[2],因此,DPN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关于DPN发病机制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学说,如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和免疫损伤因素等,其中微循环障碍在DP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

本文就DPN中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微循环障碍在D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基于改善微循环障碍的DPN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DPN中微循环障碍的表现1.血管结构改变:对轻至重度DPN患者的神经活检研究显示,其神经内膜微血管发生了基底膜厚度增加、周细胞变性和内皮增生等结构变化。

糖尿病足综述

糖尿病足综述

糖尿病足综述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16亿人。

而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的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溃疡、感染和甚至坏疽等。

本文将对糖尿病足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一、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与多个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神经损伤:糖尿病引起的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病变,特别是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损伤会导致足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能无法察觉足部疼痛或压力感受,造成磨损、烫伤等伤害。

2. 循环障碍:糖尿病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和组织缺氧。

血液循环不畅会延缓伤口的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3. 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当足部出现溃疡或创伤时,免疫力低下会导致感染发生,并可能进一步恶化为骨髓炎或纤维素坏疽。

二、症状和分级糖尿病足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神经症状:患者可能感觉到刺痛、麻木、刺痒等不适感,或者完全无感觉。

2. 血管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冷感、静脉曲张等循环障碍的症状。

3. 皮肤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角质层增厚、皲裂等足部皮肤的改变。

糖尿病足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0级:无糖尿病足的症状,但可能存在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

2. 1级:出现溃疡、感染、骨髓炎等糖尿病足的表浅感染。

3. 2级:糖尿病足的深部组织感染,可能伴随骨髓炎或关节炎。

4. 3级:糖尿病足坏疽。

三、治疗和管理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足部护理:保持足部的清洁,保湿,避免过度湿润或过度干燥,防止皮肤破损或感染的发生。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

干细胞治疗(应用研究中)
干细胞分为取自自体骨髓和外周血2种, 分为局部肌肉注射和血管腔内注射,
骨髓干细胞局部肌肉注射小腿疼痛缓解率>90%,足 部疼痛缓解率87%,近期冷、凉觉缓解率100%; 血管腔内注射:疼痛缓解率100%。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总疼痛缓解率83。6%, 总冷感缓解率91。7%,总麻木缓解率75%;
混合性坏疽
主要内容
糖尿病足概述 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分级 临床症状 糖尿病足治疗及预防
糖尿病足治疗
内科治疗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
创面的局部处理
切除溃疡及溃疡下骨性突出物,祛除死骨或感染部分--减压,可用 鞋垫、鞋和靴子、石膏托、吊带、拐杖/助行器械、轮椅、休息等措 施减轻压力; 感染控制后,行受累关节的复位及融合术; 对于皮肤缺损较大的溃疡可以考虑皮肤移植;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对糖尿病足的 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 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 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概述
糖尿病足概述
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在其生 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
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15倍。
糖尿病足发病机理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各动脉段病变血管比较
胫前
胫后
髂内 髂总
股浅
畅坚,许樟荣。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第22页
PAD的临床诊断—血管脉搏触诊
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
腘动脉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体检
下肢周围血管多普勒(Dopplex)检查
穿鞋不当对脚功能和形态的伤害!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最新版)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最新版)

四、糖尿病足的辅助检查
(一)神经系统检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可以通过以
下几种方法得到诊断。
1.10 g尼龙丝检查法: 该方法是较为简便的感觉神经检测方法,要具备一根特制的尼龙丝(其弯曲45°
能够产生10 g的压力)。检查开始前,通常在患者手掌或前臂试用该尼龙丝2 ~3次,让患者感受10 g尼龙丝产生压力的正常感觉。测试应对双侧足部进 行检查;每个检查点施压时间约2~3 s,时间不宜过长;检查部位应避开胼 胝、水疱和溃疡面等;建议检测点为第1、3、5趾腹,第1、3、5跖骨头处, 足心,足掌外侧,足跟及足背第1、2跖骨间共10个点,患者有2个或2个以上 感觉异常点则视为异常。
0.7为中度缺血,<0.5为重度缺血,重度缺血的患者容易发生下肢(趾)坏疽。如 果踝动脉收缩压过高,如高于200 mmHg(1 mmHg=0.133 kPa)或ABI>1.3,则应 高度怀疑患者有下肢动脉钙化,部分ABI正常患者,可能存在假阴性,可采用 平板运动试验或趾臂指数(TBI)测定来纠正。 4.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pressure,TcPO2): 正常人足背TcPO2>40 mmHg;如<30 mmHg提示周围血液供应不足,足部易发生 溃疡,或已有的溃疡难以愈合;如TcPO2<20 mmHg,足溃疡几乎没有愈台的 可能。
✓ 所有糖尿病患者:初诊及每年1次 ✓ 足部感觉缺失者:每季度1次 ✓ 足底有溃疡者:1-3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72-475 •基层糖尿病规范化诊疗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3月:73-79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办法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办法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办法发布时间:2023-03-09T11:04:39.3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月22期作者:李迎春[导读]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办法李迎春(隆昌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2150)近几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不健康生活方式也普遍存在,这就导致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呈上升趋势。

有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在生活中对自身的疾病不重视,经常不在意自己的血糖,对吃药也是想起来就吃,忘记就不吃,这样不注意控制血糖,是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糖尿病足的可能导致患者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足呢,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1.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它指的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损害或血管损害导致足部出现问题,常表现为皮肤干燥、溃疡、溃烂、脚底疼痛等。

糖尿病足严重时可能导致足部组织死亡,甚至需要切除部分足部组织。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血糖正常,定期检查足部状况,及时处理足部问题非常重要。

另外,由于糖尿病足可能会导致足部感染和组织坏死,因此它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等。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血糖正常,定期检查足部状况,及时处理足部问题非常重要。

2.糖尿病足的症状(1)间歇性跛行。

是指糖尿病足下肢的早期症状表现,包括下肢乏力、劳累和麻木。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下肢缺血所导致的,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肌肉供血不足,导致出现上述症状。

重症患者可能会感到小腿腓肠肌疼痛。

如果停止行走或休息,糖尿病足的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对于年老者来说,如果出现间歇性跛行,高度怀疑这可能是由动脉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

(2)休息痛和夜间痛:休息痛是糖尿病足病变中期的一种表现,也叫静息痛。

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病变发展,下肢缺血加重,即使不行走也会产生疼痛。

糖尿病足的休息痛往往局限在趾或足远端,特别是夜晚时会加重。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Doppler、MRA、CTA发现异常均需另一项检查证实 动脉导管造影发现异常为确诊检查
Treatment to PAD
治疗原则 无症状,检查来自现异常,基础治疗 有症状
基础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长期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后部分改善,增加内科药物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干预

1.4
0.1 截肢
脉或脑血管疾病; 约75%的间歇性跛行PAD患者死于 心脑血管事件。
英国的一项队列研究1,自1988年开始, 随机入选当地医学中心年龄在55-74岁 的患者共1498例,在随访5年后,下肢 溃疡及截肢的发生率结果。
* TASC, 跨大西洋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治疗 多学会专家共识
1. Schmieder FA, Comerota AJ. Am J Cardiol. 2001 Jun 28;87(12A):3D-13D. 2. Gyrd-Hansen D,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6;26:1172-81.

新确认的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隐匿性发展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
绝大部分罹患病人没有或仅轻度症状,病变发展
过程相对良性
严重时导致坏疽 足病伤口或溃疡愈合困难 糖尿病PAD常常有特定的解剖类型,它可看着是
血管树的提前老化
累及血管多是下肢广泛性动脉病损,而近端血管
损伤程度相对较轻
糖尿病患者PAD越重,心血管事件死 亡风险越高
美国1:ABI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 死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 中国2:ABI≤0.4组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 亡风险分别为ABI 1.00–1.4患者的4倍和1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