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圆形隧道与软土地层的相对刚度分析
相对刚度对圆形隧道结构地震反应影响规律的研究

Ab t a t: h ea v t n s fb re u n ll i gfrsro n ig rc rs i i h se ta a trta fe tte itrc o ft ec u ld sr c T e rlt e s f e so u id tn e i n o ur u dn o k o ol ste e sn l co ta c ne a t n o o p e i i n i f h h i h s se .I h sp p r y a c f t lme tme o s a p id t n ye t nle c fs c a tr ste sin s ft es i,te lnn y tm n ti a e ,d n mi n e ee n t d i p le o a a z heifu n e o u h fco sa tf e so ol h i g i i h l h h i h c n s n imee n te s imi e p n e o i lrt n l, t t o c p n o xbit ai nr d c d t o sd rt s a t s tik e sa d da tro h es c rs o s fcru a n es wi e c n e to ffe i ly rto ito u e o c n ie e e fc r c u h h i l i h o snte c l y h t al i y.Th e uts o ha es imi ep n e o u n l e ra e ste fe iii ai n ra e .Alo, e rs l i t d t ban er s l h wst tt es c rs o s ft n esd c e s sa h xblt rt ic e s s h l y o s t eut sf t oo ti h i e te fn t n fr o h ea o fi tma o c ftnn llnn t h e iii a o,whc o d b er frn et imi n y i n h u ci m fte rlt n o ne l fre o u e iig wi t ef xb ly rt o o i h l t i ih c u et eee c s s c a a ssa d l h o e l d sg fb re ic lrt n es e in o u id cr ua u n l . Ke wor s: ltv tf e s;d n i nt lme t o y d r aies n s e i y a cfi e ee ntme d;tnn l es c rs o e m i h u e ;s imi p ns e
基于弹性力学的圆形隧道岩爆分析

1. 前言
岩爆是高应力条件下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现场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圆形洞室 岩爆由于具有典型性而得到广泛的研究[1]。目前,已有许多岩爆理论研究[2],主要包括冲击倾向理论、 强度理论、能量理论、刚度理论和失稳理论。这些方法给岩爆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此外这些方 法计算过程往往太过于复杂,工程师们在实际操作中不太容易掌握。长圆形隧道符合经典的弹性力学假 定,本文将采用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对长圆形隧道进行分析[3]。
6. 结论
(1) 基 于 弹 性 理 论 分 析 , 无 限 长 圆 形 隧 道 在 θ =
= σθ q1 + q2 a 2 q1 − q2 a4 1 + 2 + 1 + 3 4 2 2 ρ ρ
π 处环向应力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2
(2) 实际工程中可以利用弹性力学的解析对岩爆发生条件进行初步判断。
q1 − q2 a2 a2 1 − 2 1 + 3 2 sin 2θ 2 ρ ρ
σr =
= σθ
(1) (2) (3) (4)
τ ρθ=
= σ z µ (σ ρ + σ θ )
222
罗序江
Figure 1. Actual stress diagram of surrounding rock 图 1. 围岩实际受力简图
Analysis of Rock Burst in Circular Tunnel Based on Elastic Mechanics
Xujiang Luo
Department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Apr. 23 , 2017; accepted: May 12 , 2017; published: May 16 , 2017
圆形隧道洞身衬砌结构内力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4·
路 基 工 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0年第
3期
(总第 150期 )
关键词 : 有阻尼 ; 轨枕失效 ; 钢轨沉降 中图分类号 : U21313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8825 (2010) 03 - 0006 - 03
0 引言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 , 列车运行速度也不
断提高 , 由此产生对铁道线路的动态作用问题就会日 益突出 , 而影响线路动态作用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就 是线路的基础弹性支撑 。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在研究 线路基础弹性问题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 , 但大多数 研究人员都是将线路的基础弹性支撑处理为均匀连续 的模型或处理为均匀离散的模型 , 如 Grassie[2 ]和金新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山岭众多 , 隧道在交通线路中占有较大的比
重 。加强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改 进 、优化结构设计参数 , 是对隧道结构分析的重要 内容 。
有关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问题 , 国内外 学者已经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 , 并取得了许多的研究 成果 [1 - 6 ] 。对于结构的配筋 、结构检算等 , 必须在得 知结构的内力参数 (弯矩 、轴力 、剪力 ) 后方可进 行 。对于静态结构分析 , 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方法 , 而 对于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动力特征的研究则相 对较少 。
212 模拟单元和阻尼系数的选取
在 abaqus软件中 , 可采用壳单元 ( shell) 模拟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弯曲刚度有效率取值研究

第17卷第1期 2021年2月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Vol.17Feb. 2021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弯曲刚度有效率取值研究高树东1,高文元2’3,卢权威2’3,张稳军2’3(1.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459;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354;3.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4)摘要:修正惯用法以其概念明确、理论成熟和计算便捷的特点在盾构隧道设计中被广泛应 用。
弯曲刚度有效率r?是修正惯用法中的重要参数,其取值对于隧道结构的计算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研究基于荷载结构法,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 B A Q U S建立了匀质圆环模型和梁-弹簧模型,研究了盾构隧道在软土地区通错缝拼装、基床系数和接头相对刚度对弯曲刚度有效率7?的影响。
通过对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得到了弯曲刚度有效率r j的拟合公式和通错缝拼装弯曲刚度有效率r?的转化公式,为确定修正惯用法中的弯曲刚度有效率7?提供了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盾构隧道;软土地区;修正惯用法;弯曲刚度有效率;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U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21) 01-0248-07Study on the Value of Effective Bending Rigidity Ratio ofSubway Shield Tunnel in Soft Soil AreaGao Shudong1,Gao Wenyuan 2,3,Lu Quanwei 2,3,Zhang Wenjun 2'3(1.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Construction Sclnvestment Group Co.,Ltd.,Tianjin300354, P.R.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300350, P.R. China;3. Key Laboratory of Coast Civil Structure Safety ofthe Education Ministr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300350, P.R. China)Abstract:T h e modified routine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shield tunnel design because of its clear concept, mature theory and convenient calculation. T h e effective ratio of bending rigidity 77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modified routine method. Its value has a crucial influence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tunnel structure. Based onthe load structure method, the study uses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software to establish a homogeneous ring modeland a beam-spring model. T h e method are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ffective ratio of bending rigidity rj.Theeffect of the coefficient of subgrade reaction, joint relative stiffness and erection method on the effective ratio ofbending rigidity rj i s studied. By arrang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the fitting formula of the effective ratio ofbending rigidity r]and the conversion formula of the bending stiffness effective efficiency 77of the fault-stitchingassembly are obtained. T he formula provides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 stiffness 77of themodified idiom and reference basis.K e y w o r d s:shield tunnel; soft soil area; modified routine method; effective ratio of bending rigidity;influencing factor*收稿日期:2020-08-19(修改稿)作者简介:高树东( 1968—),男,河北省威县人,正高,工程副总,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
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与地铁隧道施工

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与地铁隧道施工软土地基在岩土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就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与地铁隧道施工展开讨论。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软土地基主要特点是含水量较高、结构不稳定和强度较低。
为了确保在软土地基上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 压实法:通过加大软土地基的实际载荷,可以增加土体的密实程度,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2. 地基处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加固地基、桩基和土钉墙加固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
3. 水平排水:软土地基中的过多水分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水平排水的方法,将多余的水分排除,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二、地铁隧道施工对软土地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会产生挤压、变形等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 注浆加固:利用注浆技术,将固化剂注入软土地基中,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减轻地铁隧道对其造成的影响。
2. 沉降控制:通过对软土地基的沉降进行监测和控制,可确保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沉降量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影响。
3. 泥浆平衡法: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泥浆平衡法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小软土地基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以某地铁隧道施工为例,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软土地基较为常见。
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方采用了注浆加固和沉降控制技术。
首先,对软土地基进行了钻孔注浆,注入了固化剂,增强了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
其次,通过设置沉降监测点,并利用沉降预测模型,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沉降量在允许范围内。
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得到了有效处理,地铁隧道的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避免了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结论软土地基在岩土工程中对地铁隧道施工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来提升其稳定性和承载力。
隧道土体刚度比对开挖引起隧道变形影响

( 1 . F a c u l t y o f A r c  ̄ t e c t u r e a n d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H u a i y i n I n s t i t u t e f o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a i ’ a n J i a n g s u 2 2 3 3 0 1 , C h i n a ;
2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 H u a i y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a i ’ a n J i a n g s u 2 2 3 0 0 1 , C h i n a )
Ca u s e d BY Ba s e me nt Ex c a v a t i o n
S UN Hu a— s h e n g ,SUN We n —b i n ,ZONG Ro n g , W ANG L i n g — we i , W ANG Ch a o
摘要 :基坑开挖卸荷不可避免地会 引起周 围地铁 隧道 的变形 。 目前 , 很多 学者对此进行 了研究 。涉及 的 因素也从 几何 尺 寸到物理参数 。然而 , 纵观研究发现 , 尚没有 针对隧道 一土体刚度 比的研究 , 而该指标涉 及到土 与结 构的相互 作用 问题 中 两个最重要 的参数 , 必然会对隧道 的变形产生影 响。因此 , 本 文在 离心模 型试验 的基础 上 , 开 展有 限元数值模 拟分 析 , 研 究 隧道 一土体 刚度 比对隧道纵向隆起和横 向衬砌变形 的影 响 , 分析 隧道变形 规律 , 并构建 隧道 一土体 刚度 比与 隧道变形 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 明 , 隧道 一土体 刚度 比对 隧道 变形 影 响显著 , 隧道 变形与 隧道 一土体 刚度 比的对 数呈线 性关 系。此 外, 给出了预测隧道纵 向和横 向变形 的统一简化公 式 , 便于工程应用 。 关键词 : 隧道 一土体 刚度 比; 隧道变形 ; 基坑 开挖 ; 有限元分析
黏土中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黏土中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磁悬浮技术减少轮轨摩擦和振动,构建低真空运行环境,减小空气阻力和噪声,成为未来更高速度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种交通模式被称为第5 类交通模式[1-2]。
现阶段,磁悬浮列车的低真空环境已发展出2 种模式,分别是地上高架管道和地下隧道。
对于后者而言,其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复杂的地下空间提供可靠安全的运行环境,而低真空环境下隧道管片结构的受力特性正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之一。
多年来,学者们针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受力性能做了大量的相关性研究。
例如,黄清飞等[3]将水位处于隧道断面的水压力按面积等效原则进行处理,根据力法方程推导了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并探讨了国内4种典型盾构隧道不同覆土条件下水位变化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谢红强等[4]以重庆主城排水过江盾构隧道为工程案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施工期隧道周围外水压力的分布规律。
梁东等[5]采用相似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管片结构在发生侧向卸载时内力与变形的发展规律,以及管片厚度对这一过程的影响。
戴志仁[6]以成都地铁为工程案例,利用有限元软件探究了地表大范围开挖卸载过程中下卧隧道的位移和内力的变化规律。
方勇等[7]以兰州地铁为工程案例,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强透水砂卵石地层中水压、土压、土体侧压力系数及拼装方式对管片结构受力特征的影响。
何川等[8]以狮子洋隧道为工程案例,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大断面宽幅管片结构的三维内力分布规律。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常规大气压与高水压条件下,而真空环境下的管片结构受力性能鲜有研究。
本研究择取我院骨科手术患者88例,比对常规护理以及加速康复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院内感染,验证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现医学报告如下。
隧道结构的分析模型大致包括地层—结构模型、荷载—结构模型、收敛约束模型及经验类比模型4大类[9-11],但各有其适用场景与局限性,在具体实践中,已很少采用单一模型计算分析。
隧道开挖中的软岩掘进力学分析

隧道开挖中的软岩掘进力学分析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例如地铁、高速公路、铁路等。
隧道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隧道开挖工作。
而在隧道开挖中,往往会碰到软岩层,对于软岩挖掘力学的研究十分必要。
软岩层是一种相对较弱的岩石,在接受较大的荷载时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在隧道开挖中,会给软岩层施加超出其承载能力的荷载,容易造成隧道坍塌等安全问题。
因此,必须对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以确保隧道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软岩层受到荷载后会出现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类型。
其中弹性变形对于大部分工程来说不会产生影响,而塑性变形则是隧道开挖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塑性变形会导致岩体的稳定性发生变化,使得在塑性变形区域内的支护工作非常困难。
此外,塑性变形还会使得隧道周围的土壤和岩石松动,导致隧道结构变脆弱,从而增加了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为了研究软岩层开挖中的力学问题,需要先了解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荷载-变形曲线、岩层强度、裂隙发育程度和岩体的损伤程度等。
这些特性可以通过采集并测试软岩样本的方式进行研究。
重点研究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在开挖过程中,由于负荷的影响,不论是软岩还是硬岩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其中硬岩层变形相对指标较小。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建议采用分步挖掘法,在大型机械的加持下将岩土挖出;同时在围岩自身能够承受荷载的前提下进行优化设计,结构抗倾覆能力必须符合要求。
在开挖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支护工作。
常用的支护结构有钢支撑、混凝土衬砌、灌浆等,钢支撑具有工程量小、施工灵活等优点,是目前在隧道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支护方式。
而混凝土衬砌及灌浆等方式,由于需要较大的工程量和施工周期,并且不灵活,所以目前仅在适用场合中应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开挖过程中的贯通槽等施工方法进行研究。
贯通槽是在支护体系内钢架梁或钢撑的连接体系,其主要作用为分散侧向位移,控制整体平移,防止出现翻转或坍塌等不良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13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13):2262~22652004年7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ly ,20042002年9月25日收到初稿,2002年12月22日收到修改稿。
作者 蒋洪胜 简介:男,1966年生,博士,1989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工程与软土地下结构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okjhsphd@ 。
装配式圆形隧道与软土地层的相对刚度分析蒋洪胜1 侯学渊2(1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济南 250014) ( 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上海 200092)摘要 基于软土地层中柔性衬砌与地层间的相互作用及协调变形,提出了隧道衬砌的抗偏压刚度、隧道与地层的相对刚度比两个概念,并据此建立了考虑管片接头转动刚度变化的相对刚度比计算理论。
应用该理论对处于上海软土地层中的装配式圆形隧道衬砌的柔性指标进行了定量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当隧道衬砌厚度为200 mm 时可以认为是全柔性衬砌,这一结论与根据Peck.等提出的估价衬砌与地层相对柔性的定性判断准则的结论是比较一致的。
根据计算,目前上海地铁350 mm 厚衬砌的柔度指标为69%,从理论上证明了称其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柔性衬砌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 隧道工程,软土,圆形隧道,相对刚度,柔度指标,上海地铁,柔性初砌分类号 U 231,U 451.4,U 45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4)13-2262-04ANALYSIS OF RELATIVE STIFFNESS BETWEEN FABRICATEDCIRCULAR TUNNEL AND SOFT GROUNDJiang Hongsheng 1,Hou Xueyuan 2(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 Jinan 250014 China )(2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e deformations between flexible tunnel lining and the adjacent soft ground ,the concepts of stiffness resist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on tunnel and relative stiffness ratio of tunnel and ground are presente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ethod to calculate this ratio is also set up considering the variation of joint rotating stiffness with the magnitude of stress. As an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Shanghai Metro Line No.2,flexibility index of tunnel lining is quantitatively discus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ining with thickness of 200 mm should be treated as flexible tunnel and the flexibility index is assumed to be 100%. This conclusion ha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qualitative result from the valuating criteria of relative flexibility founded by Peck et al in 1972. For the existing Shanghai Metro tunnel lining with thickness of 350 mm ,the calculated flexibility index is 69%,which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s such an argument that the present Shanghai Metro lining is ,to some extent ,flexible with rigidity.Key words tunneling engineering, soft ground ,circular tunnel ,relative stiffness ,flexibility index ,Shanghai Metro ,flexible lining1 引 言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弱地层中设计地铁隧道衬砌时,考虑到施工的可能性,即衬砌与适应地层条件的施工方法的相容性,通常需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和拼装块衬砌。
应当承认,隧道衬砌的设计不是结构问题,而是地层加结构的问题,且重点在地层第23卷第13期蒋洪胜等. 装配式圆形隧道与软土地层的相对刚度分析• 2263·上[1]。
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取决于地层的特性。
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地层中的装配式盾构法隧道的衬砌环要求具有一定的柔性,通过这种柔性环的变形重新调整作用在隧道上的压力,以便隧道仅承受压应力而没有弯矩[2]。
柔性衬砌设计理论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主张衬砌挠曲刚度要比地层刚度小的论点非常流行。
Peck,Hendron,Mohraz在1972年的北美快速开挖与掘进会议上就推荐下列关系作为重新估价衬砌和地层的相对柔性的准则[1](图1):如果3REI的比值小于土壤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的5倍,则粘性土壤中的衬砌可以看作是全柔性的。
在这个关系中:E 为衬砌的有效弹性模量;I为单位隧道长度衬砌惯性矩;R为衬砌的平均半径。
这个准则是基于下列近似条件:(1) 塑性流动缓解了新浇注混凝土砌块内的应力集中;(2) 拼装块衬砌环的刚度(或有效弹性模量)约为整体浇注衬砌环的一半;(3) 实际槽盘式预制衬砌环的惯性矩为相同厚度的实心预制衬砌环的60%~80%。
预制拼装块衬砌环的厚度-半径比一般为6%~10%[1],在这个范围的最小端的拼装混凝土块衬砌甚至在松软粘土中也是柔性的,而在最大端的则可能与松软土壤有某些相互作用。
图1 粘土中柔性混凝土衬砌最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1] Fig.1 Minimum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lexible RC lining in clay[1]柔性衬砌设计理论在我国的隧道工程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应用。
上海地铁1#,2# 线的顺利建成,为我国在软土地层中应用柔性衬砌设计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围绕目前上海地铁隧道衬砌的刚柔性的合理性问题却一直是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
采用装配式盾构法施工的处于深厚软土地层中的上海地铁1#,2# 线的隧道外径为6.2 m,管片厚度为0.35 m。
预制拼装块衬砌环的厚度-半径比为12%,超出预制拼装块衬砌环的厚度-半径比一般为6%~10%的最大端值。
另外,若按照前面所述的Peck等人提出的衬砌和地层相对柔性的准则,即使假设考虑装配式隧道中EI折减系数为0.5,3REI之计算值984 kN/m2也远远高于5q u =350.5 kN/m2。
因此,从上述角度看,上海地铁隧道的刚度似乎偏大,称其为柔性衬砌似乎有一些勉强。
因此,人们一般定性地称上海地铁隧道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柔性衬砌。
由于人们对隧道与地层的相对刚度一直无法用一定量的数值来描述,因此,对于不同厚度的管片也无法从衬砌的刚柔性的角度加以比较和判断。
2 隧道的抗偏压刚度及隧道与地层相对刚度比的概念地层压力中既包含主动的地层压力,也包含由于衬砌变形而产生的地层被动抗力。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说衬砌结构为绝对刚性,那么周围土体在衬砌结构上产生的荷载对衬砌变形并没有影响。
如果说隧道所处的土层是绝对刚性的,那么衬砌结构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这两种极端情况并不存在,我们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刚度的衬砌和具有一定刚度的土层。
因此,二者的相对刚度才是衬砌结构与地层之间相互作用的根本。
衬砌结构的变形通常以隧道拱腰处的横向变形δ的大小来描述。
在给定荷载大小和分布以及衬砌结构的尺寸后,可以通过力学方法计算得到。
因此,δ是土层与衬砌结构性质的综合反映。
而横向变形δ的产生源于作用在隧道上的不均匀荷载,即隧道拱顶处垂直压力vP与隧道拱腰处土体的侧向压力hP之差。
笔者在此称vP与hP之数值差为隧道的偏差压力,以P表示,hvPPP−=。
由于P与δ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笔者在此引入一个概念,即隧道的抗偏压刚度,以tK表示,定义为隧道拱腰处产生单位变形所需要的偏差压力,即δtPK=。
对于地层,取地层的水平抗力系数hK来描述其刚度。
这样,对于隧道与地层之间的相对刚度比,可定义为隧道的抗偏压刚度系数与地层的水平抗力系• 2264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数之比,并以ts r 表示。
则根据这一定义,有h t ts K K r = (1)衬砌结构在变形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弹性抗力的作用,当取衬砌拱顶压力按土柱理论计算时,认为弹性抗力只产生于隧道侧部,顶部将因地层抗拉能力较低而形成脱离区。
假设作用在衬砌结构上的最大弹性抗力(设为p P )发生在拱腰处,其值为=p Pδh K ,对式(1)进行重新推导,有pv h hv h t ts )1(1P P K P P K K r λδ−=⋅−== (2) 式中:h V /P P =λ,即隧道拱腰部分土体的侧向压力h P 与隧道拱顶处垂直压力v P 之比。
3 衬砌与地层之间相对刚度比的理论计算从式(2)可以看出,隧道衬砌与地层之间相对刚度比与作用在隧道拱顶的垂直荷载、拱腰处的水平荷载以及弹性抗力有关,而弹性抗力则是地层与衬砌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隧道衬砌的厚度、接头转动刚度以及地层条件有关。
因此,在给定隧道衬砌的厚度接头形式以及地层条件的前提下,要准确计算ts r ,必须根据隧道管片接头处的应力水平来取定接头转动刚度值。